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对因护理对慢性盆腔炎患者健康行为的影响

对因护理对慢性盆腔炎患者健康行为的影响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中国农村卫生 2019年1月第2期总第152期China's rural health,January 2019,No.2,Total No.152

63

对因护理对慢性盆腔炎患者健康行为的影响

管华菊(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赤东镇竹瓦卫生院 435300)

【摘要】目的:探讨对因护理对慢性盆腔炎患者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82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对因护理,对两组患者健康行为及依从性进行观察。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健康行为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干预后健康行为各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及治疗依从性为95.12%,明显较对照组78.05%高(P<0.05)。结论:对因护理可改善慢性盆腔炎患者健康行为,也能提高患者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对因护理;慢性盆腔炎;健康行为;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61X(2019)01-0063-02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疾病,以育龄期女性多发,近年来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对我国女性生殖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护理是改善慢性盆腔炎患者健康行为及心理情绪的重要措施,因此,需要探索更佳的护理模式[1]。本研究将对因护理用于慢性盆腔炎护理中,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82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观察组:年龄22~41岁,平均年龄(29.4±5.1)岁。对照组:年龄20~39岁,平均年龄(29.1±4.6)岁。两组各项基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即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采取健康宣教、用药指导、病房环境护理、出院指导等基础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对因护理:①用药依从性因素:护理人员为患者讲解遵医嘱用药的重要性,不遵医嘱服药可能出现的后果,以提高患者重视程度。提供详细的用药指导,告知用药后可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以提高用药依从性。②生活习惯因素:通过视频、图片等方式让患者直观了解不良生活习惯对疾病发生、发展的影响。根据每位患者存在的不同生活习惯问题针对性指导,如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注意阴道卫生,定期冲洗阴道,盆腔炎发作和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帮助其逐渐改正不良生活习惯。③饮食习惯因素:根据病情制定饮食清单,列出患者不宜进食食物,如辛辣、刺激、生冷类食物,多吃新鲜蔬果,并指导每种食物的最佳烹饪方式。④心理情绪因素:患者由于疾病影响大多存在负面情绪,对治疗、护理依从性均有明显影响,护理人员应针对患者心理采取相应的心理疏导,改善其心理状态。

1.3观察指标[上接第61页]突原因,而不是直接把责任归为护理人员。此外,要多组织护理人员进行旅游、聚会,以增强团队的凝聚力。(4)积极培育人才:管理者在用人中应做到人尽其才、因人施用,对于工作能力强、认真负责的护理人员,可根据医院发展需要,送其进修学习。

1.3疗效判定

观察两组护理人员对管理者的满意度,分为上、中、下,满意度=(上+中)/总例数x100%

1.4统计学分析

最后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标准差(`x±s)表示,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

根据表1数据得知,观察组护理人员对护理管理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护理人员对管理者的满意度比较(n,%)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x2值

例数2627-上315-中117-下125-满意度14(53.85)22(81.48)4.3

(1)采取自制健康行为调查表对两组干预前后进行评分,包括经期卫生、阴道冲洗、性交卫生、遵医嘱服药等,各维度满分均为10分,分数越高说明健康行为越好。(2)采用自制依从性量表评估患者依从性,分为依从与不依从。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经t检验,(x±s)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2结果

2.1两组健康行为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健康行为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干预后健康行为各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健康行为评分比较(x±s,分)

组别观察组(n=41)对照组(n=41)

时间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

经期卫生5.41±1.248.24±1.36*#5.39±1.187.35±1.31*

阴道冲洗5.62±0.978.±1.23*#5.65±1.037.76±1.15*

性交卫生5.32±1.178.71±1.05*#5.34±1.097.±1.22*

遵医嘱服药6.13±0.958.76±0.94*#6.17±1.127.96±0.98*

注:与本组干预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P<0.05.

2.2两组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及治疗依从性为95.12%(39/41),明显较对照组78.05%(32/41)高(P<0.05)。3讨论

慢性盆腔炎患者普遍存在不良健康行为,而常规护理模式下护理内容分散,无明显护理侧重点,针对性不强,故往往无法有效解决问题,导致疾病疗效不佳、反复发作[3]。对因护理是一种针对危险因素采取相应护理措施的护理模式,其作为近年来新兴的护理模式,开展后便逐渐在临床广泛推广,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目的性。

在慢性盆腔炎患者中应用对因护理,护理人员通过调查分析相关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能够从根本上解[下转第65页]

P值

----0.031

3讨论

随着医疗的改革发展,新时期护理人员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多,护理管理者应实施科学有效的管理,提升护理人员的解压能力,使护理人员认真负责的工作,以提高护理效率和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人员对护理管理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基层医院注重护理人员的关怀非常必要。

综上所述,在基层医院中,护理管理者注重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对护理管理者的满意度,提高医院护理工作的整体效率和质量。故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赵杨琴.基层医院护理管理者应注重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38):180-180.

[2]刘义兰,陈睿,林成娟,等.医院护理管理者人文关怀培训现状与需求调查[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6,36(2):221-225.

[3]]费景兰,张丽,秦元梅,等.护理人文关怀在基层医院的实施难点分析及对策[J]. 全科护理,2017,15(8):981-982.

(收稿时间:2018-10-14 修回:2018-11-10)

(收稿编辑:陶长朋)

中国农村卫生 2019年1月第2期总第152期China's rural health,January 2019,No.2,Total No.152

65

预见性护理在预防阴道分娩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刘国霞(湖北省蕲春县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 435300 )

【摘要】目的:探析预见性护理在阴道分娩产后出血预防中的应用意义。方法:将在我院行阴道分娩的182例产妇随机分2组,每组91例,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加行预见性护理,观察两组产妇产后出血状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2h、12h的出血量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且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2.20%,均较对照组的9.%明显降低(p<0.05)。结论:对行阴道分娩产妇实施预见性护理能够有效减少其产后出血量,预防产后出血发生,利于保障产妇的生命安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阴道分娩;预见性护理;产后出血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61X(2019)01-0065-01产后出血是产妇分娩过程中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发生主要与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等密切相关。在实际临床中,虽然阴道分娩产后出血发生率较剖宫产更低,但依然要给予重视。有研究指出[1],在产妇分娩期间,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有利于降低出血量,预防产后出血,促进产妇顺利分娩。本研究选择182例产妇作分组研究,以探析预见性护理在阴道分娩产后出血预防中的应用价值。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在我院进行阴道分娩的182例产妇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抽签法将其分2组,每组91例,其中,对照组产妇年龄21~37岁,均龄(27.49±4.20)岁,包括57例初产妇,34例经产妇;观察组产妇年龄22~37岁,均龄(27.08±4.53)岁,包括例初产妇,37例经产妇,两组产妇的基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纳入研究的产妇均符合阴道分娩的指征,无凝血功能障碍和血液系统疾病。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密切监测产妇的生命体征,实时测量阴道出血量以及健康宣教等。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行预见性护理,具体为:(1)产前评估:预产前7d对产妇情况进行综合性评估,包括各项生命体征、产妇精神状态、睡眠质量及家庭支持情况等,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出针对性的预防产后出血护理方案,并指导产妇做好各项产前检查。此外,由于部分初产妇对分娩了解程度不够,可能会出现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故在分娩前,护理人员要主动与之沟通、交流,听取其主诉。了解其心理困惑,并耐心讲解,向其阐述阴道分娩成功案例,对其进行有效心理疏导,缓解其不良情绪及心理压力,使其积极配合临床工作。(2)分娩时预见性护理:在产妇分娩过程中,部分产妇会由于过度紧张造成肾上腺素上升,导致子宫收缩能力下降,容易造成产后出血。因此,产妇分娩过程中由责任护士全程陪伴,随时进行心理干预,使其能够保持相对积极的心态进行分娩。分娩过程中,密切关注产妇宫缩、宫口扩张、胎先露下降等情况。若出现异常,及时反馈至医师,协助其做出有效处理,尽可能缩短产程。(3)产后预见性护理:产后2h内为产妇产后出血高发阶段。在此阶段内,协助产妇进行子宫按摩,促进血窦闭合。加强产妇病房巡视次数,密切关注其子宫收缩、阴道流血、宫底高度以及膀胱充盈等。对于存在产力不足、产程较长等产后出血高风险患者,必要时给予心电监护对其进行实时生命体征监测,并保留静脉通道。同时,指导产妇合理进食,恢复体能,进行母婴同室护理。

1.3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产妇产后2h、12h的出血量;②记录并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状况。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0.0软件,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以率(%)表示,

−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以(x±s)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产妇产后2h、12h的出血量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且该组产后出血发生率2.20%,较对照组的9.%显著降低(χ2=4.741,p=0.029),见表1。

表1两组产妇产后出血情况比较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

例数9191

*

产后2h出血量(ml)

85.36±12.41*146.92±20.76

产后12h出血量(ml)

149.20±24.69*258.68±32.15

产后出血发生率2(2.20)*9(9.)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3讨论

正常情况下,胎儿从母体中分娩出来后,产妇子宫会出现相对松弛状态,极易造成产妇血窦关闭不及时,导致产妇宫腔内积聚大量的血液,并诱发产后出血,危及生命健康。本次研究,对观察组的产妇予以预见性护理,结果观察组产后2h、12h的出血量均要低于对照组,且产后出血发生率也更低,与刘灿娟[2]的研究报道相一致。预见性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主要根据患者病情发展特征、变化及规律,提前对潜在性风险或问题进行评估,并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控制,“防患于未然”。产前,护理人员会对患者身体状态、精神状态等进行综合性评估,制定针对性护理计划。同时,护理人员会结合患者疑问、困惑进行针对性指导以及心理疏导,缓解其负面情绪,促使其配合各项护理工作。产妇分娩过程中及产后均由专人陪护,按照护理计划落实各项工作,尽最大程度降低产后出血风险,为患者“保驾护航”。因此,对行阴道分娩产妇实施预见性护理能够有效减少其产后出血量,预防产后出血发生,进而利于保障产妇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樊友华.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6,16(7):76-77.

[2]刘灿娟.预见性护理干预应用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患者临床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6,6(13):133-135.

(收稿时间:2018-10-21 修回:2018-11-24)

(收稿编辑:李增辉)

[上接第63页]决问题,有效避免各种影响疗效的因素,促进患者恢复。不良健康行为是慢性盆腔炎的重要危险因素,包括不注意阴道卫生、未遵医嘱服药、负性情绪等,护理人员在对因护理指导下,帮助患者纠正不良生活习惯,提高其个人卫生、遵医用药意识,改善心理状态,从而达到护理目的,对预后也有明显帮助。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健康行为评分、依从性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印证了上述结论,充分体现出对因护理的确切优势。

综合上述,对因护理可改善患者健康行为,也能提高患者治疗及护理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刘灵霞,张璇,廖冬兰等.聚焦解决模式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的生活健康行为的效果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7,38(18):2201-2202.

[2]乐杰.妇产科学[J].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4-15.

[3]彭锦绣,王粤湘,李美康等.特色护理干预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32(21):1605-1609.

(收稿时间:2018-09-30 修回:2018-10-21)

(收稿编辑:沙福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