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关于节日的名言警句大全

关于节日的名言警句大全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关于节日的名言警句大全

1. 关于节日的名言

关于春节的名人名言

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 2.便将凤历从头数, 日日持杯访醉乡——瞿佑 3.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文征明 4.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张耒 5.少年心事当拏云,谁念幽寒坐呜呃——李贺 关于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名人名言

我们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由人的聪明的手创造出来的。——高尔基

只有人的劳动才是神圣的。——高尔基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李绅 我觉得人生求乐的方法,最好莫过于尊重劳动。一切乐境,都可由劳动得来,一切苦境,都可由劳动解脱。——李大钊

劳动是一切知识的源泉。——陶铸

所有现存的好东西都是创造的果实。——米尔

在人的生活中最主要的是劳动训练。没有劳动就不可能有正常的人的生活。——卢梭

劳动是社会中每个人不可避免的义务。——卢梭

完善的新人应该是在劳动之中和为了劳动而培养起来的。——欧文

体力劳动是防止一切社会病毒的伟大的消毒剂。——马克思 劳动却是产生一切力量、一切道德和一切幸福的威力无比的源泉。——拉·乔乃尼奥里

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威廉·配第

有总是从无开始的;是靠两只手和一个聪明的脑袋变出来的。——松苏内吉

我知道什麽是劳动:劳动是世界上一切欢乐和一切美好事情的源

泉。——高尔基

关于端午节的名人名言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淡荡秋光客路长,兰桡桂棹泛天香。月明圆峤人千里,风急轻帆燕一行。--张煌言《舟次中秋》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中秋月》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2. 有关节日的名言

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 唐·杜牧《清明》译文:江南清bai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2、佳节又重阳du,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 宋·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译文:又到了重阳佳节,卧在玉枕纱帐中,半夜的凉气刚将全身浸透。3、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 宋·林zhi杰《乞巧》译文:七夕晚上,dao望着碧蓝的天空,就好像看见隔着“天河”的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4、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宋·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译文: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专?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5、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 宋·王安石《元日》译文: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属换上新的桃符。 3. 关于节日的名言警句20条

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唐.王湾《次北固山下》 2.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宋.王安石《元日》 3.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南朝.宋.谢灵运《登池上楼》

4.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宋.辛弃疾《青玉案》 5.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唐.杜牧《江南春绝句》 6.困人天气近清明--宋.苏轼《浣溪沙》

7.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宋.晏殊《破阵子》 8.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唐.杜牧《清明》 9.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唐.李山甫《寒食二首》 10.更能销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宋.辛弃疾《摸鱼儿》 11.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宋.李清照《如梦令》

12.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宋.赵师秀《有约》 13.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唐.杜牧《秋夕》

14.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唐朝.贾岛《忆江上吴处士》 15.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唐.王绩《野望》

16.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桔绿时--宋.苏轼《赠刘景文》 17.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清.赵翼《野步》 18.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唐.杜甫《登高》 19.满城风雨近重阳--宋.潘大临《断句》

20.腊后花期知渐近,寒梅已作东风信--宋.晏殊《蝶恋花》 4. 有哪些有关节日的名言

习俗跟随时代潮流 本报记者周洁/文唐军/图 2003-12-18 深圳都市报 习俗跟随时代潮流 洋节已被模糊了原有的意义,传统节日需要注入新鲜气息,在对都市人的个性体贴上,还需要进一步的“包装”。

本报记者周洁/文唐军/图 关键词名言 民族节日就是文化的生日 作家冯骥才:造成西方节日的“入侵”的原故,一方面与西方较强的经济与文化大背景有关,这种甜头在盛唐时代我们中国也尝到过。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市场把这些外来的充满新鲜感的节日,当做商机,大力炒作,捧为时尚。

历史地看,还有一原因。是因为过去的几十年过分地强调生活的政治内容,片面地强化政治性的节日,淡化了民族民俗的节日。

如今社会生活归返正常,人们的口袋和时间都富裕起来,就需要一个个节日带来生活的情趣与高潮,这才发现我们的节日早已变得贫乏,很有限,难以应付人们的需求,出现了空白。 我想,我们不应该拒绝情人节和母亲节。

那些外来的妇女节、儿童节和新年音乐会,不是大大充实了我们的生活文化吗?然而,我们更不能丢弃自己的节日,因为一个民族的节日就是它自己文化的生日。 洋节是社会变迁的必然 山东大学社会学教授王忠武:中国的节日遵循的是自然节气,以家庭为准形成闭合空间;西方节日就属于大社会的东西,超出家庭范围。

两种节日相比:前者是家庭团聚所必需的,它适应中国社会,现在所保留的大规模节日(春节、中秋)都有家庭团聚的浓厚意义,而“二月二龙抬头”等节日少有团圆气氛的则逐渐淡化;后者是人际交流的产物,它更注重与非血缘者的接触,中国人日益喜欢洋节就是中国社会结构转变的必然。 随着中国社会的城市化,这种以“洋节”作为人际聚合方式的交际应越来越流行。

洋节被模糊了原有的意义 新浪观察评论员堵力:“十一”“五一”春节假日漫长却不像过节,圣诞节情人节不休息却热闹非凡,每次圣诞节情人节酒吧迪厅西餐厅咖啡馆爆满,经常开着车绕着城转半天找不到一张空位。为什么呢?一琢磨,才发现,春节是大家习惯了重温亲情的时间,讲的是团聚。

“十一”“五一”是奢侈的休息时间,大家光想着举家出游,或干脆休养生息睡懒觉养精神,所以七天也嫌不长。而那些洋节,早被中国的年轻人模糊了它原有的意义,变成了聚会疯狂开心狂欢的盛宴了。

关键词影响 洋节影响力 圣诞节CHRISTMAS影响力:★★★★★ 原是“基督弥撒Christmass”的缩写。传说记载,12月25日是耶稣的诞生日,在这一天,世界各地的天主教会都要举行弥撒纪念耶稣的生日。

时至今日,圣诞节已经从一个宗教节日变成一个世界性的大众节日。人们在节日期间互相祝福,期盼欢乐的新年来临。

情人节——圣瓦伦丁节Valentine'sday 影响力:★★★★ 每年2月14日,是西方传统的圣瓦伦丁节,又称“情人节”。它具有悠久的历史,古罗马时代的牧神节,就是一个情侣们的节日。

到公元7世纪,基督教会领袖希望把这节日同基督教联系在一起,于是他们用基督教殉教者瓦伦丁的名字为这个节日重新命名,并把日期由原来的2月15日改为2月14日。愚人节AprilFools'day 影响力:★★★★ 每年4月1日,是西方的传统节日——愚人节。

愚人节起源于法国。1564年,法国首先采用新改革的纪年法——格里历(即目前通用的阳历),以1月1日为一年之始。

但一些因循守旧的人反对这种改革,依然按照旧历固执地在4月1日这一天送礼品,庆祝新年。主张改革的人对这些守旧者的做法大加嘲弄,就在这一天给他们送假礼品,邀请他们参加假招待会,并把上当受骗的保守分子称为“四月傻瓜”或“上钩的鱼”。

从此,人们在4月1日便互相愚弄,成为法国流行的风俗。18世纪初,愚人节习俗传到英国,接着又被英国的早期移民带到了美国。

母亲节MotheringSunday 影响力:★★★★ 美国的母亲节,始于1907年5月。要求定立母亲节这一倡仪是费城安娜·贾维斯提出的。

她曾亲自在教室中安排仪式,组织活动,同时要求前来参加者胸前要佩戴白色的石竹花。翌年,便有更多的教堂纷纷组织同样的活动,大家一致决定将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定为母亲节。

从此母亲节便在美国成了一个公认的正式节日。以后,有许多国家效仿。

万圣节AllHallow'sDay 影响力:★★★★ 10月31日,当夜幕降临,孩子们便迫不及待地穿上五颜六色的怪异服装,戴上千奇百怪的面具,提上“杰克灯”——南瓜灯……鬼节开始了。 两千多年前,欧洲的天主教会把11月1日定为“天下圣徒之日”(AllHallowsDay)。

“Hallow”即圣徒之意。西方传说中,故人的亡魂会在这一天回到故居地在活人身上找寻生灵,借此再生,而且这是人在死后能获得再生的惟一希望,活着的人则惧怕死魂来夺生。

到了公元前500年,凯尔特人(Celts)把这节日往前移了一天,

即10月31日。经过上千年的演变,万圣节在今天已经是一个快乐的节日,一个神秘的节日。

天天过节又何妨 王芳梅社会学硕士 朋友和我去逛街的时候曾很不屑地说:“别人的节日我们过得什么劲啊?媚俗!”尽管如此,她还是决定平安夜和男朋友一起吃饭看电影,她的言行不一让我哭笑不得。 不知道像她那样情不自禁地被卷入到节日潮流当中的人还有多少,也不知道他们。

5. 关于中秋节的名言警句

1、我们都是一块拼图,而主题则是团圆,而我们所拼成的圆图名为——家庭。

2、秋,是收获的季节,也是最令人感慨的季节;那丰硕的果实,每一个都满载着劳动者辛勤的汗水;那随风轻舞的枫叶呀,每一片都是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绝唱;风轻拂,星低诉,举杯邀明月,遥寄相思赠嫦娥。3、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中秋月》4、品香甜的月饼,聊琐碎的家常。

望皎洁的明月,这便是中秋。5、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6、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只愿今日千里共婵娟。

7、神州奋起,国家繁荣,山河壮丽,风调雨顺,江山不老,祖国常春!此国庆佳节,祝愿祖国繁荣昌盛,也愿健康快乐伴你一生。8、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9、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

——辛弃疾《满江红》10、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1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12、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

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13、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14、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15、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半人间,家家团圆。

6. 关于中秋节的名言名句 急呀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苏轼《中秋月》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

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

--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城西日暮泊行船,起向长桥见月圆。渐上远烟浮草际,忽依高阁堕檐前。

--徐渭《十五夜抵建宁》 淡荡秋光客路长,兰桡桂棹泛天香。月明圆峤人千里,风急轻帆燕一行。

--张煌言《舟次中秋》。 7. 中秋节名人名言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

圆月被视为团圆的象征,也是文人墨客情感之所系。下面是从历代诗词中节选出的与明月、中秋有关的名句。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李白《月下独酌》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李白《关山月》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晏殊《中秋月》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中秋月》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

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辛弃疾《满江红》 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

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城西日暮泊行船,起向长桥见月圆。

渐上远烟浮草际,忽依高阁堕檐前。--徐渭《十五夜抵建宁》 淡荡秋光客路长,兰桡桂棹泛天香。

月明圆峤人千里,风急轻帆燕一行。--张煌言《舟次中秋》 遥望明月共此时 ——亚洲国家中秋习俗集锦 遥望明月共此时,欢度佳节同相知。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中国传统的中秋佳节。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南亚和东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生活在当地的华侨华人的传统节日。

虽然同为中秋,但各国习俗不同,多样的形式一并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日本人中秋节不吃月饼 在日本,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被称为“十五夜”或“中秋名月”。

日本人在这一天同样有赏月的习俗,在日语里称为“月见”。日本的赏月习俗来源于中国,在1000多年前传到日本后,当地开始出现边赏月边举行宴会的风俗习惯,被称为“观月宴”。

与中国人在中秋节的时候吃月饼不同,日本人在赏月的时候吃江米团子,称为“月见团子”。由于这个时期正值各种作物的收获季节,为了对自然的恩惠表示感谢,日本人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

虽然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废除了农历,改用阳历,但是现在日本各地仍保留着中秋赏月的习俗,一些寺院和神社在中秋节还要举办专门的赏月会。 越南中秋节儿童唱主角 随着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的临近,商家之间展开的“月饼大战”、“玩具大战”使越南各地的节日气氛尤显浓烈。

与中国的中秋节有所不同,越南的中秋节是儿童唱主角。市场上口味各异的各式月饼、千姿百态的花灯、五颜六色的儿童玩具等节日食品、玩具应有尽有,孩子们的脸上溢满了对节日渴望。

今年中秋节,首都河内的大小街道沿街摆卖月饼的店铺披红挂绿,上书“月饼”字样的大红灯笼高悬在店前的醒目位置,各种品牌的月饼摆满了货架。 每年中秋节期间,越南各地都要举行花灯节,并对花灯的设计进行评比,优胜者将获得奖励。

另外,越南的一些地方还在节日期间组织舞狮,常在农历八月十四、十五两晚进行。当地人过节时或全家围坐阳台上、院子里,或举家外出到野外,摆上月饼、水果及其他各式点心,边赏月、边品尝美味的月饼。

孩子们则提着各种灯笼,成群结队地尽情嬉闹。 随着近年来越南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千年中秋习俗也悄然发生了变化。

许多年轻人在节日里或在家聚会、唱歌跳舞,或结伴外出游玩赏月,增进同伴之间的了解与情谊。因此,越南的中秋节除了传统的合家团圆之意外,正在增添新的内涵,逐渐受到年轻人的青睐。

新加坡:中秋也打“旅游牌” 新加坡是一个华人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国家,对于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向来十分重视。对新加坡的华人来说,中秋佳节是联络感情,表示谢意的天赐良机。

亲朋好友、商业伙伴之间相互馈赠月饼,借此表示问候与祝愿。 新加坡是一个旅游城市,中秋佳节无疑是一个吸引游客的绝好机会。

每年中秋临近时,当地著名的乌节路、新加坡河畔、牛车水及裕

华园等地装饰一新。入夜时分,华灯初上,整个大街小巷一片红彤彤的景象,令人心动。

2004年中秋节,在新加坡河畔矗立着一盏长300米、高4.5米,耗资7万美元制作的祥云巨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