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三期中考试
语 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有五大题,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作文卷、答题卷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班级、姓名、号数。
3.考试结束后,考生必须将答题卡、作文卷、答题卷交回。
一、古代诗文阅读(46分)
(一)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⑪地崩山摧壮士死, 。 ⑫人生如梦, 。 ⑬ ,四弦一声如裂帛。 ⑭可堪回首,佛狸祠下, ! ⑮艰难苦恨繁霜鬓, 。 ⑯此情可待成追忆, 。 ⑰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⑱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
(二)语基及课内文言文选择题(18分)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虞常果引张胜 B.爱其子,择帅而教之 ..相如引车避匿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C.见犯乃死。 D.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诚恐见欺于王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猿猱欲度愁攀援 B.等死,死国可乎? ..C.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D.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4.下列句式不属于定语后置的一项是
A.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B.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C.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D.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三七考试网 提供江苏高考、浙江高考试题、模拟试题
三七考试网 www.37kao.com 免费提供江苏高考、浙江高考复习资料
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邻国之民不加少(更) 河内凶(荒年) ..王无罪岁(归罪) 会论虞常(共同) ..B.日参省乎己(检查) 用心一也(专一) ..以手抚膺坐长叹(坐下) 而绝江河(横渡) ..C.如听仙乐耳暂明(暂时) 伏尸百万(倒下) ..
赢粮景从(担着) 山东豪俊(崤山以东) ...D.余嘉其能行古道(赞许) 皆通习之(普遍) ..
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应当) 官盛则近谀(大、高) ..6.下列句中加点的字均有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 左右欲刃相如 ②相如奉璧西入秦 ③ 赵王鼓瑟 ④ 且庸人尚羞之 ⑤ ....大王必欲急臣 ⑥ 臣乃敢上璧 ..
A .①③/②⑥/④/⑤ B. ①②③/④/⑤⑥ C .①③⑥/②/⑤/④ D. ①②③⑥/④/⑤
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例句“空以身膏草野”中的“膏”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①完璧归赵 ②秦王恐其破璧 ③宁许以负秦曲 ④以先国家而后私仇也 .....⑤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 ⑥宜皆降之 ⑦单于壮其节 ⑧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⑨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⑩毕礼而归之 ..
A.①④⑥⑧ B. ②③⑤⑨ C. ④⑥⑦⑩ D. ②⑦⑨⑩
8.选出“以”字意义和用法与例句都不相同的一组 ....
例: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 .
① 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② 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③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④ 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⑤且以一璧之故 逆强秦之欢。⑥ 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⑦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⑧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
A.①②⑤ B.②③⑥ C.②⑤⑦ D.④⑥⑧ 9.下列句子都不属于被动句的一项是 ....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②君幸于赵王 ③效死于前 ④皆为陛下所成就 ⑤举孝廉不行 ⑥以勇气闻于诸侯 ⑦为降虏于蛮夷 ⑧幸蒙大恩 ⑨终不能加胜于赵
A.①②④⑤⑥ B.①③⑤⑦⑨ C .②③④⑥⑧ D.③⑥⑦⑧⑨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小题。
传是楼记
〔清〕汪琬
昆山徐健庵先生,筑楼于所居之后,凡七楹。间命工木为橱,贮书若干万卷,区为经史子集四种,经则传注义疏之书附焉,史则日录家乘山经野史之书附焉,子则附以卜筮医药之书,集则附以乐府诗余之书,凡为橱者七十有二,部居类汇,各以其次,素标缃帙①,启钥.灿然。于是先生召诸子登斯楼而诏之曰:‚吾何以传女曹哉?吾徐先世,故以清白起家,吾耳目濡染旧矣。盖尝慨夫为人之父祖者,每欲传其土田货财,而子孙未必能世富也;欲传其.金玉珍玩、鼎彝尊斝②之物,而又未必能世宝也;欲传其园池台榭、舞歌舆马之具,而又未.
三七考试网 提供江苏高考、浙江高考试题、模拟试题
三七考试网 www.37kao.com 免费提供江苏高考、浙江高考复习资料
必能世享其娱乐也。吾方以此为鉴。然则吾何以传女曹哉?‛因指书而欣然笑曰:‚所传者惟是矣!‛遂名其楼为‚传是‛,而问记于琬。琬衰病不及为,则先生屡书督之,最后复于先生曰:
甚矣,书之多厄也!由汉氏以来,人主往往重官赏以购之,其下名公贵卿,又往往厚金帛以易之,或亲操翰墨,及分命笔吏以缮录之。然且裒聚未几,而辄至于散佚,以是知藏书之难也。琬顾谓藏之之难不若守之之难,守之之难不若读之之难,尤不若躬体而心得之之难。.是故藏而勿守,犹勿藏也;守而弗读,犹勿守也。夫既已读之矣,而或口与躬违,心与迹忤,采其华而忘其实,是则呻佔③记诵之学所为哗众而窃名者也,与弗读奚以异哉!
古之善读书者,始乎博,终乎约,博之而非夸多斗靡也,约之而非保残安陋也。善读书者根柢于性命而究极于事功:沿流以溯源,无不探也;明体以适用,无不达也。尊所闻,行所知,非善读书者而能如是乎!
今健庵先生既出其所得于书者,上为天子之所器重,次为中朝士大夫之所矜式,藉是以润色大业,对扬休命,有余矣,而又推之以训敕其子姓,俾后先跻巍科,取宦仕,翕然有名于当世,琬然后喟焉太息,以为读书之益弘矣哉!循是道也,虽传诸子孙世世,何不可之有? 若琬则无以与于此矣。居平质驽才下,患于有书而不能读。延及暮年,则又跧伏穷山僻壤之中,耳目固陋,旧学消亡,盖本不足以记斯楼。不得已勉承先生之命,姑为一言复之,先生亦恕其老悖否耶?
【注】①缃帙(zhì):浅黄色的书套。②彝(yí):古代盛酒的器具,也泛指祭器。斝(jiǎ):古代盛酒的器具。③ 呻佔(zhān):诵读。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部居类汇,各以其次 .
次:顺序 旧:通“久” 宝:珍宝 顾:不过,却
B.吾耳目濡染旧矣。 .C.而又未必能世宝也 .
D.琬顾谓藏之之难不若守之之难 .
11.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属于作者对于读书的见解的一组是
①部居类汇,各以其次 ②藏而勿守,犹勿藏也 ③始乎博,终乎约 ④沿流以溯源,无不探也 ⑤尊所闻,行所知 ⑥患于有书而不能读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③④⑤ 12.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D.④⑤⑥
A.作者首先简要的介绍了藏书楼的情况,并通过描述徐健庵言行,交代了“传是楼”的来历。
B.楼主人本来想把金玉珍玩、鼎彝尊斝之类的宝贵文物传给子孙,但又认为将书传给子孙更有价值,因此将其楼命名为“传是楼”。
C.作者认为守书比藏书难,读书又比守书难,最难的是能够从书中取立身处世之道,并身体力行。
D.作者赞扬楼主能运用从书中得到的知识来行事处事,所以上得天子敬重,次为朝中官员敬重。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5分)
(1)吾方以此为鉴。然则吾何以传女曹哉?
(2)循是道也,虽传诸子孙世世,何不可之有?
三七考试网 提供江苏高考、浙江高考试题、模拟试题
三七考试网 www.37kao.com 免费提供江苏高考、浙江高考复习资料
(四)古代诗歌鉴赏(6分)
14.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分)
千秋岁① 秦 观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会,鹓鹭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注】①千秋岁:词牌名。此词作于词人被贬处州时。②西池:汴京(今开封)金明池。③鹓鹭:两种鸟,这里借指同游的同僚、朋友。
⑪请从情与景结合的角度分析词的上片四句在全词中中的作用。(3分)
⑫ 请结合全词内容对赏析“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一句的艺术手法。(3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23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 (13分)
15.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情节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A.孙坚私藏玉玺离开,袁绍大怒,派人送信给荆州刺史刘表,让他半路上截击孙坚。刘表派兵截击孙坚,孙坚在众将保护下,杀出重围,回到江东,从此孙坚与刘表结怨。后来孙坚起兵攻打荆州,结果中计,死于刘表军士乱石、飞箭之下。
B. 曹丕见袁熙的妻子貌美绝伦,便娶做自己的妻子。袁谭投降曹操后,一直有谋反之心。曹操平定冀州后,立即起兵讨伐袁谭。袁谭死后,曹操听从郭嘉的建议,远涉沙漠,进军乌桓,乘胜追击袁尚和袁熙。
C.为了除掉董卓,司徒王允巧使连环计,让董卓和吕布为争夺歌伎貂蝉而发生冲突:他把歌伎貂蝉纳为义女,将董卓请到家中,把貂蝉作为歌伎献给董卓;几天后,他请吕布到家,把貂蝉许给吕布为妾。之后,他就把貂蝉送到董卓府中。
D.火烧博望坡之后,曹操派曹仁和曹洪大军进攻新野。诸葛亮料新野呆不了,就留下空城,民房屋上藏硫磺等引火之物。曹军未知是计,造饭安歇。夜里狂风大作,埋伏在城外的刘备军往城里射火箭。军士飞报火起,曹仁还言是造饭不慎所致。
E. 谋士徐庶曾经辅佐刘备大胜曹操。后来,曹操捉得其母,徐母被迫写信给徐庶,将徐庶骗去许昌。徐母得徐庶为尽孝而离开刘备后,痛斥徐庶,并上吊身亡以绝徐庶尽孝之念。
16.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A. 赤壁之战前夜,庞统向周瑜献连环计,瑜预设使蒋干邀庞统到曹营。操与统同观营寨,又共论兵法。统巧舌如簧使操爱护。统乘机提出可将巨细船配搭,首尾用铁环连锁,铺阔板以便行走。
B.蔡夫人听到刘备反对刘表立幼子刘琮为继承时,就对刘备起了杀心。刘备自知失言,连夜离开荆州回新野。蔡夫人与弟蔡瑁密谋,以刘表名义在襄阳设下鸿门宴,请刘备赴会,欲谋陷害。在宴会上,刘备察觉他们的意图,借如厕之际,骑的卢马仓皇而逃。
C. 孙权派吕蒙,甘宁领兵攻打合淝。守将张辽派李典在逍遥津北埋伏,吕蒙甘宁杀来,
三七考试网 提供江苏高考、浙江高考试题、模拟试题
三七考试网 www.37kao.com 免费提供江苏高考、浙江高考复习资料
正巧碰到乐进,乐进诈败而走。甘宁和吕蒙引军追赶,不料行军至逍遥津时,张辽,李典杀到,吕蒙,甘宁回兵时已晚。
D. 听说张鲁要来进犯,刘璋无策。张松自告奋勇去许都,想说服曹操攻打张鲁,准备把西川地图献给曹操,不料曹操欺负张松相貌猥琐,不予礼遇。
E. “时值隆冬,天气严寒,彤云密布。行无数里,忽然朔风凛凛,瑞雪霏霏:山如玉簇,林似银妆。”这是刘备第三次到隆中的情景。
17.简答题。(任选一题)(5分)
⑪“宛城战张绣”是曹操一生中最惨痛的失败之一,在这场战争中,他丧爱将、折长子、失爱侄。请简述这个故事的经过。
⑫ “剑割髭髯应丧胆,马超声价盖天高。”请简述与之相关的故事情节。
(二)文化经典阅读(10分)
18.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5分)
孟子曰:‚欲责者,人之同心也。人人有贵于己者,弗思耳。人之所贵者,非良贵也。赵孟①之所贵,赵孟能贱之。《诗》云:‘既醉以酒,既饱以德②。’而饱乎仁义也.所以不愿人之膏粱之味也;令闻广誉施于身。所以不愿人之文绣也,‛ (《孟子·告子上》)
【注】①赵孟:春秋时晋国正卿赵盾.字孟。这里以赵孟代指有权势的人物.不一定具体指哪一个。②既醉以酒。既饱以德:引自《诗经·大雅·既醉》。
(1)下面各项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尊贵的地位需要靠自身的修养和努力获得。
B.人人都有可尊贵的东西,只是不去想到它罢了。
C.别人尊贵的东西,不是真正尊贵的东西。 D.精神上的富足比华衣美食更加可贵。
(2)请根据上面的文字内容,联系下面选段,说说孟子的修养观。
孟子曰:‚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人爵;既得人爵,而弃其天爵,则惑之甚者也.终亦必亡而已矣。‛ (《孟子·告子上》)
19.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5分) ①孟子曰:‚君子不亮①,恶乎执?‛(《孟子·告子下》)
②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孟子·离娄下》) ③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④子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②然小人哉!‛(《论语·子路》)
⑤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论语·阳货》) ⑥孟子曰: ‚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孟子 告子下》
【注】①亮;同“谅”,诚信。②硁硁(kēng):浅薄固执的样子。
根据以上选段, 简要分析孔子、孟子关于“信”的辩证观和教育观。
三七考试网 提供江苏高考、浙江高考试题、模拟试题
三七考试网 www.37kao.com 免费提供江苏高考、浙江高考复习资料
三、现代文阅读(11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0—23小题。
渡头闲想 施蛰存
①乡间的小径把我引到这渡头来了。我该说它是古渡吗?‚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似乎以古渡较有诗意,然而恐怕这个渡头未必古;倘若说是野渡呢,‚野渡无人舟自横‛,也未尝不妙。无奈这里的渡船上明明有人,船也忙得没有横的工夫,喔,让我想来,还有什么形容渡头的现成字眼呢?虽然花工夫翻几部书,也许会搜索出一些来的,可是一个形容词又值得了几文钱!
②当我走到渡头时,在我前面的三个人都已经下了船。我立在岸上,看着这三个静静地站立在船中的渡客和把着橹的舟子。说不定这时候他们对于我的怀疑比我对于他们的更大,这是从舟子招呼我的语气中可以分明地听懂的:摆渡吗?——在没有回话之前,我先在自己心中照样问了一句,‚摆渡吗?‛于是我摇摇头。这摇摇头,在那舟子眼里,一定是以为我表示了并无摆渡之意,而实际上呢,我只是一种蒙蒙昧昧的不臵可否的举动。
③何以不臵可否?那是因为我根本不知道这摆渡的意味。我知道在一刻之后,这渡船就.....会撑到对岸去的,船里的这些渡客也会在对岸上了岸,继续他们的行程。但我呢?我非但不知道对岸是什么地方,就连现在我伫立着的究竟是什么处所也全不熟悉。我将从什么地方到什么地方去呢?
④当我沉思的一刹那,已又有四五个乡人从田垄走来,相扶着下船。小小的渡船的两舷,已经贴着水面了。那舟子摇动着橹,发着轻柔的欸乃声,于是这渡船横流而去了。 ⑤‚容与乎中流‛,‚春水船如天上坐‛,我以为通常的情形下,坐船是一种人生的逸趣,不管坐船的或撑船的是忙人抑是闲人,是快乐人抑是忧愁人,当他在这飘浮之际,我想他一定能有至少十分钟来欣赏这乘船的滋味的。可是我觉得这乘船的趣味却不足以描绘那些摆渡的客人们。
⑥你试回头一看那渡船上的情形怎样?渡船的行程是不自然的,它的橹自如一把截断江流的利剪。然而它又并不爽快地剪,它还得防备着拦腰而来的船头,因此只好曲曲折折地剪过去。那些渡客们既无风景可看,又无并行的船舶可以引为伴侣,而且更无那样闲逸的兴致。只因他们在下船的时候,心中就想到了上岸。他们乘船的观念,是无异于在岸上匆急地步行的——不,恐怕还更为严肃一些,你看他们各自静悄悄地鹄立着,即使是相识的同行者,也不再像在岸上步行时那样地谈笑自若了。
⑦至于那舟子呢?他的命运也不同于普通的舟子。他没有浮家泛宅的乐趣,却又必须每天生活于水上。他终日沉默地摇着橹,从此岸到彼岸地转运着一些匆急的旅人。‚逝者如斯夫!‛而他却永远停留在一个地方。真是单调的生涯啊! ⑧我想,做渡船上的舟子的,必须是个头脑简单的人,或是乐天安命的人。我想起以前所见到过的许多摇渡船的,他们好像都是一个类型的人物。也许他们并不觉得生涯之单调,他们并不嫌厌他们的职业。看他们漠不经心地等候着渡客,又漠不经心地摇着船到对岸去,又漠不经心地从船板底下取出一瓶酒来仰头饮着——是的,他们大多是喝酒的,这种对于生活的恬淡态度,真使如我这样为衣食而奔走的人觉得不可理解了。倘若他不是一个简单的白痴,就一定是一个善于处世的哲人;然而这两种人在外表上是本来没有什么差异的。
⑨现在,他已经从对岸渡了一船的客人回来了——回来?喔,我不知道这在他可算得是
三七考试网 提供江苏高考、浙江高考试题、模拟试题
三七考试网 www.37kao.com 免费提供江苏高考、浙江高考复习资料
回来否?一左一右的欹侧着,这笨拙的渡船已经在渐渐地迫近了。我分明看见,那舟子老是望着我。我知道他不能了解我,也许更甚于我不能了解他。明明走到了渡口,却决无渡江之意,既然如此,那么独自匆急地踱到渡头来做什么呢?至于既非觅渡,又不回步,这样痴呆地立在岸上,又是什么用意呢?我想这喝饱了老酒的舟子恐怕未必会感觉到我因为正踟蹰于生命的江流的渡头,而不禁有单调之感吧。
⑩客人们一个个地上岸了。他们各人付给了渡资——并不交与舟子的手掌中,他们都很熟悉地把铜元放在船板上,兴奋地一跃上岸,继续各人的行程了。这使我偶然想起德国诗人乌兰的《渡头咏》①的末一节来:
哦,船夫,拿去吧,
我出三倍的摆渡钱。 因为除了岸边的我, 还有你所看不见的
一双魂灵在我身边。 喔!这样说来,或许每个人都负载着灵魂行路,做人的责任也太重得可怕了,四野苍茫,我真凛然于这出三倍渡船钱的客人身旁看不见的一双魂灵了。
【注】①乌兰,一般翻译为乌兰德,德国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许多诗歌及民谣有民间传说的风格。本诗描绘了一个人带着自己(以及友人)的灵魂摆渡的情形。
20.下面对文章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A.作者从不知如何形容眼前的渡口入笔,开篇富有文采,自然贴切。 B.第④段欸乃的桨声,既写眼前景况,又起到引出作者思绪的作用。 C.文章第②段与第⑨段相互照应,表达出作者恨无知音的沮丧之情。 D.第⑩小节的细节描写,生动地表现出渡船上客人们的淳朴与诚信。 E.文章由渡口所见引发感慨,展现了一个文人苦闷迷茫的精神世界。
21.第⑤段写了通常情况下泛舟的“逸趣”,简析其在文中的作用。(3分)
22.文章结尾引用了德国诗人乌兰的《渡头咏》,这样的结尾耐人寻味,请作赏析。(4分)
四、写作(70分)(以下两题,任选一题)
23. 阅读以下文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①郁达夫在《怀鲁迅》一文中说过:‚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②因说地球转动,伽利略被审判。当他出来时,他的学生冲过来:‚老师,你顶住了?‛ 伽利略:‚不,我招了。‛ 学生震惊:‚为什么?‛ 伽利略:‚因为我怕挨揍。‛ 学生愤怒:没有英雄的国家真不幸!‛ 伽利略摇头:‚不,需要英雄的国家才不幸!‛
对以上文字,你有何看法?
三七考试网 提供江苏高考、浙江高考试题、模拟试题
三七考试网 www.37kao.com 免费提供江苏高考、浙江高考复习资料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3)立意自定;(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厦门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三半期考语文参考答案
一、古代诗文阅读(46分)
⑪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方钩连。 ⑫一樽还酹江月
⑬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⑭一片神鸦社鼓
⑮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⑯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⑰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⑱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二)语基及课内文言文选择题(18分)
1.C,都表被动2. D 3.C 4.A 5.A( B坐:徒,空 ;C暂:忽然,一下子;D当:判处)
6.C 7.B 8.D 9.D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14分) 10.C(宝,动词,珍藏)
三七考试网 提供江苏高考、浙江高考试题、模拟试题
三七考试网 www.37kao.com 免费提供江苏高考、浙江高考复习资料
11.C①是传是楼的情况②是对于藏书、守书的看法。⑥是作者说自己的读书现状。 12.B(“本来想把金玉珍玩、鼎彝尊斝之类的宝贵文物传给子孙”于文无据。)
13.(1)我正把这些事例看作鉴戒。既然这样,那么,我拿什么东西来传给你们呢?(以„„为,然则1分)
(2)遵循这条道路,即使传给子子孙孙,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循,虽,宾语前置各1分。)
译文:假若天下都能相亲相爱,爱别人就象爱自己,还能有不孝的吗?看待父 亲、兄弟和君上象自己一样,怎么会做出不孝的事呢?还会有不慈爱的吗?看待弟弟、儿子与臣下象自己一样,怎么会做出不慈的事呢?所以不孝不慈 都没有了。
昆山徐健菴先生,在他的住宅后面造了一幢楼房,共有七间,同时命工匠砍削木材,起造大橱,贮书若干万卷,区分为经史子集四部,经部中附以经传义疏等方面的书,史部中附以日录、家乘、山经、野史等方面的书,子部中附以卜筮、医药等方面的书,集部中附以乐府、诗余等方面的书,共有七十二个橱,按照部类臵放,都有一定秩序,白色的标签,浅黄的封套,打开橱门,灿然在目。于是先生召集儿孙,登楼而教训他们说:‚我用什么东西来传给你们呢?我们徐家先世,本来就身家清白,以读书应试起家,我耳濡目染已很久了。我曾感慨那些做父祖辈的,有的想把土地家产传下去,而子孙不一定能世世代代富下去;有的想把金玉珍玩、鼎彝尊斝之类的宝贵文物传下去,而子孙又不一定能够世世珍藏这些东西;有的想把园池台榭、舞歌车马之类传下去,而子孙后代又不一定能世世享受这些娱乐。我正把这些事例看作鉴戒。既然这样,那么我拿什么东西来传给你们呢?‛这时他指着书高兴地笑着说:‚我传给你们的,就是这些了!‛于是就以‚传是‛两字作为楼名,而要我作一篇记。我体衰多病,不能一下子写出来,先生多次写信催促,最后我只得用下面这些话来回复先生:
书遇到的灾难太厉害了!从汉代以来,皇帝常常用官家的丰厚赏金去买书,皇帝以下,名公贵卿又常常用许多钱物去换书,有的亲自动笔,有的雇请抄手,加以誉录。但是聚集不久,就常常遭故散失,由此可知藏书之难了。不过,我以为藏书之难还比不上守书之难,守书之难又比不上读书之难,更比不上亲身去实行了而有所体会之难。所以藏书而不能守,同不藏书没有什么两样;守住了而不能读,同守不住没有什么两样。虽然已经读了,而如果嘴上是一套,实行的又是另一套,心中想的和实际做的不一致,采了它的花而忘记了它的果实,那么就是用记诵之学来骗骗众人而欺世盗名的人了,同不读书又有什么不同呢?
古代善于读书的人,开始时博览,到最后就专攻,博览群书并不是为了炫耀自己的广博,专攻一门也不是抱残守残。善于读书的人以性命之理为基础,而最终则要体现在事业和功绩中:循着流追溯源,没有什么不能弄明白的;明白了道理再去实行,没有不能做到的。尊重所听到的教诲,力行所学到的道理,不是善于读书的人能这样吗?
现在健菴先生已经拿出从书中得到的道理,上能得到天子的器重,次能被朝廷士大夫所敬重和取法,借此以为国家大业增添光彩,以报答称扬美善的命令,绰有余裕,再推而广之,用以训敕后辈,使他们能先后跻身巍科,取得高官厚禄,在当世被人一致称道,我只有赞叹不绝,以为读书的好处实在太大了!遵循这条道路,即使传给子子孙孙,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像我这个人就没有资格参预其中了。平时愚笨无才,苦于有书而不能读。现在到了晚年,又只能蜷伏在穷山僻壤之中,孤陋寡闻,过去学到的都已衰退了,本来没有资格来为这座楼作记。不是已勉强应承先生之命,姑且写这些话回复,先生能否原谅我的老谬呢? (四)古代诗歌鉴赏(6分)
⑪浅浅的春寒从溪水边、城郭旁消退了,天气转暖,花影摇曳,莺声盈耳,一派热闹的城郊暮春风光。这四句写眼前之景,交代了人物活动的时令、地点。(1分)奠定全文的感
三七考试网 提供江苏高考、浙江高考试题、模拟试题
三七考试网 www.37kao.com 免费提供江苏高考、浙江高考复习资料
情基调。以乐景衬哀情:春色虽美,但词人远谪他乡,孑然一身,触景生情,眼前的春色反倒勾起了对往昔的回忆。(2分)
⑫双关:“春去也”一声浩叹,不仅是在感慨春光已逝,同时也暗示自己生命的春天将一去不复返,可谓一语双关,言简意深。(1分)
借代,“飞红万点”生动地写出了暮春时节落英缤纷的景象,画面凄美,令人伤感;(1分)
比喻,“愁如海”,以深不可测、茫无边际的大海写出了词人愁之深、愁之广,这愁既有伤春之愁、年华已逝的悲愁,也有人生失意的愁苦。(1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23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 (13分)
15.答案: C. E. (C. 他先将吕布清到家中,把歌伎貂蝉作为义女许给吕布为妾。几天后,又把貂蝉作为歌伎献给董卓,并送到董卓府中。E伪造徐母亲笔信)
16.答案:B.E.(B.是伊籍告密,不是刘备察觉。E.后面是刘备二顾茅庐的情景,不是第三次。) 17.⑪答案:曹操讨伐张绣,张绣投降。(1分)后操与张济之妻邹氏私通。张绣深感受辱,密谋杀曹。(1分)灌醉典韦,派胡车儿盗走双戟,射死典韦,追杀曹操。(1分)在逃亡中,曹安民被杀。(1分)操人马中箭,长子曹昂把自己的马给操骑,被乱箭射死。操乃走脱。(1分)
⑫ 曹操被马超击败溃逃,听见有人叫:“穿红袍的是曹操!”便脱下红袍。(1分)又听见大叫:“长胡子的是曹操!”便惊慌割了胡子。(1分)又听见:“短胡子的是曹操!”立即扯起衣角包着下巴逃跑。(1分)马超追上,曹操吓得绕树而走,马超一枪刺在树上,曹操乘机逃走。(1分)马超追去,被曹洪拦住。曹操逃脱。(1分)
(二)文化经典阅读(10分) 18.(1)C(2分)(应为“别人给予的尊贵,不是真正的尊贵”,因为“赵孟给予了一个人尊贵,赵孟也能使他低贱”。) 【参考译文】 孟子说:‚渴望尊贵。这是人们的共同心理。不过,每个人 自己其实都有宝贵的东西.只不过平时没有想到它罢了。别人所给予的尊贵,并不是真正的尊贵。赵孟给予了一个人尊贵.赵孟也能使他低贱。《诗经》上说:‘酒已经喝醉了,德已经享尽。’这是说仁义道德很充实,也就不羡慕别人的美味佳肴了:四方传播的好名声在我身上,也就不羡慕剐人的锦绣衣裳了。‛ (2)孟子认为世上有两种尊贵的东西,一是外在的,即膏粱文绣,这是要靠别人给与的;二是内在的,即仁义道德,这是靠自己良心发现,自己培育滋养的。(1分)前者并不是真正尊贵的东西,因为别人可以给与你也可以剥夺你;后者才是真正尊贵的,别人不可剥夺的。(1分)要坚持自身修养,才能得到真正的尊贵,如果为了名利地位而放弃培养自身的美好品德,那么名利地位最终也会丧失。(1分)
【【参考译文】 孟子说:‚有天赐的爵位,有人授的爵位。仁义忠信,不厌倦地乐于行善.这是天赐的爵位;公卿大夫,这是人授的爵位。古代的人修养天赐的爵位,水到渠成地获得人授的爵位。现在的人修养天赐的爵位,其目的就在于追求人授的爵位;一旦得到人授的爵位,便抛弃了天赐的爵位,那实在是太糊涂了,最终连人授的爵位也必定会失去。‛ 19. 答: 在孔孟子看来一方面,“信”是君子立身处世的基本原则之一;但另一方面,又不能拘泥于小节小信,固执不变者是“小人”之见。(2分)应该以“义”来进行调节变通,而做一个通权达变的人,这就是孟子所说的“惟义所在。”,二者的辩证统一,要大信,不要小信;要在原则问题上讲信用,不要拘泥固守于小节上的一成不变。(2分) 孔孟提倡“不屑之教”,即故意冷落学生,促其反思自身言行,激其发奋努力,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三七考试网 提供江苏高考、浙江高考试题、模拟试题
三七考试网 www.37kao.com 免费提供江苏高考、浙江高考复习资料
(1分)
三、现代文阅读(11分)
20.(C.作者此处并没有“恨无知音”的感慨;D.为了突出表现客人们的无思无虑,从而与下文形成对照;)
21.将自己泛舟的感受与渡船上的人们感受进行对比(1分),突出了渡船上人们为生计奔忙的无趣(1分),表达了作者对于生计重压下的人生状况的不满(1分)。 22.作者引用《渡头咏》,意在指出渡口不仅是路途中的渡口,更是人的灵魂的渡口,(1分)增强了作者因找不到人生方向的苦闷与沉重之感(1分),深化了全文的主旨(1分),增加了文学色彩,使内含更丰富(1分)。
三七考试网 提供江苏高考、浙江高考试题、模拟试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