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期末化学模拟试卷(含答案)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期末化学模拟试卷(含答案)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杭州市上城区2019—2020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

九年级化学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班级 姓名 学号 分数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号题意)

1.洛阳师范学院开发了一种用于吸附处理有毒物质的新型多孔材料,特别是对重铬酸钠 ( Na2CrO4)的处理效果最好,其中的铬( Cr )元素是水污染控制的一项重要指标,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单质的 Cr 是一种金属 B. Cr 有毒,若回收是毫无意义的 C. Na2CrO4 中的 Cr 的化合价是﹣6 价 D. Na2CrO4 是氧化物

2.实验室有一瓶标签脱落的固体试剂,根据实验现象判断,该固体所属类别最可能是( ) 实验操作 (1)取该固体于试管中,加盐酸、振荡 (2)将(1)中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3)将(1)产生的气体点燃 A. 金属氧化物

B. 盐

实验现象 固体溶解,有气泡产生 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 气体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C. 金属单质

D. 碱

3.我国首艘国产航母的合金材料中含有合金钪(Sc ),相同条件下,取相同状态的金属钪和锌分别与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钪产生气泡的速率明显更快,由此可推断( ) A. Zn 比 Sc 更活泼

B. 用 Fe(NO3)2 溶液和 Sc 能验证 Sc 和 Fe 的活动性强弱 C 将 Sc 投入 CuSO4 溶液中不会有红色物质析出 D. 单质 Sc 一定不能和水反应

4.世界环保联盟将全面禁止用氯气(Cl2)对饮用水消毒,用Cl2消毒时有残留臭味。建议 推广采用安全、高效杀菌消毒剂二氧化氯(ClO2),它是一种黄绿色气体,冷却至 11℃以下时

. 1 / 22

变成红色液体,易溶于水,见光易分解,消毒水时不生成有害物质。对此相关描述合理的是( )

A. Cl2有毒,反映的是物理变化

B. Cl2和ClO2都能消毒水体,利用其化学性质 C. ClO2易溶于水,见光易分解,利用其物理性质

D. ClO2冷却至 11℃以下时变成红色液体,反应的是化学变化

5.化学学习中常遇到“一定”或“不一定”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 A. 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B. 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C. 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酸和碱的反应 D.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不一定是化合物

6.要使如图装置中的 b 液面下降,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的组合是( )

A 石灰石和稀盐酸 C. 生石灰和水(放热)

7.有些老年人每天服用维生素 C,以防止坏血病,维生素 C 溶于水,有酸性,在酸性环境中比较稳定,在高温时易被破坏,主要存在于蔬菜中。刚服用维生素 C 后,以下几种食物或饮水中,建议可以使用或饮用的是 ( ) A. 用白醋(酸性)凉拌B. 高温烹饪调后的蔬菜 C. 用小苏打(碱性)烧的稀饭 D 热开水

黄瓜

8.小陈在探究氯化钙的性质,进行图甲所示的实验。 试验后,他向反应后的溶液中逐滴滴加碳酸钠溶液,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B. 铁和稀硫酸

D. 硝酸铵和水(吸热)

2 / 22

A. 图甲中实验仪器操作无误

B. 图乙中d﹣m段反应过程中有沉淀产生 C 图乙中m﹣n段反应过程中有气泡产生

D. 图乙中n 点之后溶液中的溶质有 Na2CO3 和 NaCl

9.通过一步化学反应实现如图所示的 X、Y、Z 三种物质间转化,表格中 X、Y、Z 对应的物 质能实现这种转化的是( ) A B C D X CO2 Al AgNO3 H2SO4 Y CaCO3 Al2O3 NaNO3 CuSO4 Z Na2CO3 Al2(SO4)3 AgCl Cu(OH)2 .

A. A B. B C. C D.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26 分)

10.实验室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氢氧化钠中的一种 或几种。某科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其成分做了以下实验:

3 / 22

(1)操作 a 的名称是_____;

(2)根据实验推断该白色固体的组成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

11.金属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铜、锡、铁和铝元素 被人类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大致年限,如图所示

(1)金属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先后顺序跟下列_____(填下面的序号)有关;

①金属的导热性 ②金属的导电性;③金属的活动性;④金属的延展性;⑤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

(2)已知排在该表最前三位的活泼金属能跟水反应生成碱和氢气,则钾和水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

12.为了探究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科学兴趣小组进行如下实验:

(1)图甲中,需要插入__________(填器材),通过测量__________来判断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

(2)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评判标准是:_____。

(3)随着盐酸不断滴入,烧杯中溶液温度变化如坐标图乙所示,由此判断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是_____(选 填“吸热”或“放热”)

4 / 22

(4)实验过程中,测得某时溶液的温度是 32℃,则 a、b 两点的溶液中,相同的成分是_____(不包 括酚酞)。

13.某混合气体可能有 CO2、CO、H2 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研究气 体的组成,设计了如图实验(夹持装置已省略)。实验中 A、F 装置中出现的现象及在反应前后 测得 C、D 装置的质量(各步反应均完全)均记录在表中。

在反应前后对 C.D 装置进行了质量的测量(各步反应均完全),测量结果如表: 装置 A C D E 现象 溶液变浑浊 黑色变红色 白色变蓝色 有水流入烧杯 反应前的质量 / a b / 反应后的质量 / c d /

(1)实验设置 A 装置的作用是_____。

(2)请画出 F 装置中倒置的集气瓶瓶口两根玻璃导管的长短情况__________(必须画一长一短);

(3)该小组测得的数据满足(a-c)>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 1: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塑料袋,有的是用聚乙烯制成的,无毒;有的是用聚氯乙烯制成的,有毒,禁止用于食品包装

(8b-d),则原混合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 9 5 / 22

材料 2:聚乙烯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聚氯乙烯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氯化氢。科学研究小组对某包装食品的塑料袋成分进行探究,以确定其是否有毒。 【作出假设】

该塑料袋是用聚乙烯制成的;②该塑料袋是用聚氯乙烯制成的。 【实验探究】

(1)将装置按 A、B、D、C 顺序连接好后进行实验,C 装置的作用是_____;

(2)在实验过程中,B、D 产生明显现象,C无明显现象,因此得出结论假设①是正确的,请你对此进行进行评价_____;

(3)修正后重新实验,结果 B、C、D 均产生了明显现象,C 中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15.为了探究酸碱性对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影响,小徐所在兴趣小组利用蒸馏水、1%淀粉溶液、稀释的唾液、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碘液等材料进行如图实验,图中序号表 示各实验步骤的次序。

(1)同组的小金认为小徐的甲乙丙实验中的步骤 2、3 顺序应该全部调换,你如何评价?_____;

(2)正确操作后,小徐观察到甲试管呈蓝色,而乙试管没有出现预期的蓝色,他想:为什么 乙试管不呈蓝色?他推测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变质或者乙试管中液体碱性太弱。在老师 的帮助下,他证实了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变质, 且乙试管中液体碱性强度足以控制酶的催化作用。请你对乙试管没有出现蓝色做出一种合理的猜测_____;

(3)修正实验后操作,观察到只有丙试管不变蓝,则实验结论是_____。

6 / 22

16.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具有吸附、凝聚、杀菌等功能的新型、绿色、高效水 处 理 剂,之所以称为高效的水处理剂是因为它遇水会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4K2FeO4+10H2O═4Fe(OH)3↓+8X+3O2↑,可将其应用到游泳池水的循环在生使用,它不仅消毒 杀菌、去除人体带入的污渍和悬浮固体,并对人体无伤害与刺激, 安全无异味(K2FeO4的相 对分子质量 198)。

(1)K2FeO4 应怎样保存_____;

(2)K2FeO4 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价。

(3)生成的 Fe(OH)每 1000 吨游泳池水中需要 Fe(OH)3 能吸附游泳池水中的悬浮杂质,

3

2.14 千克为最佳,那么一个拥有 2000 吨水的游泳池需要投入 K2FeO4 的质量是

___________?

17.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工业上常用二氧化硫来漂白纸浆、毛、丝、草帽等,用 硫酸溶液与固态的亚硫酸钠(Na2SO3)反应可制取二氧化硫气体,同时生成硫酸钠和水。 (1)二氧化硫是_____(选填“金属氧化物”或“非金属氧化物”)。 (2)现想制取 0.64 克二氧化硫,需要亚硫酸钠______________克? 18.《奔跑吧兄弟》是一档热播的娱乐节目,其中蕴含着许多科学知识。

(1)节目最刺激的游戏是“撕名牌”,队员在奔跑过程中,将体内的 ___________能转化为机械能;“名牌”是贴在队员衣服后面,标有自己姓名的标牌,制作材料有棉布、塑料等。棉花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C6H10O5)n]它是一种 ________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A 期节目,队员用水枪将某无色酚酞溶液喷射到对方的“名牌”上,“名牌”立即 变红色。则事先浸泡“名牌”的溶液可能是___________。 A.矿泉水 B.白醋 C.纯碱溶液 D.食盐溶液 F.澄清石灰水

(3)B 期节目中,“大黑牛”被撞伤,眉骨出血,一段时间后血液凝固,这是血液中的___________(填血细胞名称)在起作用。

(4)C 期节目中,蓝色的“污水”中注入“神秘水”后立即变的澄清透明。“污水”是 单宁酸和硫酸亚铁溶液混合后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形成的, 加入无色的“神秘水”草酸后反应原理为: 2C76H49O46Fe+H2C2O4=2C76H50O46Fe+2X,则 X 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九年级化学(上)期末模拟解析版

7 / 22

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号题意)

1.洛阳师范学院开发了一种用于吸附处理有毒物质的新型多孔材料,特别是对重铬酸钠 ( Na2CrO4)的处理效果最好,其中的铬( Cr )元素是水污染控制的一项重要指标,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单质的 Cr 是一种金属 B. Cr 有毒,若回收是毫无意义的 C. Na2CrO4 中的 Cr 的化合价是﹣6 价 D. Na2CrO4 是氧化物 【答案】A 【解析】

【详解】A、铬属于金属元素,单质的Cr是一种金属,故选项说法正确。 B、Cr 有毒,但并不是回收是毫无意义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C、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铬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2+x+(-2)×4=0,则x=+6价,故选项说法错误。

D、Na2CrO4是由钾、锰、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错误。故选:A。 2.实验室有一瓶标签脱落的固体试剂,根据实验现象判断,该固体所属类别最可能是( ) 实验操作 (1)取该固体于试管中,加盐酸、振荡 (2)将(1)中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3)将(1)产生的气体点燃

A. 金属氧化物 【答案】C 【解析】

【详解】(1)取该固体于试管中,加盐酸、振荡,固体溶解,有气泡产生,固体可能是碳酸盐或比较活泼金属单质;

B. 盐

C. 金属单质

D. 碱

实验现象 固体溶解,有气泡产生 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 气体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8 / 22

(2)将(1)中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说明气体不是二氧化碳,进一步说明固体不是碳酸盐;

(3)将(1)产生的气体点燃,气体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说明气体是氢气,进一步说明固体是金属单质。 故选:C。

3.我国首艘国产航母的合金材料中含有合金钪(Sc ),相同条件下,取相同状态的金属钪和锌分别与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钪产生气泡的速率明显更快,由此可推断( ) A. Zn 比 Sc 更活泼

B. 用 Fe(NO3)2 溶液和 Sc 能验证 Sc 和 Fe 的活动性强弱 C. 将 Sc 投入 CuSO4 溶液中不会有红色物质析出 D. 单质 Sc 一定不能和水反应 【答案】B 【解析】

【详解】A、相同条件下,取相同状态的金属钪和锌分别与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钪产生气泡的速率明显更快,说明Sc比Zn更活泼,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Sc 比锌活泼,锌比铁活泼。Sc 放入硝酸亚铁溶液中,Sc 表面析出黑色固体,是因为 Sc 和硝酸亚铁反应生成了铁,进一步说明 Sc 比铁活泼,因此可以用 Fe(NO3)2溶液和 Sc 能验证 Sc 和 Fe 的活动性强弱,该选项说法正确;

C、Sc 比铜活泼,将 Sc 投入CuSO4溶液中会有红色物质析出,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单质Sc 可能能和水反应,也可能不能和水反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4.世界环保联盟将全面禁止用氯气(Cl2)对饮用水消毒,用Cl2消毒时有残留臭味。建议 推广采用安全、高效杀菌消毒剂二氧化氯(ClO2),它是一种黄绿色气体,冷却至 11℃以下时变成红色液体,易溶于水,见光易分解,消毒水时不生成有害物质。对此相关描述合理的是( )

A. Cl2有毒,反映的是物理变化

B. Cl2和ClO2都能消毒水体,利用其化学性质 C. ClO2易溶于水,见光易分解,利用其物理性质

D. ClO2冷却至 11℃以下时变成红色液体,反应的是化学变化 【答案】B

9 / 22

【解析】

【详解】A、Cl2有毒,毒性属于化学性质,反映的是物理变化错误,故选项错误; B、Cl2和ClO2都能消毒水体,是利用其化学性质正确,故选项正确;

C、ClO2易溶于水,见光易分解,利用其物理性质错误;见光易分解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D、ClO2冷却至 11℃以下时变成红色液体,反应的是物理变化,是化学变化错误;故选项错误; 故选:B。

5.化学学习中常遇到“一定”或“不一定”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 A. 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B. 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C. 生成盐和水

反应一定是酸和碱的反应

D.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答案】B 【解析】

【详解】A.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显碱性,但是不一定是碱溶液,如碳酸钠是一种盐,其水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故错误;

B.氧化物是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所以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但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两种元素组成,故不一定是氧化物,如碳酸钠,故正确; C.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属于酸碱中和反应,如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故错误;

D.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属于化合物,故错误。 故选:B

【点睛】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 6.要使如图装置中的 b 液面下降,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的组合是( )

的的的纯净物不一定是化合物

10 / 22

A. 石灰石和稀盐酸 C. 生石灰和水(放热) 【答案】D 【解析】

B. 铁和稀硫酸

D. 硝酸铵和水(吸热)

【详解】A.石灰石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有气体生成,能使装置中b液面上升,故错误;

B.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有气体生成,能使装置中b液面上升,故错误; C.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大量的热,装置内的空气受热膨胀,能使装置中的b液面上升,故错误;

D.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会造成装置内的压强变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b液面下降,故正确。 故选:D

7.有些老年人每天服用维生素 C,以防止坏血病,维生素 C 溶于水,有酸性,在酸性环境中比较稳定,在高温时易被破坏,主要存在于蔬菜中。刚服用维生素 C 后,以下几种食物或饮水中,建议可以使用或饮用的是 ( ) A. 用白醋(酸性)凉拌的黄瓜 B. 高温烹饪调后的蔬菜 C. 用小苏打(碱性)烧的稀饭 D. 热开水 【答案】A 【解析】

【详解】A、用白醋(酸性)凉拌的黄瓜显酸性,有利于保护维生素C; B、高温烹饪调后的蔬菜,维生素C被破坏;

C、用小苏打(碱性)烧的稀饭显碱性,不利于保护维生素C; D、热开水能够破坏维生素C。 故选:A

8.小陈在探究氯化钙的性质,进行图甲所示的实验。 试验后,他向反应后的溶液中逐滴滴加碳酸钠溶液,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11 / 22

A. 图甲中实验仪器操作无误

B. 图乙中d﹣m段反应过程中有沉淀产生 C. 图乙中m﹣n段反应过程中有气泡产生

D. 图乙中n 点之后溶液中的溶质有 Na2CO3 和 NaCl 【答案】D 【解析】

【详解】A、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选项A不正确。 B、由溶液pH 的变化图,d﹣mpH增大,发生的是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d﹣m 断反应过程中有气泡产生,选项B不正确。

C、由溶液pH 的变化图,m﹣n pH不变,碳酸钠能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反应过程中没有气泡产生,选项C不正确。

D、图乙中n 点之后溶液中是氯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溶质有 Na2CO3 和 NaCl,选项D正确。 故选:D。

9.通过一步化学反应实现如图所示的 X、Y、Z 三种物质间转化,表格中 X、Y、Z 对应的物 质能实现这种转化的是( ) A B C X CO2 Al AgNO3 Y CaCO3 Al2O3 NaNO3 Z Na2CO3 Al2(SO4)3 AgCl 12 / 22

D

H2SO4 CuSO4 Cu(OH)2

A. A 【答案】B 【解析】

B. B C. C D. D

【详解】A、二氧化碳可以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而碳酸钙不能直接转化为碳酸钠。所以不能实现对应的转化;

B、铝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氧化铝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而铝和硫酸或者不活泼金属对应的可溶性硫酸盐反应生成硫酸铝。可以实现转化;

C、硝酸银和氯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钠,硝酸钠不能直接转化为氯化银。不能实现转化;

D、硫酸和氢氧化铜或者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硫酸铜和氢氧化钠等可溶性碱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硫酸不能直接生成氢氧化铜。不能实现转化。 故选: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26 分)

10.实验室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氢氧化钠中的一种 或几种。某科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其成分做了以下实验:

(1)操作 a 的名称是_____;

(2)根据实验推断该白色固体的组成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 【答案】 (1). 过滤 (2). Na2CO3、Na2SO4、Ba(NO3)2 【解析】

13 / 22

【详解】碳酸钠和硝酸钡反应生成溶于酸的碳酸钡沉淀,硫酸钠和硝酸钡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氢氧化钠、碳酸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变红色,无色溶液甲不能使酚酞变红色,所以样品中一定不含氢氧化钠,固体乙中加入硝酸,部分溶解,所以样品中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和硝酸钡,所以 (1)操作a 的名称是过滤;

(2)根据实验推断该白色固体的组成是Na2CO3、Na2SO4、Ba(NO3)2。 故答案为:(1)过滤;(2)Na2CO3、Na2SO4、Ba(NO3)2。

11.金属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铜、锡、铁和铝元素 被人类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大致年限,如图所示

(1)金属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先后顺序跟下列_____(填下面的序号)有关;

①金属的导热性 ②金属的导电性;③金属的活动性;④金属的延展性;⑤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

(2)已知排在该表最前三位的活泼金属能跟水反应生成碱和氢气,则钾和水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

【答案】 (1). ③ (2). 2K+2H2O=2KOH+H2↑ 【解析】

【详解】(1)由图中信息可知,金属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先后顺序与金属的活动性有关,即金属越活泼,越不容易被人类认识和利用。 故填:③。

(2)钾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钾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2H2O=2KOH+H2↑。 故填:2K+2H2O=2KOH+H2↑。

12.为了探究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科学兴趣小组进行如下实验:

14 / 22

(1)图甲中,需要插入__________(填器材),通过测量__________来判断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

(2)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评判标准是:_____。

(3)随着盐酸不断滴入,烧杯中溶液温度变化如坐标图乙所示,由此判断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是_____(选 填“吸热”或“放热”)

(4)实验过程中,测得某时溶液的温度是 32℃,则 a、b 两点的溶液中,相同的成分是_____(不包 括酚酞)。

【答案】 (1). 温度计 (2). 温度变化 (3). 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 (4). 放热 (5). 氯化钠 【解析】

【详解】(1)图甲中,需要插入温度计,通过测量温度变化来判断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故填:温度计;温度变化;

(2)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色,滴加稀盐酸后,二者反应,溶液的碱性减弱,当二者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呈中性,溶液变成无色;故填: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

(3)随着盐酸不断滴入,烧杯中溶液温度变化如坐标图乙所示,反应开始时温度逐渐升高,由此判断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是放热反应;故填:放热;

(4)a点所示溶液显碱性,滴加稀盐酸不足,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是酚酞、氯化钠和氢氧化钠;b点所示溶液显酸性,滴加的稀盐酸过量,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是酚酞、氯化钠和氯化氢;因此a、b 两点的溶液中,相同的成分是氯化钠;故填:氯化钠。

15 / 22

13.某混合气体可能有 CO2、CO、H2 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研究气 体的组成,设计了如图实验(夹持装置已省略)。实验中 A、F 装置中出现的现象及在反应前后 测得 C、D 装置的质量(各步反应均完全)均记录在表中。

在反应前后对 C.D 装置进行了质量的测量(各步反应均完全),测量结果如表: 装置 A C D E

现象 溶液变浑浊 黑色变红色 白色变蓝色 有水流入烧杯 反应前的质量 / a b / 反应后的质量 / c d /

(1)实验设置 A 装置的作用是_____。

(2)请画出 F 装置中倒置的集气瓶瓶口两根玻璃导管的长短情况__________(必须画一长一短);

(3)该小组测得的数据满足(a-c)>

(8b-d),则原混合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 9 16 / 22

【答案】 (1). 验证并除去二氧化碳的,CO2+Ba(OH)2=BaCO3↓+H2O (2).

(3).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气 【解析】

【详解】(1)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水,作用是验证并除去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O2+Ba(OH)2=BaCO3↓+H2O;

(2)一氧化碳难溶于水,所以 F 装置中倒置的集气瓶瓶口两根玻璃导管的长短情况是:

(3)A中溶液变浑浊,说明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C中固体由黑色变红色,且D中固体由白色变蓝色,说明一定含有氢气,C装置中减少的质量即为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D装置中增加的质量为水的质量,水中氧元素的质量为(d-b)×

16(8b-d) ×100%=,由于(a-c)189>

(8b-d),说明除了氢气与氧化铜反应,还有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能证明原混合气体9中有CO存在。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17 / 22

材料 1: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塑料袋,有的是用聚乙烯制成的,无毒;有的是用聚氯乙烯制成的,有毒,禁止用于食品包装

材料 2:聚乙烯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聚氯乙烯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氯化氢。科学研究小组对某包装食品的塑料袋成分进行探究,以确定其是否有毒。 【作出假设】

该塑料袋是用聚乙烯制成的;②该塑料袋是用聚氯乙烯制成的。 【实验探究】

(1)将装置按 A、B、D、C 顺序连接好后进行实验,C 装置的作用是_____;

(2)在实验过程中,B、D 产生明显现象,C无明显现象,因此得出结论假设①是正确的,请你对此进行进行评价_____;

(3)修正后重新实验,结果 B、C、D 均产生了明显现象,C 中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答案】 (1). 检验氯化氢气体 (2). 假设错误,澄清石灰水也会吸收氯化氢 (3). AgNO3+HCl=AgCl↓+HNO3 【解析】

【详解】盐酸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会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和氯化氢反应会生成氯化钙和水,所以 (1)D装置的作用是:检验氯化氢气体;

(2)在实验过程中,B、C 产生明显现象,D 无明显现象,因此得出结论假设①是正确的,对此进行进行评价:假设错误,澄清石灰水也会吸收氯化氢;

(3)盐酸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化学方程式为:AgNO3+HCl=AgCl↓+HNO3。 15.为了探究酸碱性对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影响,小徐所在兴趣小组利用蒸馏水、1%淀粉溶液、稀释的唾液、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碘液等材料进行如图实验,图中序号表 示各实验步骤的次序。

18 / 22

(1)同组的小金认为小徐的甲乙丙实验中的步骤 2、3 顺序应该全部调换,你如何评价?_____;

(2)正确操作后,小徐观察到甲试管呈蓝色,而乙试管没有出现预期的蓝色,他想:为什么 乙试管不呈蓝色?他推测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变质或者乙试管中液体碱性太弱。在老师 的帮助下,他证实了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变质, 且乙试管中液体碱性强度足以控制酶的催化作用。请你对乙试管没有出现蓝色做出一种合理的猜测_____;

(3)修正实验后操作,观察到只有丙试管不变蓝,则实验结论是_____。

【答案】 (1). 甲、乙、丙三组实验中的②③应该调换,否则会因唾液的消化作用影响实验现象 (2). 碘液可能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3). 酸碱性对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有影响 【解析】

【详解】(1)图中的甲、乙、丙三组实验中的②③应该调换,否则会因唾液的消化作用影响实验现象。

(2)从试管B中加入的物质来分析,B试管中有1毫升氢氧化钠溶液和1毫升唾液,还有一滴碘液,所以我们猜测碘液可能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或者是淀粉溶液可能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3)修正实验后操作,观察到只有丙试管不变蓝,甲和乙均变蓝:则实验结论是酸碱性对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有影响。

故答案为:(1)甲、乙、丙三组实验中的②③应该调换,否则会因唾液的消化作用影响实验现象。

(2)碘液可能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3)酸碱性对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有影响。

16.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具有吸附、凝聚、杀菌等功能的新型、绿色、高效水 处 理 剂,之所以称为高效的水处理剂是因为它遇水会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4K2FeO4+10H2O═4Fe

19 / 22

(OH)3↓+8X+3O2↑,可将其应用到游泳池水的循环在生使用,它不仅消毒 杀菌、去除人体带入的污渍和悬浮固体,并对人体无伤害与刺激, 安全无异味(K2FeO4的相 对分子质量 198)。

(1)K2FeO4 应怎样保存_____;

(2)K2FeO4 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价。

(3)生成的 Fe(OH)每 1000 吨游泳池水中需要 Fe(OH)3 能吸附游泳池水中的悬浮杂质,

3

2.14 千克为最佳,那么一个拥有 2000 吨水的游泳池需要投入 K2FeO4 的质量是

___________?

【答案】 (1). 干燥处 (2). +6 (3). 7.92kg 【解析】

【详解】(1)K2FeO4 遇水会发生反应,应该保存在干燥处。 故答案为:干燥处。 (2)K2FeO4中,钾元素化合价是+1,氧元素化合价是-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铁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故填:+6。 (3)设 1000 吨游泳池水需要投入K2FeO4 的质量为x,

4K2FeO4+10H2O=4Fe(OH)+8KOH+3O23792x4282.14kg

792428= 解得x=3.96kg, x2.14kg答:一个拥有 2000 吨水的游泳池需要投入K2FeO4 的质量是7.92kg。

17.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工业上常用二氧化硫来漂白纸浆、毛、丝、草帽等,用 硫酸溶液与固态的亚硫酸钠(Na2SO3)反应可制取二氧化硫气体,同时生成硫酸钠和水。 (1)二氧化硫是_____(选填“金属氧化物”或“非金属氧化物”)。 (2)现想制取 0.64 克二氧化硫,需要亚硫酸钠______________克? 【答案】 (1). 非金属氧化物 (2). 1.26克 【解析】

【详解】由题目的信息可知用 硫酸溶液与固态的亚硫酸钠(Na2SO3)反应制取二氧化硫气体,同时生成硫酸钠和水该反应的方程式为:H2SO4+Na2SO3=Na2SO4+SO2↑+H2O; (1)二氧化硫是纯净物中的非金属氧化物;

(2)设现想制取 0.64 克二氧化硫,需要亚硫酸钠的质量是x

20 / 22

H2SO4+Na2SO3=Na2SO4+SO2+H2O126x640.64g

12664= 解得x=1.26g x0.64g故答案为:(1)非金属氧化物;(2)现想制取 0.64 克二氧化硫,需要亚硫酸钠1.26克 18.《奔跑吧兄弟》是一档热播的娱乐节目,其中蕴含着许多科学知识。

(1)节目最刺激的游戏是“撕名牌”,队员在奔跑过程中,将体内的 ___________能转化为机械能;“名牌”是贴在队员衣服后面,标有自己姓名的标牌,制作材料有棉布、塑料等。棉花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C6H10O5)n]它是一种 ________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A 期节目,队员用水枪将某无色酚酞溶液喷射到对方的“名牌”上,“名牌”立即 变红色。则事先浸泡“名牌”的溶液可能是___________。 A.矿泉水 B.白醋 C.纯碱溶液 D.食盐溶液 F.澄清石灰水

(3)B 期节目中,“大黑牛”被撞伤,眉骨出血,一段时间后血液凝固,这是血液中的___________(填血细胞名称)在起作用。

(4)C 期节目中,蓝色的“污水”中注入“神秘水”后立即变的澄清透明。“污水”是 单宁酸和硫酸亚铁溶液混合后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形成的, 加入无色的“神秘水”草酸后反应原理为: 2C76H49O46Fe+H2C2O4=2C76H50O46Fe+2X,则 X 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答案】 (1). 化学 (2). 有机物 (3). C (4). 血小板 (5). CO2 【解析】

【详解】(1)队员在奔跑过程中,将体内

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棉花的主要成分的化学

式是[(C6H10O5)n],它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是有机物。故填:化学;有机物。 (2)将某无色酚酞溶液喷射到对方的“名牌”上,“名牌”立即 变红色,说明则事先浸泡“名牌”的溶液显碱性,可能是纯碱溶液,这是因为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都是显碱性溶液,而澄清的石灰水有腐蚀性。故填:C。

(3)一段时间后血液凝固,这是血液中的血小板在起作用。故填:血小板。

(4)由2C76H49O46Fe+H2C2O4=2C76H50O46Fe+2X可知,反应前后氢原子都是100个,铁原子都是2个,反应前碳原子是154个,反应后应该是154个,其中2个包含在2X中,反应前氧原子

21 / 22

是96个,反应后应该是96个,其中4个包含在2X中,则 X 的化学式为CO2。 故填:CO2。

22 / 2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