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主要诗人、词人的背景、风格、代表作整理
诗词人 1、李白 盛唐 701-762 名号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李白和杜甫并称“李杜”。李商隐与杜牧并称为“小李杜” 出生 汉族,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市),出生于碎叶城(当时属唐朝领土,今属吉尔吉斯斯坦)[1],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 生平背景 二十五岁时只身出蜀,开始了广泛漫游生活,南到洞庭湘江,东至越州(会稽郡),寓居在安陆、应山。直到天宝元年(742),因道士吴筠的推荐,李白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两年半,就赐金放还而去,然后由高天师如贵道士授录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的道观紫极宫。成为一个真正的道士,过着飘荡四方的漫游生活。 作品风格 他的诗歌总体风格清新俊逸,既反映了时代的繁荣景象,也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诗中常将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从而造成神奇异彩、瑰丽动人的意境。他讴歌祖国山河与美丽的自然风光,风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义精神,达到了内容与艺术的完美统一。他被贺知章称为“谪仙人”,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李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这也是他的诗歌中最鲜明的艺术特色。李白的诗富于自我表现的主观抒情色彩十分浓烈,感情的表达具有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 早期作品主要表现理想抱负和所期望的人生道路。另一方面则表现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期间许多作品反映当时的民生疾苦和政治动乱、揭露统治者的丑恶代表作 《静夜思》、《蜀道难》、《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行路难》 其它 谪(zhé)诗人:被贬流放的诗人 嫡(dí)出:由正妻所生的孩子,一般家业或者王位都由嫡长子继承。 庶(shù)出:在封建宗法制度下,姬妾,或者非正妻的嫔妃所生的孩子叫庶出。 2、杜甫 字子美,自汉族,河南杜甫出身在一个世代“奉儒唐朝由盛转衰 号少陵野巩县(今河守官”的家庭,家学渊博。712-770 老,唐代伟南郑州巩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大的现实义市)人, 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主义诗人。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 《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海量资源,欢迎共阅 诗词人 名号 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3、苏轼 1037~1101 宋代 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 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唐宋八大家”之一 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嘉祐(宋仁宗年号,1056~1063)进士。 汉族,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 首次进京应试,就受到主考官欧阳修的称赞一时声名大噪。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多惠政。卒谥文忠。学识渊博,喜奖励后进。【备】 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自做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出生 生平背景 作品风格 行径,从此踏上了忧国忧民的生活和创作道路。随着唐玄宗后期政治越来越腐败,他的生活也一天天地陷入贫困失望的境地。【备】 代表作 其它 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苏轼曾任职杭州,疏浚西湖,筑造“苏堤”,受到了岭南百姓热情的欢迎。 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多次到黄州城外的赤壁山游览,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千古名作,以此来寄托他谪居时的思想感情。 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 《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 4、陶渊明 365年—427 东晋末期南朝宋初 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被称为“千《饮酒》诗人、文学家、《归园田辞赋家、散文家 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海量资源,欢迎共阅 诗词人 名号 古隐逸之宗” 出生 生平背景 作品风格 代表作 传》《归去来兮辞》 其它 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做过太守。( 汉族,唐朝 王维的大多数诗都是山水田园之作,河东蒲州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流露出闲居(今山西生活中闲逸萧散的情趣。王维的写景省运城市)诗篇,常用五律和五绝的形式,篇幅人,祖籍山短小,语言精美,音节较为舒缓,用西祁县 以表现幽静的山水和诗人恬适的心情,尤为相宜。 五言或七言绝句,感情真挚,语言明朗自然,不用雕饰,具有淳朴深厚之美,可与李白、王昌龄的绝句比美,代表了盛唐绝句的最高成就。 生于河南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题材集中是白居易讽喻诗的艺术特新郑,后迁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色之一。他一般只选择最典型的一件居河南荥禹锡并称“刘白”。 事,突出一个主题,“一吟悲一事”,阳。祖籍山 主题非常明确。为使主题更明确传达西太原。是给读者,或诗题下加小序点明主题,唐代伟大或“卒章显其志”突出主题。其次,的现实主白诗的艺术特色还表现在刻画人物义诗人,唐上,他能抓住人物的特征,用白描方代三大诗法勾勒出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但白人之一。 诗的诗意并不浅显,他常以浅白之句寄托讽喻之意,取得怵目惊心的艺术5、王维 701年-761 唐朝 、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世称“王右丞”,因笃信佛教,有“诗佛”之称 相思》、 《山居秋暝 6、白居易 (772年—846年) 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 《轻肥》一诗描写了内臣、大夫、将军们赴会的气概和席上酒食的丰盛,结句却写道:“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这是一幅多么惨烈的情景。 海量资源,欢迎共阅 诗词人 7、辛弃疾 1140年-1207 南宋爱国词人 名号 出生 生平背景 作品风格 效果。【备】 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辛词以其内容上的爱国思想,艺术上的创新精神,在文学史上产生了很大影响。与辛弃疾以词唱和的陈亮、刘过等,或稍后的刘克庄、刘辰翁等,都与他的创作倾向相近,形成了南宋中叶以后声势浩大的爱国词派。后世每当国家、民族危急之时,不少作家从辛词中汲取精神上的鼓舞力量 前期: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 后期:主要是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表达了自己在孤独生活中的浓重哀愁,孤独,惆怅。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他前期主要写政治诗与边塞游侠诗,后期主要写山水诗。是盛唐主要的山水田园诗人,与王维齐名,合称“王孟” 代表作 著名词作有《水调歌头•带湖吾甚爱》、《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备】 《声声慢》、《一剪梅》、《如梦令》 其它 《满江红•家住江南》、《沁园春•杯汝来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原字坦夫,出生时,中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改字幼安,原已为金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别号稼轩,兵所占 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汉族,历城一生力主抗金。 (今山东济南)人。 8、李清照 日~ .宋代(南北宋之交) 字易安,号 易安居士,“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婉约词派代表 早期生活优裕,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 9、孟浩然 689-740 唐代 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 比李白大十二岁,是李白所敬仰的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除了四十岁时到长安应过一次科考外,一直在家乡鹿门隐居读书、写诗自娱。 《春晓》、 《过故人庄》、《临洞庭上张丞相》、海量资源,欢迎共阅 诗词人 名号 出生 生平背景 作品风格 代表作 其它 《秋登兰山寄张五》、《夏日南亭怀辛大》 岑参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罢官后,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东归不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 成,作《招北客文》自悼。 10、岑参 cénshēn) 715—770 唐代 边塞诗人, 人称“岑嘉州” 岑参10岁左右父亲去世,家境日趋困顿。他从兄属学,九岁属文。十五岁山居嵩颖,刻苦学习,遍读经史,奠定学业基础。20岁至长安,献书求仕无成,奔走京洛,漫游河朔。后登进士第,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天宝八载,充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初次出塞,满怀报国壮志,在戎马中开拓前程,但未得意。 11、王勃 649-676 12、陈子昂 (661-702), 字子安 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合称初唐四杰。 字伯。 天宝十载,回长安,与李白、杜甫、高适等同游梁、宋(今河南开封、商丘一带),深受启迪。十三载,又充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判官,再次出塞,报国立功之情更切,边塞诗名作大多成于此时。 十四岁应幽素科及第,曾任其诗力求摆脱齐梁的绮靡诗风,文也《滕王阁 虢州参军,后往交趾探望父有名,著名的《滕王阁序》就出自他序》 亲,不幸溺水身亡,年仅二之手。 十七岁。 年轻时使年任侠,睿宗文明元年进士,武则天执政时,任时麟台正字、右拾遗等小官。他对自六朝以来浮华绮所作《感遇诗》和边塞诗,其内容丰《登幽州 富,刚健朴质,现实性很强,实践了台歌》。 他的理论主张。以鲜明的创造革新精神,扫荡齐梁余风,开启了一代新风。 海量资源,欢迎共阅 诗词人 名号 出生 生平背景 丽的诗风深感不满,力求改革,提倡“汉魏风骨”,以复古为革新,在诗歌创作与理论上都作出过重要贡献,被誉为诗骨。 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与王翰、王昌龄被称为边塞三王。 开元十五年进士,一生只做过中下级官吏,安史之乱时,于还江宁途中被亳州刺史闾丘晓杀害。 作品风格 代表作 其它 13、王之涣 (688-742), 字季陵 以描写西北边疆风光著称,其诗气势《登鹳雀 磅礴,音韵优美。绝句成就很高,可楼》、《凉惜流传的作品很少,但篇篇堪称佳州词》 品。 诗以写宫怨、边塞、送别为佳,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绝句与李白齐名,尤长于七绝,有“七绝圣手”之称,时人推为“诗家天子”。 《芙蓉楼 送辛渐》、《从军行》、《出塞》、《闺怨》 14、王昌龄 (约690-756?) 15、高适 (702-765) 字少伯,绝 句与李白齐名,尤长于七绝,有“七绝圣手”之称,时人推为“诗家天子” 字达夫 16、韩愈 字退之,自 年少穷苦落魄,四十岁后举有道科中第,授封丘县尉,不久即辞去,后来在河西节度使歌舒翰幕中掌书记,接触了大漠神奇风光和戍边士卒的艰苦生活。 幼孤贫刻苦好学,德宗贞元写了大量边塞诗,其诗直抒胸臆,不《别董 尚雕饰,气势雄浑,想象丰富,色彩大》 瑰丽,热情奔放,感情真挚,富有浪漫主义特色。以七言歌行最富特色,与岑参齐名,也称“高岑”。 是唐代古文运动领袖,主张文道合《早春呈 海量资源,欢迎共阅 诗词人 (768-824), 名号 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 出生 生平背景 八年进士。曾任监察御史,因上疏请免关中赋役,贬为阳山县令。后随宰相裴度平定淮西迁刑部侍郎,又因上表谏迎佛骨,贬潮州刺史。做过吏部侍郎,死谥文公,故世称韩吏部、韩文公。 贞元九年进士,登博学鸿词科,授监察御史。因参加王叔文变法,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失败后被贬为朗州司马,迁连州刺史。后因宰相裴度力荐,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世称刘宾客。与柳宗元交好,人称“刘柳”,又与白居易常相唱和,又并称“刘白”,诗风格清新,宛转含蓄,善用比兴寄托手法,为时人推崇。 德宗贞元年九年进士,又举博学鸿词科。官礼部员外郎,因参与变革的王叔文集团,被贬为永州司马,后迁柳州刺史,人称柳柳州。 早年家贫。举贞元九年明经科,十九年书判拔萃科,曾作品风格 代表作 其它 一,在文章内容上提倡言之有物,在水部员外形式上提倡散文,反对骈文,文风力郎》。 求险怪新奇,雄浑重气势。与柳宗元合称韩柳。 17、刘禹锡 (772-842) ,字梦得。 善于吸收民歌的精华,并多反映社会《乌衣 生活。政治讽刺诗,观点鲜明,风格巷》、《望刚健爽朗,讽刺辛辣有力。 洞庭》、《浪淘沙》、《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石头城》、《竹枝词》。 诗文在当时都很有名,和韩愈共同领《江雪》 导了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山水诗意境深沉,情致委婉。幽峭明净,风骨凛然。 18、柳宗元 (773-819), 字子厚 19、元稹 (779-831) 字微之 河东解(今山西运城县解州镇)人,世称柳河东。 无论是反映生活的广度与深度还是《菊花》、 诗歌艺术,元稹都远不能与白居易相《离思五海量资源,欢迎共阅 诗词人 名号 出生 生平背景 作品风格 代表作 首》、《遣悲怀三首》 其它 任监察御史,因得罪宦官及比。 守旧官僚,遭到贬斥,后转而依附宦官,最后以暴疾卒于武昌军节度使任上。与白居易同为早期新乐府运动倡导者,诗亦与白居易齐名,世称“元白” 善于熔铸辞采,驰骋想象,运用神话传说,在语言形象上精思独造,创造出新奇瑰丽的诗境,具有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形成独特的浪漫主义风格。 一类是豪迈的,另一类是香艳的。前者以咏史抒怀为主,豪爽清丽,自成风格。后者受晚唐诗歌辞藻华丽的总趋向影响,也有注重辞采的一面。【备】 20、李贺 与李白、李 (790-816) 商隐被称为唐诗三李,人称诗鬼 21、杜牧 字牧之,人 (803-852) 称杜紫薇,又与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 《雁门太 守行》、《南园诗》 但这种重辞采的共同倾向和他个人“雄姿英发”的特色相结合,风华流美、气势豪宕而又精致婉约。 本名岐,字唐初宰相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多次22、温庭筠 (812-870?), 飞卿,与李温彦博之考进士均落榜,一生很不得商隐齐名,后裔 志,行为放浪。他曾任随县时称“温和方城县尉,官至国子监助李”。 教。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清明》、《山行》、《泊秦淮》、《赤壁》、《赠别》、《江南春》 其诗辞藻华丽,浓艳精致,内容多写 闺情,少数作品对时政有所反应。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其词作更是刻意求精,注重词的文采和声情。被尊为“花间海量资源,欢迎共阅 诗词人 名号 出生 生平背景 之称。然而她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被人嫉恨,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 因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而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 作品风格 词派”之鼻祖 代表作 其它 23、李商隐 (813-858) 字义山,号 玉溪生。 24、李煜 (937年―978年), 号钟隐、莲峰居士,南唐最后一位国君。 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个儿子,初名从嘉,字重光 开宝八年(975年),宋军攻破金陵,李煜被迫降宋,被俘至汴京(今开封),后被宋太宗毒死。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 25、王安石】 字介甫,号汉族,临川 (1021-半山 人,北宋著1086) 名的思想家、政治擅长律、绝,想象丰富,富于文采,构思精密,形象优美,情致婉曲,多有清词丽句,具有独特风格。常用含蓄手法,把深厚的感情细致而又曲折的表现出来,耐人回味,能引起人们不少联想,感悟力强。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但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 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以亡国降宋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主要反映宫廷生活和男女情爱,风格绮丽柔靡,虽然没有摆脱花间派习气,但在人物、场景的描写上较花间词人有较大的艺术概括力量,在部分词里也流露出了沉重的哀愁,【备】 王安石的诗歌,大致可以以熙宁九年(1076年)王安石第二次罢相为界分为两个阶段,在内容和风格上有较明显的区别。前期创作主要是“不平 《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诗,被称为“千古词帝”。 (如《清平乐•别来春半》);后期词反映亡国之痛,哀婉凄凉,意境深远,极富艺术感染力。 后期创作“穷而后工”,致力于追求诗歌艺术,重炼意和修辞,下海量资源,欢迎共阅 诗词人 名号 出生 家、文学家、改革家。 生平背景 作品风格 则鸣”,注重社会现实,反映下层人民的痛苦,倾向性十分鲜明,风格直截刻露;晚年退出政坛后,心情渐趋平淡,大量的写景诗、咏物诗取代了前期政治诗的位置。【备】 代表作 其它 字工、用事切、对偶精,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当时诗坛上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 26、陆游 (1125—1210), 字务观,号汉族,越州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放翁, 山阴(今绍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兴)人,南陶。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宋文学家、派排斥,投身军旅,因此写史学家、爱了大量坚持抗金,讨伐投降国诗人。 派的爱国诗篇。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抗敌理想屡屡受挫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热爱生活的他也留下了大量充满闲情逸趣的田园诗歌。另外,陆游年轻时曾和前妻唐婉有着一段刻骨铭心的感情经历,他悼念前妻的诗歌,情真意切,令人动容。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 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