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医药杂志2015年8月第32卷第8期Prac J Med&Pharm.Vol 2'2015—08 No.08 ・739・ 老年人脑血管狭窄的普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治。 a ng[J].Neurology,2000,54(2):447—451. 【参考文献】 [11]Andersen G,Vestergaard K,Riis JQ,et a1.Dementia of depre- [1]恽晓平.康复疗法评定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448- ssion or de Pression of dementia in strke[J].Acta Psychiatr 49. Seand,1996,9(4):272-278. [2]Talelli P,Ellul J,Terzis G,et a1.Common carotid artery intima [12]钟梅.脑卒中后抑郁8O例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 media thickness and 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J].J 2008,14(1):52—53. Neural Sci,2o0l4,223(2):129-34. [13]Beydoun MA,Beydoun HA,Wang Y.Obesity and cen ̄al obe- [3]吴文源.焦虑自评量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 sity as risk factors fop incident dementia and its subtypes:a 235-238. systematic l ̄view and meta-analysis[J].Obes Rev,2008,9(3): 204-21 8. [4]舒 良.自评抑郁量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 194-196. [14]Debette S,Seshadri S,Beiser A,et a1.Midlife vascular risk fa— [5]Hersch EL.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the extended scale ctor exposure accelerates structural brain agi“g and cognitive for dementia[J].J Am Geriat Soc,1979,26(4):348-54. decline[J].Neurology,2011,77(5):461—468. [6]孟琛,杨培洁,孟家眉.扩充痴呆量表(ESD)在痴呆诊断中的 [15]Gustafson Backman K,Waern M.Adiposity indicators and de- 作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3(5):269-271. mentia over 32 years in years in Sweden[J].Neurology,2009, [7]Bondayeff W,Birren J,Schaie K,et a1.Handbook of the psy- 73(19):1559—1566. chology of aging[M].New York:Van Nos—trand Reinhold Co. [16]Fitzpatirck AL,Kuller LH,Lopez OL,et a1.Midlife and latelife 1997,1l(3):75-81. obesity and the risk of dementia:Cardiovasculra Health Study [8]覃莲.血管性认知障碍国内外研究新进展[J].柳州医学, [J].Arch Neurol,2009,66(3):336—342. 2oo6.19(4):209-212. [17]Talelli P,Ellul J,Terzis G,et a1.Common carotid artery intima [9]黄小波,王宁群,陈文强.老年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认知障碍及情 media thickness and post—storke cognitive impaimrent[J].J 绪障碍特征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1,26(7):627—629. Neurol Sci,2004,223(2):129—34. [10]Rockwood K,Wentzel C,Hachinski V,et a1.Prevale—nee and [18]崔诚,张天龄,康铭兰,等.不同部位脑血管病人的tQ与MQ outcomes of 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ascular cognitive 比较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0,8(4):241—243. impairment investigators of the canadian study of health and [2015—03—19收稿,2015—04—17修回] [本文编辑:李君] 基础医学 陆军特种兵心理胜任特征效度探讨 张宇飞。李延鹏 ,李召峰,安晓静 [关键词]陆军特种兵;心理特征;效度分析 [中图分类号]R395.9 [文献标志码]B 如何在新形势下针对特种兵的任务特点。制定科学可行 采取半结构化和终端开放的方式来进行。③开放式问卷调 的特种兵心理胜任特征标准.为特种部队提供心理选拔和健 查。研究的问题是:您认为特种兵应具备哪些心理方面的人 康保障服务,从而提高部队战斗力。是特种兵心理卫生保障 格特征?开放式问卷调查对象包括特战团士兵、各级士官和 必需面对的重要课题[1_3]。课题组前期采用文献回顾、专家评 各级军官112名,回收有效问卷110份。④问卷形成及项目 判等方法 ]。建立了由5个维度19个条目构成的陆军特种 评定。对文献分析、访谈和开放式问卷调查得到的条目进行 兵胜任特征调查问卷,分析了其信度。本研究主要是探讨其 归类和汇总,形成24个条目构成的初始问卷。利用课题组编 同时效度和预测效度,为特种兵心理选拔提供依据。 制的《陆军特种兵心理胜任特征调查表》,由被试所在营及连 1资料与方法 队的主官(营长、教导员、连长、指导员)和1名军事教官对被 1.1被试者 某特战团士官158名,平均军龄(5.62+3.51) 试进行胜任特征评价,采用Likert五点计分法.数字1~5分 年,年龄(25.22+2.32)岁。 别代表从“差”到“优秀”。 1.2胜任特征评价 目前国内外均没有完整的特种兵心理 1.3绩效考核绩效考核包括军事理论、体能基础、特技考 胜任特征调查问卷。在查阅国内外有关研究文献基础上。本 核以及遵章守纪等4个方面共26项内容。分别以胜任特征 研究问卷主要经过以下步骤自行编制而成。①文献分析。对 评价当月绩效成绩和评价1年后绩效成绩作为校标,计算同 特种兵及相关心理品质研究的文献材料进行分析.收集相关 时效度和预测效度。 条目。②访谈。主要形式为个别访谈,访谈对象分别是特战团 l-4统计方法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相关分析。 一线官兵和长期从事卫勤研究的9名部队领导和专家。访谈 2结 果 【作者单位]271000山东泰安,解放军88医院重症医学科(张宇飞 2.1 同时效度采用胜任特征评价与考评当月绩效成绩之 安晓静),门诊部(李延鹏),心内科(李召峰) 间的相关系数作为同时效度,结果见表1。 [通讯作者]李延鹏,Email:yanpeng128@126.com ・740・ 匡垫盘查2 生 箜32鲞簋8翅PraeJMed&Pharm.Vol 32。2015—08 No.08 表1胜任特征评价与考评当月绩效成绩之间的相关性(n=158) Vl V2 V3 V4 V5 V6 V7 V8 V9 V10 V2皮尔逊相关系数 .655 皮尔逊双侧检验的概率 V3皮尔逊相关系数 皮尔逊双侧检验的概率 V4皮尔逊相关系数 .0oO .oo5 .948 .096 .068 .394 .121 .323 皮尔逊双侧检验的概率 V5皮尔逊相关系数 .231 .091 .130 .051 .000 一.029 .168 皮尔逊双侧检验的概率 V6皮尔逊相关系数 皮尔逊双侧检验的概率 V7皮尔逊相关系数 皮尔逊双侧检验的概率 V8皮尔逊相关系数 皮尔逊双侧检验的概率 V9皮尔逊相关系数 皮尔逊双侧检验的概率 V10皮尔逊相关系数 .256 一.086 .281 .010 .903 .151 .058 .28 .000 .701 .528 一.072 .366 一.015 .849 .098 .222 .227 .004 .81 1 .715 一.138 .084 .020 .807 .183 .021 .092 .251 .734 .035 .081 .309 .059 .461 .167 .036 .055 .489 .647 .702# .000 .097 .226 .094 .239 .083 .301 .701 .047 .559 .012 .879 .049 .540 .227 .145 .070 .024 .763 .543 .550# .000 .690 .596 皮尔逊双侧检验的概率 V11皮尔逊相关系数 .000 .37 .000 .647 .000 .235 .000 .2oo .000 .55 oIf .004 .696 .0o0 .731 .000 .8o7 .000 .742# .665" 皮尔逊双侧检验的概率 .000 .000 .003 .012 .000 .013 .000 .000 .000 .000 注:Vl应激力,V2自控力,V3进取心,V4使命感,V5协作理念,V6军事理论,V7体能基础,V8特技考核,V9遵章守纪,VIO胜任特征总分 V11工作绩效总分。数据表格中第1行为皮尔逊相关系数,第2行为皮尔逊双侧检验P值, P<0.05, <0.01.有显著差异。 从表1看,胜任特征评价因子进取心和使命感之间有显 著相关,胜任特征评价和工作绩效考核成绩之间显示出显著 避免了效标污染的问题,相关系数达到0.665,应该是比较高 的 , 。 性正相关.总评之间相关系数为0.665,说明该胜任特征调查 表具有较好的同时效度。 2-2预测效度 采用胜任特征评价与1年后工作绩效考核 预测效度中,胜任特征总评价与遵章守纪之间的相关系 数为0.652,大于同时效度中的0.596,其余因子间的相关均 低于同时效度,可能与官兵随着兵龄增加,遵章守纪的自觉 性提高有关。 成绩之间的相关系数作为预测效度,由于复退和工作变动等 原因,1年后追踪到绩效考核成绩的只有l12人,结果见表2。 表2胜任特征评价与1年后 工作绩效之间的皮尔逊(Pearson)系数(n=l12) 如何针对胜任特征的维度.开发更加客观的评价方法. 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王淑琴,范建梅,费正齐,等.特种兵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 [j].护理管理杂志,2002,2(6):5-6. [2]郗敏,付华.某部特种兵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J].中 外医疗.2Oo9(O1):119. 胜任特征评价与1年后的工作绩效评价之间均有显著 性相关。尤其是与遵章守纪和特技考核两个方面的相关系数 达到0.6以上.胜任特征总评分数和工作绩效总分之间相关 [3]戴琴,冯正直.军人心理选拔研究进展[J].解放军预防医学 杂志,2006,24(6):459—462. [4]Killgore WD,Vo AH,Castro CA,et a1.Assessing risk propensity in American soldiers:preliminary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达到0.562,说明该胜任特征调查表有良好的预测效度。 3讨论 Evaluation of Risks(EVAR)scale—English version[J].Mil Med, 2006,171(3):233-239. 特种兵从它诞生那一天起,贵在“特”上:特殊的任务,特 殊的训练.必然需要特殊的单兵综合素质,调查结果也证明 了这一点 ]。与军校学员和飞行人员的胜任特征结构相比, 特种兵的胜任特征有明显的不同_6 。如何对从业人员的工 l作绩效进行有效预测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始终需要研究的 [5]Woods CM,Ohmanns TF,Turkheimer E.Detection of aberrant responding on a personality scale in a military sample:an app- lieation of evaluating person fit with two-level logistic regress— ion[J].Psycho1 Assess,2008,20(2):159-168. [6]田建全,苗丹民,罗正学,等.陆军学院学员胜任特征模型的建 立[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4,25(5):456—458. [7]苗丹民,罗正学,刘旭峰,等.年轻飞行员胜任特征评价模型[J]. 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04,15(1):30—34. 问题。本研究从陆军特种兵的工作分析人手,将工作绩效分 解为军事理论、体能基础、特技考核以及遵章守纪等4个方 面共26项内容,基本涵盖了特种兵的工作绩效,可以作为校 标。 [8][美]安妮・安纳斯塔西,苏珊娜・厄比纳.心理测验[M].缪小 春,竺培梁,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38. 从同时效度看,由于胜任特征评价主要是由上级军官做 出的。而绩效考核主要是来自条令规定考核项目所得成绩, [2015—02—18收稿,2015—03—17修回] [本文编辑:韩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