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超声造影技术对肾脏实性占位病变的诊断价值分析
李琳琳 1 杨杰2
1许昌万荣心脑血管病医院超声科 2许昌市人民医院超声科 河南许昌 461000
摘要 目的 分析实时超声造影技术对肾脏实性占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7年7月疑似肾脏实性占位性病变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常规二维超声检查、实时超声造影技术检查,病理活检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二维超声与实时超声造影技术用于肾脏实性占位病变诊断的价值。结果 ①病理活检诊断:100例肾脏实性占位病变共检出病灶108个,其中恶性病变97个,良性病变11个;②恶性病变造影增强特征:病灶直径≤2cm(27个)以均匀增强为主要表现、直径在2~4cm者(44个)以不均匀蜂窝状增强为主、直径>4cm者(26个)则以不均匀增强伴大范围坏死为主;③11个良性病变,直径≤4cm(5个)相对均匀增强,直径>4cm(6个)不均匀增强;④病理诊断结果与实施超声造影及二维超声检查符合情况:实时超声造影技术的准确性、特异性均高于常规二维超声诊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肾脏实性占位病变采用实时超声造影技术诊断有其独特的影像学征象,在疾病的诊断与鉴别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肾脏实性占位病变 实时超声造影技术 诊断价值
肾脏是重要的泌尿系统实质性器官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饮食习惯的建立及不良生活习惯的养成使得肾脏实性占位性病变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肾脏实性占位性病变发生后患者早期无明显临床症状及表现,多数患者均是在例行常规的身体影像学检查时发现,而此时诸多患者的病变性质易出现恶化现象,将增加治疗难度[1-2]。因此针对疾病早期施以及时准确的影像学诊断并检出可为疾病的早期治疗合理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及信息。目前针对诸如胆囊、肝脏、乳腺、前列腺等诸多器官的早期诊断与鉴别首选影像学手段为超声造影技术,该技术在诸多疾病的应用中均有着极为理想的检出率,且随着该技术的日益成熟,国内外诸多研究及实验已将该技术应用于早期肾脏实性占位性病变的诊断鉴别中,然而诸多实验研究对该技术的临床诊断价值仍存在一定差异[3-4]。本研究就实施超声造影技术对肾脏实性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作如下研究分析。
知情并签署同意书;⑤患者均接受常规超声检查、实时超声造影检查及病理学检查,并以病理学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器质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其他恶性肿瘤者;②合并严重心、肝等脏器功能衰竭者;③合并严重意识障碍、认知障碍及语言障碍者;④既往或现存精神疾病史者。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7年7月接受常规超声扫描疑似肾脏实性占位性病变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73例,女27例;年龄23~88岁,平均(62.14±15.17)岁;经常规超声检出病灶数量共108个,其中92例患者属于单发型病灶,8例患者属于多发病灶;病灶直径为0.7~9.8cm,平均(5.21±1.97)cm。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①疾病均为首发型;②患者年龄>18岁;③本研究的实施经过我院相关伦理委员会批准;④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实施的方法、目的、过程等均
1.3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二维超声检查及实时超声造影技术检查,仪器均使用由PHILIPS 公司提供的EPIQ5型超声扫描仪,探头为4V1探头,探头频率调整为4MHz,超声扫描仪配备对比脉冲序列成像技术软件Contrast Pulse Sequences(CPS),实施低机械指数连续扫描并得出影像学成像(MI<0.1),实时超声造影技术使用的超声造影剂由意大利Bracco公司提供,将冻干粉约25g注入生理盐水约5mL,震荡时间约为20s,加入含有六氟化硫微泡乳白色均匀混悬液便生成所需造影剂。先为患者施以常规二维超声检查及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记录其病灶位置、数量、大小、血供、回声等,选择适合的断面进行观察,切换至CPS超声造影模式进行造影检查,所有超声检查后均静脉注射0.8~1.2mL造影剂,后推注生理盐水约5mL,对其病灶增强情况实时观察,时间约为360s。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以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特异性=真阴性数/(真阴性数+假阳性数)×100%;准确性=(真阳性数+真阴性数)/总枚数×100%。2 结果
27
医药2018年第39卷第4期 (总139期)2.1 病理诊断结果
100例肾脏实性占位病变患者病理诊断108个实性占位病灶,发现97个恶性病变,其中包括肾透明细胞癌90个、5个肾乳头状癌及肾嫌色细胞癌2个;11个良性病变中包括: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9个,肾嗜酸性细胞瘤2个;97个恶性病变病灶中有27个直径<2cm,直径在2~4cm之间有44个,有26个病灶直径>4cm;而在11个良性病灶中5个直径≤4cm,6
恶性病变肾透明细胞癌(n=90)个直径>4cm。
2.2 实时超声造影动态表现
97个恶性病灶直径<2cm时以整体均匀增强为主,直径在2~4cm时则主要表现出不均匀的蜂窝状增强,直径>4cm则表现为大片坏死无增强伴不均匀增强区;11个良性病灶直径低于4cm为相对均匀增强,直径高于4cm则呈不均匀高增强。见表1。
表1 肾脏实性占位性病变超声造影表现n(%)
增强特征皮质期高相对均匀低髓质期高相对均匀低延迟期高相对均匀低2(2.22)13(14.44)75(83.33)1(20.00)4(80.00)1(50.00)1(50.00)6(66.67)3(33.33)1(50.00)1(50.00)5(5.56)52(57.78)33(36.67)3(60.00)2(40.00)2(100.00)4(44.44)5(55.56)2(100.00)(71.11)17(18.)9(10.00)4(80.00)1(20.00)1(50.00)1(50.00)3(33.33)6(66.67)2(100.00)良性病变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n=9)肾嗜酸性细胞瘤(n=2)肾乳头状癌(n=5)肾嫌色细胞癌(n=2)2.3 诊断价值
以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实时超声造影技术对诊断准确性及特异性分别为96.30%(104/108)、90.91%(10/11),均高于常规二维超声诊断的70.37%(76/108)、45.45%(5/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133、5.238,P<0.05)。见表2。
表2 超声造影技术及常规二维超声诊断结果(n)
病理诊断良性恶性合计超声造影技术良性10313恶性19495合计1197108常规二维超声良性52833恶性66975合计1197108随着现代影像学诊断结果的不断发展与创新,临床上针对肾脏实性占位性病变的检出率也呈递增趋势。
以往针对肾脏实性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实施常规二维超声诊断,该诊断方式可为临床医师对疾病的判断及治疗方案的拟定提供一定合理依据,然而该检查方法仍具有明显的局限性[7],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及超声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实时超声造影技术的出现使得疾病的早期检出率大大提高,实时超声造影技术是以常规二维超声技术作为基础并使用对比脉冲序列软件显示,在实施检查过程中为患者注射对比增强剂的新型组织血管灌注技术,该技术的实施可帮助直径≤1cm的肿瘤缺血坏死区域及细小低流速血流灌注情况更为清晰的显示,为肾脏各类肿瘤疾病的早期诊断及鉴别提供更为全面且有力的影像学信息,目前该技术已取代常规二维超声技术成为肾脏肿瘤疾病早期诊断首选手段[8,9];此外,诸多研究指出对于肾脏实性占位性病变早期使用超声造影技术诊断同使用MRI及CT等影像学技术比较,有着对患者肝肾功能无伤害、患者无过敏性反应、且不会遭受过度射线照射等特点,安全性极佳[10]。
3 讨论
肾脏实性占位性病变主要包括肾脏恶性肿瘤(肾母细胞癌、转移癌、肾嫌色细胞癌、肾乳头状癌、肾透明细胞癌)及良性肿瘤(肾嗜酸性细胞瘤、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其中以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及肾嗜酸性细胞瘤为最常见的实体瘤,疾病早期无明显症状及典型表现,多根据患者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判断[5-6]。
28
医药2018年第39卷第4期 (总139期)本研究中对我院收治的100例疑似肾脏实性占位性病变患者施以常规超声检查、实时超声造影技术及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病理诊断结果显示,经病理诊断检出的97个恶性占位病变经常规超声检查均表现出低回声结节,而施以造影技术检查发现恶性病变造影剂皮质期主要表现为高增强,而在延迟期则主要表现为低增强,多数病灶则在造影剂注射后表现出快进快出的特点,且主要假包膜的形式表现出环状高增强,该结果同周姗姗[11]等研究结果有一致性。实施实时超声造影技术诊断表现出假包膜现象这是因为超声造影的实施可对肿瘤周围的高增强环清晰显示,对病灶周围的血管环绕情况直观反映,即假包膜,是低分级肾脏实性占位性病变早期主要特征表现,此外还是对肾脏实性占位性病变良恶性病变进行早期鉴别的主要特征,假包膜可将病灶周围边界清晰显示,可为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有力依据[12]。而本研究中以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实时超声造影技术与常规二维超声用于肾脏实性占位病变诊断,结果显示,实时超声造影技术诊断肾脏实性占位性病变的准确率及特异度均高于常规二维超声诊断,说明实时超声造影技术用于肾脏实性占位性病变鉴别诊断较常规二维超声有着更高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肾脏实性占位病变患者早期施以实时超声造影技术诊断,有着极为理想的检出率,诊断准
确性及特异度优于常规二维超声,在疾病的早期鉴别诊断应用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刘美含,时佳宏,王琦美慧,等.超声造影在肾占位性病变手术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医学杂志,2017,97(15):1184-1186.
[2]张文君,郭少文,刘建新,等.超声造影对直径<4 cm肾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6,18(9):630-632.
[3]程力.不同类型肾脏占位病变的超声造影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探讨[J].放射学实践,2016,31(1):-92.
[4]忻晓洁,毛怡然,李春香(综述),等.超声造影在肾脏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肿瘤临床,2015,42(6):363-365.
[5]张智,赵子卓,阮镜良,等.超声造影、增强CT及增强MRI对肾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比较[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4,22(10):7-767.
[6]韩文英,林元强,隋国庆,等.超声造影对肾脏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4,18(2):273-275.
[7]吴乃安,王英英.超声造影诊断肾脏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4,24(8):1430-1433.
[8]赵建华,阿力木·吐拉洪,王晨宇,等.超声造影与增强CT在诊断小于3cm肾肿瘤中的对比研究[J].国际泌尿系统杂志,2014,34(6):852-856.
[9]李鑫,梁萍,于晓玲,等.实时超声造影技术诊断肾脏实性占位病变的价值[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4,34(6):0-5.
[10]王薇,杨欣,郑春梅,等.超声造影鉴别诊断肾脏良恶性肿瘤价值[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3,27(10):998-1000.
[11]周姗姗,李剑文,梁鸣,等.8例肾脏疾病患者临床及病理分析[J].热带医学杂志,2014,14(6):767-770,776.
[12]常冬庆,王勤章,丁国富,等.肾癌116例临床分析[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3,27(7):702-703.
本文责任编辑 邓长安
(上接44页)
其结果及预后差异性需进一步大样本研究和长期随访证实。
总之,结合我区睾丸恶性肿瘤中有隐睾史者达31.4%,远远高于国内其他地区的研究杨华等对其研究的67例病例资料统计发现有隐睾史者占7%。这与我区偏远地区患文化水平及健康意识有很大关系,要加强健康宣教及婴幼儿健康体检,早期筛查、治疗隐睾患儿,可预防睾丸恶性肿瘤的发生,大大降低我区睾丸恶性肿瘤的发病率。
【参考文献】
[1] 那彦群,叶章群,孙颖浩,等. 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91 - 92.
[2]黎卫平,臧宝彩,陈超,闵向阳,蔡鑫,胡锋,周贵明.拉萨市2000~2009年恶性肿瘤分布分析[J].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5(01):17-20+53.
[3]索宾,恶性肿瘤TNM分期(第7版)[M].天津: 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12,246-247.
[4]张宏艳. 睾丸肿瘤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医学杂志 2007;
32(3): 274-275
[5]魏东. 睾丸精原细胞瘤患者预后因素分析[A]. .中国中药杂志2015/专集:基层医疗机构从业人员科技论文写作培训会议论文集[C].:中国中药杂志社,2016:3.
[6]王宇,刘春.睾丸生殖细胞肿瘤治疗的新进展[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6,18(07):94-98.
[7]杨华,王东文,双卫兵,王璟琦,胡操阳,周平丽.睾丸肿瘤67例临床分析[J].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2016,8(04):19-22.
[8]Boyle P,Zaridze DG. Risk factors for prostate and testicular cancer [J] . Eur J Cancer 1993,29A (7):1048- 1055.
[9]刘富金,林海,龚选举.婴幼儿翠丸生殖细胞肿瘤15例临床病理和诊断分析[J].中华男科学杂志.2013,19(1):90-93.
[10]Eble JN , Sauter G , Epstein JI , et al .World Health Organ isation classification of tumours. Pathology and genetics of tumours of the urinary system and male genital organs [M].Lyon:IARC press , 2004:162一298
[11]李路,李家贵.原发性睾丸肿瘤研究新进展[J].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2009,1( 6) : 321-324.
[12]王华礼,王永超,郭静,乔庆东.睾丸肿瘤42例临床分析[J].中国男科学,2017,31(06):42-44+56.
[13]赵晖, 董强. 睾丸肿瘤临床治疗的相关问题. 中国男科学杂志 2009; 23(9): 1-4
本文责任编辑 石泉贵
2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