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 商课堂 职场新人 生存法则 有人形容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其 实,对于目前人力资源市场上的供求双方而言也是 如此。有实力的公司招聘展位前收到的简历与职位 的空缺,经常是几百比一;如果是热门行业,更是远 文/张元国 成“不可改变”的事情。此时,如何调整心态决定了 职场新人在这场战役中的存活率。 我们常说工作本身无法选择,而工作态度是可 以选择的。是得过且过,是兢兢业业,还是享受工作 远超过这个比例。即使进入了企业,作为新人,没有 背景、没有实力、没有经验,可以说是一穷二白,要 生存下来也不容易。 中的乐趣与苦恼?选择得过且过,结果是被淘汰:选 择兢兢业业、埋头苦干吧,在这个提倡个性的时代, 又似乎有些“OUT”(过时)。其实,对于职场新人而 言,应该把握当下,把自己所有精力贯注于当下的 职场如战场,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新人在 入职之初,最重要的是穿好“心理防弹衣”,那么如 何打造这件“心理防弹衣”呢? 事情,无论快乐还是苦恼,都要全情投入:投入地 哭、投入地笑、投入地工作、投入地娱乐,既不忘记 远方的目标,又不错过路边的风景。 0e《富》…一………~ … +_ …一一一一一一n……~……_…] L一工作本身无法选工作态度可以选 j ,宽容是与人交往的润滑剂 ………一 有时我们千辛万苦挤进企业大门,本来有着无 限美好的憧憬和建功立业大展雄心的抱负,但过了 一所有的困难都是有意义的,所谓“吃亏”就是用 投资的心态做人做事。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遇到问 段时间发现事情远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公司组 织框架不合理、业务拓展方向受、顶头上司不 是自己喜欢的类型、身边的同事似乎也不那么热 情、自己并不受重视、分配给自己的工作感觉无关 紧要……这所有的一切,在我们走进公司以后,变 题是要学会站在他人的立场上理性分析,很多摩擦 往往都是由误会产生,要善于与同事沟通。如果错 在你,你要敢于主动承认,不可修饰掩盖、推卸责 任;如果真理在你这边,也要以理服人,切勿得理不 89 饶人,要尊重他人,给别人留有余地。 长规律。职场新人从渺小如尘埃,到掷地有声,同样 要经历“潜伏”、积累、沉淀、爆发的过程。职场新人 要把眼光放长远,平时多积累,做到日有所长、日有 所获,如此才能在将来有所收获。所谓“厚积薄发”,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没有哪家公司会把重要的事情交给一个初出 茅庐的新人,新人能从事的大多是“边角料”的工 ●确保专业性 作,一时半会儿还成不了“主菜”。这个阶段往往也 不少人的职位之所以容易被替代,有时候不是 是新人自我价值感比较低的时候,常感觉自己可 做得不好,而是专业技术含量较低,许多人都可以 有可无、无足轻重。此时,你要认识到这是成为主 做。因此,保持自己相对的不可或缺性,是提高个人 角必经的过程,要积蓄能量和经验,随时准备从容 职业安全感的重要途径。作为新人,如何把自己的 地在需要的时候站到聚光灯下。如果这根弦儿松 优势与职业长远规划结合起来,在日常工作中不断 了,得过且过,那结果只能是坐了一段时间冷板凳 地磨炼和积累是提高新人职场存活率的重要保证。 后被扫地出门……到时候空有满腹才华和委屈, 如此才可以与众不同,成为珍珠中最亮的一颗。 更与何人说! ●不断学习 IIll:II∞一………~……一…~…………………………一…+ 1994年,首届世纪终身学习会议提出了21 L…….靠自己发光,不等男咀人来擦亮……j 世纪的生存概念——终身学习。如今,社会已进入 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老化加速、职员更替频繁、 职场竞争如此激烈,同事之间也经常存在此上 社会变化急剧,任何人都不可能一劳永逸地拥有足 彼下的问题。对新人而言,“想要别人来帮你,发掘 够的知识,而必须终身学习。作为自身发展和适应 你这块金子”的念头,不有也罢!著名教育家陶行知 职业的必由之路,终身学习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 先生有一首《自立立人歌》:“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 终身学习已成为现代职业人的一种时尚,这对于职 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 场新人而言尤其必要。新人面对的不仅是工作本 汉。”以此与职场新人共勉。 身,人际交往、有效沟通、待人接物等都是需要学习 职场新人在打造“心理防弹衣”的过程中,还要 的课题。初入职场,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尽早融人工 做好以下一些工作,才能确保在职场中始终立于不 作环境,这也是体现工作能力的指标之一。 败之地。 要走好职场之路必须深谙职场生存之道,希望 越来越多的新人能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上存活,并且 ●捧好泥饭碗 活得精彩! 一位老板曾在新员工入职的第一天这样讲到: “不管你现在捧的是泥饭碗、铁饭碗还是金饭碗,先 捧好它,确保自己有饭吃,以后才有机会换新饭 碗。”对于职场新人来说,首要要生存下来,然后才 是争取活得更好! ●眼光放长远 现代社会,生活工作节奏越来越快,不少人都 会急功近利,恨不得今天种下一棵苗,明天就能变 成参天大树。殊不知万物一理,皆要遵循自身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