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管理的现状分析
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管理的现状分析
摘要:随着中央政策的倾斜和当地政府的大力响应与支持,各省市陆续制定了农村公路建设的方针和政策。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的现状,然后提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现状;建议 中图分类号: X7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现状
从目前来看,为了节省财政开支,很多乡镇公路等级较低,修建标准低,对未来农村交通发展估计不足。以邵东某农村公路为例,其路基宽度为3.5m,未设置错车道,车辆错车一般借用沿线临公路的农户房前空地。村级公路建设资金严重不足,以邵东县某村为例,大约1km的公路50%建设资金由地方政府负担,50%的资金由行政村按照人口数平均分摊以及村里个人捐款组成。但是从建筑质量上看,有些行政村的公路还是比较好的,甚至比连接村的乡级公路还好。主要得益于行政村对公路修建时的监控体系,还不能严格意义上的监理,但是他们的做法很值得建议。行政村的公路修建承包给个体施工队,然后村里组织村民按照事先的合同,对一些技术指标进行监督,村民自发组织分段承担施工监理的任务。而串联行政村的乡级公路也不容乐观,其路基宽度只有4.5m,而且错车道设置远没达到技术标准要求,错车道数量不够,同时错车道长度也很短。从建筑质量来看,乡级公路由于施工时缺乏监管,施工单位往往存在偷工减料的情况,路面结构设计不合理,路面结构厚度不足,影响其路面寿命,从图1可以看出,水泥混凝土面层厚度明显不够,基层配合比设计亦不合理。图2是本公路一竖曲线底部的路面损坏情况。从基层调查和走访来看,农村公路的养护存在很大问题,比如,基层缺乏规范的养护机制,公路破坏几年后,也迟迟得不到维修,即使老百姓反复向基层单位提出维修建议,仍然得不到回应,只有在出现严重翻车和交通事故,出现人员伤亡时,基层单位才采取临时措施。行政村内道路养护状况比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其他高一级别的农村公路更糟,很多没有集体收入来源的行政村没有集体资金用于村内公路的养护,只能采取向当地政府申请补贴,农民赈工等形式对道路进行维护。
二、部分省份养护管理体制尝试
自从2003年以来农村公路建设突飞猛进,从2003年137.1万km跃升到2009年的333.56万km,而且路面等级不断提升。可是在公路建设过程中,新问题出现了:路建设好了,道路如何管养成为各地政府新面临的课题。在国家相关农村公路养护指导文件颁布以前,各地通过各种渠道从财政或者其他形式筹集养护资金。
自从国务院办公厅2005年颁布《关于印发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以来,各省市拟定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简称实施方案)”,本文将对比和总结两个个省份的实施方案做一介绍。
河南省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规定实行分级管理,省辖市人民政府管理本辖区的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县级政府负责县一级镇级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镇人民政府管理本辖区的农村公路包括行政村公路。农村公路的养护和建设资金主要分国家、省市、县镇以及捐筹集资等。省级交通主管部门在统筹安排汽车养路费时,对农村公路中沥青路面和水泥路面养护工程的补助资金不低于以下标准:县道每年每千米7000元,乡道每年每千米3500元,村道每年每千米1000元。重新核定机构和人员编制。省编制管理部门要会同省交通主管部门制定农村公路管理机构人员编制标准指导意见,市、县农村公路管理机构的编制由各省辖市、县(市、区)编制管理部门根据指导意见会同本级交通主管部门研究确定。农村公路管理机构和现有农村公路养护队伍实行事企分开。原农村公路管理机构所属的工程养护处(队)以及场、站、库、室、院等经营性质的事业单位应全部整建制转为企业,实现与农村公路管理机构人、财、物脱钩,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企业法人和市场竞争主体。
辽宁省颁布的《实施方案》较其他两个省份详细,拨付资金预算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比中央高;实施方案提出村委会聘选公路协管员定期汇报公路村道养护以及道路破损情况,并纠正有碍公路安全畅通的行为是一个值得推广的创新做法。实施方案建议专业养护工程,由县级交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通过社会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的方式择优选择具备资质的专业队伍来实施,根据合同进行全面监管;非专业养护工程,原则上实行“乡路乡管、村路村管”,可采取个人承包等方式进行。辽宁省方案都具有一定的新意。
从上述2个省份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来看,各省改革方案主要参照国务院颁发的文件通知,有些省份根据其省特点与情况出台了具体的创新措施,由于文件是一个指导性的文件,详细措施还需根据各县、市具体制定。
三、农村公路建设和管理养护所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建设和养护资金不足
由于中国没有充分重视村道公路。公路等级交通部在“十一五”全国农村公路建设、养护资金时也没有考虑到村道公路建设资金的需求。村道公路的建设国家没有资金投入,只有省上的一点补助,这无疑是杯水车薪,绝大部分资金要靠广大农民群众一事一议来解决,其中一半资金通过农民集资和捐款解决,这无疑对农村低收入农民来说是雪上加霜,不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不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农村公路养护不容乐观,养护资金短缺。所以建议交通部以及省级政府在法规和标准层面上,给予村道以足够重视和一定地位,拨付专门建设资金,把中央财政大蛋糕切一部分给农民,搞好农村交通基础设施,促进农村社会和经济发展,促进城乡良好互动。 2建设和养护质量问题
对于县道和乡道可以按照三、四级公路等级进行修建,但是对于村道的建设显得比较随意,没有相应的技术标准规范可以遵照执行。由于占用农田以及建设资金问题的约束,村道往往建设标准非常低,很多地区只有3.5m左右的宽度,而且很少设置错车道,导致会车困难。可能是因为农村公路等级较低的原因,农村公路建设程序过于简单,施工单位水平较低,监督机制不够完善,导致公路质量较差,路面结构设计不合理,施工也没有完全按照规程进行操作,导致路面结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构在建成后不到3年内就出现严重的破坏。这需要从制度设计和机制的建立方面着手,规范设计和施工以及监理,把工程承包给专业的公司,设计领导问责和考核制度,把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成绩作为政绩的一个考核依据。
3加强农村公路路政路权执法
农村老百姓对路政路权方面的知识不太了解,经常出现随意占道,破坏公路情况,比如,农民建设房屋时,随意在路边堆放建筑材料,农忙秋收季节,把公路当做晒场。这些行为严重影响公路的通畅,甚至会导致严重交通事故。当地政府部门有义务对当地农民宣传教育,为防范百姓随意穿越公路以及小孩随意在公路上嬉戏,也有必要把相关的交通安全常识等引入到农村中小学课堂,来让百姓建立路权观念,树立交通安全意识,养成正确的文明交通行为。 四、结束语
农村公路无论在建设上还是在养护和管理上都存在诸多的问题,其中最核心的一个问题是建设和养护资金的问题。随着国家经济持续增长,老百姓的需求也随着收入的增加,对生活质量也相应要求更高,为适应社会的发展,造福广大农民,国家应该更多的重视三农问题,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国家、省级、县级财政拨款支付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同时,各省督促县级政府完善农村公路建设程序和建立科学合理的养护管理机制,确保农村公路持续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相钦.浅谈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现状及应对措施[J].科学与财富,2011(8).
[2]罗志恩.农村公路建设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管理观察,2011(16).
[3]韩军强.农村公路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 交通财会,2008( 3).
------------最新【精品】范文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