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10年高等职业教育对口招生
化工类专理论综合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50个小题,每题2分,共10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选出,并填写在答题卡上) 1.在标准状况下,下列物质中含有分子数最多的是
A.22.4LH2
B.22.4LH2O
C.1molH2S
D.3.1×1023个CO2分子
2.下列关于镁的说法正确的是
A.镁是活泼金属,但在空气中却很稳定 B.镁极易与水反应,生成可溶性碱 C.燃着的镁条伸入CO2中会熄灭 D.Mg与Cl2不反应 3.Cl2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当Cl2泄漏时,最佳的自救措施是
A.躲到较高的地方去 C.躲到低洼的地方去 A.n-m+3 C.m+n-3 A.pH=5的溶液 C.[OH]=10A.NaCl
—
—12
B.多饮豆浆和牛乳 D.原地等待救援
4.R3—的核外共有m个电子,核内有n个中子,则原子R的质量数为
B.n-m-3 D.m+n+3
B.[OH]=106mol/L的溶液
—
—
5.下列溶液酸性最强的是
mol/L的溶液 D.pH=7的溶液
6.分别把0.1mol/L的下列溶液装入相同的导电装置中通电后灯泡最暗的是
B.NH4Cl C.NaAc D.NH3•H2O
7..常温下铝在其中不溶解的是
A.NaOH B.稀HNO3 C.HCl D.浓H2SO4
8.下列事实与电化学无关的是
A.自行车的不锈钢圈不易生锈
B.黄铜(铜和锌的合金)制的铜锣不易产生铜绿 C.铜铝导线一般不连接起来做导线 D.满在地面下的铁管一般比地上的易腐蚀
9.在Cu+2H2SO4(浓)=CuSO4+SO2↑+2H2O的反应中,还原产物和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
是
A.1:1 B.1:2 C.2:1 D.2:3 10.氧族元素随着原子半径的增大,下列变化规律正确的是
A.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增大 B.离子的还原性逐渐增强
第 1 页 共 8 页
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 D.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增强 比是
A.1:1 B.1:2 C.2:1 D.2:3 12.在配合物[Co(NH3)2Cl](NO3)2中,中心离子的电荷数是
A.1+ A.2 A.1-丁醇
A.
17.苯环上含有下列取代基时,最易发生硝化反应的是
A.—NO2 A.甲醛 A.丙酮 A.CH3CH2Br A.葡萄糖
B.—OH B.乙醛 B.甲醛
C.—COOH C.丙酮 C.环己酮
18.与格氏试剂反应可以制取仲醇的是
D.乙酸 D.苯乙酮
19.下列物质与苯肼进行羰基加成缩合最容易反应的是 20.下列物质中能发生加成反应、消除反应、取代反应的是
B.CH3CH===CH2 C.CH3CH2OH B.果糖
C.蔗糖
B.2+ B.3
C.3+ C.4
D.3— D.5
14.分子式为C5H8的炔烃,其同分异构体的数目 15.下列各种醇发生消除反应最快的是
B.2-丁醇 C.2-甲基-1-丙醇
11.在Cu+2H2SO4(浓)=CuSO4+SO2↑+2H2O的反应中,还原产物和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之
D.2-甲基-2-丙醇
16.乙苯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生成的一氯代物主要是
CH2 CH2Cl
B.
CH2 CH3 —Cl
Cl D.—CH3
C.
CHCl CH3
D.
CH2 CH3
D.CH3CHBrCHO D.麦芽糖
21.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中,不与托伦试剂反应的是
22.传统塑料很难降解,导致“白色污染”,因此国家发布限塑令以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
[CH2-CH]n 是一种塑料,它的单体是
CH3
A.CH2=CH2和CH4 B.CH3-CH==CH2 C.CH3CH2CH3 D. CH2=CH2 23.下列关于分析天平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A.天平不水平时需要调节平衡螺丝
B.加减砝码的原则是由小到大,中间截取逐级试验 C.分析天平的灵敏度不符合要求时,需调整感量螺丝 D.开启天平时,需快速开启升降枢旋钮
第 2 页 共 8 页
24.在定量分析过程中,容量瓶适用于
A.储存标准溶液 B.量取一定体积的溶液 C.加热溶液 25.下列操作不引起系统误差的是
A.滴定管未校准 B.滴定石油溶液溅出 C.指示剂选择不当 D.试剂中含少量杂质 26.在定量分析中做空白试验的目的是
A.提高精密度
B.消除偶然误差 C.消除过失误差 D.提高准确度
27.测定试样中CaO的质量分数,以下结果表示正确的是
A.11% B.11.1% C.11.08% D.11.077% 28.0.1000 mol·L1HCl溶液对CaO (摩尔质量为56.08 g·mol1)的滴定度是
-
-
D.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
A.0.02804 g·mL1 B.0.002804 g·mL1
-
--
C.0.5608 g·mL1 D.0.005608 g·mL1
-
29.下列溶液不能装入酸式滴定管的是
A.AgNO3 A.甲基橙 A.1:1
B.NH4Cl B.溴甲酚绿 B.1:2
C.NaAc C.甲基红 C.1:10 B.滴定速度
D.I2 D.酚酞 D.10:1
30.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氢氧化钠时所用的指示剂是
31.在总浓度相同的情况下,缓冲容量最大时各组分的浓度比是 32.强酸滴定一元弱算时,影响滴定突越范围的因素是
A.溶液的浓度和酸度
C.饱和溶液的浓度和和弱酸的Ka值 D.滴定方式 33.下列关于水硬度测定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A.钙硬度:pH≥12二甲酚橙为指示剂 B.钙硬度:调pH之前先加HCl并煮沸 C.钙硬度:NaOH可以过量加入
+
D.总硬度:pH=10,钙指示剂为指示剂 C.蓝 C.K2Cr2O7
D.绿
34.pH=12时测水硬度,钙指示剂与Ca2形成配合物的颜色
A.红 A.Na2CO3 A.0.1000mol/L
+
B.黄 B.I2
35.标定Na2S2O3常用的基准物质是
D.Na2B4O7·10H2O
36.Na2C2O4溶液与0.04000mol/LKMnO4溶液等体积恰好反应,则Na2C2O4的浓度为
B.0.08000mol/L C.0.05000mol/L D.0.04000mol/L
B.终点易于观察 D.兼顾B和C
第 3 页 共 8 页
37.K2Cr2O7法测定Fe2,需要在硫—磷混酸中进行的原因是
A.加快反应速率
C.降低Fe3/Fe2电对的电位
+
+
38.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草酸溶液,滴定条件是
A.滴定速度先快后慢 C.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进行 A.I2
B.NaOH
-
B.在室温下进行 D.75℃~85℃进行 C.EDTA
D.HCl
39.读数时需读取滴定管页面两侧最高点的是
40.佛尔哈德法滴定Cl达终点时,经摇动后红色褪去,时原因是
A.FeSCN2+不稳定
-
B.AgSCN比AgCl溶解度小
+
C.AgSCN比AgCl溶解度大 D.摇动使Fe(SCN)2分解 41.发扬司法测定Cl含量时,为了防止沉淀凝聚,需要加入的物质是
A.硝基苯
B.糊精
C.铬酸钾
+
D.署红
42.用生成CaC2O4的重量法测定溶液中Ca2含量时,影响沉淀溶解度的主要因素是
A.水解效应 B.酸效应 C.盐效应 D.配位效应 43.坩埚或称量瓶恒重的标准是连续两次称得质量之差小于
A.0.2mg B.0.1mg C.0.3mg D.0.4mg
二、简答题(本大共5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将BaCO3粉末投入到FeCl3溶液中,可看到粉末逐渐减少,有红色沉淀并伴有气泡,试说明原因并写出离子方程式。
2.根据电池反应2Fe3+Cu
+
2Fe2+Cu2写出原电池的符号及电极反应。
+
+
3.写出实验室制备NH3的化学方程式,并说明如何收集和检验氨气。
4.请用化学方法鉴别乙醛、丙酮、乙醇和乙酸。(5分)
第 4 页 共 8 页
5.简述标定法配置EDTA标准溶液的步骤及主要仪器。
三、计算题(本大题3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2.取一份水样100.0mL,调节pH=10,以铬黑T为指示剂,用0.01000mol/L的EDTA滴定至终点,消耗22.50mL,另取一份水样100.0mL,调节pH=12,加钙指示剂,然后用同浓度的EDTA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13.00mL,求(1)该水样的总硬度(以CaOmg/L表示);(2)Ca2、Mg2的
+
+
含量(以mg/L表示),[M(Ca)=40.00g/mol,M(Mg)=24.03 g/mol,M(CaO)=56.08 g/mol]
3.称取(NH4)2SO4试样1.8250g,溶液后转移至250mL的容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吸取25.00mL与蒸馏装置中,加入过量的NaOH进行蒸馏,蒸出的NH3用50.00mL浓度为c(H2SO4)=0.05100mol/L的H2SO4溶液吸收,剩余的H2SO4用c(NaOH)=0.0960mol/L的NaOH标准溶液返滴定,消耗NaOH溶液27.90mL,试计算(NH4)2SO4及NH3的质量分数。 [M((NH4)2SO4)=132.13g/mol;M(NH3)=17.03g/mol)]
第 5 页 共 8 页
四、综合分析题(本大题5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1.A、B、C、D、E为常见气体,已知A和B可以在高温、高压下催化生成C,C具有刺激性气味并且分子中含有10个电子;C在纯氧中燃烧可得A,催化氧化可得无色气体D;D在空气中氧化生成红棕色气体E;B和Cl2在光照下生成一种极易溶于水的气体。试写出A、B、C、D、E的分子式,以及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0分)
3.某混合碱含有NaOH、NaHCO3、Na2CO3中的两种,以下是操作人员用HCl标准溶液,采用双指示剂法分析分析此混合碱样的步骤: 步骤一:称取混合碱样mg。
步骤二:以酚酞为指示剂,用HCl标准溶液滴定混合碱样溶液。
① 将称好的混合碱样溶液,定量转移到250mL容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度,摇匀。
② 用左手拿洗耳球,右手的拇指轻轻按住移液管的关口移取25.00mL碱液,将移液管倾斜放
入锥形瓶中,管管尖端紧贴容器内壁,待液面下降到管尖,等待30s后,取出移液管即可。 ③ 滴定至酚酞变色。消耗标准溶液体积为V1mL。
步骤三:加入甲基橙指示剂,继续用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时消耗标准溶液体积为V2mL。
第 6 页 共 8 页
步骤四:结果计算。
请回答:(1)请改正步骤二②中的不当之处。
(2)如果V2>V1>0,请判断混合碱样的组成,并写出各组分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
(3)假设该操作人员的其他操作都正确,但在酚酞变色时,判断终点过迟(甲基橙变色正确)试判断对分析结果有何影响。
4.有机化合物A、B、C、D、E衍生关系如下图,其中A的分子式为C4H10O;B能与苯肼反应生成结晶,但不能能与托伦试剂反应。(10分) 写出A、B、C、D、E的结构简式及各步反应式。
第 7 页 共 8 页
B 氧化 卢卡斯试剂 A NaOH溶液 C NaOH 醇△ D 聚合 E
5.同时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对植物具有助长和增产效果,某同学用碘量法测定Cu2含量,
+
请你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KI作什么试剂使用?
(2)Cu2与I反应为什么必须在酸性溶液中进行?
+
-
(3)溶液中有Fe3,对测定结果有什么影响?如何消除这种影响?
+
(4)淀粉指示剂在什么时间加入?为什么?
(5)加入KSCN溶液的目的是什么?如果不加,对测定结果有什么影响?
第 8 页 共 8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