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O· 2010年12月第30卷第12期ClinicaJ Medicine,Dec.2010.V0】.30,No.12 2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I临床分析 左秀玲 (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郑t'11 450004)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易并发严重感染,最常见的感染部位 是肺、泌尿道和胆道,其中肺部感染占29.5% 。老年2型糖 尿病合并肺部感染以症状不典型、治疗不当易产生高渗性昏 迷或酮症酸中毒、病死率高为特征。为了提高诊断率,探讨正 确的治疗方法,我们将最近几年我们治疗患者的病例报告 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2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99例,其 中男61例,女38例,平均年龄(65±11)岁。体重指数(BMI) (23±4)kg/m 。肺部感染病程(11±3)d,空腹血糖4.7~ 21.4 mmol/L。社区获得性感染83例,其中合并活动性肺结核 23例;院内感染16例,其中发生于酮症酸中毒昏迷后5例,脑 梗死昏迷后11例。临床表现为咳嗽、咯痰、呼吸困难、乏力及 胸闷50例,咳血12例,发热28例,诱发酮症酸中毒5例,神志 不清12例,肺部湿哕音43例。 1.2诊断标准:采用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糖尿病及 其并发症定义诊断标准与分型委员会的建议:空腹血糖≥ 7.0 mmol/L,餐后2 h血糖≥11.1 mmolfL为诊断糖尿病标准。 参照1999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社区获得性肺 炎诊断和治疗指南》及《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痰 液连续2次培养出相同的病原菌作为细菌学诊断依据。 1.3实验室检查:肺部x线检查显示双侧炎性病变64例,单 侧35例;其中45例合并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l5例合并胸 膜肥厚,14例合并陈旧性肺结核,13例合并浸润型肺结核。实 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显著增高64例,白细 胞总数不高但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18例。 1.4药敏试验:99例痰培养阳性62例,阳性者均做药敏试验, 单纯细菌感染43例,混合细菌感染15例,细菌合并真菌感染4 例。革兰阴性菌感染35例,其中肺炎克雷伯杆菌为15例,大 肠埃希杆菌1O例,铜绿假单孢菌6例,鲍曼不动杆菌4例;革 兰阳性菌感染27例,其中肺炎双球菌12例,金黄色葡萄球菌7 例,表皮葡萄球菌4例,白色念珠菌4例。药敏结果显示以多 重耐药菌株较多。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敏感占90%,对 B一内酰胺酶抑制剂敏感占64%,对喹诺酮敏感占70%,革兰 阳性菌对红霉素敏感占34%,对青霉素敏感占50%,对B一内 酰胺酶抑制剂敏感占84%。 1.5治疗方法:所有病例在控制饮食、合理运动的基础上,采 用门冬胰岛素置于美国MiniMed 712泵内,每日胰岛素用量的 50%为基础量,另外50%分配至三餐前大剂量。同时使用敏感 抗生素,如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等,改善小气道通气功能,如 祛痰、解痉、雾化吸入等,并积极治疗并发症及原有疾病,同时 维持水、热量、电解质平衡,待血像和体温恢复正常3 d后停用 抗生素,肺部感染治愈停用胰岛素泵,恢复原降糖方案。 2结果 其中85例治愈,5例酮症酸中毒患者经静脉滴注胰岛素降 糖、补液扩容、纠正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紊乱、应用敏感抗生素等 治疗后,有2例因诱发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其余3例经治疗 后症状逐渐好转。7例转往结核病科治疗,2例放弃治疗,患者 平均住院时间(10±3)d,患者肺部感染控制后,大多数改用口 服降糖药治疗,均能保持空腹血糖平衡。 3讨论 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临床特点以症状不典型、治 疗不当易产生高渗性昏迷或酮症酸中毒、病死率高为特征。老 年人糖尿病起病隐匿,可因肺部感染才使糖尿病有关症状出 现,部分甚至引起高渗性昏迷时才被发现。本组有15例患者 以往未知糖尿病者,提示对老年人肺部感染同时有口渴、多饮 多尿、消瘦、昏迷、抽搐等症状者,应常规检查血糖,以免误诊、 漏诊。另外,老年人糖尿病临床症状常轻微,空腹血糖往往不 太高,平时诊疗或检查易疏忽,一旦肺部感染或因其他病住院 时容易忽略原患的糖尿病,以致可能因处理不当加重感染而诱 发高渗性昏迷或酮症酸中毒。 因此一旦诊断成立,就使用胰岛素有效控制高血糖,当血 糖降至正常后,粒细胞的趋化、粘附、吞噬功能也随之恢复,血 浆补体及抗体水平升高,NK细胞的活性也恢复正常,整个机体 的免疫功能由高血糖时的抑制状态解除,感染利于控制,这是 肺部感染能否控制的关键 。在经验性使用抗生素前应尽可 能早做痰涂片、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以指导临床用药,有细菌 培养结果后,则选用敏感抗生素,足量、足疗程、联合用药,同时 考虑患者的肝肾功能及抗生素对降糖药代谢的影响等因素;合 并真菌感染者可在抗炎治疗的基础上静脉给予抗真菌药物。 改善通气功能,减少相关并发症,这是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肺 部感染的重要条件。另外需注意改善患者机体营养状况,增强 免疫功能,积极纠正负氮平衡及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以保 护重要脏器的功能,降低病死率。还要加强糖尿病宣传教育, 长期将血糖控制在良好状态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本组99例肺部感染患者中诱发高渗昏迷5例,酮症酸中 毒5例,表明肺部感染往往成为老年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诱 因,而发生急性并发症的患者又容易出现肺部感染,糖尿病与 感染是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的疾病,在胰岛素应用于临床之前, 感染是糖尿病的主要死因。感染的发病原因:老年人免疫功能 下降,其主要原因与NK细胞和CD4/CD8下降有关 ,特别是 在血糖升高时,免疫细胞吞噬功能下降,有利于致病菌的侵袭、 繁殖;而上呼吸道寄殖菌的吸人是引起肺部感染的主要途径, 加上老年人气管支气管黏液纤毛功能降低,咳嗽反射差,肺组 织弹性减退而致排痰功能降低,细菌容易侵入呼吸道产生肺 炎;糖尿病患者存在代谢紊乱,后者可损害机体的防御功能,患 临床医学2010年12月第30卷第12期Clinic ̄Medicine,Dee.2010,Vo1.30,No.12 者容易合并感染,而且感染较严重;老年糖尿患者大多病程较 应立即给予速效胰岛素制剂;合理应用抗生素,掌握好使用的 长,高血糖又为致病菌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繁殖环境。长期血 时机、剂量、时间,尽早寻求细菌学及药敏试验依据;给予高蛋 糖控制不良,易造成肺部慢性感染,更易反复急性发作;老年患 白饮食及补充水分,对严重患者可输血浆或静脉补充蛋白,以 者消化、吸收功能减退故大多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削弱机 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缩短住院时间。 体的的免疫力。此外,高血糖患者机体的免疫球蛋白、补体等 参考文献 蛋白的合成代谢减少,而分解代谢加速,从而使机体的免疫功 [1]刘建英.糖尿病患者怎样防治肺部感染[J].糖尿病之友,2008, 能降低。糖尿病患者常存在微血管并发症,导致局部组织血液 6:47. 供应减少,组织氧浓度降低使局部组织对感染的抵抗力降低, [2]周作荣,张楠楠,康晋,等.糖尿病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特 有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另外预防性应用广谱抗生素并不能降 点分析[J].山东医药,2009,49(40):61—62. 低感染率,长期大量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尤其是广谱抗生素, [3] 李桂香,刘洪芬.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76例临床分 可抑制人体各部位的正常菌群,对抗生素敏感的菌株被抑制, 析[J].实用糖尿病杂志,2008,4(2):37—38. 使多种对抗生素耐药的菌株大量繁殖,容易造成肺部感染细菌 [4] 陆祖谦,陈洪谦.2型糖尿病合并感染的防治[J].糖尿病之友, 2009,3:22—23. 的传播和引起患者发病,是肺部感染的重要因素 。 (收稿日期:2010—06—21) 综上所述,糖尿病发生肺部感染难以完全避免感染症状 (本文编辑:马文娟) 部分不典型,造成病情加重,甚至导致死亡。胸部x线检查应 作为检查常规,以便早诊断、早治疗;控制血糖,患肺部感染后 巨幼细胞性贫血22例临床分析 王文娟王洁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医院神经血液科,锡林浩特026000) 巨幼细胞性贫血(MA)是临床较常见的一种贫血,如能得 细胞及血常规,Ret明显增高,多为5%~7.5%,WBC、Pit、Hb 到及时诊断和治疗,恢复很快,预后良好。但如未能及时诊断 均有增高,WBC、Plt多在10 d左右恢复正常,Hb 2周时恢复正 和正确治疗,神经系统可发生不可逆损伤而终身致残,病情严 常的4例,1个月时正常15例,其余3例均于2个月时恢复正 重的可危及生命 。本文就我院2004年1月至2009年9月住 常。其中加用铁剂治疗6例。乳酸脱氢酶及胆红素多于2~3 院的22例MA资料分析报告如下,以提高认识。 周恢复正常。 1 临床资料 2讨论 1.1一般资料:本组22例患者中,男8例,女14例,男女比例 巨幼细胞性贫血系脱氧核糖核酸(DNA)合成障碍及复制 为4:7;年龄15~78岁,平均56岁;哺乳期4例,偏食者3例,嗜 减缓所致疾病,多由于叶酸或维生素B, 或两者均缺乏引起” 。 酒者6例,高龄牙齿差、饮食烹调时间过长者5例,慢性胃炎 多为饮食习惯所致。本组偏食者3例、嗜酒者6例、食物烹调 3例,十二指肠淤积症1例,伴糖尿病1例,脑梗死2例。诊断 时间过长者5例、长期素食者3例,因消化道疾病吸收减少者 标准均符合《血液病诊断和疗效标准》 。 4例,哺乳期需要量增加者4例。如能改变饮食习惯可以预防 1.2临床表现:所有患者均有头晕、乏力、活动后心悸气促、食 本病,对于存在高危因素者,如妊娠哺乳期、长期素食者,可以 欲不振;舌痛4例,吞咽困难1例,恶心、腹胀6例,精神差 给予预防用药。由于DNA合成障碍影响到骨髓造血细胞一红 12例,肢端麻木、步态不稳1例;轻微黄疸10例,“牛肉样舌” 细胞系、粒细胞系及巨核细胞系而形成贫血,甚至全血细胞减 10例,皮肤出血点2例。 少。本组全血细胞减少的8例。其特点是胞核与胞浆的发育 1.3 辅助检查:血常规:血红蛋白(Hb)31~87 L,平均 及成熟不同步,形成了形态、质、量与功能均异常的细胞,即细 59异/L,红细胞体积(MCV)91~123.5 fl,均值115.5 n,红细胞 胞的巨幼变。体内其他增生速度快的细胞,如消化道上皮细 体积分布宽度(RDW)均上升,网织红细胞(Ret)0.5%~2%; 胞、神经细胞等也可受到累及 。本组有消化道表现及神经精 白细胞(WBC)(1.3~9.6)×10 /L,均值4.6 x 10 /L,低于 神症状者多例。由于骨髓内明显增生的巨幼红细胞具有缺陷, 4.0×10 /L 9例;血小板(Pit)(21—3l3)X 10 /L,均值162× 易于破坏,引起髓内溶血,出现血清胆红素及乳酸脱氢酶增高, lO /L,低于100×10’/L 8例;三系均低8例。血生化:乳酸脱 本组胆红素增高10例,占45.5%,乳酸脱氢酶增高20例,占 氢酶增高20例,间接胆红素增高1O例,白蛋白降低3例,血脂 90.9%。与文献报道相近 j。本组资料显示:血象及骨髓象典 降低2例。骨髓细胞学检查:有核细胞明显增多伴巨幼变,成 型的细胞巨幼变、轻度黄疸、“牛肉样舌”、血清乳酸脱氢酶增高 熟红细胞大小不等,大红细胞增多,易见嗜碱点彩红细胞及 等对本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本组由于条件所限,未检测血清 豪一周小体;中性粒细胞核分叶过多,易见巨杆、巨晚粒细胞。 叶酸及维生素B :水平,同时给予叶酸及维生素B :,治疗反应 1.4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给予维生素B。 液500 d肌肉注 均好,治疗后1~3 d症状明显改善。须注意神经精神症状系因 射、2周后改口服50 g/次,3次/d;叶酸10 m 次,3次/d治 维生素B 缺乏引起,须及时治疗,否则发展到后期,神经系统 疗,重度贫血的5例输注红细胞悬液2~4 U。1周时查网织红 可发生不可逆性损伤,导致终身残疾…。所以早期诊断是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