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鸡枞菌多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鸡枞菌多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食品与发酵科技 Food and Fermenani ̄n Sciences&Technology 第53卷(第2期)Vo1.53,No.2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鸡枞菌多糖 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张恒 ,郑俏然 ,李敏 (1.雅安职业技术学院药检系,四JII雅安625000;2.长江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重庆涪陵408100) 摘要:本研究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提取鸡枞茵多糖的工艺条件,并进一步研究了其抗氧化活性。在单因素的基 础上,选取超声波作用时间、温度及液固比为影响因子,应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进行3因素3水平的实验设计, 以多糖提取率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超声波提取鸡枞茵多糖的最佳条件为超声波作用时间36min、 温度4l℃、液固比37:1时,可得最大多糖提取率,预测值为6_36%,与验证值(6.32%)基本一致。鸡枞茵多糖对羟基自 由基(・0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0 一・)及DPPH自由基都有较强的清除能力,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关键词:超声波提取;多糖;鸡枞茵;响应面法;抗氧化活性 中图分类号:TS20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506X(2017)02—0013—0006 Optimization of Ultrasound Assisted Extraction of Collybia albuminosa P0lysaccharides and Its Antioxidative Activity by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ZHANG Heng ,ZHENG Qiao-Ran ,LI Min ( .Pharmaceutical Inspection Department,Ya’an Polytechnic College,Sichuan Ya’an 625000,China; 2.College of Life Science,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Fuling Chongqing 408100,China) Abstract:Response surface analysis methodology was used for optimizing the ultrasound extraction process of Golly— bia albuminosa polysaccharides.Using extraction rate of Collybia albuminosa polysaccharides as the indicator,effects of extraction temperature,time and water-material ratio extraction on the extraction rate of polysaccharide were in— vestigated.Based on single factor studies,a three-variable,three—level Box—Benhnken experimental design and re— 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were used to obtain the optimized extraction conditions of polysaeeharides.The optimum ultrasound extraction conditions for Collybia albuminosa polysaccharides were extraction time of 36min,extraction temperature of 41℃,and water-material ratio of 37:1(mL/g),under which the extraction rate of polysaccharide was up to 6.36%,and the actual extraction rate is 6.32%.Moreover,the scavenging effects of Collybia albuminosa polysaecharides on・OH,O2一and DPPH radical was strong,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llybia albuminosa polysaccharides had good antioxidant activity. Key words:ultrasound extraction;polysaeeharides;Collybia albuminosa;response surface analysis methodology;an- tioxidant activity doi:10.3969/j.issn.1674—506X.2017.02—004 收稿日期:2017—02—12 基金项目:2015年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KJ15012018) 作者简介:张恒(1985一),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功能性食品的研究与应用。 ¥通讯作者 14 食品与发醇科技 2017年第2期 鸡枞菌(Collybia albuminosa),又名蚁枞、鸡丝 菇等,属担子菌纲,伞菌目,口蘑科,蚁巢伞属,营养 丰富。鸡枞菌含有脑苷、皂苷、多糖、纤维素酶、多酚 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醒脑、镇痛抗炎和抗氧化等生 物活性,其中,多糖是其主要活性物质之一。研究表 明.鸡枞菌多糖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如抗肿瘤、抗 氧化、增强机体免疫力、改善小鼠急性酒精肝损伤、 降血脂等的作用[1-5 ̄。提取鸡枞菌多糖常用的方法有 水提法、酸提法及碱提法[61。近年来研究发现,超声 波辅助提取法[7--97、酶法[1叫及微波辅助提取法[1卜 能 显著提高多糖得率,然而,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 提取鸡枞菌多糖的提取工艺还未见报道,本研究采 用响应面法优化其多糖超声波提取工艺,并研究其 抗氧化活性,为高效率提取鸡枞菌多糖及其开发利 用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与设备 鸡枞菌:市购.四川雅安二郎山。 主要试剂:浓硫酸、乙醇、苯酚、葡萄糖、丙酮、无 水乙醚、FeSO 、H:O 、水杨酸、邻苯三酚、Tris碱、 HC1、DPPH,均为国产分析纯。 仪器与设备:超声波清洗机、大容量离心机、旋 转蒸发仪、冷冻干燥机、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 1.2 方法 1.2.1鸡枞菌多糖的提取工艺流程 鸡枞菌子实体一干燥.+粉碎一过筛-÷超声波 提取一离心一抽滤 浓缩一醇沉_离心 无水乙 醇、无水乙醚和丙酮洗涤一蒸馏水定容 多糖溶 液 1.2.2多糖含量测定 (1)葡萄糖标准曲线的绘制 精确称取100mg分析纯葡萄糖(事前在l05 烘至恒重)放在小烧杯中,用少许蒸馏水溶解后转入 到100mL的容量瓶中,以蒸馏水定容,摇匀,浓度为 lmg/mL。吸取上述溶液lOmL,用蒸馏水稀释至 lOOmL,即为lO01 ̄g/mL,即为标准葡萄糖溶液。分别 吸取0、0.2mL、0.4mL、0.6mL、0.8mL、1.0mL、1.2mL的 标准葡萄糖溶液置于20mL具塞玻璃试管中,用蒸 馏水补至2mL,向试液中加入1.0mL 5%苯酚溶液, 接着快速垂直加入5.0mL硫酸(勿触碰试管壁,便于 与反应液混合完全),静置lOmin,振荡使反应液完 全混合。再将试管放在30℃水浴锅中加热20min, 490nm测定吸光度,以葡萄糖质量浓度为横坐标,吸 光度为纵坐标,制得标准曲线。 (2)样品多糖含量的测定 将洗涤后的沉淀转移到100mL容量瓶.并用蒸 馏水定容得食用菌多糖测定液。吸取样品液1.0mL. 按上述步骤测光密度,以标准曲线计算多糖含量。 1.2.3单因素实验 分别以液固比、温度、时间为单因素进行实验, 探讨其对超声波辅助提取鸡枞菌多糖的影响。 1.2.4响应面分析 在单因素实验结果基础上,根据Box—Behnken 实验设计原理,以料液比、温度、时间三因素三水平 的中心组合实验,利用Design—Expert软件进行响应 面分析,确定超声波法提取鸡枞菌多糖的最佳工艺 条件。因素水平表见1。 表1 响应面实验因素和水平编码值 Tab.1 Factors and levels in response surface design 1.2.5 回归模型验证实验 按照Design Expert 7.0给出的最优参数进行 实验,重复3次,计算实验值与理论值之间的误差。 1.2.6・OH清除率的测定 (1)测定 采用Fenton法测定鸡枞菌多糖清除羟基自 由基的能力。向试管中加入不同浓度的多糖溶液 lmL,FeSO4(1.8mmol/L)溶液2.OmL,水杨酸——乙 醇(1.8mmol/L)1.5mL,最后加H2o2(0.03%)0.1mL启 动反应,振荡混合,水浴37℃,保温20min,在波长 510rim下测量各自的吸光度A值。 (2)计算清除率 自由基清除率D=『(A。一A)/Ao]xl00% 式中:A 空白管的吸光度; A——加人自由基清除剂后的吸光度.其中空 白实验样品为蒸馏水。 l-2.7 02-・清除率的测定 (1)测定 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鸡枞菌多糖对超氧 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在反应体系中加入pH=8.2 的Tris—HC1缓冲液5mL。再加入0.5mL不同浓度的 多糖溶液,25℃水浴中恒温20min后,用滴管加人 50mmol/L的邻苯三酚101xL,迅速摇匀,于325nm处 每隔30s测定吸光度A值。 第53卷(总第198期) 张恒等: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鸡枞菌多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15 (2)计算清除率 清除率E= 攀 咀x100% 空白 自氧化速率S=AA/At.其中空白实验样品为蒸 馏水。 1.2.8 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测定n 1.2.8.1测定 (1)预实验 取DPPH(0.1mg/mL)溶液lmL,配置一定浓度 的多糖样品溶液,将样品溶液由少到多逐渐加入,边 加边混合,并观察溶液的褪色情况,当溶液颜色基本 褪去时,记下样品的加量,即为最大用量。在此最大 用量的基础上,向前设置几个成等差数列的用量,并 确定一个反应体系总用量V总,并得出每个用量对应 的浓度。 (2)测量 A0值测量:取DPPH溶液(0.1mg/mL)lmL加入 到小试管中,不加样品液,加入无水乙醇V总mL,充 、褂臣莒丰冀嫡 分混合,在波长517nm下测吸光度A值,此A值为 5 4 3 2 A0(Ao多在0.7—0.9之间)。 A值测量:取DPPH(0.1mg/mL)溶液lmL加入 到小试管中,加样品液X mL(X是根据预试结果 确定的样品液的用量),再加(V总一X)mL无水乙醇, 混合,静置30min,在波长517nm下测吸光度A值。 1.2.8.2计算清除率 清除率D=[(Ao-A)/Ao] ̄100% 式中:A 空白管的吸光度; A——加入自由基清除剂后的吸光度。 2结果与分析 2.1 葡萄糖标准曲线 葡萄糖标准曲线如图1。如图1所示,用苯酚一 硫酸法拟合的标准曲线方程为y=0.0052x+0.001 (R2=0.9997),该方程拟合度较好。 j四 凸 0 O 20 40 6O 8O 100 120 葡萄糖含t/(u g・m ) 图1 葡萄糖的标准曲线 Fig_1 Glucose standard curve 2.2单因素实验 2.2.1提取时间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在液固比40:1.温度50℃条件下,研究超声波 提取10min,20min,30min,40min,50min等不同提取 时间对鸡枞菌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如图2。由图 2可知,从10—50min,随着超声波提取时间的延长, 多糖提取率逐渐增大.当超声波提取时间为30min 时,提取率达最大值,此后,提取率逐渐降低。因此, 本实验选择超声波提取时间为30min。 2.2.2提取温度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在液固比40:1,提取时间30min条件下,研究 1 0 6 5 4 \褂 3 2 1 O 10 20 3O 40 50 时间/min 图2提取时间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Fig.2 Effect of extraction time on polysaccharide yield 40 5O 6O 70 温度/(℃) 图3提取温度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Fig.3 Effect of extraction temperature on polysaccharide yield 2O 30 40 5O 60 液固比/(V・m。‘) 图4 液固 E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Fig.4 Effect 0f quid-to—material ratio on polysaccharide yield 16 食品与发酵科技 2017年第2期 表2响应面设计及试验结果 3OcC,4O℃,5O℃,60℃,70 ̄C等不同提取温度对鸡枞 菌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如图3所示.提取温度对鸡枞 菌多糖提取率也有一定的影响.当提取温度为40℃ 时,提取率达到最大,而后随着提取温度的增加,提 Tab.2 Response su rface design arrangement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取率降低,当提取温度为50—70℃范围内时,鸡枞菌 多糖的提取率趋于平稳。因此,本实验选择提取温度 为40℃。 2.2_3液固比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在温度40o(=,提取时间30min条件下,研究20:1、 30:1、40:1、50:l、60:1等不同液固比对鸡枞菌多糖提 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4。 如图4所示,随着液固比的增加,鸡枞菌多糖的 提取率逐渐增大.当液固比为40:1时,其提取率达 到最大。而当液固比增大为50:1及60:1时,提取率 减小。因此,本实验选择液固比为40:1。 2-3 鸡枞菌多糖提取工艺响应面优化设计与结果 分析 2I3.1 拟合模型的建立与模型方差分析 响应面实验设计及结果见表2。对表2中数据 进行回归拟合,得到自变量与鸡枞菌多糖提取率(Y) 的二次多项回归方程为: Y=6.32+0.33A一0.38B一0.35C一0.036AB一0.14AC+ 0.052BC一0.48A 一O.38B 一0.67C 式中:Y——多糖提取率,%; A——时间,min: B——温度.℃: C——液固比 对模型的方差分析结果见表3。分析结果表明, 对鸡枞菌多糖提取率所建立的二次多项式模型具有 高度显著性(P<0.0001),方程负相关系数的平方(R ) 为0.9979,失拟项不显著(P=0.1263),R2 j=O.9951, 说明建立的模型能够解释99.5l%响应值的变化,能 很好的描述鸡枞菌提取过程中多糖提取率随提取条 件的变化规律,可以用此模型对多糖的提取率进行 分析和预测。 由表3可以看出,在所选择的试验范围内,影响 多糖提取率的因素按主次顺序排列为提取温度(B) >液固比(C)>提取时间(A)。在所选各因素水平范围 内.A、B、C、AC、A2 B2,C 对提取率Y的影响显著。 由此可知,实验因素对响应值的影响不呈简单的线 性关系.交互项AC和二次项对响应值也有较大的 影响。 2-3.2响应面分析 根据回归方程,固定1个因素在零水平上,研究 表3回归模型方差分析 Tab.3 Variance analysis of regression mode 方差来源 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F值P值 注: 差异极显著,P<O.O1 另外2个因素间的交互效应,作响应曲面图,分析各 影响因素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以及各因素间的交互 效应,如图5一图7。从其等高线图可以直观看出两 因素的交互作用,等高线的形状反映出交互作用效 应的强弱,圆形表示两因素交互作用不显著,等高 线形状越接近椭圆形表示交互作用越强。 由表3及图5一图7可知.提取时间和温度、提 取温度和液固比的交互作用不显著,提取时间和液 第53卷(总第198期) 张恒等:响应而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鸡枞菌多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多糖提取率/% 5O.0O 45.OO 横} 爨 OO 餐4o.O0 ∞ 35.D0 3O.0O 2O OO 25.OO 3O.OO 35.OO 40.OO A:时间/min 图5提取温度和时间交互作用图 Fig.5 Response surface plot showing the effects of extraction temperatu re and extraction time on polysaccharide yield 50.OO 45 O0 =、 E > 40.OO 丑 圈 梃 O0 u 35O0 .3O OO 20.OO 25.O0 3O 00 35.OO 40.0O A:时间/min 图6提取液固比和时间交互作用图 Fjg.6 Response surface plot showing the effects of liquid—to—material ratio and extraction time on polysaccharide yield 45 二、 E > 40 回 挺 U O0 35 30 20.00 25.OO 30.00 35.0O 40.O0 B:温度/℃ 图7提取液固比和温度交互作用图 Fig.7 Response surface plot showing the effects of liquid-to—material ratio and extraction temperatu re on polysaccharide yield 固比交互作用极显著。从图5可以看出,提取温度和 提取时间对鸡枞菌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均呈抛物线 之升高,达到最高点后又逐渐减小,说明温度和时间 过高或过低都不能使多糖提取率达到最大,而只有 它们取某个适中值时,才可使其达到最大值。图6、图 形,随着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增加多糖提取率也随 18 食品与发酵科技 2017.W- ̄lg 2期 7与图5有同样的趋势。 通过软件分析。得出回归模型存在最大值点。鸡 枞菌多糖提取率的最大预测值为6.36%,各因素取值 分别为时间36.14min。温度40.96℃,液固比36.6:1。 考虑到实际操作.选择最适条件为时间36min,温度 41℃,液固比37:1,在此提取条件下进一步进行验证 试验.验证实验测得鸡枞菌多糖的提取率为6.32% (相对误差0.6%),与预测值基本一致,这充分说明 了该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和预测鸡枞菌多糖的超声 波辅助提取条件与多糖提取率之间的关系,同时也 说明了超声波提取工艺参数的可行性。 2.4鸡枞菌多糖抗氧化活性研究 2.4.1鸡枞菌多糖对・OH的清除率研究 由图8可以看出。鸡枞菌多糖具有较强的・OH清 除能力。在实验所取鸡枞菌多糖浓度200—800p.g/mL 范围下,随着多糖浓度的增大,清除率逐渐提高,当 鸡枞菌多糖浓度为8001- ̄g/mL时,对・OH的清除率 达56.32%。 2.4.2鸡枞菌多糖对02-・的清除率研究 由图9可以看出,鸡枞菌多糖具有较强的02-・ 200 400 600 800 鸡枞菌多糖浓度/(u g・mL ) 图8鸡枞菌多糖对・OH的清除率 FIg.8 Scavenging effect of polysaccharide on・OH 70 6O 50 ,  ̄I40 30 2O 10 0 200 400 600 800 鸡枞菌多糖浓度/( g・m ) 图9鸡枞菌多糖对O ・的清除率 FIg.9 Scavenging effect of polysaccharide on Oz-・ 清除能力.在实验所取鸡枞菌多糖浓度200—8oo ̄g/0/0\褂  mL范围内,随着食用菌多糖浓度的增加,其对O 一・∞ 卯 ∞ ∞ 加 m 0  的清除率逐渐增加。当多糖浓度为6001xg/mL时,清 除率达5O%以上,当其浓度为8001xg/mL时对O 一・ 的清除率达64.00%。 2.4-3 鸡枞菌多糖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研究 由图10可以看出.鸡枞菌多糖具有较强的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随着多糖浓度的增加,其对 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逐渐增大.当DPPH溶液基 本褪色时,达最大清除率。当鸡枞菌多糖浓度为 9331xg/mL时,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73.7%。 7O 6O 50 40 簇30 2O 1O O 200 400 600 800 1000 鸡枞菌多糖浓度/(1a g・mL。‘) 图10鸡枞菌多糖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 Fig_1 0 Scavenging efect of polysaccharide orl DPPH 3 结论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 波辅助提取鸡枞菌多糖提取工艺.回归分析结果表 明,提取温度、时间及液固比对鸡枞菌多糖提取率都 有显著影响,且提取时间和液固比的交互作用对提取 率的影响也显著。采用响应面试验设计方法得出了 的超声波辅助提取鸡枞菌多糖提取工艺参数的回归 方程,方差分析表明,该模型具有高度显著性。在提 取温度、提取时间、液固比分别为41oC、36min、37:l 时,可得最大多糖提取率,预测值为6.36%,在此条 件下进行验证实验,得到多糖提取率为6.32%,与预 测值基本一致,此回归模型预测各因素与提取率之 间的关系比较可靠.对于鸡枞菌多糖的开发利用及 产业化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鸡枞菌多糖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当鸡枞菌 多糖浓度为8001 ̄g/mL时。对・OH的清除率达 56.32%;当其浓度为8001 ̄g/mL时对O 一・的清除率 达64.00%:当鸡枞菌多糖浓度为9331xg/mL时, 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73.7%。 (下转第121页) 第53卷(总第198期) 田智斌等:干法工艺对COPD肠内营养食品中‘1)一3脂肪酸的影响 121 在65℃以后.(1)一3脂肪酸质量分数曲线斜率增 大,呈现明显降低趋势,过氧化值呈现上升趋势,变 化幅度均较大,原因可能是温度的升高破坏了微囊 COPD肠内营养配方食品中加人to一3脂肪酸,其占 配方的供能比应为1-6%。 但由于to一3脂肪酸具有一般油脂类原料易被 氧化的特性.不利于常温条件下贮存,因此需要采用 微囊化工艺处理制备成性质较稳定的微囊化原料, 再添加到COPD肠内营养配方中。在产品工艺选择 化‘1)一3脂肪酸的囊材,使其结构发生了变化。囊芯 即‘o一3脂肪酸直接接触高温,随之在短时间内发生 氧化。因此,在具体工艺研究使用微囊化脂肪类原料 时,需注意控制工艺过程的温度,通过实验确定其温 度阈值,以防止脂肪类原料快速被氧化,影响到终产 上。湿法工艺和干法工艺是目前肠内营养食品加工 工艺中比较常用的两种工艺。干法工艺生产设备、操 作成本、技术难度较低,但对配方所使用原辅料的质 量要求较高,在国外普遍使用该工艺。在国内采用湿 法工艺较为广泛,工艺过程较为复杂,需对产品混合 原料进行剪切、浓缩、喷雾干燥等操作,生产成本较 品的质量。综合考虑,干法工艺添加微囊化∞一3脂 肪酸混合适宜温度为65℃。 2.2贮存时间和to一3脂肪酸含量稳定性的关系 将50g制备样品采用适宜包材密封包装,置于 稳定性考察箱(温度:37℃±2oC,RH:75%±5%)中保 存。检测样品中的to一3脂肪酸含量,计算其质量分 数,取样检测频率为每月一次,检测周期6个月,并 检测其过氧化值,结果见图2。从曲线图中可以看 出。经过微囊化的to一3脂肪酸的质量分数和过氧化 高,喷雾干燥过程高温也易对产品中营养素含量产 生影响。而干法工艺均没有这些弊端,原料添加量易 于控制,最大化的减少了营养素的损耗,但其缺点是 某些微量营养素不易在产品中混合均匀,因此还需 要对干法工艺进行持续改进。 参考文献 [1] 韩军花.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系列标准实施指南[M]. 中国质检出报社,2015:138. [2] 黄秀娟.微胶囊化油脂的生产技术[J].粮油食品科技, 2006,14(3):17—19. 值,在6个月的贮存中都没有显著的的变化。说明经 过微囊化工艺处理后,o一3脂肪酸的稳定性得到提 t高,不易被氧化变质,有利于脂肪酸营养素在配方中 的保留,延长了产品贮存时间。因此在COPD肠内营 养配方食品配方中。干混合加人微囊化的to一3脂肪 酸可长时间贮存。 3结论 『31 GB,rF 5009.168—2003食品中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 ot一3脂肪酸是一种多不饱和脂肪酸。对人类健 六烯酸的测定. [4] GB 5009.227—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过氧化 值的测定. 康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对COPD患者来说更是一类 极为重要的营养素,在临床营养应用中,通常建议在 (上接第18页) 参考文献 [1] 张灵芝.鸡枞菌子实体多糖分离纯化与结构分析及抗肿 瘤活性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12. 用[J].中草药,1999,30(9):1-3. [8]王铮敏.超声波在植物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J].三明 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9(4):45—53. [9] RODRIGUES S,PINT0 GAS.Ultrasound extraction of phenolic compounds from coconut(Cocos nucifera) [2] 周继平,许泓瑜.鸡枞菌粉不同组分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研究[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8,27(5):46—49. [3]王思芦,汪开毓,耿毅,等.鸡枞菌多糖对小鼠T细胞免 shell powder[J].Journal of Food Engineering,2007,80 (3):869—872. 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兽医科学,2013,43(1):77—83. [4] 赵云霞,陶明煊,程光宇,等.鸡枞菌多糖对急性酒精肝 损伤小鼠超微病理结构及ADH2,ALDH2 mRNA表达 [10]王宗君.茶树菇多糖提取与抗氧化性研究[D].广西:广 西大学.2007. [11]PAN X,LIU H,JIA G,et a1.Microwave—assisted extraction of glycyrrhizic acid from licoirce root[J]. Bio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2000,5(3):173—177, 的影响[J].食品科学,2015(5):195—199. [5] 谭晓虹,方秀梅.云南产鸡枞菌多糖含量测定[J].张家 El医学院学报,2004,21(1):2—3. [12]黄桂萍,肖红,张敏生,等.微波技术提取香菇多糖的研 究[J].食品科学,2006,27(11):267~269. [13]李熙灿,等.荜茇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的研究[J].辽宁 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9(1):144—145. [6]张智芳,林文庭,陈灿坤.植物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进 展[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8,14(3):18—2O. [7]赵兵,王玉春,欧阳藩,等.超声波在植物提取中的应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