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认识MU-MIMO

认识MU-MIMO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认识MU-MIMO

MU-MIMO:Multi-User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多用户多入多出技术

MU-MIMO已经是当前AP的主打特色功能。它很新鲜,是伴随802.11AC wave2而出现的新特性。当下非常流行,如果你打开百度,可以得到100多万的搜索量。

那什么是MU-MOMI呢?

对用户而言,又有什么优秀的体验呢?

什么是MIMO?

MIMO : multiple-input multiple output 多输入多输出,由多个发射和接收天线组成的天线系统。

现在公司内,我们会看到AP大多是多跟天线。比如我们平常看到的3-4根天线的产品,可能就是3T3R或者4T4R的产品,这些产品就是MIMO的产品; MIMO使用空间复用技术,产生多空间流信号,大每个天线产生一个空间流。使用单输入单输 出(SISO)的系统一次只能发送或接收一个空间流,即一份信号。

MIMO技术允 许多个天线同时发送和接收多个空间流,即多份信号,并能够区分发往或来自不 同空间方位的信号。802.11n设备大支持4x4,4个空间流,QAM-64编码情况下,速率高达600Mbps。 ;

思考问题

思考题1: 是不是AP由多根天线一定实现MIMO呢?

举例: PLW1000,2跟天线,5G一根天线,2.4G一根天线,不是MIMO;

思考题2: AP 2.4G有3根天线,3T3R的网卡一定会识别到AP是3T3R的吗?

答案是否定的。

举例: 3T3R的NETGEAREX7000竞品,在思博伦WLAN测试仪器上看到MIMO一直在2T2R和3T3R跳变,什么原因呢?

当天测试时,思博伦仪器上板卡上挂的是天线,天线距离过近,天线的隔离度不好,MIMO 识别就会出现问题;

当把板卡先接上Cable线,在Cable线上接入天线,使天线距离分开,MIMO 识别就会正常;

从MIMO到MU-MIMO

先来认识一个缺点:

MIMO尽管是实现了多路传输,但是有一点并没有做出根本性改变,WLAN从802.11B诞生起一直到802.11AC 第一阶段的标准,数据传输都是一对一的。

明明AP可以同时接入多个无线客户端,怎么会一对一呢? 如何理解一对一的传输呢? 在MU-MIMO出现前,11ac的出现并没有改变AP单打独斗的局面,AP一直都是1对1的通信,也就是说:AP同时只能与1个无线station通信;如果有2台手机接入AP, AP只能先给手机1传输完数据,再给手机2传输数据;不能同时服务2个手机;

在接入设备少的时候,问题还不大,但当接入的设备增加到数十、上百个,问题就来了,频宽和传输总量被大量设备分割,大部分设备都在等待和路由器通讯,互相争抢资源,反而拖慢了吞吐量;

见下面这组数据,是Verwave测试多客户端的数据,可以清楚的展现出接入AP的客户端越多,AP转发的吞吐量总和越低;

Intel Router20015010050010153060clientTotal ALOAD(Mbps) ASUS AC88U20015010050010153060clientTotal ALOAD(Mbps)

MU-MIMO的优势:

MU-MIMO的出现,使AP可以同时与多个无线station通信,提高了Wifi利用的效率,直接体现在提高了吞吐量;用户体验有何改善呢?如果之前10min客户只能下载100M的话,现在远远大于100M;如果用户之前看电源总是卡顿,现在这种情况也会大大改善;

实践出真知

设计这个实验,来确认MU-MIMO的优势 配测手机: 4部;

不支持MU-MIMO手机: MX5(1T1R)和苹果6S(2T2R); 支持MU-MIMO手机: 小米MAX(1T1R) 和乐视(2T2R);

发包测试工具:Ixchariot 测试环境: 暗箱,屏蔽环境 DUT Model:TP-LINK TP-WR8600 4T4R

测试设计: DUT和2台不支持MU-MIMO手机分别放入暗箱,开始MU-MIMO测试一组数据,关闭MU-MIMO测试一组数据;再次将2台支持MU-MIMO的手机放入暗箱,已验证MU-MIMO的影响; MODEL TP-LINK TP-WR8600 4T4R 不支持MU-MIMO 配测手机 MX5 1T1R 6S 2T2R Total 配测手机 小米MAX 1T1R Stream TCP 4 streams TX 支持MU-MIMO 乐视 MAX2 2T2R Total

MU-MIMO MU-MIMO 135.578 294.689 430267 206.024 440.603 646.627 ON TX ON TX MU-MIMO MU-MIMO 138.188 291.181 429.369 188.079 276.65 464.729 OFF TX OFF TX 实验结果表明:MU-MIMO开启吞吐量提升39.22%; MU-MIMO到底是怎么实现的? 截至现在,每个厂商的实现多少都不太一样所以导致了一些兼容性问题, 据网络说高通是通过时域,频域,空域三个维度分成3部分,3个部分信号彼此独立,看起来像是同时服务器3个设备,且集合beamforming技术,同时实现了覆盖范围上改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