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7年高考一轮复习名师伴我行之课时作业13.doc

2017年高考一轮复习名师伴我行之课时作业13.doc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课时作业(十三) 金属材料及金属矿物

1.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以及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关于金属的一些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合金的性质与其组成金属的性质不完全相同 ②火烧孔雀石[Cu2(OH)2CO3]也属还原法 ③金属冶炼的本质是金属阳离子得到电子变成金属原子 ④工业上金属Mg、Al都是用电解熔融氯化物制得的

⑤越活泼的金属越难冶炼

A.①②③ B.只有④ C.④⑤ 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合金的性质与其成分金属的性质不完全相同,如硬度、强度更大,熔点更低等,①正确;火烧孔雀石,孔雀石分解生成CuO,CuO被焦炭还原为单质Cu,属于还原法制取,②正确;因AlCl3为共价化合物,熔融时不导电,冶炼铝应用电解熔融Al2O3的方法,④错误;金属冶炼就是把金属阳离子还原为金属原子,越活泼的金属,其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弱,越难被还原,③、⑤正确。

2.在冶金工业上,均不能用化学还原剂制得的一组金属是( ) A.Na、Mg、Al B.Na、K、Zn、Fe C.Zn、Fe、Cu、Ag

D.Mg、Al、Zn、Fe

答案:A 解析:Na、Mg、Al的冶炼方法为电解法;用Na还原K是由于钾的沸点比钠的低,在高温时还原生成的单质K以气态形式挥发出来,从而制得金属钾;Zn、Fe的冶炼方法为化学还原剂还原法;Cu、Ag的冶炼方法为热分解法,故选A项。

3.(2016·泉州模拟)下列几种关于金属冶炼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蒸发海水制成饱和食盐水,将其电解可制得金属钠 B.炼铁高炉中,利用焦炭作为还原铁矿石的还原剂 C.高炉炼铁能得到纯铁

D.铝热法能够使氧化铁跟铝在高温条件下炼出铁来

答案:D 解析:电解食盐水得到的是NaOH,得不到Na;炼铁高炉中利用CO作为铁矿石的还原剂;高炉炼铁得到的是含碳等元素的生铁。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u→CuO→Cu(OH)2每步转化均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 B.铝合金是一种混合物,它比纯铝的熔点高

C.金属铜放置在潮湿的空气中会被锈蚀,生成绿色的铜锈——碱式碳酸铜

D.金属铝、铁、铜都有一定的抗腐蚀性能,其抗腐蚀的原因都是表面形成氧化物薄膜,阻止反应的进一步进行

答案:C 解析:A选项,CuO→Cu(OH)2不能通过一步实现,错误;B选项,铝合金

比纯铝的熔点低,错误;D选项,铜表面不能形成致密的氧化膜,错误。

5.已知酸性条件下有反应:2Cu===Cu2+Cu。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由于反应温度不

同,可能产生Cu或Cu2O,两者都是红色固体。某同学对某次氢气还原氧化铜的红色固体产物做了如下实验,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列表如下: 加入试剂 实验现象 稀硫酸 红色固体不反应 浓硫酸并加热 无色气体 稀 无色气体、 蓝色溶液 浓 红棕色气体、 蓝色溶液 由此推出本次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的产物( ) A.是Cu

B.是Cu2O

D.一定有Cu2O,可能有Cu

C.一定有Cu和Cu2O

答案:A 解析:由题目提供的信息可知:Cu2O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Cu和Cu2

,而向该红色固体中加入稀硫酸后红色固体不反应,故该红色固体中不存在Cu2O,全部为

Cu。

6.美国普度大学研究开发出一种利用铝镓合金制备氢气的新工艺(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工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该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形式只有两种 B.铝镓合金可以循环使用

C.铝镓合金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3H2O===Al2O3+3H2↑ 电解

D.总反应式为2H2O=====2H2↑+O2↑

答案:A 解析:铝镓合金与水反应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能量变化,主要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太阳能电池工作时,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电解过程中电能又转化为化学能。因此,上述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形式有三种,故A错误。根据题意可知B、C、D均正确。

7.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测量m g铜银合金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合金的熔点比其成分金属低,通常比成分金属具有更优良的金属特性 B.铜银都能与反应,收集到的V L气体全为NO

C.操作Ⅰ是过滤,操作Ⅱ是洗涤,操作Ⅲ应是烘干 D.根据反应收集到的气体体积可以计算铜和银的质量分数

答案:D 解析:实验中过滤烘干得到的W g沉淀是AgCl,根据“银”量守恒,可确定合金中Ag的质量分数,而合金与反应生成的气体不一定全是NO(有可能含有NO2),故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不能用于计算Cu、Ag的质量分数。

8.铜器久置,表面会生成一层绿色固体,为了解铜在空气中的腐蚀情况,某化学兴趣小组收集家中铜器表面的绿色固体进行探究。

查阅相关资料后,猜想该绿色物质可能是铜的碳酸盐。

①对试管内的绿色固体进行加热,至完全分解,观察到A装置中绿色固体逐渐变成黑色,B装置中无水硫酸铜变成蓝色,C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取少量加热后生成的黑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稀硫酸。观察到黑色固体逐渐溶解,溶液变成蓝色。

③取少量上述蓝色溶液于试管中,浸入一根洁净的铁丝。观察到铁丝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绿色固体中含有的元素是________。 (2)加热后试管中剩余的黑色物质是________。

(3)假设该绿色物质是一种纯净物,则其化学式可能是________,加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实验步骤③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装置最后的干燥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果将B、C两装置对调,能否达到实验目的?________,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Cu、H、O、C (2)CuO (3)Cu2(OH)2CO3 Cu2(OH)2CO3=====2CuO+H2O+CO2↑ (4)Fe+Cu2===Cu+Fe2

(5)防止空气中的CO2进入 (6)不能 对调后无法说明反应中有水生成

解析:无水硫酸铜变蓝,说明有H2O生成,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CO2生成,所以绿色固体中含有H、C、O;由②可知黑色固体为CuO。

9.(2016·西宁模拟)某课外活动小组,收集了一种合金进行研究(已知Cu的焰色反应为绿色)。

(1)外观暗灰色,表面光滑;

(2)在酒精灯上灼烧,火焰呈绿色;合金片熔化,但不滴落;

(3)取刮去表皮的金属10.0 g,放入足量稀硫酸溶液中,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H2 9.96 L; (4)另取刮去表皮的金属10.0 g,放入足量NaOH溶液中,也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H2 9.96 L。

试据此判断,合金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________(写元素符号);下列元素可能含有的是________(填选项编号)。

a.Ag B.Mg c.Mn D.Fe

如果该合金中只含两种元素,它们的质量比是________。 答案:Cu、Al a m(Al)∶m(Cu)=4∶1

解析:将合金放在酒精灯上灼烧,火焰呈绿色,说明合金中含有铜;由实验(3)、(4)可知合金中的金属与足量稀硫酸或足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的H2量相等,即合金中含有Al。合金中也可能含有不与酸碱反应的Ag,但不能含有比铜活泼的能与酸反应而不与碱反应的9.962金属。若合金中只含两种元素Cu和Al,则其质量比为m(Al)∶m(Cu)=(××27)∶(10.0

22.439.962-××27)≈8∶2=4∶1。 22.43

10.某课外研究小组,用含有较多杂质的铜粉,通过不同的化学反应精制CuO,其设计的实验过程为:

(1)杂铜经灼烧后得到的产物是氧化铜及少量铜的混合物,灼烧后含有少量铜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

a.灼烧过程中部分氧化铜被还原 b.灼烧不充分铜未被完全氧化 c.氧化铜在加热过程中分解生成铜 d.该条件下铜无法被氧气氧化

(2)由粗制氧化铜通过两种途径制取纯净CuO,与途径Ⅰ相比,途径Ⅱ有明显的两个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同学指出,由CuSO4溶液到生成CuO少了一个环节,即应先生成Cu(OH)2沉淀,过滤洗涤后再加热分解Cu(OH)2得CuO。以下说法不可能成为减少该环节的理由的是

________。

A.CuO比Cu(OH)2颗粒粗大,更易于过滤从溶液中分离 B.Cu(OH)2分解温度较低,加热其浊液即可使其分解

C.干态下分解Cu(OH)2,温度难以控制,可能因温度过高导致CuO进一步分解生成Cu2O

D.过滤分离出的CuO不需洗涤就已非常纯净

答案:(1)ab (2)耗酸少;无污染性气体SO2产生 (3)D

解析:(1)灼烧后含有少量铜,其原因可能是灼烧不充分,铜未被完全氧化,也可能是△

灼烧过程中部分氧化铜被还原。(2)根据途径Ⅰ的反应方程式Cu+2H2SO4(浓)=====CuSO4+△

SO2↑+2H2O和途径Ⅱ的反应方程式2Cu+O2+2H2SO4=====2CuSO4+2H2O,可以看出途径Ⅱ的优点是①产生等量的CuSO4,比途径Ⅰ消耗硫酸少;②途径Ⅱ不产生污染大气的气体SO2。(3)显然过滤得到的不溶物不经洗涤是不会纯净的,故D项一定不会成为本环节理由。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