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情境创设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l的探究 浙江省乐清市淡溪镇第二小学(325600)王 琴 [摘要]现代教学论观点认为:数学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学生设计学习情境,为学生提供全面清晰的有关信息,引导学生在教师所创设 的教学情境中,自己开动脑筋进行学习,掌握数学知识。这使每一位教师都陷入了深深的思索: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有效情境,利用这种情境 来提高学习质量,是每个教师都迫不及待要探索的问题,小学数学情境的设置方法有很多,较好地创设情境是一门艺术。 [关键词]小学数学 有效情境 学生需求 在教学《小数大小比较》一课时,教师为学生 现代教学论观点认为:数学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学生设 学科学习中。例如:计学习情境,为学生提供全面清晰的有关信息,引导学生在教师 展示了CCTV'‘青年歌手大奖赛”比赛情境,出示了2号选手的 所创设的教学隋境中,自己开动脑筋进行学习,掌握数学知识。 这使每一位教师都陷入了深深的思索: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创设 有效情境,利用这种隋境来提高学习质量,是每个教师都迫不及 待要探索的问题,小学数学情境的设置方法有很多,较好地创设 情境是一门艺术。《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 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 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 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从开展小学数学“情境——问题”教学模式以来,学习过、尝试过 很多创设情境的方法,现就一些课例谈淡自己的想法。 1 创设情境应从课堂导入开始,导入要切实可行 . 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在课程的起始阶段,迅 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思绪带进特定的学习情境中,激发 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对一堂课教学的成败 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数学课的课堂教学要求导入一定做 到自然贴切,新颖别致,紧扣主题,更重要的是导入的内容和方 式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这是数学教学导入生活化的基本精神和 根本要求。如在学习《可能性》一课时,是这样导入的:“每个人都 有一个生日,小朋友们请说说你自己的生日吧”,同学们说的很 欢陕,老师又问:“这个月过生日的有哪几位小朋友?”结果有三 个小同学举手,老师就把为三个小朋友过生日为教学情境,同学 们为他们准备节目开始抽签,从而很自然的过渡到抽到唱歌、跳 舞、表演节目的可能性。进一步引出:“一定”、“可能”、“不可能”。 2情境应尽可能接近学生的经验。能引起学生参与探究的兴趣 学生的兴趣有个共同的趋向,那就是倾向于与自己关系密 切或熟悉的事物。因此,如果把发生在学生生活中的每一件事、 每一个人纳入到课堂中来,都会引起其极大的兴趣,与其产生共 鸣。例如:有一位教师在上《折扣》这一内容的时候,老师就这样 创设了一个情境:同学们,你们看今天老师穿的这件新衣服,标 牌价是1200元,你们估计一下老师买成多少钱?并说说你的理 由。这样的情境创设,把情境教学作为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 思维的策略,注意情境设置的实效性,充分全面发挥情境在教学 中的作用。 3情境应能促进学生发展的需求 在创设情境时,除了从兴趣上满足孩子的需求,更要从“认 知的增长、思维的发展,情感的提升”上促进他们的发展,满足他 们发展的需求。所以创设的情境不仅仅只是满足学生的兴趣需 求,还要注意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把教育自然地、恰当地引入 圆⑥一致育既代化 比赛成绩:9.87、9.9O、9.96、9.85、9.85。先让学生根据比赛成绩, 充分谈自己的想法。在学生兴趣盎然的时候,教师提出评分要 求:根据比赛规定,选手的最后得分应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 低分。此时,学生已沉浸在现场比赛的情境中,都争先恐后地举 起手,自己要当一回裁判。学生根据生活中的实际经验,很容易 判断出结果。这时,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出最高分和最低 分,追问学生:“你们凭什么判断出9.96是最高分,9.78是最低分 呢?”顿时,孩子们投入了热烈的讨论当中,课堂教学也自然充满 了欢决、自由的气氛。 4情境要有鲜明的学科特点,学生能从中自然地提出数学问题 如:有一次听专家示范课一《折线统计图》,用数学知识是 怎样表现四季和温度的不同的变化的呢?专家的情境创设从不 同角度,用各个学科的独有的方式来描述春夏秋冬,创设了不同 学科描述春夏秋冬四季的不同方式,突出了学科的特点。最后引 出了数学折线统计图的方式来描述四季,从而开始了“折线统计 图”的学习。“如何分析折线统计图,提出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数 学问题”的情境,使学生在学习中对于数学的独特性有了更深刻 的体验,而学生在应用提供的信息很自然解决实际问题。 5情境尽可能的是现实的,能让学生感受到所学数学知识和数 学学习的价值 例如,在平均数这一节课的教学中,教学目标主要是初步认 识平均数的概念,掌握平均数的求法,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引入 新课时,向学生提这样一个问题:“期中考试结束后,老师想比较 一下两个班的学习成绩,应该采用什么方法?”这样一来,学生的 情绪高涨,踊跃发言。有的说比最高分,有的说比最低分,也有的 说比分数总和,还有的说比平均分,等等多种分法。经过比较,大 家发现,不论是比最高分、最低分,还是总分,都不够公平,在一 定程度上,都不能代表全班同学的一般情况,只有比较平均分比 较合理。 总之,情境创设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为学生数学学 习服务,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关注情境,为数学知识和技能的 学习提供支撑,为数学思维提供土壤。数学隋境的创设是一个涉 及素材的选取、内容的组织和呈现,以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提高 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为主要目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积累和创 新的过程,在实践中,教师要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创设引发学 生认知冲突的情境。教师要在生活中养成观察、积累的习惯,不 断思考调整,借鉴和引入情境时要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隋境为 学生的学习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