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已知: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正丁烷分子储存的能量大于异丁烷分子 B.正丁烷的稳定性大于异丁烷
C.异丁烷转化为正丁烷的过程是一个放热过程 D.异丁烷分子中的碳氢键比正丁烷的多 2. 下列变化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①液态水汽化.②将胆矾加热变为白色粉末.③浓硫酸稀释.④氯酸钾分解制氧气. A.①②④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3.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硫完全燃烧生成 ,放出 热量: ;
B. 与 在某密闭容器中反应放出 热量,则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甲烷的标准燃烧热为 ,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D.强酸强碱的中和热为 ;
4. 北京奥运会“祥云”奥运火炬所用环保型燃料为丙烷 ,悉尼奥运会所用火炬燃料为 丁烷 和 丙烷,已知:
; .
丙烷: ; .
正丁烷: ; . 异丁烷: ; .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下,正丁烷的燃烧热为
B.相同质量的丙烷和正丁烷分别完全燃烧,前者需要的氧气少产生的热量也多 C.常温下, 的燃烧热为
D.人类利用的能源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 5. 当今人类利用的常规能源是( ) A.化石燃料 B.太阳能 C.核能 D.潮汐能 6. 已知:① ② ③ ④ .
A. B. C. D.
7. 已知 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的能量一定高于 的能量
B. 和 的总能量高于 的总能量 C. 和 的总能量低于 的总能量
D.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 8. 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
A.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多 B.由 (石墨) (金刚石); 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在稀溶液中: ; ,若将含 的浓硫酸与含 的稀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
D.在 、 时, 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 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试卷第1页,总11页
;
9. 已知胆矾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胆矾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室温下,若将 无水硫酸铜溶解为溶液时放热 ,则 与 的关系为( ) A. B. C. D.无法比较 10.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中既有物质变化又有能量变化
B.物质发生变化时,即使没有发生化学变化,也可能有能量的变化 C.任何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放出热量或吸收热量 D.物质的化学能可以通过不同的变化方式转化为热能、电能等
11. 已知 与 反应的 ;稀溶液中,
.则 的反应热等于( ) A. B. C. D.
12. 下列根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已知 ,则稀 和稀 溶液反应生成 的反应热
B.已知 ,则硫磺的燃烧热为
C.已知 (石墨, ) (金刚石, ) ,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D.已知 ,则 的燃烧热为 13. 对下列化学反应热现象,不正确的说法是( ) A.放热反应,不必加热就一定能发生 B.化学反应一定伴有能量变化
C.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决定了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
D.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热效应数值与反应物的物质的量的多少有关
14. 下列中和反应热化学方程式可用: 来表示的是( ) A. ; B. (浓) ; C. ; D. ;
15.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的,而物质的变化总是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B.人类日常利用的煤、天然气、石油等的能量,归根到底是由太阳能转变来的
C.反应热是指反应过程中以热能的形式释放或吸收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具有的总能量的差值 D.燃烧热是指 物质反应放出的热量 16.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中和反应是吸热反应 B.燃烧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C.断裂化学键要放出热量 D.凡经加热而发生的化学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17. 将盛有 粉末的小烧杯放入盛有少量醋酸的大烧杯中.然后向小烧杯中加入盐酸,反应剧烈,醋酸逐渐凝固.由此可见( )
A.该反应中,热能转化为产物内部的能量 B. 和盐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C.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试卷第2页,总11页
18. 在
时,天然气脱硫工艺中会发生下列反应:
则 的正确表达式为( )
A. B. C. D.
19. 由右表提供数据及相关物质结构知识,反应: ,生成 晶体硅的热效应是( )
化学键 键能 A.吸收 B.放出 C.放出 D.吸收
20. 充分燃烧一定量丙烷气体放出的热量为 ,完全吸收它生成的 恰好转化成酸式盐需 的 溶液 ,则丙烷的燃烧热为( ) A. B. C. D.
21. 二甲醚 是无色气体,可作为一种新型能源.由合成气(组成为 、 和少量的 )直接制备二甲醚,其中的主要过程包括以下四个反应:甲醇合成反应: 水煤气变换反应:
二甲醚合成反应:
由 和 直接制备二甲醚(另一产物为水蒸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2. 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
(1)由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 水蒸气放热 ,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若 水蒸气转化成液态水放热 ,则反应 的 ________ .氢气的燃烧热为 ________ .
(2)实验室用 盐酸、 溶液和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测定中和热的实验,得到表中的数据: 实验次数 起始温度 盐酸
试完成下列问题: ①实验时用环形玻璃棒搅拌溶液的方法是________. 不能用铜丝搅拌棒代替环形玻璃棒的理由是________.
②经数据处理, .则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 ________[盐酸和 溶液的密度按 计算,反应后混合溶液的比热容 按 计算].
③若将 溶液改为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氨水,测得中和热为 ,则 与 的关系为: ________ (填“ ”、“ ”或“ ”理由是________.
(3)已知: 、 和 键的键能分别为 、 和 ,则 ________ . 23. 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试卷第3页,总11页
溶液 终止温度 ① ② ③
④ 回答下列各问题:
(1)上述反应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________.
(2) 的燃烧热为________; 的燃烧热为________.
(3)燃烧 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
(4) 的燃烧热为________;其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4. 已知: ,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回答: (1) 、 、 分别代表的意义是: ________化学键时________的能量; ________化学键时________的能量;
(2)该反应 ________ (填“ ”或“ ” ).
25. (1)已知:① ; ② .
和 发生铝热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某同学认为,铝热反应可用于工业炼铁,你的判断是________(填“能”或“不能”),你的理由是________. (2)反应物与生成物均为气态的某可逆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历程分别为 、 ,如图所示.
①据图判断该反应是________(填“吸”或“放”)热反应,当反应达到平衡后,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②其中 历程表明此反应采用的条件为________(填字母).
.升高温度 .增大反应物的浓度 .降低温度 .使用催化剂.
26. ( 分,每空 分)、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 , ,
.回答下列各问题:
(1) 的燃烧热为________, 的燃烧热为________. (2)燃烧 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
(3)盖斯定律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很重要的意义,有些反应的反应热虽然无法直接测得,但可通过间接的方法测定,则由已知条件得 的燃烧热为________,其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7.(15分) 利用如图装置测定中和热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量取 硫酸倒入小烧杯中,测量温度; ②量取 溶液,测量温度;
③将 溶液倒入小烧杯中,混合均匀后测量混合液温度. 请回答:
试卷第4页,总11页
(1) 溶液稍过量的原因________.
(2)小烧杯和大烧杯之间的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 ),它与量热器的下列装置作用相同( ). A.保温、隔热 B.防止震动 C.无实际用途 D.温度计 E.环形玻璃棒 F.泡沫塑料盖板 (3)加入 溶液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 .沿玻璃棒缓慢加入 .一次迅速加入 (4)设溶液的密度均为
.分三次加入,中和后溶液的比热容 ,请根据实验数据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 起始温度 温度实验次数 平均值 (5)若将含 的浓硫酸与含 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________(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原因是________.
试卷第5页,总11页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1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练习题
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20 小题 ,每题 3 分 ,共计60分 )
1.【答案】A 【解答】
解: 、因化学反应中能量守恒,放出的热量 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的能量相同时,放出的热量越多,反应物的总能量越多,故 正确;
、物质具有的能量越低越稳定,根据 可知正丁烷分子储存的能量大于异丁烷分子,所以正丁烷的稳定性小于异丁烷,故 错误;
、因正丁烷的能量比异丁烷的能量高,所以异丁烷转化为正丁烷的过程是一个吸热过程,故 错误; 、在正丁烷和异丁烷中,均含有碳碳单键和碳氢单键,数目一样多,故 错误; 故选 . 2.【答案】C
【解答】①液态水汽化,即水由液态到气态需要吸热,但是物理变化过程,故①错误; ②胆矾加热失去结晶水变成白色粉末,需要吸热,故②正确; ③浓硫酸稀释放出大量的热,故③错误; ④氯酸钾分解需要吸热,故④正确; 故选 . 3.【答案】A 【解答】
解: 、 硫物质的量 ,完全燃烧生成 放出 热量, 硫燃烧放出热量 ,热化学方程式为 ,故 正确;
、 与 在某密闭容器中反应放出 热量,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焓变大于 ,故 错误; 、甲烷燃烧热是 甲烷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放出的热量,热化学方程式中水是气体,故 错误;
、强酸强碱的中和热为 ,而 反应过程包括中和热和沉淀热, 不是 ,故 错误; 故选 . 4.【答案】C 【解答】
解: .由正丁烷: ; 可知,常温下,正丁烷的燃烧热为 ,故 错误;
.丙烷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比正丁烷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大,相同质量的丙烷和正丁烷分别完全燃烧,丙烷需要的氧气多, 丙烷完全燃烧放热
, 正丁烷完全燃烧放热
,故 错误;
.由 ; 可知 的燃烧热为 ,故 正确; .人类利用的能源中有些能源是从自然界直接获得的,如化石燃料,故 错误; 故选 . 5.【答案】A 【解答】
解: .化石能源属于常规能源,故 正确; .太阳能属于新能源,故 错误; .核能属于新能源,故 错误; .潮汐能属于新能源,故 错误. 故选 . 6.【答案】C 【解答】
解: 、对于放热反应,当反应物能量相同时,生成物的能量越低,反应放出的热量越多, 越小,而①和③相
试卷第6页,总11页
比,③中水为液态,能量低于气态水,故反应③放出的热量大于①,即 ,故 错误;
、由于燃烧均为放热反应,故 均小于 ,且对于放热反应,当反应物能量相同时,生成物的能量越低,反应放出的热量越多, 越小,而④和②相比,④中水为液态,能量低于气态水,故反应④放出的热量大于②,即 ,故 错误;
、由于燃烧均为放热反应,故 均小于 ,且由于反应②是①的 倍,故 是 的 倍,故有 ,故 正确; 、由于燃烧均为放热反应,故 均小于 ,故 错误. 故选 . 7.【答案】B 【解答】
解:因反应 为放热反应,所以 和 的能量和一定高于 的能量,该反应是放热的,但是在高温下才能发生. 故选 . 8.【答案】C
【解答】 、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由于硫蒸气具有的能量高,所以硫蒸气放出的热量多,故 错误;
、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是吸热反应,所以石墨具有的能量低,石墨比金刚石稳定,故 错误;
、若将含 的浓硫酸与含 的稀溶液混合,由于反应放热,浓硫酸稀释也放热,故放出的热量大于 ,故 正确;
、在 、 时, 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 热量,则 十 ; ,故 错误. 故选 . 9.[答案]A 【解答】
解:胆矾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可知其为吸热过程, ,
胆矾分解生成 时, 溶解时放热 可得如图所示关系,
根据盖斯定律,则有 ,则 , 故选 .
10.【答案】C 【解答】
解: .化学反应中在物质变化的同时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故 正确;
.物质变化包括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也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如浓硫酸的稀释放热,故 正确;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主要表现为热量的变化,还有、光能、电能等形式的变化,故 错误; .化学能可以通过燃烧转化为热能,通过原电池原理转化为电能,故 正确; 11.【答案】B 【解答】
解:① ; ② .
根据盖斯定律,①-② 得, , 故选 .
12.【答案】D 【解答】
解: .稀 和稀 溶液反应生成 的同时还生成 ,此时反应热 ,故 错误;
. 条件下, 固体硫完全燃烧生成 二氧化硫气体时放出的热量为硫磺的燃烧热,故 错误; .由热化学方程式可知,等物质的量的石墨比金刚石的能量低,因此石墨更加稳定,故 错误;
试卷第7页,总11页
.由热化学方程可知, 的燃烧热为 ,故 正确;
故选 .
13.【答案】A 【解答】
解: .铝热反应为放热反应,但需要在高温下才能进行,故 错误;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旧键断裂吸收热量,形成新键放出热量,则化学反应一定伴有能量变化,故 正确;
.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决定了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当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时,反应放热,反之吸热,故 正确;
.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热效应数值与反应物的物质的量的多少有关,物质的量越多,热效应数值越大,故 正确. 故选 .
14.【答案】C
【解答】 、 是弱电解质电离过程是吸热过程,反应后放热小于 ,故 错误; 、浓 稀释时要放热,反应后放热大于 ,故 错误; 、符合中和热的概念,是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故 正确;
、反应过程中除了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放热,硫酸钡沉淀的生成也伴随有沉淀热的变化,故 错误; 15.【答案】D
解: .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总是在不断地运动变化的,变化需要能量,所以物质的变化总是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故 正确;
.远古时期陆地和海洋的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生物质能,它们死后身体埋藏在地下和海底腐烂,多年之后形成煤、天然气、石油化石能源都是间接利用太阳能,故 正确;
.反应热是指反应过程中以热能的形式释放或吸收的热量,当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反应放出热量,反之吸收热量,故 正确;
.燃烧热是指 纯净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放出的热量,强调可燃物为 ,生成物是稳定的氧化物,故 错误; 故选: . 16.【答案】B
解: .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故 错误; .燃烧反应都是放热反应,故 正确; .断裂化学键要吸收热量,故 错误;
.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与反应条件无关,故 错误. 故选 .
17.【答案】A 【解析】
解: 、因反应为吸热反应,即吸热的热量转化为产物内部的能量,故 正确;
、醋酸逐渐凝固说明反应吸收热量导致醋酸溶液温度降低,即 与 的反应为吸热反应,故 错误; 、因反应为吸热反应,则反应后生成物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的总能量,故 错误;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应注明物质的状态,故 错误; 故选 .
18.【答案】A 【解答】
解:根据目标方程,把方程 反写,计量数乘以 ;把方程 乘以 ;把方程 乘以 ;然后三者相加;即 ,故选 .
19.【答案】A
【解答】反应热 反应物的键能之和-生成物的键能之和,则该反应的焓变
试卷第8页,总11页
, 即:生成 晶体硅需要吸收 的热量, 故选 .
20.【答案】B 【解答】
解:丙烷充分燃烧生成 和水, 和 反应生成 反应方程式为 ,根据方程式知,
,丙烷的燃烧热是 丙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放出的热量,根据 原子守恒得 , 丙烷完全燃烧放出 热量,则 丙烷完全燃烧放出热量 ,故选 .
二、 填空题 (本题共计 6 小题 ,每题 3 分 ,共计18分 )
21.【答案】 解:已知 .
依据盖斯定律 得到: , 故答案为: . 22.【答案】 , , 上下搅动,铜传热快,防止热量损失, , , 电离吸热
解:(1)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 水蒸气放热 ,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水蒸气转化成液态水放热 ,故 水蒸气转化成液态水放出热量 ,故反应 的反应热 ,所以 的 ,氢气的燃烧热为 ;
(2)①环形玻璃搅拌棒上下搅动使溶液充分反应;不能将环形玻璃搅拌棒改为铜丝搅拌棒,因为铜丝搅拌棒是热的良导体,
(3)已知① ) , ②
① ②得: , , 解得 , 23.【答案】
①②③④ , ,
【解答】 解:(1)反应①②③④的焓变都小于 ,故都为放热反应,
(2) ,依据燃烧热概念可知氢气的燃烧热为 , ,依据燃烧热概念可知碳的燃烧热为 , (3) ;
,
试卷第9页,总11页
(4)③ ; ④ ;
依据盖斯定律④-③得到 ,
24.【答案】断裂,吸收,生成,释放 【解答】 解:(1)图象中可以分析判断, 为拆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即反应的活化能; 为反应生成化学键放出的热量. (2)反应物的能量高于生成物的能量,依据化学反应的能量守恒,反应是放热反应, . 25.
【答案】
,不能,该反应为引发反应,需要消耗大量能量,成本较高 吸,增大, 【解析】
(1)根据盖斯定律,利用加合法,②-① 得 ,该反应需要引发,成本过高;
(2)①由图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据此解答;
②由图可知,反应历程 与 相比,改变反应历程,应是使用催化剂. 【解答】
解:(1)① ; ② .
将方程式②-① 得 ,
铝热反应需要镁燃烧引发,消耗较多能量,成分过高,因此不能用于工业炼铁,
(2)①由图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因此逆反应速率增大, 26.
【答案】
,
,
【解答】 解:(1)燃烧热是在 时, 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即 要转化为二氧化碳, 要转化为液态水.
根据热化学方程式 可知:氢气的燃烧热为 ; 根据热化学方程式 可知,碳的燃烧热为 ,
(2) 氢气的物质的量为 ,根据热化学方程式 可知, 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热 ,则 氢气燃烧放出 ,
(3)已知 ③, ④,将④-③可得: ,故 的燃烧热为 ,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中可燃
试卷第10页,总11页
物必须为 ,故为 , 三、 实验探究题 (本题共计 1 小题 ,共计15分 ) 27.【答案】
确保硫酸被完全中和 A,F
大于,浓硫酸溶于水放出热量 【解析】
实验中,所用 稍过量的原因是确保定量的硫酸反应完全, 故答案为:确保硫酸被完全中和;
中和热测定实验成败的关键是保温工作,在大小烧杯中填充泡沫塑料的作用是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与量热器的泡沫塑料盖板作用相同; 故答案为: ; ;
倒入氢氧化钠溶液时,必须一次迅速的倒入,目的是减少热量的散失,不能分几次倒入氢氧化钠溶液,否则会导致热量散失,影响测定结果, 故答案为: ;
第 次实验 和 溶液起始平均温度为 ,反应后温度为 ,反应前后温度差为 ; 第 次实验 和 溶液起始平均温度为 ,反应后温度为 ,反应前后温度差为 ; 第 次实验 和 溶液起始平均温度为 ,反应后温度为 ,反应前后温度差为 ; 三次实验的平均值为
,
, 硫酸与 溶液的中和反应生成水的物质的量是 ,所以生成 水放出的热量为: ,所以热化学方程式为:
,
故答案为: ;
浓硫酸溶于水放出热量,所以含 的浓硫酸与含 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 ;
试卷第11页,总11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