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时间:2013年11月6日 活动地点:德育办公室 活动内容:讨论第四单元的备课 主持人:陈志 记录人:方友坤
参加活动人:李能、刘爱、尹聪花 会议摘要:
本单元以说明文为主,课文都与科学密切相关,内容丰富多彩。这些文章可以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应该说他们还是有一定的兴趣。
李能:学生对于本单元的说明文应该有一定兴趣,我们要着重于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但也不能忽略知识的传授这个重点。
陈志:我们应该改变以往的说明文教学模式,探讨一种更体现学生自主性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与以往课文的比较中来了解说明文这种文体的特征。
刘爱:我们可以在教学时让学生自己谈所获取的科学知识。然后再继
续探讨每篇课文的各自不同的特点。
尹聪花:我认为可以这样教,在教学《看云识天气》时,先让学生谈捕捉到的知识信息,再让他们谈喜欢的句子,品味生动的说明语言,并从中领会到比喻这种修辞手法的好处。《绿色蝈蝈》则可以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味拟人手法的表达效果和传神的语言,并且跟《看》比较而加深对该文的理解。《月亮上的足迹》要充分利用题材特点激发学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培养学生装的学习兴趣。《山市》这篇文言文可以让学生在诵读中来培养语感,积累材料。
方友坤:本单元的教学,我认为以培养阅读能力和研究能力为主,可充分发挥选文的题材优势,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合作研讨的宽松氛围中,增加阅读的信息量,培养学生装的科学精神和探索的兴趣,以优化语文素养教育。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集体备课记录 李能
活动时间:2013年4月8日 活动地点:德育办公室 活动内容:讨论第四单元的备课 主持人:陈志 记录人:方友坤
参加活动人:李能、刘爱、尹聪花 会议摘要:
以文化艺术为内容,我们应该伴随作者对艺术进行体验与感悟。并引发人生思考。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品味并积累优美的语言特色。 李能:第四单元主要选的反映文化艺术方面的文章,其反映的内容是多元的。如《社戏》中的乡村戏剧,《口技》中的民间传统艺术;《安塞腰鼓》《观舞记》中的中外舞蹈艺术;《竹影》中的绘画艺术。但是学习的内容并不仅限于文化艺术。像《社戏》,不仅有地方戏曲方面的文化内容,更主要体现的是孩子们天真可爱的童年生活;《竹影》中不仅有中国画的艺术内容,更有童真童趣的精彩表现。因此,这个单元的学习内容是多方面的。
陈志:学习本单元,要有意识地扩大学生学习的课堂,尽可能的引导他们在广阔的社会生活中了解相关的知识,培养相关的能力。对于文化艺术的学习和理解,也要尽可能地鼓励学生开阔视野,接触各种各
样的文化艺术形式,丰富自己的文化素养,从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得到滋养。要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初步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对文化艺术有一定程度的自己的认识。不要划一地要求学生理解某种文化现象。要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对文化艺术发表自己的见解。
刘爱:开阔视野,接触各种各样的文化艺术形式,丰富文化素养,初步形成个性化的审美观、价值观。 感悟作品中所表现的作家对生活的体验,引发对生活的认识和感悟,陶冶情操。
尹聪花:指导运用“粗读----细读----精读”阅读法、“朗读理解----诵读品味----精读赏析”阅读法以及比较阅读法等多种阅读方法理解课文,丰富阅读形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进行探究性阅读,练习在交流和讨论中提出自己的观点、判断,总结阅读体验。 通过搜集和整理资料,运用自主、交流、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课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