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及课后反思-5.12 刮大风丨岭南版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及课后反思-5.12 刮大风丨岭南版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刮大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受美术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创造美的思维,享受有趣的绘画创造活动。 体验刮大风的情景,在探索中学习自然科学知识,在表现中丰富个人情感、想象力和创造力。 3、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观察学习刮大风时各种物体的表现方法,能运用线条或色彩表现风。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观察刮大风时周围的环境特点。 如何运用线条或色彩表现刮大风。 《刮大风》是岭南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大自然的奥秘》教学内容分析 第十二课。本课学习领域为造型▪表现。“风”是学生非常熟悉的例子,它是自然中非常普遍的一种现象,虽然它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它却无处不在。特别在广东这台风地带,每个人都有“风”的体验。本课程建立在学生丰富经验的基础之上,所以实施本教材会显得轻松而愉快。 主要通过环境营造策略与教师“适当”干预策略,引导学生对刮大风时周围环教学策略 境多方面和多角度直接知觉,丰富他们的意象。通过各种手段, 图片展示作品,播放视频、播放背景音乐等等刺激唤起当时刮大风的感性记忆,诱导他们动作和行为,积极引导他们做刮风中的动作联想、想象和符号运作活动。 教具学具媒体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风声音频、小视频; 学具:颜色笔、图画本、勾线笔。 教 学 过 程 教学程序 导入教具、学具以及媒体运用 教与学的评价手段运用 教学环节设计意图 教师教的活动 学生学的活动 一、创设情境导入: 1、师:“同学们,同学们闭上眼睛 通过形成性评价 阶段 今天老师给你们请来了一位神秘的朋友,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感受,听一听猜一猜它是谁呀?” 2、师:对“风来了。再仔细听一下,这刮来一阵什么风?”引出课题。 用心感受“它”是谁。 的师生对话法。 自然而然通过听,猜一猜。激发学生的兴趣。 同学们思考后抢答。是“风”。 同学们再仔细听这风速,发现是刮来一阵阵大风的声音。 多媒体播放风的声音。 地把话题转向本课的主题,引起学生对刮大风的感受。 展开阶段 二、新授: 1、师:风啊,是一个个调皮又可爱的孩子,这不风妈妈在寻找着他们,我们也一起去看一下吧!(展示风妈妈的孩子即风的级别与类型图) 学生观看风的级别与类型图片,仔细观察风的类型,通过参照物看到各种风,加强风的想象力。 多媒体课件、风声音频 在课堂进行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美术活动作鼓励性评价。 采用表现性评价。 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图片展示不同类型的风与播放声音效果,更深一层的了解风的级别与类型。 突破难点:学生通过自己画(研学)再观看动画学习。引出教学重点,强2、展示图,请生猜一猜以上线条属于什么级别与类型。 3、老师请两位学生上黑板表现小树在风中的不同变化。老师表扬画的又快又好的学生。 4、老师播放动画:请观察课件中的画是怎么表现风中的2、学生观看图片, 回答问题。 3、两位学生代表在黑板上画小树在风中的不同变化。其他学生在自己的图画本上画。 4、学生仔细观察图片动画,回答问 鼓励学生 多媒体课件、小视频、黑板、大胆尝试绘画,激励学生养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树的呢?并说说你喜欢那一幅? (1)观看视频:让学生认真观察刮大风时周围的环境特点。 (2)四人小组讨论:可以借助周围的什么来表现出刮大风情景呢? (3)教师引导学生小结。 6.请生演一演: (1)风来了,风中的你是怎么样的呢? (2)假如风往这边吹,你发现了什么? 题。 5、学生观看视频后,小组讨论分析总结。学生回答问题。 6、(1)学生演一演,学生模仿风中人物的动作,通过细致的观察体验刮风的感受,同时观察人物的表情以及动态特征。 (2)风大多往一个方向吹。物体应顺着风的方向弯曲飞舞。 图画本。 的能力。 通过课堂活动记录及评价与小组讨论法相结合、引导学生观察、体验,发展,形成良好美术学习态度。 调画面添加刮大风时周围的环境特点效果。 通过真实视频,启发学生风的记忆。 研学后教。创设情景,发现问题,小组讨论,自主探究。展示图片引导有目的解决问题。 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抓住自己感兴趣的细节,围绕教学重点,进行 设计表现 性评价,记录表现,通过累计小红花奖励性标志来表明。 拓展阶段 三、欣赏▪感受 1、欣赏学生作品,师生互评学习。 2、设问:今天我们要在这举行风的画展,那你打算在你的画面中表现什么事物呢? 三、根据教师的提问,思考后大胆说出自己的见解。启发进行风的记忆想象画创作构思。 作品分析法、形成性评价与 多媒体课件、图画本、勾线笔 终结性评价相互转换。 对学生的努力程度和进步四、学生个人创四、布置作业,提要求,学生创作,老师巡视指导。 五、1、举办风的画展,展示学生作品。2、作品赏析: 学生自评互评、老师点评,并适当提出意见。 结束阶段 作。 五、评一评: 表现作出激励性评价。 实施展示视觉语言的描述。 通过自评、他评,鼓励自信,培养个性。 我能画出刮大风时周围的环境特点吗?能画出刮大风时的感受? 性评价法与作品分析法相结合。 六、 小结,知识延伸。1、回顾所学内容,教师采访学生,说一说本节课的感受与收获。 1、学生认真思考,积极举手发言,气氛活跃。 采用采访式总结评价与一节美术课堂教学活动的终极性评价,对学生作出激励性评价。 巩固学习内容,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对风的认识。通过总结,进一步情感的升华,以达到美育的根本目的。 2、(1)风力发电机。 2、学生通过风力(2)风是大自然送给我们的礼物,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周围的环境,还能创造更多作品。 发电机明白,风是一种自然现象,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多媒体课件 本课《刮大风》围绕“自然”的主题,旨在让学生通过体验式学习观察刮大风时周围的环境特点,大胆运用线条或色彩进行创作,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愿望。 亮点:1、本课设计上,通过听觉、视觉、模仿、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进行,引课导学生去观察刮大风时周围的环境特点,感受学习如何运用线条或色彩表现刮大风,后从欣赏▪感受-交流▪▪索-想象▪创作-评价▪拓展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反思 2、研学后教。我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研学后教为理念。教师针对学生们自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讲解。例如一开始我不直接告诉学生如何运用线条或色彩表现刮大风,能借助周围的什么来表现出刮大风情景,而是让学生自主探索、团结协作的方式初步解决重难点,我再通过课堂实践,辅以具有针对性的讲解,进而获得美术技巧,突破重难点。 3、采用积极有效的评价策略,增强学习信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作品展示点评环节,能力强的学生作品给予表扬、鼓励,让其他学生继续努力,能力一般般的就寻找闪光点:构图大小合适,色彩搭配和谐或者涂色均匀等等。 4、本节课上我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例如课前风的音频收集与制作风的小视频,并且做好教学课件,让学生更直观性的学习。课堂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情景。 需要努力的地方:1、时间没有控制后,前面用时过长,导致后面的学生作品师生互评环节有点仓促。2、在细节上没处理好,特别是开头后、却忘记总结性小结 。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个人反思,不足之处请多多指教!我会扬长避短,争取更大的进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