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缺血性卒中后癫痫发作危险因素的临床观察

缺血性卒中后癫痫发作危险因素的临床观察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缺血性卒中后癫痫发作危险因素的临床观察

目的 浅析缺血性卒中后癫痫发作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缺血性卒中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癫痫者作为观察组,未癫痫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癫痫发作的危险因素。结果 经过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心源性疾病、皮质梗死、神经功能损伤三项存在较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缺血性卒中后癫痫发作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心源性疾病、皮质梗死、神经功能损伤,临床中可以根据这些因素做好相应的预防和控制。

标签:缺血性卒中;癫痫;危险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缺血性卒中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2例,女26例,年龄38~79岁,平均(63.5±5.8)岁;其中,发生癫痫30例作为观察组,未发生癫痫28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58例研究对象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与统计学分析,包括:性别、年龄、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心源性疾病、皮质梗死、神经功能损伤(NIHSS)评分等,总结和分析相关的危险因素。

1.3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中缺血性脑卒中后癫痫发作的诊断标准,是以卫生部发布的《癫痫外科诊疗技术管理规范》为依据。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经过调查分析发现缺血性卒中后发生癫痫,与心源性疾病、皮质梗死、神经功能损伤有着一定关系,两组数据对比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性别、年龄、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均不是危险因素,两组对比,差异无

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缺血性卒中的众多并发症中,癫痫是最常见且严重的一种,对疾病的治疗带来干扰,如果是迟发型卒中患者不利于其神经功能的修复,也会影响康复锻炼,所以,对于缺血性卒中患者来说,癫痫的危害性非常大,为了减少癫痫发作,对病发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至关重要,这样才能为制定合理的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本次调查研究中,发生癫痫的观察组患者中,心源性疾病者占33.33%,皮质梗死者占73.33%,神经功能损伤NIHSS评分为(12.54±3.67)分,与未发生癫痫的对照组患者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以上三项是造成缺血性脑卒中后癫痫发作的危险因素,这是因为心源性栓子会损伤末梢动脉皮质分支,而且神经损伤越发严重,因此,为了降低癫痫的发生率,在临床中首先要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降低神經的损伤程度,同时还要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控制水肿程度,避免呼吸堵塞。若患者已经发生癫痫,需要根据患者的认知功能、耐药性、首次发作等状况合理制定治疗方案,更好的控制癫痫发作频次。

综上所述,缺血性卒中后癫痫发作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心源性疾病、皮质梗死、神经功能损伤,临床中可以做好相应的预防和控制。

参考文献

[1] 梁 楠,景 玮,李新毅.缺血性脑卒中后癫痫研究进展[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10):1975-197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