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编程基础》课程教学的思考 柴【摘群,梁剑波(凯里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贵州凯里556011) 要】Java编程基础是计算机专业开设的一门很重要的专业课,本文总结了Java编程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结合 教学实际,在后续教学过程中采用“重基础、重实践、宽考核”教学改革措施,希望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增强学生动手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Jaya;教学改革;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222(2015)03—0173—02 Java是目前比较流行的一种计算机编程语言,很多高校、 是实际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太少,导致其经验不足。 职校都将其作为计算机专业必修的一门主干课程。但学生在 出现两种极端:【 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缺乏动手解决实际 (3)学生反映任课教师在实践环节照本宣科.实践课仅仅 学习Java语言时普遍感觉抽象、枯燥、难懂,在教学过程中易 是编辑、调试已有的程序,没有讲授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从 而导致部分学生重理论轻实践。 问题的能力。即高分低能;②注重动手能力,忽视理论学习。如 何避免这两种现象的出现,是教育工作者无法回避的问题。 (4)部分学生为了考试而学习,学习兴趣不高。 这些原因综合起来,尽管卷面上学生的成绩很好.达到了 1课程、学情分析 1.1课程分析 《Java编程基础》是凯里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 技术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技能课。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学完该 教学大纲的要求,但是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很差,出现分数高、 能力弱的现象。 2教学过程改革设计 根据上届学生的建议,本学年教研组采用“重基础、重实 课程后.除了掌握Java语言的基本语句、语法外,重点掌握 践、宽考核”九字方针,着力解决以往教学存在的问题。着重培 ava语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Java输入输出流、GUI编程技术、JDBC数据库应用程序开发 养学生利用J和Java多线程机制,还应掌握面向对象编程的思想和学会利 2.1重基础、做到举一反三 用Java解决和处理实际问题的思维方法与基本能力。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学习中, 授课教材采用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耿祥义等编写的 (Java2实用教程》(第4版)。该教材共16章。其中第1~7章属 于Java基础篇章,主要介绍Java简介、基本语法、类与对象、 子类与继承、接口与实现、内部类与异常类等。第8—10章是进 基础知识是否牢靠直接决定着是否能熟练的将书本知识解决 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开始.通过比较,首先从已经学过的C语言逐渐过 渡到Java语言,引导学生理解Java语言的特点,实现从C语 阶篇章.主要介绍Java常用实用类、组件及事件处理、输入输 言向Java语言的顺利过渡。然后重点讲解Java中类与对象的 出流。第ll~16章是应用篇章。主要介绍JDBC数据库操作、 概念,通过实例比较现实生活中“类”、“对象”与Java语言类、 Java多线程机制、Java网络编程、Java图形图像与音频处理、 对象的关系,帮助学生理解面向对象的概念 泛型与集合框架及JavaApplet编程。 在学生掌握Java语言编程基本思想的基础上,举一反三. 实验教材采用耿祥义等编写的配套教材(Java2实用教 夯实基础。例如在讲解Date类和Calendar类时.书本有计算 程》(第3版)、(第4版)实验指导与习题解答。 两个日期之间的相隔天数的例子。首先在讲解的过程中.带领 根据教学大纲安排,(Java))编程基础每周4学时,其中实 同学逐行分析代码,让学生找出并理解代码的核心内容.即利 验课2学时.其64个学时。相比较于教材内容,64学时远远 用两个日期相隔的毫秒数计算相隔的天数,并掌握Calendar 不够。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只是讲解到Java网络编程。剩下的 类的getTimeInmillis()方法。然后引导学生发现,该方法广泛 三章安排学生自学。 应用于计时器、闹钟、日程提醒、交通信号管理等方面。最后布 1.2学情分析 根据教学计划安排,Java编程基础》被放在大学三年级 第一学期。学生在学习(Java编程基础》以前,已经学习过《C 置作业,要求学生模仿例题,编写一个简单的计时器。该部分 内容还可以和组件与事件处理结合在一起深入讲解.如设计 一个考试时间控制界面 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对计算机编程有一定的了解,但 是学生的编程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学生本着实用性原则已经 2.2重实践、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学生动手能力弱、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差是教师在教学过 自学过Java语言.并且能够编辑一些简单的小程序,大部分 程普遍遇到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课堂实验和课程设计 同学都没有接触过Java语言。甚至有些学生学习完《C语言程 相结合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考核时提高实践环节的 序设计》后有些害怕、甚至抵触编程。 通过对学期考核结果总结、分析发现: 言,大部分同学具有了一定的编程基础.直接从C语言过渡到 Java语言.两种语言的异同。导致学生以面向过程的编程思维 语言有恐惧心理,影响了Java学习效果。 分值比例,促使学生重视实践环节。 在实践教学环节中,教师首先带领学生阅读程序代码,寻 础上,尝试编程规模小的代码。在这个过程中.应遵循循序渐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想当然的认为学生已经学习过C语 找编程规律,体会面向对象编程的思想。在大量阅读程序的基 进的原则,避免出现学生因编程难度大而厌学的情况。 学习面向对象的语言.增加了入门难度,从而导致学生对Java 在实践教学的中后期,学生已经能够独立编程的基础上. 组织学生进行课程设计2。学生2~3人一组.自选题目.按照 软件工程的开发流程进行项目的实践开发.在设计过程中,学 生应当在每一个阶段向教师提交阶段性成果.教师认为合格 (2)学生利用Java语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产生的 原因一方面是对Java的编程核心思想没有掌握透.另一方面 羲●■■—■■■■■—●—■■啊 辱i 基于传感器技术的应用研究 鱼敏英(大庆职业学院机电工程系) 【摘要】传感器技术的应用研究是在掌握了各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结构、特性和应用之后,结合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对该问题进行研究 和处理,从而引申出传感器技术在生产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传感器技术:数控机床;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TP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222(2015)03—0174—02 电、光电、磁电等效应。化学传感器包括那些以化学吸附、电化 学反应等现象的传感器。被测信号量的微小变化最终都将转 换成电信号 大多数传感器是以物理原理为基础运作的,例如 传声器(话筒)就是一种传感器,它感受声音的强弱 并转换成 相应的电信号。又如电感式位移传感器能感受位移量的变化, 1甘IJ舌 随着微处理器和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加之信息处理 技术的飞速进步,模拟量(物理、非物理量)的测试与控制技术 也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各种技术领域,而且也正逐步渗透到 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传感器是能感受规定被测量的元件,其包 含的种类特别广泛,本文就目前最基本的传感器技术做一下 简单的研究说明。 并把它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传感器: 电容式压力传感器制作时必须有电容式敏感元件.该敏感 2传感器 2.1定义 传感器是一种能把物理量或化学量转变成便于利用的电 信号的器件。在某些学科领域,传感器因其用途还被称为“敏 感元件、检测器、转换器”等等。它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 一元件需要按照规定参数来设计制成。检测过程中当被测压力作 用在电容式敏感元件的动极板上时.就会引起电容间隙的变 化.该变化将导致电容值的变化,从而实现对压力的测量。 电感式传感器制作必须具备以下三大部分.即:振荡器、 开关电路以及放大输出电路。其中振荡器的作用在于产生一 个交变磁场。当金属目标接近这一磁场,并达到感应距离时, 定的规律将响应转换成可用信号输出。它在测量系统中的 在金属目标内产生涡流,从而导致振荡衰减,以至停振。振荡 器振荡及停振的变化被后级放大电路处理并转换成开关信 号.触发驱动控制器件。从而达到非接触式之检测目的。 经常被放置在前部,接收到输入变量后将其转换成可供测量 的电信号 然后将输出的电量信号继续输送给后续的测量电 路及终端装置.以方便地进行信号的调节、分析、记录和显示 等等。传感器只是传感器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具体地说,传 感器是把外界输入的非电量信号转换成电量信号的装置。如 3传感器应用电路 图1是数控机床的外观图.而传感器在一台精密装置数 控机床上的应用就颇具代表性。下面逐一进行分析介绍: 果没有传感器对被测的原始信息进行准确可靠的捕获和转 换.那么后续要进行的一切准确的测试与控制都将无法完成, 3.1金属加工切削力的测量 机床加_7-时,由于切削刀具、工件材料刚度的不同,有必 要对切削力的变化进行测量。对此可利用压电陶瓷传感器来 测量刀具切削力。一般而言.压电陶瓷元件的自振频率高,比 较适合测量变化剧烈的栽荷.将压电传感器位于车刀前部的 下方."3进行切削加工时.切削力通过刀具传给压电传感器,- 即使最现代化的电子计算机,没有准确的信息(或转换可靠的 数据),不失真的输入,也将无法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2分类及功能 我们用不同的观点可以对传感器进行分类.譬如根据传 感器工作原理.可分为物理传感器和化学传感器二大类,物理 传感器应用的是物理效应,诸如压电效应,磁致伸缩现象,热 压电传感器将切削力转换为电信号输出,记录下电信号的变 的情况下.学生才可以进行下一阶段内容。课程设计完成后,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结果演示和答辩.评定课程设计成绩。该成 绩记入课程考核总评。 求的水平.取得了阶段性学习成果。 参考文献 f1]何宏,王迎旭.网络工程与通信类专业课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教学 2.3宽考核、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 与实践、知识与能力相兼顾的考核模式。提高实践环节的分值 比例,平时、期末、实践考核比例设置为1:5:43,避免出现两 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o14(O1):lO4~1o7. 在考核阶段,更改以往一卷定结果的考核模式,采用理论 平台建设[[2]刘冬冬,赵正平,王秀友.Java程序设计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1):103~107. [3]卢冶.应用型本科院校Java程序设计教学改革[J].计算机教育, 2014(08):19~21. 种现象的出现:①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缺乏动手解决实际问 题的能力,即高分低能;( 注重动手能力,忽视理论学习。 3结束语 收稿日期:2015—1—26 通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在期末考试结束后,通过观察和与 作者简介:柴群(1979一),男,汉族,江苏徐州人,讲师,研究方 向为计算机应用。 学生访谈发现。大部分学生Java学习的效果较好,都能够独 立完成课程设计和通过期末考核。基本上达到了教学大纲要 濑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