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型大便引流装置在重症大便失禁患者的应用效果观察

新型大便引流装置在重症大便失禁患者的应用效果观察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广西医学 2015年5月第37卷第5期 727 新型大便引流装置在重症大便失禁患者的应用效果观察▲ 黄静梁锦吴曙粤杨青梅 530022,E-mail:huangjingr216@126.com) 将危重大便失禁伴腹泻的65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南宁市【摘要】 目的观察新型大便引流装置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法分为试验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试验组使用新型大便引流装置,对照组常规使用一次性成人护理垫,比较两组患者肛周 皮肤破损情况,患者每日平均消耗的护理用品费用和时间。结果试验组肛周皮肤破损率为12.1%,明显低于对照组 40.6%(P<0.05),皮肤反应情况轻于对照组(P<0.05),消耗护理物品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P均<0.05)。结论新型大便引流装置能有效减少肛周皮肤破损发生,减轻护理工作量和病人经济负担。 【关键词】 大便失禁;新型大便引流装置;腹泻;危重症 【中图分类号】 R 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0253 4304(2015)05.0727.02 DOI:10.11675/j.issn.0253—4304.2015.05.50 重症医学科患者由于病情危重,常因神经功能紊乱 理委员会批准,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 或长期大量应用广谱抗菌药物致胃肠道菌群失调而引 1.2方法试验组按常规肛周皮肤护理后,使用我科 起大便失禁…。Junkin等 报告住院患者大便失禁的 设计的新型大便引流装置进行护理。对照组按常规随 发生率为17.6%,42.5%失禁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会 时清理排出的大便,垫上60 cm×60 cm的一次性护理 阴、肛周皮肤破损。这些患者的粪便多为稀便或水样 垫,每次大便后及时常规重复肛周皮肤护理。肛周皮肤 便后温开水清洗会阴及肛周,生理盐水棉球 便,由于经常不自主溢出,导致肛周、骶尾部皮肤处于潮 护理方法:无菌纱布吸干水分,皮肤破损者涂上一 湿状态,加上频繁擦拭,使局部皮肤很容易发生红肿、湿 清洁肛周皮肤, 疹、溃烂,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还增加护理工作量和医 层造口粉。疗成本 ,为此我科自行设计新型大便引流装置,已 1.3新型大便引流装置的制作与使用 (1)材料:一件 硅 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201120561437.4)及国家 式造口袋,硅胶螺纹管10 cm,保鲜袋2个。(2)连接:用细棉绳将其绑紧。(3)空心卧 外观设计专利(专利号:201130504479.X),既能有效引 胶螺纹管连接双层保鲜袋,取一张海绵垫,长宽高分别为40 cm×80 cm x7 cm, 流大便,还避免了患者平卧时肛周皮肤与造口袋间不留 垫制作:切割一个漏斗形缺口,缺 空隙。笔者应用该新型大便引流装置在我院重症医学 距海绵垫上端20 cm及两侧,口上端大小15 cm×15 cm、下端大小10 cm×4 cm。(4)粘 科进行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贴造口袋:根据肛门大小沿造口袋底板剪裁,开口剪 1资料与方法 至比肛门大1~2 cm,再将造口袋底板边缘相隔1—2 cm 呈放射状剪开小缺口,注意为防止粘贴造口袋时大便溢 1.1 临床资料 2011年1O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 出影响粘贴效果,可用纱布填堵肛门,待粘贴稳固后,用 ICU住院患者65例。纳入标准:年龄≥18岁,入住ICU 镊子从造口袋开口取出。一人用手撑开肛周皮肤皱褶, 7 d以上,大便失禁伴腹泻4次/d以上。按随机数字表 另一人撕开造口袋底板粘贴纸,将造口袋孔径对准 法分为试验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试验组男19例,女 肛门,贴上造口袋,并由内向外抚平造口底板,按压造口 14例;年龄23—93岁,平均70.2岁;其中脑血管意外5 袋底板2—3 rain,臀裂及会阴方向按压时间稍长使黏合 例,重度颅脑损伤4例,呼吸衰竭10例,肾功能不全3 例,多器官功能衰竭3例,消化道大出血2例,重症肺部 感染4例,心肺复苏术后2例。对照组男l9例,女13 例;年龄41~90岁,平均72.2岁;脑血管意外4例,重度 颅脑损伤2例,呼吸衰竭12例,肾功能不全2例,多器官 功能衰竭2例、重症肺部感染6例、心肺复苏术后4例。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 紧密。(5)引流:将自制卧垫垫于患者臀部,空心处正好 位于患者肛门处,将造口袋、螺纹管置于漏斗形缺El中, 保鲜袋在卧垫外,并保证造口袋、螺纹管、保鲜袋按“下 坡”的方向往下引流。 1.4观察指标 观察肛门周围皮肤反应情况和破损 率。皮肤反应:0度为无明显皮肤反应;I度为肛周皮肤 潮湿、发红、瘙痒;II度为肛周皮肤破溃有渗液;Ⅲ度为 肛周皮肤破溃深及肌层或破溃延伸至阴囊或阴唇、腹股 ▲基金项目:广西南宁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zc20153001);广西南宁市青秀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加l1so9) 作者简介:黄静(1966~),女,本科,副主任护师,研究方向:重症护理。 通信作者:吴曙粤(1960~),男,本科,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临床医疗,E.mail:mlshuyue@163.com。 728 沟部位等 。记录每次护理患者大便失禁的所消耗物 品的费用和时间。 1.5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 析,计数资料采用x 检验,计量资料以( ±s)表示,采 用t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肛周皮肤反应情况和破损率比较试验组皮 肤反应情况轻于对照组(“=2.732,P=0.003),见表1; 试验组肛周皮肤破损率为12.1%(4/33),明显低于对 照组40.6%(13/32)(x =6.834,P=0.010)。 表1 两组肛周皮肤反应情况 匕较( ,%) 2.2两组消耗护理物品费用、护理时间比较试验组 消耗护理物品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时 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两组消耗护理物品费用、护理时间比较( ±s) 3讨论 大便失禁伴腹泻所致的肛周皮肤损伤是ICU患者 常见的护理问题之一 。常规护理虽然每次大便后及 时清洗、擦拭干净,并涂上造口粉,但水样粪便经常不自 主溢出,刺激患者肛门周围皮肤,引起水肿、湿疹、皮肤 溃烂等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 。使用一次性护理垫虽 然可以缩小皮肤被粪便污染的范围,减少粪便与皮肤的 接触 ,但由于粪便的经常溢出,需要频繁擦拭及皮肤 护理,导致肛周皮肤破损的发生率增加。本研究试验组 肛周皮肤破损率较对照组下降了28.5%,而且无Ⅲ度肛 周皮肤反应发生。 危重症伴腹泻患者大便量及产气量多,单纯使用造 口袋由于造口袋容量小,需要较频繁从造口袋开口排放 大便及气体,产气量多容易造成造口袋膨胀、爆破 。 笔者使用一件式造口袋+硅胶螺纹管+保鲜袋制作成 的新型大便引流装置,不但能随时收集大便失禁患者不 自主排出的粪便,还由于连接的保鲜袋容量大,不需要经 常从造口袋的封口夹倾倒清理大便,这样不但降低护理 工作量;还大大减少清理大便时的手套、护理垫等物品消 耗及皮肤破损带来的治疗费用。本文结果显示,试验组皮 肤反应情况轻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肛周皮肤破损 率为12.1%,明显低于对照组40.6%(P<0.05);试验组 Guangxi Medica2 Journaf,May 2015,Vo1.37,No.5 消耗护理物品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时间 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 使用新型大便引流装置,造口袋与螺纹管、保鲜袋 之间形成的密闭空间,避免了排放大便及气体出来,释 放臭味弥漫在病房空气中;螺纹管直径大能有效引流大 便;当大便黏稠不宜引流时,可通过挤压有弹性的螺纹 管,引流出粪便。另外保鲜袋薄,能按需记录排便量,而 且塑料量杯不被污染。 单纯将一件式造口袋用于危重症大便失禁的护理, 平卧时造口袋受压,不利于大便流出,在无禁忌的情况 下,尽量使患者侧卧,才能做到避免人工肛袋与骶尾部 受压u 。使用我科自制的新型大便引流装置卧垫,避免 了患者平卧时肛周皮肤与造口袋间不留空隙;贴造口袋 并垫上卧垫后,将造口袋、螺纹管置于漏斗形缺口的凹 槽中,通过“重力”的作用,使大便往下引流。这样对于 有禁忌的大便失禁患者,既能保证患者排出的大便有效 引流,又不需要频繁翻动患者,影响病情,从而提高护理 安全系数,减少护士翻动患者、处理大便所消耗的时间 和体力。 综上所述,新型大便引流装置能有效收集危重症大 便失禁患者的大便,保护肛周皮肤,避免频繁翻动有禁 忌证的大便失禁患者,节省患者住院开支,减轻了护理 工作量,是护理大便失禁患者的理想方法。 参考文献 [1]魏红云,张艳,周燕莉,等.造口袋负压吸引用于危重 病便失禁肛周皮肤护理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 2013,20(5):24—26. [2] JuIIkin J,Selekof JL.Prevalence of incontinence and associ. ated skin injury in the acute care inpatient[J].J Wound Ostomy Continence Nurs,2007,34(3):260—269. [3]黄漫容,成守珍,肖 萍,等.造口袋对危重病便失 禁肛周皮肤保护的效果观察[J].现代临床护理,2010,9 (10):12—14. [4] 马霞,田兔红.造口袋保护大便失禁患者肛周皮肤的 效果分析[J].首都医药,2009,(12):33. [5]胡爱玲,郑美春,李伟娟.现代伤口与肠造口临床护理实 践[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0:432. [6] 王芳,程清,胡秀蓉.三种不同管理方法在ICU大便 失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齐鲁护理杂志(上旬 刊),2012,18(22):100—101. [7]农小群,陆雪华,屈坤敏,等.应用茶籽油保护大便失禁 病人会阴、肛周、臀裂皮肤的疗效观察[J].广西医学, 2011,33(11):1 504—1 505. [8]张娜,吴娟.失禁相关性皮炎的护理研究进展[J].中 华护理杂志,2012,47(11):1 046—1 049. [9]冯洁贞,陈少珍,唐春苑,等.自制大便失禁引流装置用 于重症患者大便失禁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0, 17(2O):58—6O. [10]周燕,孙君平.人工肛袋在ICU大便失禁患者的应用 和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5):466—467. (收稿日期:2015—02—13修回日期:2015—04—2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