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在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在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ON CARDIO一/CEREBROVASCULAR DISEASE 0ctober 2015 Vo1.13 No.13 J 电图及动态心电图在病毒性 心肌炎急性期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寇摘要:目的法艳,桑叶 探讨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心电图(ECG)、动态心电图(DCG)进行疗效评价的临床价值。方 分析2010年1月一2O13年1月收治的82例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5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治疗 前后ECG、DCG检查差异,进行两组间比较。结果 观察组治疗前DCG心电图异常发现率为93.90%,显著高于ECG的发现率 84.1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治疗后DCG心电图正常发现率为92.68 ,显著高于ECG的发现率80.49 ,且差异具 有统计学意义(P<O.05)。早搏监测:DCG在治疗前后监测发现次数均显著高于ECG,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 两组指标:24 h全部正常窦性心搏间期标准差(SDNN)、每5 min窦性心搏间期标准差平均值、每5 min窦性心搏间期平均值标准差 (SDANN)、相邻窦性心搏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24 h窦性心搏间期差值大于500 ms的百分比(PNNS0),心率变异性频率指 标:低频指标(LF)、高频指标(HF),LF/HF比值。治疗前观察组82例DCG监测指标SDNN、SDANN、RMSSD、PNN50、LF、HF均显 著低于对照组,LF/HF显著高于对照组(P<O.05);治疗后30 d SDNN、SDANN、RMSSD、PNN50、LF、HF低于对照组,LF/HF高于对 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DCG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较ECG 更加准确可靠。 关键词: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心电图;动态心电图;临床价值 中图分类号:R542 R256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672.1349.2015.13.026文章编号:1672.1349f 2015)13—1540.03 病毒性心肌炎是由于病毒侵犯了心脏导致患者 以心肌炎症改变的疾病,已知的能够感染心肌炎的病 毒为柯萨奇病毒、脊髓灰质炎以及流感病毒为主,患者 表现出发热、全身不适感、咽痛以及腹泻等症状,严重 白异常26例;心律失常22例,合并心肌酶谱或心肌肌 钙蛋白异常与心律失常34例。另设健康体检者50名 为对照组,男性22名,女性28名,年龄18岁~68岁 (35.1岁±17.4岁)。两组研究对象在年龄、性别等一 威胁着患者生命安全[1]。病毒性心肌炎在临床上诊断 较为困难。24 h动态心电图可以作为心肌炎早期心 肌受损的辅助诊断指标 ]。本研究对比心电图与动态 心电图在病毒性心肌炎诊治中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患者常规治疗措施,充分休息,限制 活动,给予容易消化、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饮食,静脉 输注极化液和肌苷进行治疗。 1.3 DCG、ECG监测方法 采用美国世纪公司 1.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2010年1月一 C300一V2.0 12通道动态心电图分析仪检测,受检患 者连续佩戴记录仪器24 h,详细记录生活El志与相应 的症状。同时对患者采取常规心电图进行检查。 1.4监测指标记录观察组治疗前与治疗后第30天 DCG检查结果:24 h全部正常窦性心搏间期标准差 (SDNN)、每5 min窦性心搏间期标准差平均值、每5 min窦性心搏间期平均值标准差(SDANN)、相邻窦性 心搏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24 h窦性心搏间期 差值大于500 ms的百分比(PNN50),心率变异性频率 指标:低频(LF)、高频(HF),LF/HF比值。观察组采用 ECG、DCG检查,判定检查结果是否有异常。异常:出 2013年1月收治的82例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患者 (观察组)。纳入标准:明确的病毒感染依据,如感冒、 急性咽炎、扁桃体炎、腹泻等,肌酸激酶同工酶或肌钙 蛋白升高,患者主诉为心悸、胸闷、胸痛、气短、神疲乏 力等症状,心电图(ECG)或动态心电图(DCG)出现缺 血性改变、心律失常、异常Q波等,彩超检查发现 12,脏 增大、心力衰竭的依据。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律失 常、心功能不全等严重并发症,肌酸激酶同工酶或肌钙 蛋白升高超过正常值10倍以上,心脏扩张性心肌病、 心脏神经综合征等。 观察组82例,男性38例,女性44例;年龄18岁~ 67岁(33.8岁±1 6.9岁);心肌酶谱或心肌肌钙蛋 现ST段偏移、早搏次数监测;正常:心电图未见ST偏 移,未出现早搏。 1.5统计学处理 SPSS 10.0统计分析。计量资料 以均数±标准差(-E 4-_s)表示,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 作者单位:四川省泸州市人民医院(四川泸州646000),E—mail:wjinm3 @163.com 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非参数检验。P<0.05 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年1o月第13卷第13期 2 结 果 为92.68%,显著高于ECG的发现率80.49%(户< 0.05)。早搏监测:DCG在治疗前后次数均高于 ECG,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户<0.05)。详见表1。 2.1 观察组ECG、DCG检查结果 治疗前:DCG心 电图异常发现率为93.90 ,显著高于ECG的发现率 84.15 (P<0.05);治疗后:DCG心电图正常发现率 表1 观察组ECG、DCG的检查结果 2.2 观察组DCG监测指标与对照组比较 治疗前 综合诊断方法,结合患者感染病史、临床体征、心肌酶 观察组DCG监测指标SDNN、SDANN、RMSSD、 谱、X线以及心电图检查等方法才能够提升本病的确 PNN50、LF、HF均显著低于对照组、LF/HF显著高于对 诊率。 照组(P<0.05);治疗后第30天的监测结果与治疗前 常规心电图是患者在静息状态下接受的检测,受 比较,SDNN、SDANN、RMSSD、PNN50、LF、HF均显著 干扰很小,因此波形较为稳定清晰,具有12导联既可 高于治疗前、LF/HF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 以确定患者心脏电活动的异常与否,对于受检患者身 后第30天SDNN、SDANN、RMSSD、PNN50、LF、HF 体运动状态下的心电变化资料无法进行记录E乱71。病 虽然仍然低于对照组、LF/HF高于对照组,但无有统计 毒性心肌炎患者的心电图主要表现为心律失常、 学意义(P>0.05)。详见表2。 ST—T段改变与Q—T间期的延长,严重时心肌细胞 . 表2观察组DCG监测指标与对照组对比( 土s) 会发生变性造成坏死,部分患者出现了心肌梗死样改 变,发生心衰的患者还会出现心室肥大样的改变 ]。 24 h动态心电图可以灵敏的测量逐次窦性心搏R—R 问期微小变化,通过心率变异性监测,间接评价心脏交 感神经和迷走神经的活性与动态平衡状况,该检测是 反应交感、副交感神经活动平衡状态的准确、敏感指 标。动态心电图能够监测患者白天的El常活动、情绪 激动与睡眠状况下的心律失常发生状况,可以检出复 与治疗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比较,2)Pd0.05。 杂的心律失常与阵发性和一过性的心律失常,而且对 于心律失常能够采取定性与定量的分析_g]。研究显示 3讨论 24 h动态心电图能够获得(10~14)万个心动周期信 病毒性心肌炎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心脏 息,具有容量大和记录连续的特点,该检测方式可以提 内膜心肌的活检被认为是诊断心肌炎的金标准,但是 高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其在检出频发室早、成对室早 属于有创检查,这对患者的身心带来严重的创伤∞’43。 和窦性心动过速等方面的检出均高于常规心电图,而 研究发现病毒性心肌炎大部分是由柯萨奇病毒与埃可 且24 h心电图检查方式不会受到活动限制,可以了解 病毒引发的,而病毒则不会直接侵犯心脏,只能通过毒 患者发生的心律失常同运动间的联系,更好地辅助判 素的作用造成心肌发生损伤,而病毒的毒素对于心肌 断心肌炎发病的性质。 损伤属于弥漫性或者局限性的,病变会影响到心肌应 本研究显示,治疗前DCG的心电图异常发现率为 激与传导,因此容易发生各种心律失常,心肌缺血与损 93.90 ,ECG的发现率84.15 ,治疗后DCG的心 伤会造成患者ST—T的改变,因此病毒性心肌炎患者 电图正常发现率为92.68 9/6,ECG的发现率80.49 , 在心电图上出现的改变呈现多样性、多变性与易变 DCG在早搏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动 性 ]。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在临床上表现程度轻重不 态心电图监测敏感性更高。和健康人群进行对比发 一,实验室检查与辅助检查由于不具有特异性,因此给 现,治疗前观察组SDNN,SDANN,RMSSD,PNN50, 临床诊断带来难度,目前针对病毒性心肌炎主要采取 LF,HF,LF/HF均显著低于健康人群,说明上述指标可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ON CARDIO一/CEREBR0VASCULAR DISEASE October 2015 Vo1.13 No.13 以作为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早期辅助诊断指标。经过 有效治疗后患者上述指标均明显改善。 采用24 h动态心电图在辅助诊断病毒性心肌炎 上由于常规心电图检测,经过有效治疗动态心电图监 测指标均明显改善,因此采用24 h动态心电图可以作 sten MF,PapageOrgiOu A,Verhesen W,et a/.microRNA [4] Corprofiling identifies microRNA一155 as an adverse mediator of cardiac Injury and dysfunction during acute viral myocarditis[J]. Circulation Research,2012,111(4):415—425. [5] 李琦晖,李凡,李增高.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 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2,21(8):1356—1357. [6] 许雪辉,尚艳红.动态心电图在4,JL病毒性心肌炎中的诊断价值 l-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0):3199—3200. [7] 李碇.24小时动态心电图在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应用[J].中国 卫生产业,2012,9(17):121. 为临床辅助诊断心肌炎检查方式 参考文献: [1]胡向阳,陈凯,瞿翔.动态心电图监测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治 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3,36(18):59—6O. [2]Grn S,Schumm J,Greulich S,et a/.Long term follow up of bi— opsy proven viral myocarditis:Predictors of mortality and incom— IS] 韩丽华,王振涛,莫晓飞,等.157例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患者动 态心电图分析[J].河南中医,2012,3(1):343. [9] 魏善英,王亚利,王立杰.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心率变异性分析 plete recovery[J].J Am Coll Cardiology,2012,59(18):1604— 1615. [J1.潍坊医学院学报,2012,34(1):67—69. (收稿日期:2014—08—05) (本文编辑王雅洁) [3]张慧.24小时动态心电图用于病毒性心肌炎诊断分析[J].内蒙 古中医药,2013,32(21):123—124. 高龄患者心房主动螺旋电极长期安全性及可行性研究 高佳’。王睿 。吕吉元 ,贾永平 ,赵志强 。王瑞华 摘要:目的 探索主动电极在高龄患者心房起搏应用中的长期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 选取山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07年一2010年间双腔起搏器植入患者138例,均为右心房主动电极植入,年龄76岁~9O岁,记录患者术后7 d、1月、3月、1年、2 年、3年、4年、5年起搏器参数(包括闽值、感知、阻抗),观察各参数术后不同时期变化,描绘各参数变化曲线。结果 高龄患者术后 1月时阈值由术后7 d时(0.766 7±0.424 1)v减低到(0.671 1±0.207 8)V,后起搏阈值逐渐稳定下降,运用统计学比较术后不同时期 阈值未见明显差异性。术后不同时期感知、阻抗也未见明显差异,研究过程可见电极微脱位1例,完全脱位1例,未发现心肌穿孔和 心包积液。结论 高龄患者植入心房主动电极术后不同时期阈值、感知、阻抗统计学分析未见明显差异,对于高龄患者心房主动脉 螺旋电极植入是安全可行动,且对于部分患者存在一定优势。 关键词:心脏起搏;心房主动螺旋电极;高龄;长期起搏参数;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R541 R256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672.1349.2015.13.027文章编号:1672-1349(2015)13-1542-03 随着我国人口发展的老龄化及老年患者生活要求 的提高,起搏器植人El趋倾向于老龄化。高龄患者心 脏具有不同程度扩大,心内膜不同程度纤维化,肌小梁 1.1 研究对象2007年1月一2010年1月山西医科 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双腔起搏器植入患者138 例,其中男97例,女41例,须符合以下条件:①心房主 动螺旋电极植入;②年龄76岁~90岁;③符合《埋置 心脏起搏器及抗心律失常器指南(修订版)》Ⅲ1]I类、Ⅱ a指证。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60例(43.O ),三度 房室传导阻滞59例(43.09/6),二度二型房室传导阻滞 平滑、松弛等解剖特点,使电极的嵌顿困难,电极易滑 落。右心房主动电极的植入部位的可选择性及术中植 入的可重复操作性为其主要优势,对于高龄患者及心 房肌功能较差的特殊患者,主动电极可反复调整起搏 位置直至起搏参数良好。本研究探索高龄患者心房主 动电极的植入是否可行及安全。 1资料与方法 18例(13 ),病窦十三度患者1例(0.7 )。138例患 者中包括冠心病54例,高血压83例,2型糖尿病66 例,部分患者同时合并2种及3种合并症。本研究中, 2例不明原因死亡,3例由阵发性房颤转变为持续性房 颤,无法测量右心房起搏参数,存在3.6 失访率。 1.2方法 所有患者起搏器选用Medtron、ST.Jude、 百多力厂家,心房主动电极选用与起搏器厂家匹配的 电极(如5076、1688T、1888T、¥53、¥60等)。所有患者 作者单位:1.山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读硕士(太原030001);2.山 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通讯作者:王睿,E—mail:wang—rui1976@163.com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