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安全隐患及对策
作者:鄢榜霞
来源:《速读·上旬》2014年第05期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谁都不愿意幼儿受到伤害,所以我们都应该把幼儿生命安全摆在第一位。
幼儿园区域活动是幼儿通过游戏进行的自主学习,而游戏是幼儿自发、自主、自由的愉悦活动。一个班上几十名幼儿在同一空间里如此自由的玩耍,自由的活动,自由的学习,存在许多的安全隐患。为了确保幼儿的安全,我们进行了长时间的安全隐患排查、行动、反思、小结,总结出了一些具体的防范措施。 一、区域活动中的意外伤害
班级人数多,桌椅多,活动室空间小,区域活动时“意外伤害”就无法避免,如不小心摔伤、互相抓伤、咬伤等等。这样的情况虽无法避免,但可以通过一些措施将意外降到最低。首先,区域活动空间设置要科学、合理,不同的区域空间大小要合适,不要一味给予幼儿宽敞的区域空间,造成幼儿随意在区域里跑跳、打闹的机会,能避免许多的摔伤、抓伤和咬伤。其次,不同的区域人数限定要合理,材料准备一定要丰富。要根据区域性质与空间大小合理限定人数,避免区域活动中幼儿拥挤、吵闹,导致争抢玩具材料而受伤。最后,要合理规划区域,尽量让所有的区域都在老师的视线范围内,方便老师关注到班上的每一个幼儿,以便发现幼儿发生极端矛盾时制止。区域活动中,教师不仅要合理规划区域,还要妥善照顾好每一个幼儿,的确不是一件易事。但只要我们用心、真心、诚心对待每一件事、每一个幼儿,许多的意外伤害是可以避免的。
二、区域活动玩具材料安全
皮亚杰提出:“儿童的智慧源于材料。”而区域活动的教育功能主要通过材料来表现。区域活动材料越丰富、形式更多样,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就会变得更聪明、自信、大胆。但如此多的玩具材料,也存在许多的安全隐患。如有些玩具材料中铅汞超标,属有毒物质,要杜绝购买此类玩具材料;还有皮毛制的、毡制的玩具不宜消毒且带菌数高,不应给幼儿玩;再有对于木制的、金属制的玩具要检查材料的牢固程度,必须是不会破裂、且边角已磨平、表面光滑无棱角、无木渣铁制、没有钉子等,以确保幼儿玩耍时不受伤害。其次是要为幼儿提供的塑料粒、珠子等要足够大,材质要安全,以免造成异物进入气管、鼻道,对幼儿造成伤害。再次为幼儿提供安全剪刀,并示范正确使用剪刀、锤子等工具的方法,提醒幼儿不要拿剪刀等锋利工具玩耍,用完放回原处。所以在投放玩具材料时,应该注意玩具材料的操作性和安全性。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幼儿在拿到玩具时,并不知道如何操作,这时需要老师讲解正确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引导幼儿意识到初步的安全意识。玩具是幼儿的玩伴,有很大一部分时间幼儿是和玩具一起度过的,所以玩具安全是重中之重。选择玩具应该符合国家标准,如适合年龄的细化、细小零件的尺寸、玩具附带说明书等基本要求。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它们需要玩具材料的陪伴,我们要秉承安全第一的理念,投放安全健康的玩具材料,帮助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三、区域活动中废旧材料和物品安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术品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废旧材料活,取材方便快捷,又能节约资金,不失为一种好的自制玩具材料。废纸、包装盒、塑料瓶、棍棒等废旧材料,本身就是一种可操作的材料,而且此类材料有丰富的替换功能,稍作巧妙加工就能制作出一物多玩的玩具。区域活动中需要大量这样的多功能材料物品,所以我们收集废旧材料和物品时,要遵循安全为先的原则。很多时候我们从裸露的环境中把材料玩具直接捡回来,所以难免会有残留物和细菌,如不经过清理与消毒投入使用,会引发各种疾病。所以使用前要经过严格的清理和消毒,要确保废旧物品的卫生与安全。因此,教师在收集废旧材料物品时,要收集无毒无害的,还要经常清洗、消毒,并在阳光下暴晒。在废旧利用时,由于老师进行了剪、拼等工作,有可能出现尖锐的边角,便存在了隐形的危险,所以老师加工后的物品要确保安全。废旧材料虽方便、快捷、经济实惠,但需要我们有一颗强烈的责任心,仁慈的爱心保证玩具材料的安全与卫生,让我们的幼儿在区域活动中放心的玩耍和成长。
区域活动是幼儿最喜欢、最愉悦、最自由、最有效的游戏活动,要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不受到伤害,需要老师合理创设区域,投放安全卫生的活动玩具材料,真心诚意爱每一个幼儿。在保证幼儿安全、健康成长的同时,起到教育幼儿、促进幼儿发展的效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