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研究2009年3月第23卷第3期中匈版(总第280期) ・ 733 ・ 抗震救灾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 体表面进行消毒,根据当地条件划分不同区域,对不同区域进行 不同处理;在缺乏清洁水的环境中准备了大量消毒纸巾,供灾民 隐患及对策 和队员使用;搞好环境卫生,开展杀虫灭鼠工作,对医疗废物和 Safety hidden dangers existed in nursing 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放置,由专人运送处置。 work of earthquake rel ief and its counter- 3.2伤员安全管理 3.2.1现场急救,现场分类诊治这是所有救:E作的起始工 meaSU reS 作,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为危重病人赢得抢救时间的 连贵君 关键。现场急救根据病人轻重进行相应处理,对轻微外伤者进 Lian Guij un(Affiliated Hospital of Luzhou Medical 行简单清创包扎;对四肢骨折可能存在合并伤但生命体征平稳 College。Sichuan 646000 China) 者在进行肢体固定的同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对严重胸腹脏器 中图分类号:R197.323 文献标识码:C 伤和颅脑外伤危及生命者实施现场救护,待病情稳定后送。这 doi:lO.3969/j.issn.1009—6493.2009.08.046 样的分类处置方法,最大限度地让伤员得到及时救治,保证了伤 员的生命安全。 文章编号:1009—6493(2009)3B一0733—01 3.2.2伤员转运过程中的安全防护 由于受医疗条件的,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I地区发生了8.0级强烈地 大多数伤员在现场进行简单处理,病情稳定后送上级医院,安全 和治疗都是转运过程中应考虑的问题¨]。大多数国外 护人员 震,突发的地震灾害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财产 损失。灾难发生后,国家紧急派出了大量救援人员赶赴灾区进 考虑的是病人转运过程中的安全,而治疗则主要在医院进行。而 行救援工作。医学救援在救援行动中占有重要地位,直接关系 我国的观念则是要在第一时间内给予治疗 因此.在转送过程 到灾害对人群损伤的程度,也可衡量一个国家、地区、城市在灾 中妥善固定好输液瓶、输液装置,充分利埔志愿背和病人家属的 害救援上的科学决策、部门协调、救援能力和医疗技术水平 ]。 作用,指导他们协助医护人员观察病人。所有病人转运过程中未 医学救援是在一种相对比较危险的环境中进行,存在多种不安 发生意外情况。但是国外医务人员对安全的再视仍值得借鉴, 全因素。用科学的理论来指导救援行动,在行动中做好安全管 将转运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考虑周密.防止对病人造成 理,可以减少救援队伍自身的损失,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也 “二次伤害”。 符合联合国的救援理念,在救援行动中有重要意义雎‘。笔者参 3.2.3加强对灾民的心理干预 南于灾害昀突发性,大量家庭 与了重灾区汉旺镇灾民的急救、护理、转运、心理干预、消毒防疫 瞬间生死相离,面对孤儿、孤老、单亲家庭,他们的心理干预非常 等工作,对救援行动中灾民的管理、救援人员自身的防护有一些 重要,虽然无法切身体会他们心中悲痛,但也要尽可能对他们实 施关怀照护、安慰、同情他们,在精神上、物质上给予援助。 体会。现报告如下。 1灾区护理工作特点 3.3救援人员自身安全防护 在联合国救援理念中,非常重要 任务繁重、伤员病情复杂、合并伤多,由于灾害的突发性,瞬 的一条就是要首先保障救援人员的自身安全。救援人员在工作 间大量房屋倒塌,人口集中,现场秩序混乱,多不能做到及时自 中要戴好口罩、帽子,操作过后用消毒纸巾擦拭双手,工作结束 救与互救,造成大量人员伤亡;人员流动性大、管理难度大,由于 后,用消毒液清洁双手,更换衣物,防止交叉感染和自身感染。 灾害正值白天,家人分离,寻找亲人的强烈愿望使得灾民流动增 对于余震造成的危险因素,救援人员在一I二作中要注意防护,保证 多,这给护理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工作负荷重、工作空间小,污 自身安全。 染机会多[3]。由于当地医疗机构大多被破坏,伤员人数多,救护 4小结 人员缺乏,需要医护人员超负荷工作。医务人员大多在临时搭 由于参与救援的医护人员在出发前都接受了安全知识的培 建的帐篷内进行救护,消毒灭菌条件差,感染机会增加。 训,进行了周密的准备工作,在救援过程中及时发现并对可能出 2灾区存在或潜在的安全隐患 现的安全隐患制订了防护措施,在救援工作中所在地区未发生 自然环境恶劣,震区属于一个多雨的森林地带,灾难发生时 传染病流行,成功转运救治200多人。同时全组12名成员安全 属初夏时节,气候潮湿炎热,大量房屋倒塌,下水道堵塞,再加上 返回,顺利完成了救援任务。 牲畜、尸体腐烂变质,人的免疫力在一定时间内下降,极有可能 参考文献: [1]李宗洁.现代救援医学[M].北京:中国科技出版社,1999:3—5. 造成传染病流行。所以,历史上有“大灾之后必有大疫”的说法。 [2]李宏利,敬建军,孙志刚.灾害救援的误区与对策EJ].急诊医学, 灾民数量多,病情复杂多变,交通中断,信息 畅,转运伤员困 2000,9(5):293—294. 难,救援物资运送困难,医疗设施缺乏,地震波及范围大,受灾面 [3] 徐绍春.上海市灾难事件院前医疗救援的现状和展望口].上海医 积广,在历史上都是罕见的。震区自然环境不稳定,地震过后又 学,2002,25(12):794—796. [43高歌.海啸救援中的护理安全管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 发生了多次余震,形成地面裂缝、山体滑坡、泥石流滚动等,对救 (4):266—267. 援人员和灾民的人身安全都产生很大威胁。 作者简介连贵君(1973一),女,四川省泸州人,护师,本科,从事烧伤外 3管理对策 科护理lT作,lT作单位:646000,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3.1环境管理针对环境条件差,存在多种安全隐患的问题, (收稿日期:2008一O6—15;修回日期:2009—02—16) 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做好医院、救护点、各灾民点清洁消毒工作, (本文编辑范秋霞) 救援人员每到一个工作区域,首先对工作区域的空气、地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