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TechnologyVision2012年第32期(总第47期)科技视界建筑与工程浅谈水电工程拌和系统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与应对措施陈万明徐永明(水电三峡工程指挥部第六支队湖北宜昌443133)【摘要】混凝土被广泛的应用于工程建设施工现场,随着混凝土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有力的提高了工程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同时对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合理的质量控制方法和应对措施,才能控制工程建设投资成本,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本文以白鹤滩水电站新建村人工砂石骨料及混凝土拌和系统的运行为例,简述了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特点,以及在对应的环境中所采取的措施。【关键词】水电工程;拌和系统;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应对措施混凝土是工程建设中用途最广、用量最大的建筑材料之一。任何一个现代的工程建设都离不开混凝土.因此混凝土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工程建设的质量。水电工程具有工程量大、建设周期长、施工环境恶劣、质量问题后果严重等特点.在拌和系统生产和现场混凝土施工中.由于原材料质量不稳定、拌和系统计量不准确、施工单位和拌和系统沟通不及时等原因.导致混凝土发生质量问题。因此控制原材料质量的稳定性、加强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是提高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水平、节约成本的必要途径.粗骨料细骨料1、常规项目:细度模数、含泥量、泥块含量、含水率、石粉含量2、扩展项目:表观密度、吸水率、坚固性、有机质含量、云母含量、轻物质含量1、常规项目:超逊径、针片状、含泥量、泥块含量、D20粒级骨料的中径筛余量2、扩展项目:表观密度、吸水率、坚固性、有机质含量、压碎值1、同料源每1000t一1200t为一批2、每月检测一次1、超逊径、针片状、D20粒级骨料的中1、改进生产工艺2、优化配合比外加剂减水率、泌水率、含气量、凝结时间比、抗掺量≥1%的外加剂以lOOt1、减水率偏低压强度比为一批:掺量<l%的外加剂2、与胶凝材料不适以50t为一批:掺量小于0.01%的外加剂以It。2t为一批1、同料源每600t为一批2、每月检测一次1、细度模数偏大2、含水率不稳定1、改进生产工艺2、每4h检测一次。雨季增加检测频次应1、降级使用2、调整组分掺合料水泥检验类别检验项目表1抽检频次易发质量问题l、强度不够2、标准稠度用水量偏大质量控制措施1、坚决退货2、调整用水量使用1、常规项目:强度、细度、标准稠度用水1、每200t,,-400t同瓶中、同量、凝结时间、安定性2、扩展项目:化学分析、水化热试验强度等级为一批.不足200t也为一批2、每季度检验一次1、常规项目:细度、需水量比、烧失量、含1、每200t为一批.不足水量2、扩展项目:三氧化硫、游离氧化钙200t也为一批2、5。7个批次检验一次1、需水量比偏大2、细度偏大1、调整用水量使用2、降级使用1原材料质量控制及检验水泥、砂石骨料、掺合径筛余量超标2、吸水率偏高水电工程拌和系统混凝土的生产质量控制.必须以技术部门为核心,生产部门为主体,与其他部门密切配合,把握每个环节,并建立相料、外加剂这些混凝土原材料各项性能指标的优劣及其质量稳定性,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及性能的优劣.对原材料认真细致的筛选.是确保混凝土质量的基础。混凝土原材料(水泥、外加剂、粉煤灰等)进厂时必须有出厂检验报告和产品质量合格证.进场后必须进行各项性能指标检测、混凝土试配,以确定其性能指标。同时加强原材料的稳定性分析,选取质量稳定,混凝土的配合比相对波动小,混凝土的强度变异系数小的原材料进行混凝土生产。同时也要把这些试验的情况及时的与各原材料厂家进行沟通和联系.以便加强相互合作。原材料质量控制程序:主要采取源头控制的原则.加强原材料进场检验,经检验合格的方准入场;对不合格的材料,坚决予以退货或降级使用处理;对于已经使用的不合格原材料,核实这些原材料使用部位.采取后续处理措施,保证施工部位的使用要求。原材料的运输储存:水泥和掺合料分别储存到有明显标志的储罐中.不得混装。散装水泥的人罐温度不宜高于650。砂、石堆场必须是硬化地坪。有良好的排水设施。以免料堆底部积水,造成含水率波动较应的质量管理和监控体系,达到优质高产低耗完全是实现的。根据白鹤滩水电站新建村人工砂石骨料及混凝土拌和系统的运行情况.制定了混凝土质量控制程序图(详见图1)。大.影响混凝土生产质量。有条件的企业应采取加盖遮阳遮雨棚等措施来稳定砂、石含水率:控制夏季骨料的温度。外加剂应配成水溶液使用。配制溶液时应称量准确。溶液池一般要安装定时搅拌系统进行搅拌.防止外加剂沉淀而造成质量事故。原材料的检验内容、抽检频次、质量控制措施详见表l。臣茎巴盘茵臣埯。窜豪富网罱《!渊!!I一廊!!苣块制作2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2.1混凝土质量控制图2.2配合比质量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应按国家现行规范和标准的规定.通过设计计算和一图1鼯运遥至瑰埘I弛理.2’降镀混凝土质量控制程序图作者简介:陈万明,男,水电三峡工程指挥部第六支队,助理工程师。14。I科技视界scIENcE&TEcHN。L。GYVIsI。N万方数据Science&TechnologyVision建筑与工程科技视Pr-2012年第32期(总第47期)试配确定。当配合比的确定采用早期推定混凝土强度时.其试验方法应按国家现行标准规定进行。在施工过程中,不得随意改变配合比。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试配:①对混凝土性能指标有特殊要求时:②水泥、外加剂或矿物掺合料品种、质量有显著变化时;③原材料品种或产地发生变化时;④工程发生设计变更.引起砼等级发生变化时:⑤该配合比的混凝土生产间断半年以上时。对于混凝土拌和系统.为了检查生产管理水平.要求按月或季度统计其强度标准差盯等技术指标。它们是混凝土施工配制强度的重要影响参数.也是保证商品混凝土强度达95%的重要条件.因此应采用各种质量统计管理图表.根据生产过程的质量动态.及时采取措施和对策。2.3拌和系统混凝土拌制过程质量控制配料单管控:集中拌和系统生产前试验室人员应到操作室.认真复核输人计算机配合比的正确性.并在生产配合比通知单上签字复核、确认。混凝土拌制过程质量控制:拌和系统操作员培训合格后上岗,在配合比输入计算机后.操作员控制的重点是混凝土的塌落度.由于天气的变化、早晚的温差都会影响骨料的含水率.这种随时变化的情况,需要操作人员在生产中不断观察混凝土的状态.塌落度的情况.总结一套变化的调整规律。这些随机发生的问题。除了试验技术人员予以监督.对于用水量予以调整。更重要的是操作员的经验和责任心.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实验员在季节变换或温差较大的情况下应经常在实验室通过试配测出混凝土经时塌落度损失以便更好的控制混凝土人泵塌落度。在实际生产中实验员应经常观察混凝土的和易性和粘聚性以保证混凝土顺利的泵送.积极配合施工方做好各项服务工作。配合比调整:合理和科学地对混凝土施工配合比进行调整.是保证混凝土生产质量的前提。根据工程经验。可归纳为以下几点:qy砣J,-细度模数变化士0.2.砂率按±l%调整;②混凝土含气量按设计值控制.如发生变化应及时对引气剂掺量进行调整:③砂含水量变化对混凝土坍落度最为敏感,因此,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注意机口坍落度变化。如坍落度突然增大,应及时减少用水量,相应增加砂用量,立即测定砂含水量.并对配合比进行准确调整。拌和系统设备管理:拌和系统定时检修,消除设备隐患,保证设备连续作业.尤其是拌和系统的计量设备要定期予以校检,保证计量误差在允许范围内.使生产出的混凝土的状态和实验室中的混凝土试配状态基本吻合。合物和易性和混凝土强度无法保证.既增大了施工难度.也影响到混凝土强度。应对措施:及时校核水的计量设备;硬化砂石骨料堆场,加强排水,避免料堆积水.骨料堆场采取加盖遮阳遮雨棚等措施来稳定砂石含水率、夏季骨料的温度;增加砂石骨料含水率检测频次,并及时调整用水量.保证配合比水灰比不变.满足混凝土强度等级和施1=和易性的要求。3.3拌和系统计量不够准确在拌和系统生产过程中往往存在着机械设备故障、设备计量不准确等情况.导致原材料计量不准确.致使混凝土发生质量问题。应对措施:加强机械设备维护:砂石计量过量,操作工可在搅拌生产中计量下一盘料时适量添加或减去同质量的砂石.延长搅拌时间:水计量过量而导致的混凝土塌落度过大.根据施工要求.由实验室人员将搅拌车内稀浆放去.补充高一强度等级的干混凝土.充分搅拌均匀后方可出厂:步t-;0n剂计量失灵,而混凝土已搅拌的不能判断是否影响工程结构的情况下.混凝土应分离或废弃,坚决不能用在工程中。3.4混凝土运输距离远水电工程施工环境恶劣.地形险峻.交通不便,混凝土运输距离较长.由此造成的质量事故较为频繁。混凝土现场施工单位往往为了方便现场施工。要求增加用水量或者在施工现场私自加水以弥补混凝土在长距离运输损失的塌落度,导致混凝土水灰比改变,混凝土强度偏低。应对措施:混凝土拌和系.e壳庄-_tSt,两方面着手解决:一是,从管理上加强对混凝土出机口的混凝土坍落度检测.并对离析现象和过早凝固等现象进行检查.严禁施工单位私自增加用水量;二是,从技术上根据运送距离的长短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混凝土产生离析和过早凝固现象.如掺人缓凝剂等外加剂,保证施工现场出机口混凝土坍落度在控制范围内。3.5施工单位与搅拌站沟通不及时混凝土生产单位与混凝土施工单位之间相互协调不够。在混凝土施工前没有明确所需混凝土性能要求.在现场施工时也不能把混凝土的和易性等情况及时的的反馈给拌和系统.因此在出现混凝土质量事故后相互推诿责任。应对措旌:首先,混凝土施工单位应提前把需求的混凝土性能、运输距离等混凝土相关指标信息告知混凝土拌和系统.方便其进行配合比设计。其次.混凝土施工单位应在施工现场把混凝土的使用状况如混凝土的和易性、混凝土是否产生离析、混凝土浇筑工作面的施工效果等情况.及时的反馈给混凝土拌和系统.方便其加强技术改进和质量管控.以便及时的解决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显著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3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常见问题与应对措施3.1配合比配置强度偏低水电工程建设环境复杂.考虑搅拌、运输和泵送距离长等因素的制约.提高其施工配制强度尤为重要。但是水工混凝土具有大体积、大方量等特点.降低胶凝材料用量.能够显著的降低水电工程建设投资成本。同时这也导致施工配制强度偏低.强度保证率不高,严重影响结构混凝土的强度。应对措施:严格按照规范规定混凝土配制强度必须使其强度保证率达到95%以上.由于施工环境差等因素的影响.相应提高其强度标准差盯.以保证混凝土的施工强度。3.2用水量控制不严格在拌和系统实际操作中存在用水计量不准确,季节变换特别是雨季时砂石骨料含水率、吸水率不稳定等现象,容易造成水灰比过大,拌4结语在水电工程中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工作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因素繁多而复杂。原材料选用、储存投料、计量搅拌、运输、配合比设计、人员素质、操作技能、管理水平、施工单位与混凝土生产单位的配合、交通、气候等因素都会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因此在混凝土生产单位加强各部门相互配合.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完善试验检验手段和方法.落实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同时加强与原材料供应单位、混凝土施工单位的沟通、配合,共同参与混凝土技术质量管理.以提高混凝土生产及施工质量。●譬[责任编辑:王静](上接第131页)硬件电路设计包括强电和弱电两部分。强电部分包括:具有能量回馈单元的系统主电路及相应电路,电压、电流采样电路.以及开关电源等3部分。强电部分为弱电控制板提供电源,并输出采样信号到弱电控制板。弱电部分为该控制系统提供的系统状态进行实时控制及检测采样.由DTC算法产生PWM信号传送到逆变器触发端。控制系统硬件框图如图1所示。以上功能由控制软件实现,软件分为主程序和中断服务程序两部分。主程序在完成系统初始化设置后进人循环.等待中断发生。中断服务程序要完成:电机定子电流和电压的采样和转换:利用DSP处理速度反馈信号:根据直接转矩控制算法输出6路PWM信号对转矩进行控制。采用定子磁通定向矢量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能够提供大而平稳的起动转矩;能够提供精确的转矩控制,动态转矩阶跃响应时间短;能够提供精确的速度控制.动态转速误差小:能够使钻机绞车系统实现最优的工作性能。e【参考文献】[1]李华德,等.交流调速控制系统『^I】一E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2]王妍.基于DSP的电压空间矢量法PWM的研究m.电机与控制学报,2000汹:98-101.[3]【美]BimalK.Bose.现代电力电子学与交流传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327—331.3小结[责任编辑:周娜]sclENcE&TEcHN。L。GYV1s1。N科技视界l141万方数据浅谈水电工程拌和系统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与应对措施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陈万明, 徐永明
水电三峡工程指挥部第六支队 湖北宜昌443133科技视界
Science&Technology Vision2012(32)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hqsgkj201232110.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