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第2课时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第2课时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悟体会青年和李博士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贵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

2、读懂文中的关键词句,品味其在表情达意方面的效果,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性,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以及李博士等医务人员奔波的艰辛。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整体感知,酝酿血脉亲情

1、师:爱是世间最美好的情感,是生命的源泉,它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让我们的世界更美好。罗曼罗兰说(出示ppt)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2课(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我们一起细细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我们一起用心朗读来感悟(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2、我们先一起来读一首小诗,边读边回忆课文的主要内容,注意读准红色的生字。

桂树飘香,阳光灿烂;花苞凋零,满怀希望;

地震袭击,海峡彼岸;同胞,心系小钱;

身向空旷,才更安全;余震暂停,涓涓流淌;

骨髓移植,生命绽放;血脉亲情,代代相传。

3、同学们,这真是一个凄美的故事。小钱,此时静静地躺在病床上,而在同一时刻,花莲的慈济医院,有一个人也正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他是谁呢?请小朋友们仔细默读下文,把最让你感动的语句划出来,反复读一读,你体会到了什么,用一两个关键词写在旁边。

二、对话品位语言,感悟血脉亲情

哪位小朋友知道,在同一时刻,谁也静静地躺在慈济医院的病床上?从文中找出话回答。

静(他身处怎么的情境中?他真的平静吗?)—不静(你从文中哪里看出他其实不平静?自身安危、家人安危、肉体痛苦)—静(他为什么表现得这么静?你能用文中的话来回答吗?

再谈谈自己的体会)

预设1、一位青年躺在病床上,等候着他来抽取骨髓。就在昨天,一场里氏7.3级的大地震袭击了地区。此刻,大地仍在余震中摇晃。

师:余震危险吗?你从文中哪里知道的?

(“大地仍在余震中摇晃” “突如其来”)

余震来了,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仿佛听到了什么?

请你一边想象大地震的画面一边读这句话。

(难道他就一点也不担心自己的安危吗?那么他是为什么一直躺在那里呢?你能用文中的话回答吗? 引入预设2)

预设2、在这场灾难中,病床上的青年没有受伤,他的家人是否平安无事,目前还不清楚。但是,他知道,在海峡的另一边,有一位青年正满怀着希望,期待着他的骨髓。

师:他的父母亲有没有在地震中受伤,他清楚吗?

他的亲戚朋友有没有在地震中受伤,他清楚吗?

他家里的房屋有没有倒塌,他清楚吗?

他家里的猫猫狗狗有没有受伤,他清楚吗?

他只知道——在海峡的另一边,有一位青年正(满怀着希望),期待着(他的骨髓)。可是——他仍在病床上静静地躺着。

难道他就一点也不牵挂自己家人的安危吗?

难道他的内心没有忍受煎熬吗?

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青年?

这样一个无私奉献,充满爱心的的青年怎能不令我们感动呢?

这样一个甘愿冒着生命的危险,舍下亲人安危给陌生人捐献骨髓的青年怎能不令我们感动呢?

带着这样一种感动之情,我们来好好读读这句话。

那么,对于李博士,课文中哪些词句最让你感动呢?

预设3、针头向皮肤刺去,一阵突如其来的余震,使针头从肌肤里脱落,李博士不得不停止工作。此时此刻,跑到空旷的地方才比较安全。但是,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

哪个词令你心中一动?(沉着)

这个词还可以换成一个什么词?(镇定、冷静)

李博士是在怎样的情况下保持沉着?(他冒着生命的危险保持着沉着,这时候大地仍在摇晃,手术室里也在摇晃)

稍有地震知识的人都知道,这个时候,什么地方最安全?

可他却没有离开,他冒着生命的危险,在等什么?(等余震的间隙为青年抽取骨髓)

文中的李博士就是的骨髓移植专家李政道博士,他是那样令人尊敬,他主持创办了慈济骨髓捐献中心,征集到23分骨髓样本,成为全球最大的华人骨髓库,救助了众多的白血病患者。让我们记住这位可敬的老人!让我们再深情地读一读这段话。

预设4、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利用大地震动暂停的间隔,青年的骨髓,终于从身躯里涓涓流出……

这句话的哪些词语你觉得作者用得特别恰当?

从“一次又一次”、“终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这涓涓流出的仅仅是骨髓吗?

这涓涓流出的骨髓,对小钱来说,意味着——生命的火种;

这涓涓流出的骨髓,对青年来说,意味着——浓浓的爱心;

这涓涓流出的骨髓,对在余震中做手术的李博士来说,意味着——成功的喜悦;

这涓涓流出的骨髓,对读者来说,意味着——深深的感动。让我们带着深深的感动读一读。

预设5、李博士带着刚抽取的骨髓,经过十几个小时的奔波,赶到杭州,和当地的医护人员一起连夜为小钱做了骨髓移植手术。

骨髓只能保存24小时,李博士带着这生命的火种出发了,静下心来齐读第6自然段,看看哪个词深深印在了你的心里。

——解说李博士送骨髓的路线图和时间表

这样的行程花费了12个小时,这是怎么样的12小时?(紧张、漫长,艰辛)

经过十几个小时的奔波,李博士已经十分疲惫了,他休息没有?你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连夜)

李博士不顾疲劳,一直在工作,是因为他认识小钱吗?

他冒着余震的危险抽取骨髓,不辞辛劳为小钱进行骨髓移植手术。一个“沉着”,一个“奔波”,一个“连夜”,让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李博士?

这样一个医德高尚,把病人的生命看得比自己还重要的李博士怎能不令我们敬佩和感动呢?来,让我们带着无比敬佩和感动的心再来读读第六段。

三、回顾课题,点明中心

这是一次跨越海峡的拯救行动,这是一次和死神争夺生命的较量。最后,生命在人们无私的给予中复活了,这朵即将凋零的生命之花在人们的爱和奉献中重新绽放了。

小钱得救了!你高兴吗?请你高兴地读!“小钱得救了!”

是谁为小钱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是两岸同胞用什么为小钱架起了这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来,让我们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四、拓展、深化主题

根据国际上骨髓捐助的有关规定,骨髓捐助者和受捐人在一年内是不能见面,也不能知道对方的身份和姓名的,但一年以后就可以了。我们来想象一下,现在你就是小钱,一年以后的某一天,你和那位捐骨髓的青年或者李博士相遇了,会是怎样的场景?你会说些什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