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Catia--机械设计

Catia--机械设计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第一章 草图设计

1、 指南针的使用:

Z轴起定位的作用;靠近Z轴的点成为自由旋转柄,用于旋转指南针,同时图形区中的模型也随之旋转;红色方块是指南针操纵柄,用于拖动指南针,并且可以将指南针至于物体上进行操作,也可以使物体绕该点旋转。指南针的功能: (1) 视点操作:

① 单击指南针上的轴线并按住鼠标拖动,图形区中的模型会沿着该轴移动,但指南针

不会移动。

② 单击指南针上的平面并按住鼠标拖动,图形区中的模型和空间也会在此平面内移

动,但指南针不会移动。

③ 单击指南针上的弧线并按住鼠标拖动,图形区中的模型会绕其法线旋转,同时指南

针也会旋转,而且鼠标离红色方块越近旋转越快。

④ 单机指南针上的自由旋转柄并按住鼠标拖动,指南针会以红色方块为中心点自由旋

转且图形区中的模型和空间也会随之旋转。

⑤ 单击指南针上的X、Y、Z字母,模型在图形区以垂直于该轴的方向显示,再次单

击该字母,视点方向会变为反向。

(2) 模型操作:可将指南针移到零件上。

①󰀀 模型进行操作过程中,移动的距离和旋转角度均会在图形区显示。

②󰀀 将指南针恢复到位置的方法:拖动指南针操纵柄到离开物体位置,松开鼠标键,指

南针就会自动回到图形区右上角的位置但不会恢复为默认方向。 ③󰀀 指南针恢复到默认方向的方法;将其拖到窗口右下角的绝对坐标系处;在拖动指南

针离开物体的同时按住shift,且先松开鼠标左键;选择下拉菜单“试图”→“重置罗盘”。

2、 修改尺寸值的小数位数:“工具”→“选项”→“常规”中选择“参数和测量”→选择“单

位”→尺寸显示→读写数字的小数位→输入一个新值确定。 3、 草图状态解析与分析:

(1) 草图状态解析:即对草图轮廓做简单的分析,判断草图是否完全约束。 (2) 草图分析:显示各元素的约束状态。 4、工作界面的定制:工具→自定义→→

1) 开始菜单定制:开始菜单→可用的→选择“„„”→→→即可完成定制;将某命令

添加到开始收藏夹后,“加速器”对话框被激活,此时可设置快捷键来切换工作台。 2) 用户工作台定制:新建→输入名称→确定→则用户工作台就出现在开始菜单中。 3) 工具栏的定制:可实现现有工具栏的删除、恢复操作;也可对新建的工具栏进行编

辑,使之包含所需的命令按钮。

 恢复所有内容:可恢复所有工具栏的内容  恢复位置:可恢复所有工具栏的位置

4) 命令定制:选中“„„”命令,按住鼠标左键不放,将此命令拖动到指定位置即可;

命令属性区域中  单击弹出“图标浏览器”可选择新图标以替换原有的图标  单击弹出“文件选择”可导入外部文件作为图标  重置:可将命令属性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5) 选项定制:可更改图标大小、图标比率、工具提示、用户界面语言等。

第二章 零件设计

1、 定义凸台类型:选中“厚”可以将特征定义为薄壁类型,生成的环的内侧或外侧或中心

轮廓边是截面草图。

2、 恢复绘图平面与屏幕平行:视图→修改→法线视图或者单击视图工具栏中的。 3、 模型的显示方式(即视图模式):【依次】

(1) 着色显示方式:只对模型表面着色,不显示边线轮廓。 (2) 带边线着色显示方式:显示模型表面,同时显示边线轮廓。

(3) 带边着色但不光顺边线显示方式:这是一种渲染方式,也显示模型店边线轮廓,

但是光滑连接面之间的边线不显示出来。

(4) 带边和隐藏边着色显示方式:显示模型可见的边线轮廓和不可见的边线轮廓。 (5) 带材料着色显示方式:可将已经应用了新材料的模型显示出模型的属性。 (6) 线框显示方式:模型将以现况状态显示。

(7) 视图模式自定义:可根据需要选择模型的显示方式。 4、 快速查看

:(最后一个)已命名视图:用于保存某个特定的视图方向。

5、 特征树的显示与隐藏:F3或“工具”→“选项”→“常规”“显示”。

6、 层:可将项目创建到层中,通过可视化过滤器可对层隐藏。 7、 设置零件模型的属性:

(1) 定义新材料并保存:“开始”→“基础结构”→“材料库”→新系列中双击“新

材料”→“分析”中设置杨氏模量、泊松比、密度、屈服强度、热膨胀。

(2) 为当前模型指定材料:选择材料库,选中某个,按住鼠标左键不放拖到模型

上,确定即可。“视图”→“渲染样式”→“含材料着色”将模型切换到材料显示模式。

(3) 模型单位设置:“工具”→“选项”→“常规”“参数和测量”→单位。单位选

项卡中“尺寸显示”可调整尺寸显示的小数位数和尾部0显示。 8、 测量间距:

① 在其间测量:每次测量选两个元素。

② 以链方式在其间测量:第一次测量选2个元素,以后都以前一次的第二个元素为起

始元素。

③ 以扇形方式在其间测量:第一个测量的第一个元素为每次测量的第一个元素。 ④ 测量项:测量某个几何元素的特征参数,如长度、面积、体积等。 ⑤ 测量厚度:。 ⑥ 测面积:“测量项”选择表面或第二个“测量2D惯量”。 ⑦ 测体积:选择几何体或第一个选择几何体。

9、 如果要调整父子关系的特征顺序,必须先解除特征间的父子关系。解除特征间的父子关

系方法:①改变特征截面的参照基准或约束方式;②特征的重订次序,即改变特征的草绘平面和草绘平面的参照平面。 10、 定义多截面实体的耦合:

① 比率:将界面轮廓以比例方式连接,其具体操作方法是先将两个截面间的轮廓线沿

闭合点的方向等分,再将等分线段依次连接,这种方式通常用在不同几何图形的连接上,如圆与四边形的连接。

② 相切:将截面轮廓上的斜率不连续点(即截面的非光滑过渡点)作为连接点,此时

各截面轮廓的顶点数必须相同。

③ 相切然后斜率:将截面轮廓上的相切连续而且曲率不连续的点作为连接点,此时顶

点数必须相同。

④ 顶点:将截面轮廓的所有顶点作为连接点,此时各截面轮廓的顶点数必须相同。 11、 闭合点和闭合方向的修改:

① 闭合点:在闭合点图标处右击,选择“替换”,然后在正确的位置单击。 ② 闭合方向:在表示闭合方向的箭头上单击。

第四章 装配设计

1、“插入”菜单:

①、新建部件:可以在当前装配中插入一个部件,没有自己单独的磁盘文件,它的数据会

保存在上层装配(父装配)中 ②、新建产品:在当前的装配中插入一个新的子装配,以后再这个子装配中还可以添部件。 ③、新建零件:插入一个新的零件作为装配的部件,插入后在按照装配关系设计这个零件。 ④、现有部件:插入一个已经寻在的零件文件或装配文件,这个零件必须是已经建立并保

存在磁盘上的文件。

⑤、具有定位的现有部件:与现有组件命令大致相同,但该命令可根据智能移动窗口将部

件插入到指定位置。 2、创建装配模型的一般过程: ①、新建装配文件

②、引入第一个零件→→完全约束第一个零件:插入→固定。

③、引入第二个零件→→放置前的准备:编辑→移动→操作→→完全约束第二个零件:同

轴约束→径向约束→轴向约束 3、编辑→移动:

①、操作:使部件沿各个方向移动或绕某个轴转动,也可将部件放置到期望的目标位置 ②、捕捉:通过选择需要移动部件上的点、线或面,与另一个固定部件的点、线或面对齐。 ③、智能移动:功能与敏捷移动类似,只是智能移动不需要选取基准部件,只需要选取被

移动部件上的几何元素。 4、约束属性对话框中“方向”:

①、未定义:应用系统默认的两个想和面的发现方向。 ②、相同:两个相合面法线方向相同 ③、相反:两个相合面法线方向相反。 5、部件的复制:

1)简单复制:编辑→复制;编辑→粘贴。但新部件与原部件位置重合,需要进行移动、

约束。

2)阵列上实例化:插入→重复使用阵列。

①、保留与阵列的连接:表示阵列复制后的部件与原有部件具有关联性。 ②、阵列的定义:表示只生成阵列复制,不进行约束设置。

③、已生成的约束:表示生成的阵列复制的同时也进行约束设置。 ④、阵列上的第一个实例:

 重复使用原始部件:表示继续使用原有部件,并且原部件位置不变。新生成的

部件按图样的位置放置。  创建新实例:表示阵列复制的部件将放置在原有部件未约束时的位置,并在阵

列复制后插入与图样个数相同的部件。  剪切并粘贴原始部件:与创建新实例选项基本相同,只是原有部件在阵列复制

后被删除

6、部件的对称复制:插入→对称

1)选择部件的对称类型: ①、镜像,新部件:对称复制后的部件只复制原部件的一个体特征。 ②、旋转,新实例:对称复制后的部件将复制原部件所有特征,可以沿XY面、YZ面、ZX面翻转。

③、旋转,相同实例:使原部件只进行对称移动,并可以沿XY面、YZ面、ZX面翻转。

④、平移,新实例:复制原部件所有特征,但不能进行翻转。 2)要在新零件中进行镜像的几何图形:提供了原部件的结构内容。 3)将链接保留在原位置:对称复制后的部件与原部件保持位置的关联。

4)保持与几何图形的链接:对称复制后的部件与元部件保持集合体形状和结构的关联。

7、零件库:①工具→目录浏览器;②工具→机械标准零件

8、装配体的“分解:: 1)、深度:用来设置分解的的层次

①、第一级别:将装配体完全分解,编程最基本的部件等级。

②、所有级别:枝江装配体下的第一层炸开,若其中有子装配,在分解时作为一个部

件处理。 2)、选择集:确认要分解的装配体。 3)、类型:用来设置分解的类型。

①、3D:装配体可均匀地在空间中炸开。

②、2D:装配体会在炸开并投影到垂直于XY的平面的投射面上。

③、受约束:只有在装配体中存在有“相合“约束,设置了共轴或共面时才有效。 4)固定产品:选择分解时固定的部件。 5)滚动分解:用来调节分解的程度。

9、碰撞检测:分析→计算碰撞→定义:默认为“碰撞”,选择“间隙”则右侧出现一个文本

框,里面的数值1mm表示可以检测的间隙最小值。

10、装配分析:分析→碰撞→类型中选择“间隙+接触+碰撞” →在所有部件之间。 11、检查碰撞:

①、在“检查碰撞”中的“结果”区域中显示干涉书以及其中不同位置的干涉类型。

②、若“预览”对话框消失,可以单击。 ③、“类型”下拉列表右侧文本框中数值5mm表示当前的装配分析中间隙的最大值。如在“检查碰撞”对话框中选中所有的编号,可以看出其所对应的干涉值都小于5mm。 ④、单击“更多”展开显示“详细结果”。 ⑤、过滤器列表中顾客选取过滤类型、数值排列方法、所显示的状态等。 ⑥、结果区三个选项卡:

 按冲突列表:将所有干涉以列表形式显

示;

 按产品列表:将所有产品列出,从中可以

看出干涉对象;

 矩阵:将产品以矩阵方式显示,矩阵中显示的红点处即产品发生干涉的位置。

第五章 工程图设计

1、国标配置文件:GB.XML。B20\\intel_a\\resources\\standard\\drafting 2、国标工程制图环境设置:

①、IGES2D中工程制图选择GB。

②、视图→生成/修饰几何图形→生成轴、生成中心线、生成圆角及应用3D规格。 ③、生成→尺寸生成→生成前过滤、生成后分析。 ④、布局→取消“视图名称”、“缩放系数”。 3、工程图中的“标准”:ANSI美,ASME美,ISO国际,JIS日,GB等。

4、创建主视图:插入→视图→投影→正视图(→投影→生成上、下、左、右侧视图) 5、移动视图:①特征树中右键选择“视图定位”→“不根据参考视图定位”;②特征树中选

择“视图定位”→“设置相对位置”,点击其他圆环可设置该圆环为拖动手柄。

6、锁定视图:使视图无法进行编辑,但可以移动。右键属性→可视化和操作中“锁定视图”。 7、视图的显示模式:

①、隐藏线:视图中不可见边线以虚线显示 ②、中心线:视图中显示中心线。 ③、3D规格:只显示可见边。

④、3D颜色:视图中的线条颜色显示为三维模型的颜色。 ⑤、轴:视图中显示轴。 8、剖视图:

1) 全剖视图:插入→视图→截面→偏移剖视图。(双击全剖视图中的剖面线,弹出“属

性”中可以修改剖面线的类型、角度、颜色、间距、线型、偏移量、厚度等)。 2) 局部剖视图:插入→视图→断开视图→剖面视图→绘制剖切范围(在3D查看器里

可以移动剖切平面至所需的位置)

3) 局部放大图:激活剖视图→插入→视图→详细信息→详细信息→画圆选取范围(属

性中可以修改显示比例等参数)

4) 轴测图:插入→视图→投影→等轴测视图。(利用“方向控制器”调整视图的方向) 5) 断面图:插入→视图→截面→偏移截面分割(绘制断面线) 9、尺寸标注:

1) 自动生成尺寸:插入→生成→生成尺寸→尺寸过滤器→尺寸分析。

用于控制在三维模型中尺寸标注的显示:

在三维模型中显示所有在工程图中标出的尺寸标注; 在三维模型中显示没有在工程图中标出的尺寸标注, 在三维模型中显示自动标注时未考虑的尺寸标注。 用于控制在工程图中尺寸标注的显示:

在工程图中显示最后一次生成的尺寸标注; 在工程图中显示所有已生成的尺寸标注; 在工程图中显示所有手动标注的尺寸标注。

2)逐步生成尺寸:插入→生成→逐步生成尺寸。逐步生成对话框:

①生成下一个尺寸,每单击一次生成一个尺寸标注; ②一次生成剩余的所有尺寸; ③停止生成剩余的尺寸标注; ④暂停生成尺寸标注;

⑤删除最后一个生成的尺寸标注;

⑥将已生成的最后一个尺寸标至其他的视图上:单击干按钮再单击放置尺寸标注的视图的虚线框即可;

⑦在3D中可视化:当前生成的尺寸标注显示在三维模型上;

⑧超时:系统在生成每个尺寸标注后休息一段时间,可输入休息的时间。 3)手动标注:

①标注长度和距离:

选择“长度距离尺寸”后选择标注直线预览尺寸,

 此时右键→部分长度→选择位置1、2→可标注两投影点之间的线段长度;  此时右键→值方向→可设置尺寸文字的放置方向。 选择“长度距离尺寸”→选取直线和圆→尺寸预览,此时右键→可选择最小距离(或一半尺寸等)

②标注直径:右键选择“一个符号”命令,则箭头变为单箭头。 ③标注螺纹:“螺纹尺寸”→选取圆弧→生成尺寸→右键选择属性→尺寸文本→前缀-后缀→单击M(若需要标注假尺寸→值→假尺寸→数字→输入参数)

10、尺寸公差:尺寸→尺寸→尺寸属性→公差描述→TOL_0.7→输入公差值(如0.12/-0.15) 11、查看隐藏的尺寸:视图→隐藏/显示→交换可视空间→选择要显示的尺寸→右键→隐藏/

显示→视图→→交换可视空间。

12、尺寸线的形状:选择要修改的尺寸→属性→尺寸线(尺寸界线)→修改尺寸线形状(尺

寸界线形状) 13、注释文本:(插入→标注→文本→ →)

 字高:“技术要求”文本高度为30;其他文本高度为15;  换行为Ctrl+Enter

 编辑文本:选择→右键→文本对象→定义(内容)或属性中修改样式。

14、打印:文件→打印→选择打印机→布局:旋转90→布局:适合页面→打印区域:整个

文档→页面设置(用户:其他参数采用系统默认设置)→预览→确定。

第六章 线框和曲面设计

1、Catia中曲面造型模块有:线框和曲面设计(Wireframe and surface design)、创成式曲面

设计(Generative Shape Design)、自由曲面造型(FreeStyle)、汽车白车身设计(Automotive BiW Fastening)和快速曲面造型(Quick Surface Reconstruction)等模块。 2、创建线框: 1)空间点: ①、曲面上的点:默认的参考点在曲面的中心;可以移动鼠标确定方向,也可单击“点

定义”中的“方向”选择某一直线或平面以确定方向。

②、曲线上的点:在曲线上创建沿某一方向或某一平面的切点。(多重结果管理中选

择“保留所有子元素)

③、点面复制(等距点):可在选择的一条曲线上建立等分点,或按给定的间距创建

等距点。【“同时创建发现平面”:在每个点位置建立一个与曲线垂直的平面】

2)、线圆角:插入→线框→圆角→类型:支持面上的圆角→选择曲线1、2为圆角边线→

半径 3)、连接曲线:可把空间的多个点或线段用空间曲线进行连接。 4)、曲线长度测量:可在测量项中“自定义”中选择要显示的数据。 5)、曲率分析:插入→分析→箭状曲率分析→(原理图设计→箭状曲率分析中可以选择

不同的工程图模式,查看曲率的曲率分布)

3、创建曲面:拉伸、旋转、填充、扫掠、桥接、多截面扫掠

①、扫掠曲面:包括显示扫掠、直线扫掠、圆扫掠、圆锥扫掠四种方式。显示扫掠创建

曲面需要定义一条轮廓线、一条或两条引导线,还可以使用一条脊线。

②、偏移曲面:可选择要移除的子元素;

4、曲面圆角:在“线框与曲面设计”中定制命令或开始→形状→创成是外形设计→倒圆角 5、曲面的接合:“检查相切”可方便的检查相互接合的曲面是否相切。

6、曲面的延伸:将曲面延伸某一距离或到某一制定位置。插入→操作→外插延伸→ 7、曲面的曲率分析: 1)、曲面曲率分析.1:表示的是不同颜色卡所对应的曲率值 2)、曲面曲率:

 色标:显示或隐藏色标,色标即“曲面曲率分析.1”对话框。

 运行中:根据运行中的点进行分析,得出单个点的曲率,并以曲率箭头指示最大最

小曲率的方位。

 3D最小值和最大值:在3D查看器中找到最大值和最小值。  无突出显示:要去系统是否突出显示。  仅正值:要求系统进行正值分析。

 半径模式:要求系统在半径模式下评估分析。 3)、选取曲面时弹出“警告”:视图→渲染样式→自定义视图→网格→着色→材料 4)、“使用最小值和最大值”:曲面将显示介于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曲率分布图 8、曲面实体化: ①、“封闭曲面”创建实体:可将封闭的曲面转化为实体,若给封闭曲面则自动以线性的

方式转化为实体。零部件设计→插入→基于曲面的特征→封闭曲面

②、“分割实体”:通过与实体相交的平面或曲面切除实体的某一部分。零部件设计→插

入→基于曲面的特征→分割

③、“厚曲面”:将开放的曲面(面组)转化为薄板实体特征,零部件设计→插入→基于

曲面的特征→厚曲面。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