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分组合作学习要求

分组合作学习要求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分组合作学习要求

实行分组合作学习的最关键之处是如何在教学实际中有效落实,即如何让每名教师和学生实际操作的问题。其中教师是组织和引导者,学生是实施实践者。分组合作学习的操作主要是两方面的操作,一是形式上的操作,主要责任人是班主任。二是内容上的操作,主要责任人是任课教师。 一、形式上的操作:

1、每组人数:6人一组,分组后不足6人的小组由班主任灵活分配。

2、组员分配:每个小组优中差三类学生要合理搭配,分配均匀。要求每组优生2名、中生2名、差生2名。

3、座位形式:各组同学面对面围坐,要朝北朝南坐,而不要朝前朝后坐。这能更好利用前面黑板,便于学生观看。

具体位置座法是2个差生夹在中间面对面,2个优生和2个中生呈对角线坐。这样做,一给2个差生有同类感,亲近感,而减少距离感、层次感和自卑感。二给差生以包围式温暖,四周式帮扶。三给优中学生以合作提高的机会。

4、每个小组要确定一位责任心强的优生担任组长,其余五名学生根据自身特长分别担任数学、语文、英语、科学、品德五个学科的

科代表,负责本学科的预习、作业等的完成情况。班主任教师要对小组长做好培训工作,制定出《组长培训方案》,使其能够合理的管理本组全部事务,从而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

5、每个小组要确定番号或名称。便于考评、管理和交流。由班级自行命名,要有本班特色。

6、每个小组的成员在定期考核后可以调整重组,在以后时机成熟时,组长可以在组内选举,三类学生生可以分类,分档自由组合。

二、内容上的操作

分组合作学习的落脚点和支撑点不是把学生分成小组就行了,而是分组后在课堂学习中,给学习小组以问题和任务,让学生觉得分组有必要,有好处,让各小组有事可做,尤其是小组成员能合作,共同去做,否则分组学习就会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的目的。所以在课堂教学中任课教师要从以下7个流程促进小组合作学习。

1、提出问题。(或习题,或目标) 这步是让学生知道要干什么。 2、分解任务。

这步是让学生知道本组或自己要干什么,有什么具体的,独有的任务。在这里,班主任要对各小组组长做好培训,教给组长如何进行

学习任务的分配,让每名组员都有事可做。同时在课堂上,任课教师也要巡视指导,根据具体的学习内容适时指导。

3、个人探究。

这步体现分组合作是个人探究基础上的合作。先个人,再小组,才能有效发挥个人才智和集中集体力量。当然,如果探究项目较大,内容较多,也可再分工或共同探究。在个人探究时,差生先自学,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咨询身边的中生和优生。

4、组内讨论。

这步就是体现先个人,再集体的措施,最终形成小组共识。在这里,小组长的任务也很重要,要鼓励差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同时要注意倾听每个组员的发言并及时作出简要的评价或总结,使组内意见一致,并最终形成本组的观点。

5、全班交流或展示。

这步让全班学生共享学习成果,体验学习成功喜悦,交流不同的体会和感受。在这个环节,小组长要根据汇报、展示的内容合理分配,较难的问题由中等生或优等生汇报,简单一些的问题可以让学困生汇报,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

另外,任课教师在提问时也要灵活机动,一般相对容易的问题让学困生来回答,对于那些有些难度和挑战性的问题由中等生和优等生

回答,有时也可采取抢答的方式,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鼓励全体同学参与课堂教学。对学生们的独创性的回答给予积极的、恰当的评价,对回答好的小组及时表扬鼓励。

6、教师点拨。

要突出学生的主体,也不能忘记教师的主导,所以教师在备课中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堂上要对学生的独到新颖之处和错误不足之处进行恰当的点拨总结,使学生学习再上一层次。

7、适时评价。

有任务,有学习,有交流,再有评价才是完整的学习过程。评价的方式以各小组和学科为项目划分成表格,任课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加分。(在评价细则中会详细说明)

另外,在小组活动时,教师不能等待、休息,也不能做其他的事情,而应该深入到各组,及时丁解各组探究的进度、讨论的焦点、效果,做到心中有数。最后教师根据各小组探究的成果、回答问题的参与率、小组合作的氛围等,评定出本堂课的优胜小组、小组合作学习标兵和发言积极分子,并要求班长做好记录。

注:各班主任要制定出组长培训方案

座位安排: 优等生 中等生 学困生 学困生 中等生 优等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