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福州大学城行道树绿化现状调查与分析

福州大学城行道树绿化现状调查与分析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2018年4月第4期(总175期)

()文章编号:1005-5215201804-0062-02

ProtectionForestScienceandTechnology

防 护 林 科 技

,Ar.2018p

(S)No.4umNo.175

福州大学城行道树绿化现状调查与分析

张文盛

()福州上街大学新校区市政管理服务中心,福建福州350108

摘 要 通过对福州大学城行道树绿化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阐述了行道树树种选择、种植规划的原则,提出了完善当前行道树绿化种植现状、改善行道树树种选择、加强建成后的养护管理等建议和对策。关键词 行道树;树种选择;养护管理;福州大学城

:/中图分类号:S687.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601.issn.1005-5215.2018.04.022j

园林绿化及形 道路绿化反映了城市道路系统、

象建设的完善程度,优美的道路景观亦能展示出当地人文、社会的独特景观,而行道树是道路绿化的骨干树种,发挥着遮阴、美化和防护等功能,在道路绿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选择适宜树种,进行合理配植,进而创造理想的大学城生态环境,须从行道树绿化开始。

查了这1次干道,行道树主要树种有13条主、6种,共种植行道树97主要树种有:榕树、樟树、杧44株,果、大叶榕、海南蒲桃、盆架木、秋枫、羊蹄甲、台湾栾树、美人树、朴树、小叶榄仁等。

2.2 行道树应用现状分析

大学城内主、次干道道路宽度大多在30m以上,以双向六、四车道为主,道路绿化率20%~40%,绿化条件好,现就几条主、次干道现状进行分析。()国宾大道全长23宽度5中央分100m,0m,隔带9.两侧绿化带各5m,行道树分三带布5m,植,主要有樟树、大叶榕、海南蒲桃、朴树等,整体长势良好,层次丰富,但局部养护管理力度中等。()旗山大道全长70宽度5中央分200m,0m,隔带6m,两侧绿化带各2m,行道树分三带布植,主要有樟树、杧果、美人树、小叶榄仁等,行道树长势良好,局部路段养护管理还须加强。

()建平路全长28为高速连接线,后期经383m,绿化提升,绿化效果较好。道路宽度6断面简0m,单,中分带为1m隔离绿化池,两侧绿化树种多样,层次丰富,主要行道树有海南蒲桃、杨树、美人树等。()学府路全长80宽度3断面多样,488m,2m,行道树主要有樟树、盆架木、羊蹄甲等,行道树整体()源通西路全长11宽度3断面为527m,2m,“三板两带”式,行道树主要为秋枫,长势极差,缺株严重。

()新上街路全长13宽度2两600m,0~26m,侧行道树+人行道宽度2~5m不等,行道树为樟树,长势差异大。

长势差,侧分带绿化单调,养护管理力度低。

1 概况

。地貌为冲积平中心约1为福州市“西大门”0km,原,土壤肥沃,地势平坦,水系发达,适宜生长的植物多达14适宜城市绿化的树种种类十分丰00多种,所院校,在校师生及教职工2以及目前正0.5万人,在筹建待入驻的还有福建省委党校、福建教育学院等4所院校。至2010年上街大学新校区道路网基本建成,道路绿化初见效果,初步构成上街大学新校区的绿色系统的框架和网络。为满足福州大学城日益繁杂的市政、园林、环卫管养需要,2010年底闽侯县成立福州上街大学新校区市政管理服务中心,负责现有城市道路、绿地的日常维护、养护、管理工作。富。大学城于2现已建成入驻1000年开始建设,3

福州大学城位于福建省福州市西郊,距福州市

2 行道树利用现状调查

2.1 行道树主要分布及树种

城区道路网总体框架为“五纵八横”的格局,五纵:乌龙江大道、侯官路、新上街路、国宾大道-旗山大道、学府路;八横:邱阳河路、邱阳路、源通路、溪源宫路、建平路、明德路、科技路、新保路。本文主要调

收稿日期:2018-03-14

,张文盛(男,福建闽侯人,大学,农艺 作者简介:1977-)师,现从事园林绿化研究.

3 行道树种植存在的问题

但树种选择混乱、随意,不科学3.1 树种相对多样,

第4期 张文盛 福州大学城行道树绿化现状调查与分析

主要表现为未能充分发挥多种植物材料在形体、姿态、色彩等多方面的综合美感。学府路、侯官路、明德路、科技路等路面较宽,现主要种植台湾栾树、美人树、盆架木等树种,整体表现体形、冠幅偏小,树体单薄、遮阴效果差;新上街路是旧城区主街道,人行道仅2~3m,人、车流量大,香樟与沿街建筑互相影响,樟树树冠及树高遮挡沿街商铺视线和采光,而沿街建筑又使得樟树树体倾斜、树冠单薄且被人为随意截枝;花相好、叶色明亮和彩叶的树种不少,但造成季相变化、街景绿化特色不够丰富、突出,63

目前大学城区内道路绿化带形式较多,应根据道路绿化带的形式来选择行道树。“一板两带”式,即不设绿化分车带,只在道路两边设两条绿化带的道路,由于道路较为狭窄,两边建筑林立,一般处于繁华地段,如新上街路,为了不遮挡及少影响周边建筑、商铺,推荐采用树冠小、树型优美或落叶树种作为行道树,并分段采用不同树种,可选种树有桂花、木棉、玉兰、黄花槐、秋枫、盆架木、小叶榄仁等。“两板三带”式及多板带式,即设立中央分车绿化带及机非隔离绿带的道路,如国宾大道、旗山大道等,道路如侯官路的台湾栾树、学府路的羊蹄甲等。一般来说,城市的绿化要经过两个阶段,即通常所说的先绿化后美化。大学城的行道树彩叶树种选择,基本上还处于为绿化而绿化的阶段,尚经不起“美化”的推敲,行道树的应用还不能达到与环境的和谐统一。.2 速生树种应用不当

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相结合应用是科学的,也是十分必要的。种植速生树种是配合整体绿化快速见效的手段之一,道路绿化初见成效后,根据需要应及时更换慢生树种。学府路(福大段)两侧基本无沿街建筑,人行道路面宽度大,行道树宜选树型高大、冠幅宽广、遮阴效果好慢生树种。现有行道树中,羊蹄甲花期时景观较好,但它是速生树种,枝条长势较乱,枝叶稀疏,遮阴效果差,每逢大风吹刮,时有倾倒、断枝发生。该路段已建成十几年,行道树观景效果较差,宜尽早分期更换其他树种。

.3 行道树的种植和养护水平有待提高行道树生存空间狭小,道路中人为活动空间挤占了绿地,植株在生长过程中,由于地上人为和地下管道铺设的破坏,影响树身及根系正常生长。除国宾大道和旗山大道外,大学城其他主次干道的行道树普遍缺乏有效的管养,部分路段行道树病虫害严重。道路工程建设中,行道树的立地条件和生长环境差,绿化建设相对不受重视。行道树的种植一般需等到道路施工基本结束后才能进行,而此时往往离预定的道路开通时间只有几天时间,为赶工期,施工时,苗木不健壮、换土不充分、修剪不精细等问题多被忽视,尤其是种植土换土不充分,造成植株成活率不高,后期树体基本不长。而在后期的养护中,养护也是基本不到位,特别是施肥问题尤为突出,有的道路甚至自种植起还从未进行过施肥,造成树势衰弱,生长不良。养护管理中,病虫害防治工作也是一个薄弱环节。

. 行道树种植建议及对策

1 注重规划设计,

多样化发展较为宽敞,在中央分车带上,采用一些树型优美或色相丰富树种作为行道树(景观树),密植搭配绿篱、花灌木、地被植物形成丰富多彩的景观特色;在较宽的机非隔离带和人行道绿化带主要选择树姿优美、冠大荫浓、树干直、抗风的常绿乡土树种为主,合理配置季相变化的树种;人行道外侧绿化带可采用丰富绿化层次感的树种密植,以丰富提升整条道路的景观。学府路串连着大学城内大多数的高校,机动车相对较少,机非道间的行道树可选用榕树、樟树等冠大荫浓树种,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间绿化带可用黄花槐、秋枫、盆架木、小叶榄仁等树姿优美或观花叶的树种作为行道树;在与高校围墙间的绿化带,可保留现有密植的观花藤蔓或灌木。

.2 以乡土树种为主,

外来树种为辅在植物选择上,依托大学城高校科研,坚持多样性原则,选择适应管理粗放的,以乡土树种为主,引进外来适生树种,兼顾生态效益和优良的观赏性,突出特色,建立示范路,进而全面推广应用。在现有行道树种的基础上,确定榕树、樟树、杧果、大叶榕等基调树种地位,丰富骨干树种,增加南洋杉、白兰花、重阳木、大叶合欢、南洋楹、腊肠树、枫香、刺桐、麻楝、无患子、蓝花楹等树种的应用。

.3 加强行道树的养护管理

提高现有行道树的养护管理水平,增强树势,延长树木的寿命。新、改、扩建道路绿化或景观提升工程,所种树种规格一般较大,截干断根严重,树势衰弱。加强现有行道树的养护管理水平,因地制宜,对行道树进行科学管理,增强树势,提高观赏价值,延长寿命,保持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长期稳定,形成人文景观积淀,产生社会经济效益。参考文献:

[1]林大地福州:20.福州地区大学新校区绿地系统专项规划(16:76-80

2016-2030).[2]陈有民-199

.园林树木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0.189,198

33444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