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关于初中生提出数学问题的调查与分析

关于初中生提出数学问题的调查与分析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2011年第5期 (总第l 2 9期)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MUDANJIANG CO1 LEGE OF EDUCA I'ION NO。5,2O】l Seria}NO.129 关于初中生提出数学问题的调查与分析 刘 展 王军民 ( 平顶山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河南。河南财经学院,河南[摘平顶Iil 467000; 450002) 郑州要]提出数学问题是数学新课程改革的一个热点。通过对初中生提出数学问题的现状进行调查发 现:初中生提出数学问题的总体积极性较差;学生的问题意识还不够强,女生的问题意识强于男生,且问题意识 对提出教学问题有较大影响;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总体较弱,女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比男生差 且对提出数学问题 有一定影响;家庭教育环境、学生的勤奋与努力、学习方式与习惯、升学压力在某种程度上都影响学生数学问题 的提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个体意志与提出数学问题无明显关系;教师对学生提出数学问题重视不够;学生提出 数学问题的机会太少。 [关键词]初中生;数学问题;提出 [中图分类号]G633.6 SI盲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23I 2011)05一OlO6一o2 学问题的喜好程度 一般,讨厌提出数学问题的学生占 10 。可见大部分学生对提出数学问题的喜欢程度一般, 一、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2o01)提出要使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 出问题、理解问题,可见提出数学问题正成为我国数学课程 且喜欢提出数学问题的学生比例明显大于讨厌提出数学问 题的学生比例。在对学生的访谈中也发现部分学生还是喜 欢提出数学问题的,只是有的胆子/1,不敢提出而已;还有的 学生提到升学压力及家庭作业的繁重使他们没有过多精力 去关注“数学问题的提出”。 在相同的题设下习惯提出新的数学问题的学生只有 改革的一个热点。国内外众多数学教育者、研究者都围绕 此课题展开了研究,研究主要集中在影响学生提出问题的 因素、创设问题情境、对问题进行分类、分析问题的结构、培 养提出问题的策略等方面,其中,贵卅I师范大学吕传汉、汪 秉彝两位教授展开的中小学“数学情境与提l舶问题”数学教 学实验研究引起了广泛关注,全国不同地区的研究者们也 都积极响应,围绕此课题展开各种调查研究。笔者电任河 南平顶山地区展开了初中生提出数学问题的调查和分析, 以期为我国数学课程改革的实验研究添砖加瓦。 二、调查过程 10 ,其中女生比例(11 )高于男生比例(9 )。偶尔会提 出新的数学问题的学生达到73 ,17 的学生没有提出新 的数学问题的习惯,且在回答上男生比例(19%)高于女生 (15 )。总体看来,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情况不太乐观,女 生提出数学问题的情况比男生好。 8 的学生在课堂上经常提出数学问题,75 的学生在 课堂上偶尔提出数学问题,从不在课堂上提出数学问题的 学生占1 7%。另外,教师在接受访谈中也提到学生主动向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选取河南省平顶山市一所中学进 行调查研究。从这所学校中分别选取八年级一班、二班、四 班(共三个班)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发放调查问卷120份, 教师提问的人很少,偶尔有人提问,问的问题多数是在完成 作业时遇到的不能解决的问题,学生间交流的问题也常属 于此类 对课本、教学辅导材料、教师讲解质疑的学生更是 鲜见。可见学生在课堂上提出数学问题的积极性较差,激 发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积极性势在必行。 收回有效问卷100份,回收率83 ,其中男生65名,女生 35名 为了更好地了解初中生提出数学问题的现状,又进 一步选取了个别数学教师与部分学生进行了访谈。 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自编调查问卷,问卷包括学生六 个方面的有关情况:提出数学问题情况、学习数学的兴趣、 问题意识、个体意志、家庭教育环境。共16道单项选择题。 然后根据问卷分析结果编写访谈提纲,对个别教师与学生 进行访谈。 在对教师的进一步访谈中,一些教师还暴露出对学生 提出数学问题的一些认识上的偏差,如认为提出数学问题 是教师的责任,答问是学生的责任,不相信学生会提出什么 有价值的数学问题。一些教师也谈到了共同的教学现状: 教师迫于升学压力,教学时过分迁就学生的惰性思维,对勤 思好问的学生未留下思考、质疑的机会。此:外,笔者深入课 按三级量表对A、B、c选项分别赋值1、2、3,并利用 Excel与SPSS13+0对问卷结果进行数据的录入、整理与分 析。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堂观察时还发现有的学生提出的数学问题井未引起教师足 够的重视,可能由于课堂时问的,教师仍在按部就班地 执行教学计划,忽视学生的问题,淡化学生的提问;还有的 教师在数学课堂上给学生提出的问题多达十几个,而没有 l_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情况 23%的学生喜欢提出数学问题,67 的学生对提出数 [收稿日期]2010—06—0l [作者简介]刘展(198卜一),女,湖北宜昌人,乎顶山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数学课程与教学 论。 ・ 1O6 ・ 学生提问的机会,启发式教学在很多教师那里被异化成了 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比男生差。这进一步说明了学生提出数 “问答式”,这种单调的课堂问答严重阻碍了学生数学问题 的提出。 学问题的心理承受能力与提出数学问题有一定的关系。 在“如果你的问题找不到满意的回答,你是否会继续找 人问? 一问中,81 的学生表示会继续找人问,其中男生比 2.学习兴趣 高达71%的学生对数学还是有浓厚的兴趣的,不喜欢 数学的学生仅占5 ,其中女生比例(6 .o4)高于男生比例 (4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证明数学自有吸引学生之处。 例(75 )低于女生(91 ),15 的学生偶尔会继续找人问, 还有4 的学生不会继续找人问,其中女生比例(0 )低于 男生(7 )。由此可见总体看来学生的意志力还是不错的, 且女生的意志力比男生要强。 5.家庭教育环境 可能是由于数学的逻辑性、抽象性等原因,也有部分学生不 喜欢它。总之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处于中上等水平。 53 的学生表示会利用休息时间去学习数学,女生比 例(66 )高于男生(46 )。39 的学生偶尔会利用休息时 间学习数学,还有8 的学生不会利用休息时间学习数学, 且男生比例(11%)高于女生(3 )。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 会利用课余时间学习数学,尤其女生比男生更为勤奋,尽管 针对“当你的作业、考试成绩退步时,你父母是否会帮 你分析原因?”一问,表示会、偶尔会、不会的学生比例分别 为48%、25 、27 ,父母偶尔会与不会帮孩子分析原因的 累计百分比达到52 ,表面部分父母并没有帮助孩子提出 问题、分析问题的习惯,对孩子提出数学问题也产生了一定 她们讨厌数学的比例高于男生。 4O 的学生会看数学方面的课外书籍,其中女生比例 (49%)高于男生(35 )。42 的学生偶尔会看数学方面的 书籍,还有18 的学生不会看数学方面的课外书籍,其中 男生比例(23 )高于女生(8 )。这进一步说明女生会比 男生花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学习数学。 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情况与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情况相 比较,发现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与提出数学问题无明显 的关系。尽管女生讨厌数学的比例高于男生,但女生会比 男生花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学习数学,且她们提出数学问 题的情况比男生要好。由此可见勤奋对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是有一定帮助的。 3.问题意识 仅有16 的学生会经常带着问题进课堂,79 的学生 有时会带着问题进课堂,从未带着问题进课堂的学生占 5 ,可见学生的问题意识在课前预习中是很薄弱的。 4l%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数学,56 的学生 会偶尔用到数学,还有3 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从未用到 数学,且女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引用数学原理的百分比例 (54 )高于男生(34 ),男生在日常生活中从未引用数学 的百分比例(4 )高于女生(O )。在访谈中进一步发现少 数学生认为数学问题来源于数学情境,大部分学生认为自 己是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或反思回顾时提出数学问题 的。可见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还是有一定的问题意识的,但 问题意识不够强,且女生的问题意识强于男生。 对课堂上数学教师的错误,有54 的学生能马上提 出,4O 的学生自己思考,还有6 的学生过后就忘记了, 且女生对课堂上数学教师的错误能马上提出的百分比 (60 .o4)高于男生(51 ),过后就忘记了的百分比(3 )低于 男生(7 ),可见女生的学习方式与学习习惯比男生要好。 将学生的问题意识与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情况相比 较,发现学生的问题意识对学生提出数学问题有较大影响, 因此为了培养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应重视学生问题 意识的培养,尤其是男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此外,学生的学 习方式与学习习惯在某种程度上对提出数学问题也有影 响,我们也应给予相应的关注。 4.个体意志 51 的学生希望教师在数学课上提问自己,37 的学 生偶尔希望在数学课上被教师提问,不希望教师在数学课 上提问的学生占12 。男女生比例并无显著性差异,表明 大部分学生还是比较活跃的,这与初中阶段学生的生理发 展、心理发展有较大关系。 在“当回答问题有错误时你的心情是否总会难过?”一 问中,45 的学生选择了难过,28 的学生表示偶尔会难 过,还有27 的学生表示不会难过,且男生感到难过的百 分比(40 )低于女生(54 ),不会难过的百分比(35 )高 于女生(12 )。可见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总体较弱,且女 的影响。 在“你对父母述说某事或对某事的看法时,你父母是否 通常会仔细昕你说完再发表意见?”一问中,学生认为会、偶 尔会、不会的比例依次为55 、25 、2O ,可见超过一半 的父母会尊重孩子的想法,会给予孩子发表意见的机会。 但还有一部分父母没有做到这一点,而且这一比例已达到 45 ,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当问到“当你遇到问题的时候问你父母,他们是否通常 会和你一起找答案?”时,表示会、偶尔会、不会的学生比例 依次为46 、34 、2O ,说明超过一半的父母偶尔会或不 会和孩子一起解决问题,对孩子的教育重视不够。 由上可知,家庭的教育环境对学生提出数学问题是有 影响的,且在与学生的进一步访谈中还发现。过于严肃的父 母往往使孩子不敢提问,而宽松的启发式教育环境往往能 激发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四、结论 通过以上的调查分析和研究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初中生提出数学问题的情况不太好,积极性较差。 第二,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处于中上等水平,且与提 出数学问题无明显关系,反而学生的勤奋与努力对提出数 学问题有一定的帮助。 第三,学生的问题意识还不够强,且女生的问题意识强 于男生;问题意识对提出数学问题有较大影响;学生的学习 方式与学习习惯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学生数学问题的提出。 第四,学生的个体意志整体上是不错的,但与提出数学 问题无必然联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总体较弱,女生的心 理承受能力比男生差,且对提出数学问题有一定影响。 第五,部分父母对孩子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重视不够,家庭教育环境是影响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因素 之一。 第六,教师对学生提出数学问题重视不够,学生提出数 学问题的机会太少,升学压力对学生提出数学问题有一定 影响。 [参 考 文 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 稿)/)I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吕传汉,汪秉彝.中小学数学情景与提出问题教学研究[M].贵 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2. [3]陈秋华.中学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的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 大学,2004. [43张凌云.初中课堂教学中关于启发学生提问的研究[D].长沙: 湖南师范大学,2006. [5]汪秉彝.数学情景与数学问题(10—12年级)[M].北京:北京师 范大学出版社,2005. [6]李荣,吕传汉.“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教学模式对缓解贵州初 中生数学焦虑的探究[J].数学教育学报,2004,(4):88—89. [7]陈镇伟.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提出能力培养的研究[D].福 州:福建师范大学,2007. [责任编辑:丛爱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