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试论毒品犯罪与社会化治理

试论毒品犯罪与社会化治理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2009年11月 第29卷第4期 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Journal of Xingjiang Police Officers Academy NOV.20o9 Vo1.29 NO.4 【毒品犯罪】 试论毒品犯罪与社会化治理宰 李卫国.孟 钢 (维吾尔自治区第一监狱,乌鲁木齐830013) 【摘要】毒品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社会安宁。现已成为和社会各界密切关注的社会问题。毒品犯罪有 其特定的社会因素。在治理中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加大宣传力度。搞好新型毒品的预防教育:加强 对娱乐场所的管控。消除毒品泛滥的渠道;加快经济发展。完善社会保障。狠抓禁吸强戒工作:加大打击力 度,发挥专门机关的职能作用;铲除境外毒源。与周边各国协作。共同打击毒品犯罪。 【关键词】毒品犯罪;社会因素;社会化治理 【doi】10.39690.issn.1622—1195.2009.04.005 【中图分类号】DF7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195(2009)04—0023一(O4)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环境发生 了很大的变化,毒品死灰复燃,而且愈燃愈烈.呈不 断上升和蔓延的趋势。毒品的种类也从鸦片粗制品 等传统毒品发展成为海洛因、以及、粉、 等新型毒品。这种“白色瘟疫”越传越广.已成 的社会因素和社会化治理,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与 大家商榷 一、毒品犯罪的社会因素 毒品犯罪.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一是只贩不 吸 这类犯罪分子因毒品的高额利润.不惜铤而走 为阻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绊脚石.严重扰乱社 会管理秩序。随之而来的毒品犯罪也日益严重.成 为当今社会一大“顽症” 险,从事这种风险大但同样收益也大的犯罪行为。 二是以贩养吸。在毒品犯中.有相当一部分人自己 本身就是瘾君子,购买毒品需要高额资金.但他们 又是好逸恶劳之人.为了获得自己吸毒的资金,靠 贩卖毒品赚得金钱以供吸食。另外,还有一些吸毒 者.为筹得吸毒资金而从事盗窃、抢劫等犯罪活动。 这些毒品犯罪的社会因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社会上有些人精神空虚.丧失信仰和追 监狱作为刑罚执行机关.承担着惩罚和改造罪 犯。预防和减少犯罪的职能。近年来,监狱将关押的 罪犯,依据犯罪性质,划分为相应类型,进行针对性 的教育改造.其中涉毒类罪犯.就是我们分类教育 的一项重要内容。大部分涉毒类罪犯.在服刑期间 经过教育,都能够服从管理。积极参加监狱组织的 求.以吸食毒品来寻求精神上的安慰,甚至走上毒 品犯罪的道路 学习和劳动.踏实改造。有吸毒史的罪犯,在监狱的 严格管理和与毒品隔绝的环境下,完全戒除了毒 瘾,没有了任何不良的生理反应。但令人遗憾的是. 这些涉毒类和有吸毒史的罪犯.刑满释放重返社会 后.有相当一部分又走了复吸和重新犯罪的道路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西方国家享乐至上的腐 朽思想也涌入我国,一些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 观扭曲,信仰缺失,道德沦丧,心灵空虚,用吸食毒 品来寻求刺激 还有一些人盲目的讲究排场.相互 这使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毒品犯罪和吸毒有着的特 定的社会因素,实现禁毒.预防和减少毒品犯罪.必 须实行社会化的综合治理 因此.笔者对毒品犯罪 攀比,将吸食毒品、特别是新型毒品作为高档享受. 以吸食价格昂贵的毒品来炫耀自己的富有.进而逐 步走上毒品犯罪的道路 本文获中国犯罪学学会犯罪对策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二等奖。 【收稿日期】2009—09—01 【作者简介】李卫国(1953一),男,山东文登人,维吾尔自治区第一监狱、政委,大学本科,主要研究方向:犯罪 学、监狱学;孟钢(1970一),男,甘肃金塔人,维吾尔自治区第一监狱教育改造科科长、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 大学本科,主要研究方向:犯罪学、监狱学、罪犯心理学。 23 李卫国,孟钢:试论毒品犯罪与社会化治理 (二)对新型毒品预防教育不力 前卫、时尚、狂欢、刺激,这些词语及其描述的 生活在大众媒体上频繁出现.无意问为新型毒品亚 二、毒品犯罪的社会化治理对策 面对戒毒复吸率高、毒品犯罪分子重复犯罪率 高、新型毒品来势汹汹与毒品犯罪越来越猖獗的现 状,我们预防和减少毒品犯罪的任务艰巨.困难很 文化的入侵提供了基础.一个认识的误区由此产 生:新型毒品=另类。新型毒品被这一亚文化群体贴 上了流行前卫的标签.新型毒品的使用者希望通过 “K”粉、“”的刺激作用来达到纵欲和快乐的 目的。令人忧虑的是.在娱乐、狂欢的名义下.很多 人根本不知道新型毒品也是毒品 新型派对药物 大。但是。我们不要忘记.新中国成立之初,政 府就在全国开展了大规模的全民禁毒运动.将毒害 了中国人民一个多世纪的“白色魔鬼”赶出了国门. 使我国在相当长时间内成为了无毒国 只要我们坚 定信心,找准症结,大力开展社会化治理。就一定能 够再次取得禁毒斗争的全面胜利 (包括、“”、“K”粉)使人激情享乐而不致 堕落“毒海”.这一观点已蔓延至社会的中上层及演 艺界.进一步促使许多人将吸食新型毒品视为一种 时尚、前卫,而纷纷加入吸食的队伍。 (三)娱乐场所藏污纳垢.推波助澜 歌厅、舞厅、酒吧、洗浴中心等娱乐场所大增, 并且成为毒品贩卖、吸食的主要场所和销售渠道 少数娱乐场所业主为了集聚人气。积敛财富.对于 毒品的吸、贩活动,往往采取默许、纵容的态度.甚 至还暗中支持贩毒活动。例如:帮助播放吸食新型 毒品的团伙自带的“摇头”音乐碟.公开贩卖吸食工 具,对机关的公开稽查工作通风报信.加以阻 拦、施加压力。更有一些不法业主,为了牟取暴利. 自己就在娱乐场所内从事毒品贩卖的犯罪活动 此 外,对于娱乐场所的管理,往往涉及文化、工商、公 安等几个部门,就内部而言,又涉及到治安和 禁毒部门之间的职能划分。不同部门之间信息交流 机制尚未建立,以及互相配合、协同“作战”的管理 模式尚未成熟。客观上也使得娱乐场所的查禁工作 存在很大困难,给娱乐场所内的吸、贩毒品违法犯 罪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而且.大部分娱乐场所的 老板,与、文化稽查等部门有着密切的联系.又 造成了打击新型毒品违法犯罪的不便 (四)生活所迫,铤而走险 极个别的贩毒人员是由于没有职业.无生活来 源,本人又没有其他生存的本领.而走上毒品犯罪 的道路。当然,这种纯是为生活所迫进行毒品犯罪 的案件毕竟很少,只属于个别情况.但却反应了毒 品犯罪的一个层面 (五)综合整治的力度不够 禁毒工作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一个重要组 成部分。我国禁毒工作的基本方针是在各级、 领导下,组织动员全社会的力量.采取综合治 理的方式预防和治理毒品犯罪 近年来.个别地区 禁毒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但在禁毒工作实践中. 禁毒委员会各成员单位没有充分发挥其相应的职 能作用,主要是依靠部门,未形成齐抓共管、全 社会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 (一1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毒品犯罪实际上是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因为精 神追求缺失,道德价值失衡.物欲膨胀与泛化的结 果。犯罪分子急功近利的心理需求。造成了这部分 人脱离了主流文化的控制.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因 此.我们除了一方面要满足社会成员日益增长的物 质生活需要之外.还应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繁 荣大发展.大力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使人民精 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从而从根本上抑制犯罪动机 的产生和外化。针对当前纷乱复杂、冲动浮躁的思 想文化,一是要通过建设和推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 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 风尚。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人国民教育 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 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引领社会思潮的有 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工作.即尊重 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地消除各种错误和腐朽思 想的影响。二是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 德、个人品德建设,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教育引 导人们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 三是要加 强中华优秀传统教育。对祖国传统文化进行挖掘、 归纳、整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 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 性.让注重道德修养等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二)加大宣传力度.搞好新型毒品的预防教育 遏制新型毒品重在预防。其重点在于宣传教 育,宣传教育重在发动群众,提高全民的禁毒意识。 要充分认识预防教育的重要意义.深刻领会预防为 本禁毒方针的深刻含义.增强预防教育的针对性和 实效性。当前,要特别加强以新型毒品危害为主要 内容的宣传教育.从科学的角度向人们剖析新型毒 品药理、毒理作用和滥用造成的成瘾性,从社会的 角度以典型案例向人们宣传新型毒品使人产生心 理扭曲和精神依赖的精神危害性.让人们真正从内 心深处憎恶毒品、拒斥毒品.不受毒品的诱惑。新型 李卫国,孟钢:试论毒品犯罪与社会化治理 毒品预防教育要做到“353”,即“三个面向”:面向全 民、面向青少年、面向高危人群;“五进”:进学校、进 社区、进家庭、进娱乐场所、进机关企事业单位:“三 个结合”:巩固无毒社区与创建安全文明社区相结 合、巩固无毒社区与争创文明户相结合、开展社会 面的禁毒宣传与中小学的法制课相结合.营造浓厚 的遏制新型毒品的宣传氛围 (三)加强对娱乐场所的管控.消除毒品泛滥的 渠道 建立娱乐场所业主责任制 吸毒人员在娱乐场 所吸食毒品.具有明显的行为特征.只要业主和从业 人员负起禁毒的责任.不去有意放纵或故意不管.就 完全可以发现并制止或报告机关。所以.应明确 业主的责任,与其签订禁毒责任书.明确业主在场所 内开展禁毒宣传、防毒巡察、涉毒举报以及配合禁毒 部门开展工作等责任.同时要求业主负责对场所内 的从业人员开展禁毒培训并逐级签订禁毒责任书 此外,治安管理部门和缉毒部门应该加大查禁力度. 对因管理不严、初次或偶尔被发现个别消费者有吸 毒问题的.对业主要给予警告训诫并督促其限期整 改;对吸毒问题严重或长期存在吸毒问题屡禁不止. 以及默许和纵容吸毒现象的场所.要依法吊销经营 执照,坚决关闭.严重的还要追究业主的刑事责任。 对禁毒工作表现突出的.则应以适当方式予以表彰 奖励。加大对娱乐场所的监控力度.采用公开和非公 开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加大对娱乐场所的监督管理. 实行动态化、等级化、信息化管理。 (四)加快经济发展.完善社会保障 从社会学上讲.毒品犯罪活动的广泛化和犯罪 群体的扩大.在一定程度上是社会结构失衡引起低 阶层群体部分异化、社会矛盾和冲突加剧的结果。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冲击.我 国传统的社会结构模式有所松动.社会地位的变化 更替加快,社会资源开始重新分流。工人、农民等处 于社会结构最底层.可利用的社会资源越来越少. 导致了社会弱势群体与其他阶层的矛盾和冲突加 大。虽然他们可以通过合法途径走上致富之路,但 }{1于可调动的社会资源毕竟太少.他们的愿望常常 难以实现。因此.他们发财的欲望极易通过急功近 利、违法犯罪的方式表现出来.使他们成为毒品犯 罪的犯罪群体规模 禁毒工作与脱贫相结合,是现 阶段治理我国毒品问题的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因 此,从宏观上讲.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要调整社 会财富的分流结构.增加合法致富的渠道.建立完 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减少社会冲突。 (五)狠抓禁吸强戒工作 我国在禁毒战略决策上的一次重大调整.是明 确提出了以禁吸强戒为重点的禁毒工作新思路 目 前,有些人对于这一战略决策的调整还未能充分理 解,片面地认为禁毒主要就是查缉毒品走私贩运. 而禁吸强戒意义不大。其实.吸毒现象在国内的蔓 延,是我国自身的问题。我国今后禁毒工作的重点 是要大力搞好禁吸强戒.使原来的吸毒人员逐步戒 除毒瘾,并全力防止新生吸毒者的增加 除了依靠 国家强制戒毒外,还必须提高群众觉悟.建立民间 戒毒组织。创建无毒社区。使打击毒品犯罪活动成 为群众的一项自觉行动。在禁吸强戒工作中.要注 重“四个层次”、“三个结合”.“四个层次”即:第一层 由群众监督戒;第二层由基层组织戒;第三层由政 府强制戒;第四层是对已经戒断后又复吸的.依法 戒。“三个结合”是指在戒毒过程中实行“药物 治疗、心理康复和社会巩固相结合”。既强调在戒毒 所实行药物治疗和心理康复不可替代的作用.更注 重出所后的社会帮教,继续巩固戒断的成果。 (六)加大打击力度,发挥专门机关的职能作用 积极发挥部门的职能作用。司法机关、行 政执法机关应进一步解决好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与 明确分工、密切配合、互相监督之问的关系.解决好 侦查、批捕起诉、审判执行、教育改造、减刑假释、强 制戒毒等各个环节的联络沟通与协同配合.解决好 对毒品犯罪的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的关系.积极开 展打击毒品犯罪专项斗争,集中公诉、公判一批涉 毒犯罪分子。集中警力加大对公共复杂场所、娱乐 场所和暂住流动人El集中区域的查缉和清理力度. 形成威慑和打击的合力。加强对毒品流通渠道的堵 源截流工作.有效地遏制毒品的流通 不断加大打 击零星贩毒力度.切断吸毒人员的毒品来源.千方 百计减少新生吸毒人员 (七)增设《刑法》新罪名.从严从重打击毒品犯罪 对毒品犯罪,应从严、从重打击。目前.我国刑 法对毒品犯罪只规定了十二种罪名.这已远远不能 适应当前打击毒品犯罪的需要.急需根据当前毒品 犯罪出现的新情况,适当地进行增加.具体应当增 设如下罪名: 1.增设购买毒品罪。走私、制造、贩卖、运输等 毒品犯罪之所以成上升趋势.这是因为有人需要, 有购买者.因为这些购买者为毒品犯罪提供了消费 的市场.使毒品犯罪人尝到了甜头.牟取到了非法 利益。有需要才有供给,没有人购买毒品.也就不会 产生贩卖毒品等犯罪,没有了购买者.毒品犯罪也 就无法实现 这说明购毒者在一定程度上也助长了 毒品犯罪,同样具有社会危害性。如果规定了购买 毒品罪.消灭了毒品的销售渠道.就可以最大限度 地减少毒品犯罪.因此,规定购买毒品罪.是很有必 25 李卫国,孟铜:试论毒品犯罪与社会化治理 要的.也是当前打击毒品犯罪的需要。 2.增设注射毒品罪、吸食毒品罪。吸食毒品,也 具有极大的社会危害性,首先吸毒麻醉人的神智。 毒源、实施替代种植的优惠,并投入资金、技术 和人力.帮助邻国山民开发其生物资源:同时还要 加强毒品知识的宣传及文化教育并形成禁毒网络. 摧残人的身体.严重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同时也影 响整个人类的素质 一百多年前帝国主义用鸦片 使中国人民饱受了东亚病夫的耻辱.足以说明吸 毒的危害。其次,吸毒也容易诱发和导致其他犯 罪.危害社会治安,影响社会稳定。成为危害社会 的祸根。再者,吸毒也为走私、制造、贩卖、运输等 毒品犯罪提供了巨大的消费市场.刺激毒品犯罪 分子进行犯罪 如果将注射、吸食毒品的行为规定 为犯罪.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毒品犯罪,使走 防止复种和贩卖.从而达到减少境外毒源的目的。 外交上.要利用全世界禁毒的强大压力和我国与邻 国的良好外交关系.与周边各国在禁毒问题上取得 共识。加强协作配合,共同打击毒品犯罪。利用我国 的外交地位.取得联合国和国际社会在政治上和经 济上的支持。军事上.应加强与邻国建立警务合作 机制.建立打击毒品犯罪的网络体系 全面落 实与周边产毒大国签署的有关禁毒合作的双边或 多边协议.以减少或最终铲除毒源 私、制造、贩卖、运输、种植等毒品犯罪找不到消费 市场.从而达到抑制犯罪的发生。目前.我国注射、 吸食毒品的行为.一般都是给予行政处罚实施强 制戒毒等措施.但短期的戒毒.并不能从根本上改 变吸毒者的恶习.出来后都会继续吸食,治标而不 【参考文献】 [1】阮方民等.新型毒品犯罪预防对策研究[A】.中国 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北京: 2008.19()o. 治本。将注射毒品、吸食毒品规定为犯罪,已是当 务之急。事在必行 f八)铲除境外毒源 【2]m英珍,孙宝英.浅析毒品犯罪的原因a_ ̄l-策【A】. 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fC1.北 京:2008.1952. 境外毒源是我国境内毒品犯罪的根源所在.当 前的禁毒形势告诉我们.现在需要的是“铲源”.而 非以往的“堵源”。因此,我们应综合运用经济、外 交、军事等各种手段,多方面出击,逐步铲除境外毒 f31闻德发等.毒品犯罪的原因、出现的问题及建议 『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 京:2008.2019. 源。经济上.要将禁毒工作与邻国的经济技术合作 相结合。如在与邻国开展经济技术合作上给予对方 上的优惠:加大资金投入.在境外推行替代种 植.考虑通过与邻国开展经济技术合作.制定根除 [41鹏.毒品犯罪刑事研究【A].中国犯罪学会 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fC1.北京:2008.2025. [5】赵士均.浅析中国毒品犯罪原因与对策研究[A】. 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北 京:2008.2056. On Drug Crimes and Socialization Management LI Wei-guo,MENG Gang (The No.1 Prison of Xinjiang,Urumqi,Xinjiang,830013,China) A bstract:The drug seriously endangers the health of the people and the stability of the society,which has become a social problem that the government and social public pay close attention to.The drug crimes have their particular social factors.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socialism cultural construction, enlarge the propaganda,carry out the prevention education,improve the control on the casinos,clean away the drug abusing channels,speed up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perfect social guarantee,pay attention to drug abusing control and compulsory rehabilitation work,enlarge the strength of stiking,r develop the function of specialized agencies,eliminate the drug sources abroad,and cooperate with all the peripheral countries to strike drug crimes together. Key words:drug crimes;social factors;socialization management 责任编辑:郑秀珍 2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