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筑材料检测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被建筑材料检测人员所忽视,影响到建筑工程的质量。下面针对于建筑材料检测过程中存在着的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
1 建筑材料检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而对生活、工作、生产等环境的要求也有着显著的提高,使得建筑工程不断的扩张和实施,许多建筑物在我国土地上拔地而起。但是,依然存在着建筑材料质量的问题,使得建筑物的质量达不到制定的标准,为人们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1]。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问题主要分为几方面:建筑材料管理和检测力度不够,造成很多质量不达标的材料掠过检查人员,进入我们的建筑工程现场;建筑材料检测检查仪器的精度不高,技术陈旧,导致无法检测出材料的伪劣;建筑材料检测制度混乱,监管不严,检测无章可循等。众所周知,建筑材料质量出现问题,对建筑物的质量会造成严重的影响,而最终受害者是建筑的使用者,因此,必须加强和改善建筑材料检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2 建筑材料检测问题的解决措施
首先,要对影响建筑材料检测的因素进行改良改进,首先应从管理、检测员素质、检测环境等进行控制,需严格按照规范标准实施,尤其是管理一旦出现松懈就会对建筑材料整体检测造成严重的影响。其次,要制定建筑材料检测的相关制度,检测工作需按照制度来实施,需要保证建筑材料检测的真实性、可靠性[2]。另外,要对建筑材料检测的仪器设备进行严格的检查,仪器的精度和技术很重要,一旦发现仪器精度出现问题或技术存在漏洞,要及时更新,必要时更换先进设备,避免建筑材料检测的失误造成建筑物的质量出现大问题。
3 建筑材料检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分析 3.1 确定检测项目
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提高,同种性能的建筑材料种类也越来越多,而具体的使用要根据施工项目来定,建筑施工项目在未定之前要进行多次复验,这对建筑材料的正确选取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在进行建筑材料检测时,根据建筑施工现场要求,需确定好检测项目之后然后再对材料的检测工作。首先,要根据项目的
用途、性能等多项因素,同时需要保证建筑施工质量达到国家标准,再确定项目施工中所使用的建筑材料[3]。其次,要了解材料的特性,需达到建筑工程项目要求,如,建筑墙体施工阶段所使用的材料,要具有较强的保温性质,因此首要检测的是材料的保温性质,同时需要考虑材料的物理性质,如,吸水性、抗压强度或压缩强度、密度、拉伸粘结强度等,还需根据材料的到导热系数以及燃烧性能等对热工性能进行分级检测。另外在确定检测项目后,有很多企事业单位对建筑材料的检测工作主要依靠对材料抽检,缺乏对材料检测的全面性,对于这方面误区的改正主要是对材料检测实施综合性检测,包括第三方检测和施工单位自检,要体现出检测的全面性、规范性。
3.2 提高建筑材料检测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建筑材料检测人员,需要了解各种材料的特征和性能,这对检测人员来说是一项极大的挑战。因材料的多样性,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的材料在不断的优化,更新。出现了很多非标的产品,检测人员第一时间接到材料样品后往往会无从下手,不知道材料用什么标准规范来检测,这就要求检测人员有很高的素质和工作经验,来判定材料的用处,比如用于什么部位,材料的特性比如防水、我们就要从防水规范中选取,然后再选择适合的标准规范。来完成检测工作。就当今建筑材料检测人员素质来说,有很多人员素质都有待提高,对建筑材料各项性能掌握不全面,缺乏对建筑材料特征性能的掌握,更是缺乏检测人员岗位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等,使得建筑材料检测的质量控制工作大打折扣,无法保证材料的质量,对于这类现象必须尽快解决。首先,要对建筑材料质量检测的工作人员专业技术水平进行提高,可以通过定期的培训,对新材料的特征和性能进行讲解,以此来提高检测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通过考核或者考试后取得检测人员上岗证以后方才可进入检测工作岗位。另外,可对检测人员进行鼓励式,激发检测人员学习专业技能的积极主动性,自觉的提升专业技能,同时考核制度必须存在,对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进行定期的考核,还要对建筑材料检测人员选拔的考核,需要达到相应的专业能力才能上岗工作。另一方面提高建筑材料检测工作人员的实际操作技能,主要是增加他们的实践知识,通过模拟演练、对仪器的熟悉等,充分掌握建筑材料检测的相关操作技术,双技能较高的专业检测人员能避免或降低在建筑材料检测中出现的误差,有效提高了建筑材料检测结果的可信度,对材料有着更好的质量控制[4]。
3.3 對建筑材料检测取样的数量以及方法的应用
实施取样的检测方法对材料整体质量控制有着一定的影响,虽然不提倡这种检测方式,但是,在工程量较大,材料数量较多的情况下,如果对材料进行一一的检查,会对工程的工期造成延后的现象,因此,必要的时候还需要对建筑材料进行取样检测,而在取样检测的过程中,取样的数量以及方法需要掌握得当,取合适的样品或者正确的检测部位,这样才能保证降低误差的出现。建筑材料检测中取样的数量多少与取样的部位方法等都会对材料的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果方法不当的话会造成取样测量的误差较大,也就会导致整体材料检测的误差偏大[5]。因此,在对建筑材料检测进行取样时,要注意选取代表性的材料,如,每种材料要分批分部位取材,而对于不同的材料取样的数量也不能按照统一的标准,要根据多种材料总量的不同,进行合理的取材,合理的取材能对整体材料的质量起到控制的效果。还有就是样品的保存和取样的规范性,取回来的样品要注意放置在标准的试验环境条件下,对于乳液类、水性材料、膏体材料,自行取样时应将样品搅拌均匀,装入洁净、干燥、密封的容器内。样品取回后该要依据标准摆放。不能随意放置一边,要做好唯一性标识、标签。并由专人负责对样品进行管理。
3.4 引进先进的检测设备
对建筑材料质量的检测工作会需要大量的仪器,对精确度的要求非常高,而传统的仪器精度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建筑材料质量测量的要求,因此,需要不断的引进先进的检测设备,以此来提高建筑材料检测质量的精确度。引进材料检测的仪器设备只是一个基础工作,还需要检测人员对先进的仪器设备的技术进行了解、学习和掌握,有效的操作才能提高建筑材料检测的效率[6]。对于新进的检测设备要先考察设备生产商的资质条件,有些设备生产出来的设备质量参差不齐,设备功能繁多,但应用范围局限,再选取后要拿到国家法定计量单位进行检定或者校准,符合要求以后才能使用。另外,对检测仪器设备要进行定期的检查维护,避免设备已出现误差而导致检测结果出现误差的现象,一旦发现仪器设备出现误差要及时进行校准和测试,保证仪器设备正常运行。
3.5 检测场所的环境控制
对材料的检测环境也是一个重点工作,有很多建筑材料在不同的温度下湿度下,检测设备所检测出的数据也会有差异,这就跟我们实验室资质认证准则中的环境要求一致,例如,在检测钢筋、水泥、混凝土、砂浆试块等材料时,需要对这些材料的抗拉强度、抗压、抗折性能进行检测,如果检测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
都会对检测结果过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要保证仪器设备测量环境在标准规定的温度下,同时,要保证设备测量过程中环境的稳定性,否则会对检测结果造成误差。检测场所的环境条件等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要求,并应满足检测工作及保证工作人员身心健康的要求。对有环境要求的场所应配备相应的监控设备,记录环境条件。
结束语
本文主要针对于建筑材料检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研究,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了解到,在进行建筑材料检测的过程中,需要及时的发现检测中存在着的问题,并且結合材料的实际情况,采取措施进行解决,并且创新检测方法,提高检测的质量,促进检测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到方法正确、操作规范、记录真实、数据结论准确,保证提供正确的检测结果。为我们的工程建设把好至关重要的一环,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高璋生. 建筑材料检测科学性、准确性影响因素分析[J]. 福建建材. 2008(06).
[2] 齐永顺,张岩俊,魏显峰. 浅谈建筑工程中材料质量的监理控制[J]. 房材与应用(建筑节能). 2006(03).
[3] 张伟. 浅谈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J]. 科技信息. 2011(12).
[4] 何灼. 建筑材料检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2007(13).
[5] 任万秀. 浅析建筑材料质量检测与控制[J]. 民营科技. 2011(0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