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9年文山教师招聘考试冲刺卷四

2019年文山教师招聘考试冲刺卷四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2019年文山教师招聘考试冲刺卷四

一、单选题

1、计算机小组、无线电小组的课外活动属于()。 A.学科活动 B.科技活动 C.社会活动 D.文体活动

2、遵循说明书组装一台玩具车,这种思维方式属于()。 A.聚合思维 B.发散思维 C.常规思维 D.具体思维 3、注意最重要的功能是()。

A.选择功能 B.保持功能

C.对活动的调节和监督功能 D.指向和集中功能 4、北京奥运会场馆“鸟巢”的设计者主要运用的是()。 A.常规思维 B.创造思维 C.动作思维 D.逻辑思维

5、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说明在某种程度上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可能是由于某种。需要没有得到充分满足而引起的()。 A.自我实现 B.高级 C.缺失性 D.成长性 6、教育心理学是一门()。

A.理论性学科 B.应用性学科 C.具有理论性与应用性的学科 D.边缘性学科

7、根据学习程度对记忆效果的影响,一般情况下,若学习30分钟刚好记住材料,要达到最佳的记忆效果,则需要继续学习()。 A.10分钟 B.15分钟 C.30分钟 D.45分钟

8、学生在数学课上学会了端坐在座位上认真做作业,在英语课上学生也做出类似行为。这表明学习行为存在()。 A.分化 B.泛化 C.类化 D.消退

9、不将学习主要内容直接呈现给学生,而是向学生提供一定的背景资料,由学习者操作而习得知识的学习方法是()。 A.意义学习 B.范例学习 C.接受学习 D.发现学习

10、合作学习也是一种教学策略,它的特征是学生以主动合作学习的方式代替()。 A.教师主导教学 B.完成作业 C.家庭作业 D.个别课堂作业

11、根据成就动机理论,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对力求成功的学生应更多地安排()。 A.非常容易的任务

B.没有难度和竞争性不强的任务 C.非常困难的任务

D.有一定难度和竞争性的任务

12、高中阶段学生关于“元素周期表”的学习,深化了他们对初中阶段“元素化合物”等知识的理解,这种迁移属于()。

1

A.顺向正迁移 B.顺向负迁移 C.逆向负迁移 D.逆向正迁移

13、人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心理特征或倾向是()。 A.道德 B.品德 C.规范 D.

14、有位中学教师经常外出开会,班级管理完全交给学生自己,纪律居然井然有序。这一教师的领导最可能属于()。

A.仁慈专断型 B.民主型 C.强硬专断型 D.放任型

15、按照休伯曼的职业生涯阶段理论,教师可能会产生职业倦怠的时间在从教()出现。 A.1-2年 B.3-4年 C.5-6年 D.7年以后

16、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的显著标志是()。 A.为人师表 C.爱岗敬业 B.清正廉洁 D.团结协作 17、()是教育执行过程的中心环节,是达成教育目标的根本手段。 A.执行的总结 B.制订执行计划 C.教育实施 D.执行的协调

18、将某名牌中学的一套模拟中考题复印若干后卖给学生复习备用。的行为()。 A.合法,老师有责任帮助学生学习 B.合法,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考试 C.不合法,侵犯了他人的知识产权 D.不合法,侵犯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权 19、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

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 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 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 20、下列古代学校,属于隋唐时期的是()。 A.书院 B.国子监 C.弘文馆 D.鸿都门学

二、多选题

1、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包括()。 A.客观性原则 B.系统性原则 C.实践性原则 D.综合创造原则

2、按照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思维发展处于前运算阶段的个体的思维特点有()。 A.自我中心主义 B.思维的不可逆性 C.缺乏守恒概念 D.缺乏层级类概念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阐述的学习的四大要素是()。 A.情境 B.协作 C.交流 D.意义建构 4、下列属于机械学习的是()。 A.宇航员探索太空 B.学生尝试错误走迷宫 C.小学生背诵乘法口诀

D.中学生听讲座后弄清了概念之间的关系

5、影响学生态度与品德形成的外部条件,主要包括()。

2

A.家庭教养 B.道德认知 C.校园文化 D.社会风气

7、下列关于高自我效能感个体的行为表现描述正确的是()。 A.个体倾向于选择有挑战性的任务,坚持性差 B.个体始终坚信困难能够被克服

C.个体习得新行为的效率更高,也能更加自如地表现出新行为 D.个体在活动中通常情绪饱满、信心不足 8、以下属于迁移现象的有()。 A.物以类聚 B.人以群分 C.举一反三 D.触类旁通 E.思维敏捷

9、知识的巩固主要是通过哪些记忆环节来实现的? () A.记忆 B.保持 C.回忆 D.再认

10、发散思维是创造思维的核心,其主要特征是()。 A.目的性 B.流畅性 C.序列性 D.变通性 E.独特性

三、判断题

1、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2、加强自身的学习,是提高教师师德修养的必要途径。() 3、我国的仲裁实行二裁终局制度。()

4、我国的教师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的法定节日。() 5、《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学生在教学楼进行教学活动和晚自习时,学校应当合理安排学生疏散时间和楼道上下顺序,同时安排人员巡查,防止发生拥挤故。()

6、上课听讲、师傅带徒弟、母鸡带小鸡都是教育现象。() 7、西方教育史上首倡“从做中学”的是杜威。() 8、文化对教育既有推进作用又有阻碍作用。()

9、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认为,人的发展完全是由环境决定的,这是内的观点。() 10、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

四、案例分析

1、在日常教学中,王老师不仅像有的老师那样关心那些能说会道、反应机灵的孩子,还经常关注那些比较胆小、很少回答问题的学生。有时这些学生可能过于紧张回答不出问题,王老师就会让其先坐下来平静一下,语气温和地说:“没关系,以后经常锻炼锻炼就好了”。活动结束后,王老师还主动与学生交往,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并经常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共同寻找适宜的培养学生的方法。

试运用所学的教师职业道德知识对该案例进行分析。

2、小张是数学骨干教师,对业务精通,管理学生也非常强硬,有学生调皮便会用跑步来惩罚,有时甚至动手打学生。尽管他所带班的数学成绩不错,但学生和家长对其粗暴行为意见很大。小张却不以为然,他认为没有严师就带不出高徒,师生如父子,老师教训学生天经地义。 请问:小张的行为错在哪里?教师该如何对待“问题学生”?

3

参考解答

一、单选题

1、【育萃专家解析】B。解析:科技活动是以让学生学习和了解科技知识为目的的课外、校外活动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增长学生对某一领域的知识经验和动手能力,如航模小组、园艺小组、无线电、组、计算机小组等。 2、【育萃专家解析】C。解析:常规思维是指人们运用己获得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和程序,用惯用的方法、固定的模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遵循说明书组装一台玩具车的思维方式属于常规思维。 3、【育萃专家解析】C。解析:注意具有调节和监督的功能,即控制心理活动向着一定方向或目标进行。在注意的所有功能中,对活动进行调节和监督,是其最重要的功能。 4、【育萃专家解析】B。解析:“鸟巢”是设计者创造出来的新颖、独特的形象,运用了创造思维。 5、【育萃专家解析】C。解析:需求层次理论说明,在某种程度上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可能是由于某种缺失性需要没有得到充分的满足而引起的。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应该经常和学生交流,关注学生的情感,关注其学习动机及缺失性需要。 6、【育萃专家解析】C。解析:教育心理学作为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教育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作为指导教育实践活动的学科又具有极为鲜明的实践性与应用性。 7、【育萃专家解析】B。解析:有研究表明,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学习量的150,即过度学习程度达到50%时,记忆效果最好,知识最牢固。因此,在30分钟刚好记住材料的情况下,继续学习15分钟记忆效果最好。 8、【育萃专家解析】B。解析:当某一反应与某种刺激形成条件联系后,这一反应也会与其他类似的刺激形成某种程度的条件联系,这一过程称为泛化。 9、【育萃专家解析】D。解析:本题考查发现学习的概念。奥苏伯尔根据学习的方式,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其中发现学习是指学生要学习的概念、原理等内容不是直接呈现,而是需要学生自己、思考、探索、发现获得。 10、【育萃专家解析】A。解析: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以主动合作学习的方式代替教师主导教学的一种教学策略。 11、【育萃专家解析】D。解析:力求成功者喜欢选择50%难度的任务,所以教师应该给力求成功的学生安排有一定难度和竟争性的任务。 12、【育萃专家解析】D。解析:后学习的内容对前面学习的内容起到迁移作用,是逆迁移,并且促进、深化了前面的学习内容,因此是逆向正迁移。 13、【育萃专家解析】B。解析:品德是指人遵守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心理特征或倾向。 14、【育萃专家解析】B。解析:教师的领导方式可分为型、放任型和民主型三种类型。在民主型教师的领导下,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 15、【育萃专家解析】D。解析:休伯曼的职业生涯阶段理论认为,教师产生职业倦怠是在实验和歧变期(工作后的第7-25年)。 16、【育萃专家解析】A。解析: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是对教师职业道德的特殊规范。 17、【育萃专家解析】C。解析:教育实施是教育执行过程的中心环节,是达成教育目标的根本手段。 18、【育萃专家解析】C。解析:教师复印并卖试卷给学生的行为是违法行为,属于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行为。 19、【育萃专家解析】C。解析:杜威是实用主义的代表人物,他主张的教育思想是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存在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有海德格尔、稚斯贝斯、萨特等;要素主义教育思想的

4

代表人物有巴格莱、坎德尔、芬尼、布里格斯等;永恒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有赫钦斯、艾德勒、阿兰、利文斯通等。 20、【育萃专家解析】B。解析:隋朝设立了国子监。国子监是中国古代隋朝以后的宫学,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又称国子学或国子寺书院属于两个时期:弘文馆是唐朝时期的学校:鸿都门学是汉朝时期的学校。

二、多选题

1、【育萃专家解析】A.B.C。解析: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原则包括客观性、教育性、系统性和实践性。 2、【育萃专家解析】A.B.C.D。解析:皮亚杰把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分为四个阶段①感知运动阶段(0~2岁):儿童主要通过感知运动图式与外界发生相互作用,一般在9~12月,儿童获得客体永恒性。②前运算阶段(2~7岁):儿童进入智慧发展阶段,思维已表现出了符号性的特点,但其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不可逆性、自我中心、不能理顺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缺乏层级类概念)等特征,尚未获得守恒的概念,存在“泛灵论”的思维。③具体运算阶段(8~11岁):儿童具有了明显的符号随和逻辑性,能进行简单的逻辑推演,克服了思维的自我中心性,获得了守恒的概念,思维可逆。但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活动仍局限于具体的事物及日常经验,缺乏抽象性。④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儿童总体的思维特点是能够提出和检验假设,能监控和内省自己的思维活动,思维具有抽象性,思维可逆和补偿。 3、【育萃专家解析】A.B.C.D。解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 4、【育萃专家解析】B.C。解析:机械学习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提出,是与有意义学习相对的概念,是指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知识建立非实质性的和人为的联系,即对任意的(或人为的)和字面的联系获得的过程。机械学习是一种单纯依靠记忆学习材料,而避免去理解其复杂内部和主题推论的学习方法。机械学习平时多为死记、死背或死记硬背。 5、【育萃专家解析】A.C.D。解析:影响学生态度与品德形成的一般条件有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外部条件包括学校、家庭和社会等环境因素,如家庭教养方式、社会风气、同伴群体等;内部条件则包括学生自身认知和道德情感等方面的因素,如认知失调、态度定势、道德认知等。 6、【育萃专家解析】A.B。解析:远景性动机是指动机行为与长远目标相联系的一类动机。内部动机指的是人自发的对所从事的活动的一种认知。题干描述的李红的学习动机属于远景性动机和内部动机。 7、【育萃专家解析】B.C。解析:自我效能感在学习活动中的功能:①决定个体对学习任务的选择和对学习活动的坚持,自我效能感高的个体倾向于选择有挑战性的任务,并能坚持到底;②影响个体面对学习困难的态度,自我效能感高的个体始终坚信困难能够克服;③影响新行为的获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自我效能感高的个体习得新行为的效率高,也能更加自如地表现出新行为;④影响学习时的情绪状态,自我效能感高的个体在活动中通常情绪饱满,信心十足。 8、【育萃专家解析】C.D。解析: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比喻同类的东西常聚在一起,志同道合的人相聚成群,反之就分开。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9、【育萃专家解析】A.B.C.D。解析:知识巩固是指知识学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的持久记忆。它包括识记(记忆)、保持、再认和重现(回忆)。其中,识记与保持是再认和重现的前提,再认与重现是识记与保持的结果。 10、【育萃专家解析】B.D.E解析: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沿不同的方向去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其主要特征有三个,即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

三、判断题

1、【育萃专家解析】×。解析: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时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德总和,而不仅仅包括行为规范。 2、【育萃专家解析】√ 3、【育萃专家解析】×。解析:我国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制度。裁决做出后即发生法律效力,即

5

使当事人对裁决不服,也不能再就同一争议向起诉,同时也不能再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复议。当事人对裁决应当自动履行,否则对方当事人有权申请人民强制执行。 4、【育萃专家解析】×。解析: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作出决议,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我国的教师节,用以感谢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 5、【育萃专家解析】√。 6、【育萃专家解析】×。解析: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独有的现象,动物界不存在教育。上课听讲是狭义的学校教育;师傅带徒弟是广义的社会教育;母鸡带小鸡不是教育现象。 7、【育萃专家解析】√。解析:“从做中学”是美国现代著名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全部教学理论的基本原则。杜威认为,所有的学习都是行动的副产品,所以教师要通过“做”使学生思考,从而学得知识。 8、【育萃专家解析】√。解析:教育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文化对于教育既有推进作用又有阻碍作用。 9、【育萃专家解析】×。解析: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认为,人的发展完全是由环境决定的,这是一种外铄论的观点。 10、【育萃专家解析】√。解析:学校教育制度处于国民教育的核心和主体地位,体现了一个国家国民教育制度的实质。

四、案例分析

1、【育萃专家解析】

案例中,王老师的行为符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体现了崇高的教师职业道德。

首先,王老师不仅像有的老师那样关心那些能说会道、反应机灵的孩子,她还经常关注那些比较胆小、很少回答问题的学生,体现了教师公正,做到了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王老师的行为是关爱学生的表现。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王老师对回答不出问题的学生进行引导,课后积极对学生进行辅导,体现了对学生因材施教。王老师还主动与学生交往,并经常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寻找适宜的培养方法,体现了其教书育人的职业理念。 2、【育萃专家解析】

(1)小张的行为错在体罚学生《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规定:教师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妥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四章第二十九条规定: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小张的行为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相关的法律规定。

(2)对待“问题学生”,教师要做到:①关爱学生,使其感受到老师的重视和班级的温暖。教师有了爱生的情感,才能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平等信任的师生关系,创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②要乐于倾听,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赖。一个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必须耐心倾听学生的倾诉,了解学生的要求,掌握学生的思想,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地迸发乐于好学的自觉性③保护学生的自尊。尊重和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就要对学生不讽刺,多鼓励;少批评,多表扬不论是优生还是差生,教师都应该为他们提供成功的机会,善于扑捉他们的闪光。促使他们乐观向上、自信自强,充分发挥学生内在的智力潜力。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