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时空 I■ 浅谈图表教学对培养学生能力的作用 王君伟 (河北省滦县第六中学) [摘 要]利用图表教学是地理的学科特点,利用好图表不但可以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成绩,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 力。老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图表教学的优势,提升教学能力。 [关键词]地理图表记忆思维创新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0)34 0502—01 随着高考方向的不断变化,考察学生死记硬背的试题越来越少,考试 内容更注重测试学生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利用地理学 科特有的优势——图表,来培养学生的能力,就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基于 各种图表的特点,它更加有利于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归纳等一系列思 维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多元学习能力。 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图表的科学性使其蕴含着大量可以促进学生逻辑思维的素材。逻辑思维 能力具体表现在归纳能力、演绎能力、数算能力等等。比如,结合 洋流分布归纳洋流分布模式。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学生不断读图,了解 南北半球洋流各自具有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共同属性,总结出全球洋流分 布的规律,训练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图表的最大特征就是在平面上表示空间性,大部分图表都能够变现自然 和社会事物的空间性,所以引导学生读图、解图,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在培养 学生空间想象力和空问思维能力,它包含空问概念的理解,空间分布的记忆, 空间结构的分析,空间联想的丰富,以及从形象到抽象的转化等等。比如,高 地理恒星日和太阳日示意图,就需要学生充分发挥空间想象力。 …1借助圈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 美国现在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 材料的兴趣。”兴趣的集中对记忆水平的影响至关重要 图表可以使抽象的信 息更形象、更直观,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记忆 力。 在地理教学中,图表可培养学生的记忆力显得尤其重要。针对地理学 科的区域特点,地理事物区域定位往往是学习地理知识的第一道门槛,地理 事物区域定位有经纬网定位和利用区域地里环境典型定位等方法,培养学生 对地理事物的记忆能力,需要通过反复的读图、解图、忆图、绘图来达到加 强记忆的目的。致力做到严重心中有图、脑中有网,只要考察到某个知识点, 心中出现的不是鼓励的文字和勉强的记忆,而是这个知识点存图表中的形象。 例如:学生在学习世界地理区域部分各大洲主要国家时,首先要引领学生在 世界地图上找到这些国家的位置,然后确定其经纬度跨度 观察其形状轮廓、 海陆分布状况。如果是地形图,还要引导学生利用地图的读图知识,了解其 地形地势、山脉河流分布等地理事物的分布。这些内容,如果没有地图就是 纸上谈兵,对学生而言犹如天书,毫无意义。只有让学生反复读图、忆图、绘 图,才能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3图表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种善于发现问题、多角度探究问题的思维模式。培养创 新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思考意识,不轻信,不盲从,敢于发表自己的 看法和观点。比如,在地理教学中,我们对学生读图、解图、析图的训练比 较重视,而绘图训练相对较少,而绘图是读图、析图训练的提高和再创造。学 生在绘图时,不但要全神贯注,而且要不断回忆读图时所学到的知识,思考 如何才能恰如其分地在图表中表达出,这是个积极思维的过程,不但加深了 2利用地图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看似简单的地理图表包含了纷繁复杂的信息,怎样才能从众多的信息中 快速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需要的是一种准确的解读图表的能力。这种能力 需要学生在读图的过程中,养成自觉思考、分析、筛选,在这个过程既可以 学生对图表中地理知识的理解,还能不时进发出创造的火花,培养学生的创 新能力。比如,结合课本上地中海式气候图,用其它形式的图表表示地中海 式气候的特点。学生在绘制图表的过程中会不断思考,这里的气候和其他地 区有何不同?成因有哪些?用何种图表能明确表达,如何来表示?这一系列 的思考就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总之,图表是地理课的第二语言,只有用好图表,学生才能建立立体 的、全面的知识结构,在学习中游刃有余。 浅谈数学教学反思的作用 郑丽红 (河北省乐亭县乐亭镇三合庄初级中学) [摘 要]反思是一线教师常规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它是提升教师素质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法,对学生稳固原有知识,提升理解深 度有着重要作用。数学老师要不断从自身观念、教学对象、教学方式上进行反思,以提升教学水平,提高自身素质。要引导学生学会反思,反思学习方式和对 知识的掌握,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反思观念对象素质学生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0)34—0502 01 子日:吾日三省吾身。强调了反思在人生中的重要作用。作为中学 老师,在教学中教学反思应该存在于每个教学环节,我们只有每天都进行教 后反思,每次考试后进行试卷分析,学生每天、每周、每月、每学期都有学 些传统的观念和习惯很难满足各方面对学校教育的要求。因此,我们就要 不断的反思教学实践背后所隐藏的深层的观念和思想:我们该怎么教,为 什么要这样教,这样教有什么好处,学生是否能够接受,学生对教学方法 产生的共鸣有多大?这些都是我们一线教师每天要反思的,从这些反思中不 断的发现自身的观念与行为的不合理性,及时调整教学思路、教学方向和 习小结,才能在学习和教学中,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成长起来。 成长=经验+反思,这是波斯纳关于教师成长的经典公式。著名教育家 叶澜教授曾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但写三年教后反 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这句话深深打动了我,作为教师,如果只是一位学 教学理念,建立与时代精神相统一的正确的教学模式。 第二:在教学中要认真分析教学对象,尽可能的全面的了解学生的认知 水平、个性特点,兴趣爱好等相关信息,以便能更好的结合教材内容及课标 要求来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做到切合实际,因材旌教。学生的基础、智力 水平、兴趣爱好差异很大,如果我们用一个固定的教案去面对个性各异、程 度不同的学生,教学效果必然大打折扣:程度好的吃不饱,某些环节便会有 利于课堂教学之外,浪费了学生的宝贵课堂时间。程度差的吃不了,某些知 识点对他们来说就是天书,老师的讲解对他们是无济于事。我们应针学生 习、教书,不反思,不记录反思成果,不梳理自己的成败得失,那我们的工 作就是机械的重复,就不能快步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不能升华自己的教学 理念。那么如何做好反思,使我们能够在反思中进步,在进步中成长呢? 第一:要从我们教师自身的观念进行反思。 现在的教师一方面要面对适应课程改革形势的需要,另一方面又要应付 来自于社会、家长的应试要求。因此教师在课堂上所进行的教学行为仅靠一 502 I科技博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