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_小组________等级________
【学习目标】
1.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2.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 3.理解汽化、液化的含义,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知道蒸发吸热致冷。 4.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知道升华吸热,凝华放热,知道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5.掌握实验探究法、控制变量法、图像法、列表对比法等研究问题的方法。 6.培养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一)知识回顾,构建知识体系 热 现 象
单位_______________ 温度工具:_________ 测量 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观察量程、分度值 使用方法: 2.充分接触 3.正确读数 熔化(吸热) 固态 ______( ) 液态 熔化和凝固的图像 汽化的两种方式: _____ ______ 气态 ______( ) 液化的两种方法: _____________ 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物态变化______( ) 液态 ______( ) 固态 ______( ) (二)我的疑惑 气态 自然界凝华升华现象: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自然界升华现象:________________
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你有哪些疑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复习检测
相信我能行!完成后,组长组织对桌交换,互相批阅,有疑惑提出来。 1.在下列各种现象中,在其后面的括号内分别填上属于哪种物态变化。 (1)晴朗的天气时,泼在地面上的水很快就干了( ) (2)冬天天很冷时,可以看到从嘴里呼出的白气( )
(3)冬天把洗完的衣服挂在外面,很快就冻住了,但衣服也能干 ( ) (4)在寒冷的冬天的夜晚,房间的窗子上往往会结一层霜。 ( ) 2.如右图所示是萘的_________图像,其中AB段表示萘是_________态,处于_________过程中,BC段萘处于__________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萘__________热量,温度_________,CD段萘处于__________态.
3.某种物质熔点为232℃,在这种温度时该物质的状态应为:( ) A.固态 B.液态 C.固液共存状态 D.上述情况都有可能 4.对下列四幅图所描述的物理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凝重的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放热 B飘渺的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吸热 C.晶莹的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放热 D.洁白的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吸热
三、当堂训练
1.有水银温度计和酒精温度计供你选用,若在我国北方寒冷的冬天测气温,应选用________温度计;若测定沸水温度,应选用_________温度计.
2.夏天扇扇子,会感到身上很凉爽,这是因为:( )
A.扇出的风把身体周围的热空气赶跑 B.扇来的风是凉的
C.扇来的风加快了身上汗液的蒸发,汗液蒸发时要吸热 D.扇来的风把身上的热吹掉了 3.右图中,小烧杯A和大烧杯B内都装有水,A与B不接触,把B放在火上加热,使B中的水沸腾,在继续加热时: ( )
A.烧杯A内的水会沸腾B.烧杯 A.内的水不会沸腾 C.烧杯A内的水会逐渐减少 D.烧杯A内的水不会减少 4.生活中的很多现象可以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加以解释.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
A.天气很冷时,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这是一种凝固现象 B.“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因为雪在熔化时吸热
C.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比较冷,这是因为人身上水分蒸发带走热量
D.取出在冰箱中被冷冻的冰糕,放一会儿,发现包装外层出现小水珠,这是一种液化现象
四、自我反思
1.我的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的易错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