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食物到哪里去了
一、填空:
1、人吃下的食物要经过( )、( )、( )、( )、( )、( )等器官。食物中含有( )、( )、( )等营养成分。 2、人体内消化器官分泌的消化液有( )、( )、( )( ) ( )等 。
3、人的口腔内有( ),它能分泌( )。唾液里有一种促进食物消化的( ),它能把淀粉分解成( )。 4、消化器官吸取的( )与呼吸器官吸收的( )在人体内( ),释放出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 二、我问你答: 食物是如何被消化的?
三、合作探究
设计实验证明 : 唾液里有消化液促进食物消化。 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
实验结论:
1
2.我们的呼吸
一、填空:
(1)人的呼吸器官主要包括( )( )( )( )
( )( )。
(2)呼吸包括( )和( )吸进的是( ),呼出
的是( ),人呼出的气体可以使澄清的的石灰水变( )。 二、取出珍宝
(1)、把点燃的火柴放入呼出的气体中,火柴会( )。
A继续燃烧 B燃烧的更旺 C熄灭
(2)( )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其余器官是气体的通道。
A肺 B气管 C鼻 三、科学与生活
1.什么叫呼吸?呼吸对于什么生命活动有什么意义?
四、合作探究
设计实验证明 :呼出的气体和吸收的气体成分不一样。 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
实验结论:
2
3.心脏和血管
一、填空:
1、少年儿童在正常情况下,每分钟心跳( )次。 2、心脏的形状像一个倒置的( ),上宽下窄,大小和
自己的( )差不多。
3、心脏的内部有4个腔,分别是( )、( )、
( )、( )。
4、 血管分为( )、( )、( )。
5、心脏总是在有规律地收缩和舒张。收缩时心脏把血液压入( );舒张时血液从( )流回心脏。 二、问答:
1、 血液循环有什么重要意义呢?
2 、制作一个简易听诊器。 材料: 制作方法:
3
4、脑与神经
一、填空:
1、.脑是人体的( ),主管人体的一切活动。
2、( )是人体的电话线。
3、神经系统由( )( )( )三部分组成。 二、问答:
1、大脑皮层分为几个功能区?
2、长时间的读书,思考问题,常会感到头晕 。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说说如何科学用脑。
4
5.凸透镜
一、填空:
1、放大镜由( )、( )、( )3部分构成。像放大镜这样( )、( )的( )镜片,成为凸透镜。
2、老年人使用的老花镜其实就是( )。 3、太阳灶是利用了凸透镜的( 二、问答:
1、你们知道凸透镜有什么作用吗?
2、凸透镜成像有什么规律
三、合作探究
设计实验证明 :凸透镜能够成像。 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
实验结论:
5
)作用。
6.照相机和眼睛
一、填空:
1、晶状体--( ) 视网膜—( ) 2、照相机主要由( )( )( )三部分组成。 二、连线
胶片 晶状体 光圈 瞳孔 镜头(凸透镜) 视网 三、问答:
1、我们的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2、制作一个简易照相机。 材料: 制作方法:
6
7.保护眼睛
一、填一填
1、人们常会患的疾病有( )( )( )等。 2、晶状体的凸度是靠( )调节 的。肌肉( ),晶状体的凸度 变( ),眼睛就可以看清( )处的物体;肌肉( ),晶状体的凸度 变( ),眼睛就可以看清( )处的物体。
3、老花眼配戴( ),近视眼配戴( )。
A凹透镜 B凸透镜 二问答:
1、我们怎样预防眼病,保护眼睛?
2、近视眼是如何形成的?
7
8.潜望镜的秘密
一、填空:
1、潜望镜是军事上用于( )的仪器。利用潜望镜能在( )的地方清楚地看到敌人阵地的情况。 2.潜望镜中的镜子表面是( )的。 3、制作潜望镜至少需要( )块镜片。 4、想看自己脑后的头发,需要( )面镜子。 二、选择
1、制作潜望镜需要( ) A平面镜 B凸透镜 C凹透镜 2、潜望镜常用于( ) A飞机 B潜水艇 C坦克 3、用潜望镜可以从它下面的孔看到上面孔外面的景物,这说明( )
A光可以曲线传播 ;
B光是可以斜射的,通过光的斜射可以改变光的前进方向; C镜子能反射光,通过光的反射可以改变光的前进方向; D光经镜面反射后,可以曲线传播。
4、 潜艇里的人通过潜望镜观察海面上的人的像是( ) A变大 B变小 C等大
三、问答:
1、你怎样制作潜望镜?
2、安装一个潜望镜的关键是什么?用图表示出来。
8
9.神奇的“眼睛”
一、填空:
1、随着科技的发展,科学家研究出很多的“眼睛”供人类使用,例如商场里有( ),医院里有( )、( )等,地震现场有( ),道路路口有( ),太空中有( )。
2. 电子胃镜主要由( )、( ( )三部分组成。
二、问答:
使用电子胃镜对胃病患者有什么意义?
9
)、
10.种子发芽了
一、填空:
1、植物的一生是从( )开始的。
2、绿豆种子发芽需要( )( )和
适宜的( )。
3、种子里最主要的部分是( ),它有( )( )( )组成,它是有生命的,可以发育成一颗植物。二、问答:
1、你认为种子适宜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发芽?
2、种子的构造分哪两类?举例说明。
三、合作探究
设计实验证明 :足够的水分是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 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
实验结论:
10
11.种辣椒
一、填空:
1、人们浸泡种子的目的是为了( )。 2、辣椒播种前5天,应用温度为( )的温水浸泡
种子,置于室温下( )小时。
3、在浸泡种子期间,要经常翻动种子,以利( ),在水分不足时应( )种子。当有百分之80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 二、问答:
1、辣椒种子的浸泡方法是什么?
2、种植辣椒有哪两种基本方法?
11
12.植物的花
一、填空:
1、构造齐全的花由( )、( )、( )、( )
组成,这样的花叫( )。缺少其中一部分、两部分或三部分的花,叫做( )。
2、花开放以后靠美丽的颜色招引昆虫传粉,许多片花瓣组成( ),( )和( )合成为( )。
3、雄蕊由( )和( )组成。雌蕊由( )、( )和( )组成。传粉是花粉传递到( )柱头的过程。 4、一朵花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柱头上叫做( )。
二、问答:
1、雄蕊和雌蕊各有什么组成的?有什么作用?
2、怎样制作花的标本?
12
13.果实是怎样形成的
一、填空:
1、大豆的( )就是大豆的果实。 2、果实都有 ( ) 和( )。 3、雄蕊由( )和( )两部分构成。 4、雌蕊由( )、( )、( )
三部分构成。
5、在自然条件下,植物传粉包括( 两种形式。 二、问答:
1、果实是怎样形成的?
2、植物传粉的媒介是哪些?
13
)和( )
14.植物的“分身术”
一、填空:
1、用茎繁殖的常用方法有( )、( )。 2、很多的植物除了用( )繁殖外,还可以用其他的
方式来繁殖。如( )、( )、 ( ) 。
3、秋海棠用( )来繁殖后代。
二、问答:
1、什么是压条法?
2、什么是扦插法?
14
15.生物繁殖新技术
一、填空:
1、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是( ),它于1996年7月5日出生于( )国罗斯林研究所。科学家认为它的诞生标志着( )的来临。
2.( )院士是中国研究杂交水稻的创始人,也是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在国际上被誉为( )。
二、问答:
袁隆平为什么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他的杂交水稻的成功有什么重大意义?
15
16.春季星空
一、填空:
1、通过观察,我发现北斗七星的斗柄在春季朝向( )。
2、北极星总是在( )方向,黑夜中它可以帮助我们( )。
3、春季,( )位于北斗七星的南方,它头部
朝西,尾巴在东。 二、问答:
1、狮子座是一个怎样的星座?
2、星空变化有什么规律?为什么?
17.夏季星空
一、填空:
1、( )是夏季南天最显眼的星座,里面亮星云集,是夏季星座的代表。
2、天蝎座中有一颗红色亮星被称为“商星”,它就是著名的( )。 二、问答:
1、天蝎座是一个怎样的星座?
16
18.斜面
一、填空:
1、像抬起一个平面的一端而形成的一个斜坡,就是一个简单机械,叫做( )。用斜面提升重物时,使物体升高相同的高度,斜面越( )越省力。 2、生活中我们使用的( )、( )、 ( )、( )等都是利用了斜面原理。 3、螺丝钉实际上就是一个( )的斜面。 二、问答:
1.应用盘山公路运输有利的是什么?不利是什么?
三、合作探究
设计实验证明 :斜面坡度与力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
实验结论:
17
19.杠杆
一、填空:
1、当用一根棍子撬重物时,它就是一个简单的机械( )。当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费力;当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 )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不省力也不费力;当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省力。
2、生活中( )、( )、( )、( )等工具都是利用了杠杆原理。
3、镊子属于( )杠杆,果枝钳属于( )杠杆。 二、问答:
1、使用杠杆一定省力吗?什么情况下省力?
2、请找出镊子的力点,支点,和重点,并画图标出。
18
20.滑轮
一、填空:
1、边缘有( ),可绕( )转动的轮子,
叫做滑轮。
2、滑轮的种类有很多,最基本的有两种:( )叫做定滑轮; ( )叫做动滑轮。 3、定滑轮的作用是:
( )。 4、动滑轮的作用:
( ) 二、问答:
1、吊车上都用了哪种滑轮?它有什么作用?
2、自制一个小起重机。写出步骤,画出图样。
19
21.齿轮
一、填空:
1、齿轮具有( )、( )、( )的作用。
二、问答:
1、齿轮是怎样传递动力的?
2、请列举生活中的齿轮传动装置。
22.自行车的科学
一、填空:
1、自行车表面涂漆的原因是( )。 二、问答
1.自行车中包含着哪些简单机械?
2.自行车链传动中,哪是主动轴?哪是从动轴?
20
23 未来的交通工具
1、古人出行和运输的主要方式是( )、( )、 ( )、( )、( )。
3、现代人出行和运输的主要方式( )、( )、 ( ( )( )。
二、问答:
想象一下,未来的交通会有怎样的变化。
21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