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第l2期 第3O卷 (总372期)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JOUPa ̄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lJIN P】融DV CE Nn 12.2014 VoL 30 TotalNo.372 思想品德课教学渗透传统美德教育有效方法初探 杨丽莉 (白城职业技术学院,吉林白城137000) 摘要: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了许许多多的优秀传统美德。这些优秀传统美德不断发展,同时随着时 代的发展又被注入了新的内容,它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思想品德课作为中学生道德教育培养的重要阵地,如何将中 华传统美德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如何使学生将这些优秀的传统美德继承和发扬下去,使之代代传承和弘扬,已成为中学 思想品德教师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传统美德;美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C,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4)l2—0o75—02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了许 多的优秀传统美德。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这些优 秀传统美德又被注入了新的内容,它是我们中华民 的原则。 二、提高思想品德教师的基本素质,确保“传 美”教育渗透的有效性 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中学生作为民族的希望和祖国 未来的建设者,其思想道德发展情况将关系到民族 的兴衰与成败。思想品德课作为培养中学生道德教 思想品德教师作为“传美”教育的传播者,要在 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就必须 有一定的基本素质。与其他学科教师相比,思想品 德教师的基本素质既有共同性又有特殊性,概括起 来包括以下两种素质:一是教师要有崇高的思想道 育的重要阵地,如何将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渗透到课 堂教学中,如何使学生将这些优秀的传统美德继承 和发扬下去,已成为中学思想品德教师的当务之急。 对于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德素养;二是教师要有深厚的知识业务水平。具体 表现在:教师要有坚定的思想政治素质;教师要有良 、建立传统美德教育评价指标体系 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评价的目的是想以评价为手 好的道德修养;教师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教师要有 精湛的业务素质。这四种基本素质构成了思想品德 教师的整体素质,也是衡量教师教学能力高低的 标准。 三、关注各教学环节,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渗透 段,来判断评价对象是否达到预定目标,并将结果反 馈给评价对象。由于学科教学的局限性,对传统美 德教育效果的评价主要是通过教师在课堂中进行德 育过程来实现的,具体的作法就是以课堂教学内容 为评价内容,以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行为和这些行 (一)做好备课,有效预设 为想达到的传统美德教育目标为依据建立评价指标 体系。一般来说,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评价指标体 系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工作评 所谓备课就是指教师要根据学科特点和课程标 准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表达 方法,确保学生有效学习。作为思想品德教师,要将 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更好地渗透在思想品德课教学 中,就一定要认识到传统美德教育不是空洞直白的 说教,更不是生搬硬套的灌输,这就要求教师对教材 要进行认真的研究,在充分了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 价;二是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效果评价。在建立中华 传统美德教育评价的时候,应本着思想品德与现实 相统一的原则、整体性与个体性相统一的原则、客观 性与有效性相统一的原则、复杂性与简单性相统一 收稿日期:20l4~1O—l4 作者简介:杨丽莉(198l一),女,吉林白城人,白城职业技术学院,中学一级,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75 掌握教材的精华部分,尤其是对可以进行中华传统 美德教育渗透的内容更要进行认真挖掘,选择恰当 的教学方法,进行有效渗透。 (二)课堂教学,抓好环节 课堂教学是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渗透的重要途 径,因此,思想品德教师要把握好课堂教学的各个环 节进行有效教学,根据学生特点潜移默化地渗透传 统美德教育。 1.创设情境,在导人新课时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渗透。导人是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也是一个非 常重要的环节,处理得好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十年的教学经验让我总结出,在新课导入时进行传 统美德教育的渗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本节课的好 奇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学生产生深刻 的印象,学生注意力能很快集中,并马上进入学习 状态。 2.层层引导,在讲授内容时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渗透。随着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学过程也由以前的 “填鸭式”变成了启发示教学。这就决定了教师要 通过设计问题来层层引导学生,引领他们探求知识, 领悟真理。思想品德教师在设计问题时既要符合 《课程标准》的要求,又要符合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评 价体系的要求,既要符合教学内容的要求,又要符合 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和认识能力。 3.注重外延,在布置作业中渗透传统美德教育。 课后作业作为检验课堂教学效果的手段之一,目前 已被广泛地应用于教学中。思想品德学科的教学目 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所以在作业的形 式上应比其他学科开放得多。比如在讲《诚信做人 到永远》这一课时,我要求学生搜集社会上有关诚 信问题的现象,谈谈对诚信问题的看法,以小论文的 形式写出来,然后针对学生的作业,组织学生进行讨 论和点评。 (三)实践活动,亲身领悟 传统美德教育渗透的途径是多样的,由于课堂 教学的局限性,所以单靠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传统 美德教育的渗透是不够的,这就要求思想品德教师 要拓宽传统美德教育渗透的渠道,通过开展丰富的 课外实践活动,来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真正 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优化传统美德教育渗透的 效果。 1.通过专题活动,渗透传统美德教育。教师可 通过举办传统美德故事会、观看传统美德故事片、举 办传统美德主题图片展、弘扬传统美德征文比赛和 辩论会等活动,向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渗透。如 76 在学习《我爱我家》这一课时,我组织学生观看地震 中母亲救子的视频,使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受到母爱 的伟大。在母亲节来临之际,组织学生为母亲写封 信。在元旦来临之际,我让学生用自制的卡片取代 花钱买的卡片和鲜花,送给老师和同学,既表达了他 们对老师、对同学的感情,又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 力、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注意节俭的好品德。 2.利用节日,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渗透。如在清 明节,可以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进行扫墓,让学生缅 怀革命先烈;在“三八”妇女节,组织学生开展“微笑 妈妈”的孝心教育;在“七一”党的生日,组织学生征 文比赛,让学生表达对党的热爱;在“重阳节”的时 候,组织学生到敬老院看望老人,不但为他们带去礼 物还为他们表演节目。通过开展这些课外活动,不 仅培养了学生的能力,而且也促进了传统美德教育 的渗透。 3.通过开展参观、问卷调查和访问等形式,向学 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渗透。为了更好的让学生走 出校园,开阔眼界、视野,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观、 走访和调查等形式,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渗透。如教 师可以组织学生查找有关资料总结归纳改革开放以 来家乡发生的巨大变化;组织学生到街道、市区等人 员密集的地方调查环保情况;组织学生对本市的老 革命家进行访问,了解我市发展的历史进程;组织学 生参观博物馆、家乡人文古迹、自然景观等。通过这 些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 感和对家乡的热爱,并引导学生将这种对家乡的爱 升华为对国家和社会的爱。 总之,通过这些课外实践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学 生的业余生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责任 感,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 价值观,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传统美德教育渗透的 实效性。 [参考文献] f1]朱明光,蓝维.思想政治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 大学出版社,2000. [2]吴铎.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社.1994. [3]中宣部和教育部.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 施纲要[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4]何先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渗透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 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09,(4). [5]薛玲珑,薛婧.心理健康教育:德育渗透的重要途径[J].盐 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