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临床诊断与评估的研究现状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临床诊断与评估的研究现状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精神医学杂志2007年第2o卷第5塑 坠 ! : !: 2 : 竺: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临床诊断与评估的研究现状 程小菁 刘金同 【摘要】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诊断目前主要依赖病史和对特殊行为症状的观察和描述。寻找高信度、高效度 的评估和诊断方法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临床研究的热点。本文主要概述和分析了当前国内外常用的注意缺陷多 动障碍的诊断标准、评估量表或问卷,希望能够为临床医师更好地规范化诊断和评估提供帮助。 【关键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儿童诊断 量表问卷 【中图分类号】R749.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7201(2007)一05—0333—04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 ty disorder,ADHD)是发生于儿童期的精神行为障碍 性疾病,其核心症状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与冲动。 ADHD患儿还可存在学习障碍、成绩不良、与同伴及 家庭成员交往困难和自信心不足等问题。如果 ADHD的这些症状延续至青春期,乃至成年以后L1], 标准。二是世界卫生组织1995年发表的《国际障碍分 类》第lO版(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ICD.10th ed.,ICD一10)[5 中关于多动性障碍的诊断内 容,在英国和其他欧洲国家采用较多。此外,中华医 学会精神科分会2001年出版的《中国精神障碍分类方 案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中,也根据我国的 发展为人格障碍、违法犯罪和物质滥用的风险 是正常儿童的5~lO倍[2],因此,ADHD的诊断和治 疗日益受到社会和医学界的广泛重视。 情况提出了ADHD的诊断。现分别予以介绍。 1.1 DSM一Ⅳ诊断标准 以评价ADHD的核心症状,即注意力缺陷、多动 目前ADHD的患病率评估范围极宽,从2 ~ l8 E ,部分原因是在不同的时期的诊断标准不同,其 和冲动为诊断标准,具体包括:①症状标准:具有注意 障碍或多动/冲动9个症状中的至少6项表现,并持续 6个月以上;②病程标准:7岁前发病;③上述症状在两 二是因为调查或研究的环境有差异,此外还存在将疑 似样本也归为ADHD患者的因素。不同的医生(包括 种以上的场合发作,如家庭和学校;④有明显的学业, 社会适应能力障碍;⑤排除标准:要排除广泛性发育障 儿科和精神科以及其他相关专业)在应用诊断标准时 存在着明显的差异。ADHD与其他大多数精神障碍 类疾病一样,缺乏特异的病因学或病理学改变,可以辅 助诊断的客观体征或实验室资料又甚少,因此诊断主 要依据病史和对特殊行为症状的观察和描述[2]。寻找 高信度、高效度的客观评估方法是目前ADHD I临床研 究的热点,现就当前国内外所使用的ADHD诊断标准 和有关量表、问卷综述如下。 碍、精神症或其他精神疾病的多动或注意缺陷症 状,且不能用心境障碍、焦虑症、分离性人格障碍等精 神疾病解释[6]。在DSM-IV中,将ADHD分为3个亚 型,即注意障碍为主型(ADHD-PI)、多动/冲动为主型 (ADHD-HI)和混合型(ADHD-CT)。ADH PI患儿 是在注意障碍9项中,有6项以上符合;ADHD-HI儿 童的诊断,是在多动/冲动9项中有6项以上符合;如 果既符合PI型,又符合HI型,则诊断为ADHD- CT[7]。亚型概念的提出,可以注释在临床上遇到的一 1 国内外常用的ADHD诊断标准 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儿童多动症的最新诊断标准 主要有两个。一是1980年美国精神病学协会《精神疾 病诊断统计手册》第3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for mental disorders.3 th ed.,DSM一Ⅲ)E43首 部分虽有严重的注意力缺陷,而多动和冲动症状并不 十分突出的儿童[8]。 DSM-IV诊断标准是目前国内外诊断ADHD较可 次制定了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诊断标准,1994年又 修订为第4版(DSM—IV)。该诊断系统在北美广泛流 行,其他地区也较多应用,我国多数专家目前也采用此 靠的方法,广泛运用于临床。然而,正是由于它的普遍 性,ADHD的l临床诊断才存在着较大差异。首先, DSM—IV没有为医生们说明症状达到何种程度才可视 作者单位:1.250012 济南,山东大学医学院精神卫生研究所 2.导师,山东大学医学院精神卫生研究所 [第一作者简介]程小菁(1981一),女,山东济南人,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 *通讯作者:iintongliu@sdu.edu.cn 333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垦堂苤查 o7堡 o卷 _5期Journal of Psychiatry.2007,Vol 20.No.5 为与儿童当前应具有的发育水平不协调或不一致。其 次,它也没有给出学业和社会适应能力障碍的定义及 判断指标。另外,上述第五条排除标准是有关鉴别诊 断的,其中所列举的疾病大多属于精神科范畴,虽然这 些疾病的诊断标准在DSM—IV中都可找到,但是对于 一般的儿科医生而言,他们不可能为了诊断ADHD而 去逐一排除其他的儿童精神疾病 ]。 1.2 ICD-10诊断标准 ICD-10将本病命名为多动性障碍(hyperkinetic disorder),其用于确诊的l8项症状条目描述与DSM- Ⅳ完全一致。不同之处在于ICD-10要求注意缺陷和 多动/冲动两大主要症状同时存在,即两大主要症状均 要符合6项以上方可诊断,相当于DSM-lV中的 ADHD混合型,而DSM—IV仅需任意一组症状明显满 足诊断条件即可。因此,ICD-10对本病的诊断要求更 严格,采用该标准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本病患病率 相对较低,学龄儿童约为1 [2]。符合ICD-10标准的 患者肯定也符合DSM-IV的诊断标准;同时也会有部 分患者仅符合DSM-IV诊断标准,而达不到ICD-10的 诊断条件。国内有研究证实,仅符合DSM-IV诊断标 准的患者临床症状虽不如达到ICD-10标准者的症状 严重,但与一般儿童相比,患儿在行为、学习和认知等 多方面的功能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损害 ]。秦炯 (2006)[ 建议在临床上采用DSM-IV的标准进行诊 断,以便能够及早发现患者并及时给予干预。 1.3 CCMD-3诊断标准 CCMD-3中的症状标准也由18项组成。由于概 念的不同及文化差异,国际上通用的诊断标准并不完 全适用于我国,经临床应用,发现中国儿童中DSM-IV 多动/冲动为主型发生比例较低,多动/冲动症状很难 达到DSM—IV诊断标准要求的6项以上[1“u],因此 CCMD-3要求9项注意障碍项目符合4项,同时9项 多动症状符合4项方可诊断[12]。苏林雁等(2003)[7 研究发现在我国CCMD-3与临床诊断的一致性比 DSM—IV和ICD-10高。在CCMD-3的修订中,同时考 虑了民族、文化、年龄、性别、起病年龄及家长对 ADHD的认识等因素的影响,对症状的描述也更符合 我国习惯,沿用了CCMD一2中的描述方法,如常东张 西望、发呆,做作业拖拉、边做边玩、作业又脏又乱、常 少做或做错作业,上课时常做小动作或玩东西或与同 学讲悄悄话、好与小朋友逗打、易与同学发生纠纷、常 不受同伴的欢迎等。而没有使用DSM—IV中:在教室 或其他要求坐好的场合,常常擅自离开座位(上述研究 中两个ADHD组出现率仅27.8 );常常一刻不停地 活动,好像有个机器在驱动他(34.6%)。故认为CC一 334 MD-3更适用于我国,但迄今相关应用研究并不多,且 在国际交流等方面尚存在一定局限性,因而该标准目 前尚未在国内推广。 1.4初级保健用诊断统计手册 初级保健用诊断统计手册(Diagnostic and Statis— tical Manual for Primary Care,DSM-PC)[1],为临床医 生提供了指导方针,同时也有助于ADHD治疗方案的 选择。它从发育的角度提供了鉴别诊断的有关信息, 认为环境的变化会影响孩子的行为,同时弥补了 DSM—IV中ADHD诊断标准的种种不足,如缺乏从儿 童至青少年的动态化描述;没有从年龄、疾病及严重程 度这3个维度来鉴别儿童行为的性质,即发育偏离、有 问题或ADHD。如能把DSM一Ⅳ和DSM—PC的标准 综合起来,则有助于专业人士作出正确的诊断[13]。 1.5学龄儿童ADHD的诊断评估指南 美国儿科学会(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AAP)于2000年出版了学龄儿童ADHD的诊断评估 指南n]。该指南建议:1)对学龄期表现出学习或行为 问题的儿童进行ADHD的测评;2)应用DSM—IV进行 ADHD的诊断;3)从父母和老师那里收集关于DSM一 Ⅳ标准的详细信息;4)评定有无共患的精神心理障碍; 5)其他诊断工具可起到辅助诊断的作用。 同时强凋了4项原则:1)多专业参与诊断,包括儿 科医生JL童精神科医生、心理学家、教育工作者等;2) 儿童保健机构应注重评估和诊断的方法;3)使用最便 利的证据;4)改善儿童保健的临床实践[1 。 2 ADHD常用评定量表或问卷 2.1 Conners问卷 问卷或量表是评估ADHD不可缺少的工具,目前 国内外用于ADHD的量表虽然很多,但应用最广泛的 是Conners问卷。Conners量表[1 ]是从大量具有代 表性的人群样本获得的症状统计标准资料,能反映包 括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7个方面的障碍,即认知障碍、 反抗心理、焦虑害羞、完美心理、多动和冲动、解决社会 问题及社会适应能力障碍和身心失调。通过问卷并进 行评分,获得其多动分值来诊断儿童ADHD。内容包 括48项家长问卷和28项教师问卷,另外还设计了仅 有1O条的简明症状问卷,用于筛查儿童ADHD及追 踪疗效。 2.1.1 Conners教师评定量表 Conners教师评定量表(teacher rating scale, TRS)是一个教师用行为量表,由美国学者Conners于 1969年编制,1978年由Goytle、Conners和Ulrich共 同修订,为临床评估儿童行为问题,特别是儿童 ADHD提供了有用的工具,在国外应用较为广泛,信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精神医学杂志2007年第20誊箜 ! ! ! ! : !: 竺 : 竺: 因此为了避免误、漏诊,简单的ASQ评分是不够的。 度与效度好 ”]。我国已于8O年代引入临床使用,因 为其条目少,使用方便而深受家长、教师和医生的欢 迎,但所用评估标准参照原作者的常模资料,与我国国 欧萍等(2001)比 认为:ASQ≥15分作为ADHD的筛 查判断标准,其特异性较高、但敏感性较低;当ASQ 情有较大的差别。范娟等(2004)[1。]组织全国14个城 市进行TRS中国标准化,并制定中国城市常模。 评分在11分~14分时,必须根据DSM-Ill—R或DSM一 Ⅳ中ADHD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以免漏诊;而对于 ASQ≤10分者,基本可排除ADHD。 本量表共18个条目,包含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 动及对立违抗3个被动因子,按O~3组的四级计分,0 级:没有此问题;1级:偶尔有或表现轻微,2级:常常出 现或较严重;3级:很常见或十分严重。如在9项注意 2.1.4新版Conners评估量表 目前美国正在研制最新版的Conners评估量表, 他们计划制定新的成人ADHD评估量表,同时包含自 力问题和9项多动冲动症状中均有至少6项达到2分 或3分即可诊断为ADHD。 2.1.2 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 Conners量表中的父母症状问卷(parent symp— tom questionnaire,PSQ)为Conners编制的父母用行 为评定量表,和TRS一样用于ADHD的评估。它采 用全国常模的判断标准n ,其中的48项内容包括了 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心身障碍、冲动/多动和焦虑5个 因子,同样以0~3四级评分。目前PSQ在国外已用 于ADHD的诊断,而国内却少见报告。杜亚松等口 认为,PSQ对DSM一Ⅳ中儿童ADHD的诊断标准具有 较客观的补充作用,值得推广和应用。 家庭和学校是学龄期儿童活动的重要场合。家长 对自己的孩子观察细微,是评价儿童行为的重要来源。 教师面向的是一个群体,在儿童之间有比较,因此评价 儿童行为更客观,尤其是多动、攻击等外向性问题。在 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时,使用教师量表比父母量表 更有价值[153。Conners问卷内容多,能全面综合反映 ADHD的核心症状和相关的伴随障碍,将教师量表与 父母量表相结合,用于早期诊断和筛查ADHD具有重 要价值,而且在评价和监测ADHD治疗过程中症状的 全面改善具有重要价值。但是在Conner量表的实际 运用中,受父母和老师的认识等因素的影响,容易造成 误诊,在用于诊断时应慎重[2 。 2.1.3 Conners简明症状问卷 Conners简明症状问卷(abstract symptom ques— tionnaire,ASQ)的优点是内容简单,操作简便,通过分 值可判断症状的严重程度,尤其可作为治疗前后疗效 评价的依据。ASQ由医生问卷,评分与PSQ的相同, 总分>15为异常,即有ADHD的可能。但是它在设 计时,过于着重了多动,结果容易遗漏以注意缺陷为主 要症状的ADHD患儿,也不便于临床的分型。Bus— sing等(1998)[2。]应用ASQ对高危和随机儿童人群进 行筛查研究并与DSM一Ⅳ诊断标准对照分析发现: ASQ评对ADHD诊断的总准确性为7O%~74%,即 使应用较低的ASQ评分界限,其敏感性仍低于7O 。 评和他评问卷。此外还为青少年提供一个自评量表, 作为老师及家长评定的补充。对于可以比较准确描述 病情的年龄较大的患者来说,自评表显得尤为重要,因 为它可以发现一些老师和家长所不了解的症状[6]。 2.2儿童学习行为问卷 该问卷由北京医科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杨晓玲、 沈渔鄙等参考美国Conners教授和英国Rutter教授 的文献而设计。问卷共计4项,由班主任根据学生至 少半年的情况评价来填写。依据症状的严重程度以及 对社会功能的影响,按0,1,2,3,4五级评分,以总分为 9作为临界值。它与Conners量表一样,都是将 ADHD作为一个整体,而未考虑亚型的问题[2 。 2.3 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 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Achenbach S child Be— havior Checklist,CBCL)自70年代发表以来,研究证 实其信度和效度较好[2引,是内容较全面的一种行为量 表,用于测查4岁~I6岁儿童的社会能力和行为问 题,由家长根据孩子半年内的情况作出分级评定。该 量表所测查的社会能力主要包含儿童的体育运动能 力、社会交往情况和在校学习状况;行为问题包括的因 子范围较广,有抑郁、交往不良、强迫倾向、社会交往退 缩、多动等等。J Biederman等(2005)[。 调查发现在 诊断ADHD儿童是否共患品行障碍、双相障碍、重度 抑郁及焦虑障碍时,使用CBCI 量表与由医生进行系 统临床精神检查所获得的诊断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 性。这些结果表明CBCL可作为临床上ADHD及其 他共患精神障碍的筛查工具,从而为医生的诊断提供 有益的帮助。 目前ADHD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因此如何利 用量表或问卷进行ADHD的评估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今后的研究不仅要检验已有的诊断方法的效用,使其 更具权威性,还应完善现有的诊断工具,制定信度、效 度更高的评估量表或问卷,以提高诊断的灵敏度和特 异度。 参考文献 1 American Academy of I ediatrics.Clinical Practice Guide一 335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堂垫查 7年第2o卷第5期Journal of Psychiatry,2007,Vol 20,No.5 line:Diagnosis and Evaluation of the Child With Attention- chiatry,2002,3(3):150~155 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J].PEDIATRICS,2000, 105(5):i158~1170 16 Kumar G,Steer R A.Factorial validity of the Conners’ Parent Rating Scale-revised:short form with psychiatric 2秦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主要诊断标准简介与比较[J].实 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21(12):799~800 3杨慧明,毛萌.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诊治进展[J].中华妇幼 临床医学杂志,2006,2(6):350~353 4刘平,于欣,汪向东.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研究用标准 outpatients[J].J Pers Assess,2003,80(3):252~259 17 Barkley RA.Hyperactive children:handbook f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M].2nd ed.New York:the Guiford press。 1982,132 18范娟,杜亚松.Conners教师评定量表的中国城市常模和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144~145 5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信度研究[J].上海精神医学,2004,16(2):69~71 19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Diagnostic and Statisti— manual for mental disorders[M].4th ed.Washington,DC: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1994。78~85 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M].3rd ed.Revised, Washington DC: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1987 6 C.Keith Conners,PhD.Clinical use of rating scales in diag— 2O杜亚松,苏林雁,李雪荣.Conners量表在注意缺陷多动障 nosis and treatment of 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 碍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7,5(1):44~45 21李云玲,古桂雄.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诊断和治疗的研 der[J].Pediatric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1999,46(5):857 ~870 究[J].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2004,(16)2:68 ̄70 22 Bussing R,Sehuhmann E,Belin TR,et a1.Diagnostic utili- ty of tWO commonly used ADHD screening measures a— 7苏林雁,高雪屏,罗学荣,等.中国精神障碍分类方案与诊断 标准在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实用 儿科杂志,2003,(18)9:530 ̄533, mong special education students[J].J Am Acad Child Ad— olesc Psychiat,1998,37:74~82 8朱海峤,王欣欣,张勤.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及其分型的 诊断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2,(10)1:53~54 9张作记.Achenback儿童行为量表r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1,10(特刊):207~211 23欧萍,陈曦,钱沁芳.Conners’简明症状问卷在儿童注意缺 陷多动障碍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1, (3):201 1O苏林雁,万国斌。杨志伟,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诊断标准 24胡虞志,余剑强.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研究[J].国外 医学社会医学分册,1999,16(2):62~66 25 Vaughn ML,Riccio CA,Hynd GW,et a1.Diagnosing ADHD(predominantly inattentive and combined type sub— types):discriminant validity of the behavior assessment system for children and the Achenbach parent and teacher 的研究[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1,27(3):199 11杨莉,王玉凤,钱秋谨,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的临床 分型初探[J].中华精神科杂志,34(4):204 12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方案与诊断标 准[M].第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51 13 Arnold LE.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M]. 2nd ed.Newtown:Handbook in Health Care Co,2002,30 ~rating scales[J].J Clin Child Psychol,1997,26(4):349 ~357 55 26 J Biederman,M C Monuteaux,E Kendrick,et a1.The CBCL as a screen for psychiatric comorbidity in paediatric 14金星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度诊断[J].中华儿科杂 志,2005,43(11):823 ̄824 15 Shytle R D。Silver A A,Wilkinson B J,et a1.A pilot con— trolled trial of transdermal nicotine in the treatment of at— patients with ADHD[J].Arch Dis Child,2005,90:i010 ̄ 1015 (收稿日期:2007-03-07) 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J].World J Biol Psy— 33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