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 --2014 学年第二学期)
科目:班级:科任教师:
学 科 教 学 计 划
数学 学前班
原有班级情况分析(双基掌握程度、智力水平和学习态度、习惯等)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A 班和B班数学课程,A班30人,B班31 人。通过上学期老师和学生们的共同努力,大部分同学已逐渐的适应了小学阶段的生活,渐渐的懂得了学习是生活的一部分,渐渐的接受数学这门较为抽象的课程,也渐渐的从看似枯燥的数学内容中发现数学的无限乐趣。当然,本学期两个班新进来了十三位同学,他们的数学起点和基础跟原有学生是存在差距的,可能需要较长时间的适应和磨合,本学期的教学重点就是:让好的更好,让后进的进步! 当前我两个班的学生在学习习惯、行为习惯方面还需继续加强。当然,学生们存在的这些问题,是可以通过潜移默化的教育来让他们获得改善的。并且也因为他们天真、活泼,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当然可塑性也极强。所以我计划,这一学期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工作重心,将力争让每位学生通过老师的认真较、学生的努力学,掌握好50以内的加减法及其应用,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 本册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作用及重点、难点) 本册教材是以《渗透式小主题领域课程》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内容为依据。一共分为6个大主题:快乐小精灵、春天的秘密、数字的家、学习好本领、图形友谊舞、未来科学家。 虽然每一单元的内容不多,但都很重要,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本册教材的重点是20以内加减法。难点是看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因此,20以内的进退位加减法将是本学期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本学期教学目标(包括知识、智能、情意) (1)复习10以内的加减,巩固并熟悉上学期内容。 (2)学习1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让幼儿初步感知连加、连减算式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3)学习1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让幼儿在操作活动中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 (4)学习20以内不进位加减法,培养幼儿熟练地按照运算过程进行计算的能力,掌握运算方法。 (5)目测数群和找规律,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思维灵活性,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6)认识50以内的数,并会比大小。 (7)20以内的进位加法、退位减法,让幼儿通过比较我、抽象、概括,形成“凑十”的概念。 (8)认识物体和图形(圆锥体、椭圆体),训练幼儿的空间思维能力。 (9)学习时钟,并认识整时,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10)培养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 学 措 施 一、 认真备课,抓住重点。 二、善于根据学生的个性和特点,因材施教,不采取灌输式教育,多采用启发式教学。 三、 多利用教具和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 四、 注重在教学中,运用身体语言,让学生们能通过老师生动的讲述掌握所学知识。 五、利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可以同过视觉,更加直观,有助于学生理解。 六、多鼓励、少批评,提升孩子的自信心,从而拥有学习的热情和健康的心态。 七、加强家校之间的联系,争取让家长也加入到学生课外实践的活动中来。 八、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和谐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 九、结合教学内容,适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从小养成文明有礼的习惯,自觉拥用公民意识。 各单元章节课时安排 周 次 单 元 或 章 节 内 容 教 时 主题1:快乐小精灵 (1)摘果子(复习10以内的加、减) (2)买水果(学习1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 1 (1)方位游戏:上、下、前、后。 (2)巩固方位,并加强对 各种位置的应用。 2 重点:巩固并复习10以内数3 的加减运算。 让幼儿知道连加、连减算式的含义和运算顺序。 难点:让幼儿初步感知连加、连减算式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重点:巩固对空间方位知识与1与许多的认识。 难点:培养儿童的观察、比较与语言表达能力 本单元重点、难点 执行情况 1 2 (1)改错题(复习10以5 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2)排队(10以连加、连减的实际应用) (3)想想算算。(学习20以内不进位加法。) 重点:(1)让幼儿通过改错 题的游戏,巩固练习10以内数的混合运算。 (2)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游戏、并敢大胆述自己的想法。 难点:幼儿能按照要求进行操作活动,并在操作活动中学习解决问题。 3 (1)做做练练。(学习205 以内不退位减法。) (2)小狗啃骨头(相同数 相加) 主题2:春天的秘密 (3)数砖块。(目测数群) 重点:(1)让幼儿掌握两位 数减一位数、整十位(不退位)的口算方法,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 (2)让幼儿通过相同数连加的计算,为以后的乘法计算作准备。 难点:让幼儿通过观察,能寻找出物体堆放的规律,进行快速目测。 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的思维灵活性。 4 (1)穿项链(找规律)。 5 (2)换一换(等量代换) (3)摆图形(数与量1) 重点:(1)让幼儿通过观察, 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进行排序。 (2)幼儿能按照规则进行游戏,并敢于大胆讲述。 难点:幼儿能根据要求摆出图形,复习巩固加、减法,感受多、少、一样多。 5 (1)摆图形。(数与量2) 5 (2)小兔吃萝卜(平均分配) (3)小花猫。(观察) 重点:幼儿能将物品数量平 均分配,了解“平均”的含义。 难点:培养幼儿观察能力,能不受干扰、快速而且正确地找出小猫逃走的路线。 6 5 重点:(1)启发幼儿找出毛 毛虫身上数字的顺序和规(1)毛毛虫(数序) (2)比大小(认识50以内的数) (3)买鸡蛋(整十加法) 律,并填写完整。 (2)让幼儿能初步地数、读、写50以内的数。 (3)让幼儿用目测数的方法感知物体的数量,学习整十的加法。 难点: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活动,能大胆讲述自己的想法。 7~8 (1)气球飞走了(整十减10 法) (2)快乐转盘(整十加、减) (3)个十百(感知数位) (4)赛车(20以内序数的认识。) 重点:(1)让幼儿学习用看 图列式的方法,学习整十减法。 (2)让幼儿通过快乐转盘的游戏,继续整十的加、减法。 难点:(1)让幼儿能正确地讲出计算过程和结果。 (2)让幼儿学习根据数位器上的位置和数量写出数字。 9~10 主题4:学习好本领 (1)教你算(进位加法) (2)动脑筋(退位减法) 10 重点:(1)让幼儿通过比较、 抽象、概括,形成“凑十”的概念。 (2)让幼儿通过计算比较,对不同的算式能灵活选用不同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难点:让幼儿学习通过拆补的办法,进行退位减法的运算。 11 (1)谁的风筝(20以内加、5 减) 重点:(1)幼儿通过实际问 题进一步感知进位加、退位主题3:数字的家 减的实际意义和算法。 难点:让幼儿在生动有趣的游戏中进行加减法的练习,提高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并从中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12~13 (1)等号两边小汽车(等10 式加减) (2)竖式加、减法 重点:(1)让幼儿学习等式 加减、知道等号两边算式的结果相同。 (2)让幼儿学会用正确的格式书写,知道个位对个位,十位对十位。 难点:培养幼儿用推理的方法推算出等式中空出数的能力。 14 主题5:图形友谊舞 (1)圆锥体(认识圆锥体) (2)搭积木(复习形体) (3)蛋宝宝(认识椭圆形) 5 重点:(1)指导幼儿认识圆 锥体,找出生活中形似圆锥的物品。 (2)通过搭建活动,巩固对形体的认识。 难点:认识椭圆体,了解椭圆体的基本特征。 15 (1)谁会滚动(复习各种5 形体)。 (2)连图形。 重点: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能发现不同形体的物品有的能滚动,有的不能滚动。 难点:训练幼儿空间思维能力。 16~17 主题6:未来科学家 (1)谁先谁后(学习时钟) (2)走格子(认识时间) (3)集体舞(以主体为中10 重点:引导幼儿清楚白天的 时间段的晚上的时间段,知道不同时间段里时间的先后。 心区分左右) 难点:通过数格子的游戏,认识整时,认识一刻钟和45钟分钟,让幼儿明白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18 (1)数格子(面积守恒) 5 (2)有趣的杯子(容积守恒) (3)比个子(观察) 重点:(1)引导幼儿在数格 子的活动中,能不受空间、方位、形状等因素干扰,感知面积的守恒。 (2)让幼儿能不受杯子外形及水位高低的影响,感知容积的守恒。 难点:训练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学会用正确的方法推理。 19~20 总复习 10 复习整册内容 校本教研课课题:谈小学数学思维与兴趣培养的一致性 题实施措施 教学责任人审核
签名: 年 月 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