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一舟;李魏;易图永;李峰
【期刊名称】《生物技术通报》 【年(卷),期】2018(034)008
【摘 要】病毒病害是危害农作物生长的重要病害,最经济有效的防治策略是选育对病毒有抗性的品种.随着病毒与植物互作研究的深入,我们对于病毒在其生活周期中与其所依赖的植物基因的互作有了深入的认识.病毒进入植物细胞后,其病毒颗粒的解聚、基因的表达、基因组的复制、其核酸蛋白复合体通过包间连丝和韧皮部的移动等过程都依赖病毒基因与植物特定基因的相互作用.这些植物基因的隐性突变可以导致植物对病毒的抗性.这类变异存在于作物的自然变异群体中,可以直接应用于抗病育种.CRISPR/Cas介导的基因编辑技术是一种可以在动植物体内对DNA序列进行定点突变的新技术,在过去几年里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利用该技术对病毒所依赖的植物基因进行定点突变或编辑,从而打破病毒与植物基因的互作关系,为创造抗病毒的作物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植物病毒互作研究和基因编辑技术的结合可以克服自然变异群体中,病毒依赖基因隐性突变频率小的问题,加速相关种质资源的创新步伐.因此它们正成为两支有力的翅膀,推动抗病育种的腾飞.拟通过对基因编辑研究领域近两年的研究进展以及植物与病毒互作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为基因编辑技术在抗病毒植物种质创新提供参考. 【总页数】9页(P8-16)
【作 者】杨一舟;李魏;易图永;李峰
【作者单位】湖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长沙410128;湖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长沙410128;湖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长沙410128;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园艺植物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0 【正文语种】中 文 【相关文献】
1.分子标记技术在甜菜抗病育种中的应用进展及问题 [J], 吴旭红 2.生物技术在马铃薯抗病育种中的应用进展(综述) [J], 何亚文
3.抗纹枯病基因 qSB-9 TQ 和分蘖角基因 TAC1 TQ 在抗病育种中的互作效应及育种价值 [J], 陈宗祥;李国生;潘学彪;左示敏;张亚芳;陈红旗;冯明辉;姜伟;冯凡;马玉银;华鹤良
4.基因编辑技术在工业微生物育种中的应用进展 [J], 程文焕;伏广好;陈晓妮;吕金东
5.基因编辑技术在水稻抗病基因与育种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J], 谭晓菁;王忠华;吴月燕;郑二松;徐如梦;陈剑平;王栩鸣;严成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