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万象 从节庆文化活动谈鹤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保护 田果 (鹤庆县文化馆,云南鹤庆671500) 摘要:传统节庆活动是裁体,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悫客,二者 蜂糕),十月中寒衣节,冬月冬至节(白像人宰猪),腊月初, 喝粥 节.腊月二十四送灶君以及各村不同的本主节等大大小小几十 水乳相溶,互相渗透,相互发展。 关键词:活动;文化;逮产 个节g,以这些节日和婚丧大事作为载体,鹤庆的民阎对歌、西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山打跳、宗教洞经音乐、“大席”舞蹈、狮象鹿马面塑、草根文化的 文章编号:1673-2111(2m1)03-0261-02 草编、篾扎、手工金银铜器首饰、饮食八大碗等习俗文化得以广 泛流传并延续下来。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千百年来,人们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逐 渐总结出来的行为规范、礼俗、娱乐方式及各种技能.能透视人 3菲物质文化遗产与节庆活动之间的关系 类远占的文化遗存。有“活化石 的价值。 传统节庆活动是载体,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内容,二者水乳相 溶,互相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促进。鹤庆多达几十个的传统节庆 l鹤庆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 活动,贯穿于一年四季中的每个月份,多与农事活动相结合,以 位于云南西南部的大理鹤庆,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十分丰富。 歌舞娱乐、体育竞技相融合,独特的民风习俗背后,蕴含着追求 目前鹤庆 }物质文化遗产共有115个项目和传 人进入国家各 真、善、美的积极向上精神。 级保护名录,其中国际级1个,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的民族 鹤庆境内,每遇“会”的地方,必定有白族民歌田埂调的对 民间高级美术大师寸发标,技艺为金银首饰制作;国家级1个, 唱、表演或赛歌、耍龙耍狮等,如谢龙会、干感灵庙会、白马庙会、 即新华村民族民间艺术之乡;省级9个,州级l7个,县级97个, 朝山会、东山庙会、水洞寺会、百鸡百鸭社火会等等,会场远眺是 名录名称涵盖有民族民间音乐大师、民间民族高级美术师、民族 香火袅袅,白族民歌高亢、悠长的音调声声入耳。近看人山人海。 民闻文化艺术大师、民族民阗工艺美术大师、民族民间园林艺术 男女老少、锅碗瓢盆、百货甩卖,一片欢乐的海洋;每遇“节”的时 大师、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区、民族民间音乐保护区、民族民 候,都要摆设宴席,祭拜“本主”和祖先的一系列祭祀活动,“节” 间建筑保护区、金银铜器手工艺制作之乡、石雕石刻手工艺制作 期间,或进行洞经音乐演奏,或作民族歌舞打跳,或作民歌表演, 之乡、民族民间戏剧吹吹腔之乡、民族民间音乐传承人、民族民 如本主节、耍海盂兰节漂河灯节、耍海节、麻雀会放生节、立夏钓 间手工技艺传 人,涉及金银首饰制作、金银铜器民族工艺、铁 龙节、更嬷青旗节、中元节、寒衣节、剽羊节等等。吃饭时往往是 器手工艺、合金铸造、白族民间手工造纸、白族火草布制作、瓦猫 各自回家,弟兄姐妹相聚一堂,饮食八大碗,欢乐融融,饭后回到 制作、白族田埂调演唱、白族小三弦演奏、自依唢呐演奏、民间戏 “会场”,继续进行“节”的活动。“节”一般要持续一天一夜。有时 曲、民歌表演、芦笙歌舞演奏、洞经音乐、戏剧吹吹腔、彝族自依 候还会持续三天三夜,甚至六七天。 人器乐、民间杂耍、民间音乐仓0作及辅导、民间羊皮绘画、糖画、 鹤庆节庆活动的内容绝大多数是j}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部 民族服装刺绣、甸南新娘服饰、古建筑驿站、面塑、石雕、石亥l、根 分。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话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仓U造了广泛的 雎、园艺、园林绿化、盆景、花卉、酿酒技艺等三十多项民族民阉 传承空间,从而使传统文化即菲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很好的传 传统技艺。 承和发展。 2鹤庆现存的主要节庆活动 4从节庆文化活动出发 促进菲物质文化遗产 鹤庆境内各民族的传统节目众多,据不完全统计,规模较大 4.1保护和支持传统节庆活动促进 的节日有数十个之多,几乎一年四季,月月都有节日。从除夕守 政府各级主管部门要加大投入,支持和帮助开展各种民间 岁开始至 过大年拜年舞龙赛狮,正月十五闹元宵,正月十八西龙 节庆活动,进行民风、民俗、礼仪等传统文化活动,唤醒民族文化 潭谢龙会,二月二龙抬头剃头节,二月八于感灵庙会,三月初一 的自觉性与认同感;要正确弓l导,把活动内容及形式往积极向上 白马庙会,三月初八至十日为朝山会、清明节,三月十五东山庙 的方向弓}导,摈弃一些带有迷信色彩的活动形式和内容,保留健 会,四月八水洞寺会,白龙潭赛马会、麻雀会放生节,立夏钓龙 康而有特色的宗教和祭祀文化,对于一些面临濒危的、内涵深厚 节,五月初五端阳节,黄龙潭放百鸡百鸭社火会,五月十三更嬷 的传统文化,如西山迎接“本主节”、吹吹腔表演等,可以进行适 青旗节,六月二十四火把节,七月中元节,七月十五耍海盂兰节 当经济援助,让其得以延续,从而改善因缺乏文化自尊和文化自 漂河灯,八月中秋户户打月饼,九月九重阳登高节(喝菊花酒吃 觉而产生盲目追求现代文化方式和“人亡艺息”的(下转第278页) 作者简介:mR(1973一)男,云南艺术学院毕业,1997年参加工作,鹤庆县文化馆馆员,研究方向:传统文化和群众文化 文学界・261・ 文化万象 考与行为模式来进行反应。 ifonaliy and valtidation on individual and collective responsibility at- tribution among Hong Kong Chinese.The Joumal of psychology 3文化相关研究的意义 随着研究者们逐渐认识到文化对人类心理发挥着不可替代 的重要作用,文化作为一种因素或是作为一种过程已经受到研 究者们的重视。在政治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不同的文化相互冲 撞与融合,多元的价值观念共存,人们的思考和行为受到来自各 种方面的影响。此时.在国内进行文化相关的研究,有着重要的 意义。 U1 126(3):291—300 [4]Ross,M.,w.Q.E.Xun,et a1.(2002).Language and the Bicultural Self.Society for Personaliyt and Socila Psychology U1 28 (8):1040—1050 【51D.A.StaPel,Willem Koomen(2001).I,we,and The Effect of Others on Me:HOW Seif—Construal Level Moderates Socil aCompairson Effects.Journal of personaliyt and Socila psychology U】 80(5):766~781 在文化冲击、文化碰撞过程持续不断发生的现时代,对于文 化的研究可以加深人们对于文化的认识,帮助人们理解当前社 【6]Trafimow,D.,E.S.Sflverman,et a1.(1997).The Effecst of Language and Priming on the Relative Accessibiliy of tthe Private 会上少年青年有悖于传统的生活方式、帮助理解一些非主流的 思维模式,释当前时代条件下难以理解的多种思维方式和行为 表现。 Self and the Collecitve Sel.Joumaf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U】28(1):107—123 进行文化相关的研究。对于理解当前中国所出现的外国人 来到中国工作和生活的文化适应过程,对与推动和便利化农民 工融人城市及各少数民族群体与汉族群体进行文化交流都有着 重要的作用 。 【7]Chiu,C.一y.,L.Mallorie,et 1a.(2009).Perceptions of Cul— ture in Multicultural Space.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U1 40(2):282—300 【8]Kemmelmeier,M.B.Y.一M.Cheng(2004).Language and Sdf——Constmal Priming:A Rephcafion and Extension in a Hong 参考文献: 【1】弋鹏.不同文化启动与自我参照效应的实验研究ID J.济 南:山东9币范大学,2004 【2]Sui,J.,Y.Zhu,et 1a.(2006).Biculturla mind,self-construal, and self——and mother——reference effects:Consequences of cultural Kong Sample.Journal of Cross—Culturla Psychology U】35(6):705— 712 [9】余伟,郑钢.跨文化心理学中的文化适应研究U】.心理科学 进展.2005 priming on recogniiton memory.Journal of Expeir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U】818—824 【3]Chiu,C.一Y.And Y.一Y.Hong(1992).The effects of inten- (上接第261页)误现象。 4.2利用节庆日载体.举办比赛活动促进 部”里即设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白族手工造纸”、“瓦猫 制作”和传统音乐“田埂调演唱”等几个项目的展演和销售,还取 得很好的效益。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自我生存、发展和壮大相 当成功的例子。 另外,各级政府加强保护和激励措施,在颁布《国家级非物 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起草《鹤庆县非物质文化遗 产管理办法》的基础上,公布“鹤庆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申 非物质文化遗产普遍面临传承的生态环境迅速改变,传承 空间萎缩、传承人老化、传承对象迅速减少的现象,相关文化部 门要加大举办相关传统文化项目的比赛活动,如白族民歌(田埂 调)对唱比赛、白族dx--弦演奏比赛、洞经音乐演奏比赛等,设立 一定的奖项和奖金吸引广大民众参与.通过比赛活动促进传统 文化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 4.3与旅游经济结合。带动促进 要积极为其创造和搭建生存发展平台,可以结合旅游产业 去考虑,相关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在境内旅游景点(区),进行各 报命名办法”.规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和命名。此外,在省州 补助非物传承人的基础上,要安排适当的资金对传承人进行生 活补贴,对其传承文化予以适当鼓励。还要编制文化遗产中、长 期保护发展规划,通过规划将文化遗产保护纳入正常的轨道。 种节庆文化活动演出,设立规范、高雅的旅游文化区,进行相关 传统手工技艺项目的展演和销售.使传承人得到相应的经济效 益,同时激励了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目前国家4A级旅游景 参考文献: 【1】《鹤庆县志》.云南民族出版社,1989版 区、国家级民族民间艺术之乡新华村旅游村的景点“乡村俱乐 .278-文学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