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第2期 文章编号:1005-3387(2013)02-0051—52 浅谈计量技术机构质量管理控制要点 韩文普 (邯郸市计量测试所,邯郸摘056107) 要:本文通过介绍计量技术机构校准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及运行经验,总结了实验室管理体系运行的重点,以期业 内同行共同探讨如何提高计量校准实验室管理水平。 关键词:计量技术;机构;质量管理;控制 O 引言 随着我国近年来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 检测市场的竞争日趋国际化,国外计量检测技术 机构将对我们产生直接威胁。作为计量技术机构 应怎样在竞争的环境下生存发展,将成为一个新 的命题。计量技术机构通过完善的质量控制将是 一条可以探索的出路。下面就计量技术机构质量 控制要点以适应检定/校准工作做出说明,以供业 内同行们探讨。 1 完善条件建设。加强资源监督 1.1设备管理方面 加强计量标准设备投入。根据检定、校准和检 测对象,按照技术方法的要求,配齐足够准确度等级 的仪器设备,编制计量标准设备登记台账,制定了测 量设备量值溯源周期计划与期间核查计划,适时进 行测量设备的量值溯源和测量设备的稳定性进行核 查;配备专人进行仪器设备及技术资料管理,掌握测 量设备的运行状态,做好使用记录,使其随时处于受 控状态,发挥测量设备的使用效能。 1.2检测方法控制方面 按照JJF1069-2012(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规 范》的要求,在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中明确规定,检定 必须使用国家计量检定规程,如无国家计量检定规 程,则可使用部门或地方计量检定规程。校准应当 采用国家计量校准规范或参照计量检定规程,也可 以参照技术标准及相关文献资料。为了满足校准检 测工作的需要,实验室编制校准方法,确认后用于日 常工作。要重视技术方法、检定规程、校准规范的版 本更新,加强技术方法的更新登记管理,确保开展检 定、校准和检测工作所使用技术文件版本的现行 有效。 1.3人员能力方面 技术人员是实施检定、校准和检测工作的主体, 采取各种措施,保证检定、校准和检测技术人员具有 与其承担专业项目相适应的专业理论素质及专业技 能。检定、校准和检测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核取得 资质后方能上岗。制定人力资源年度培训计划,加 强人员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和不确定度理论知识的 培训,在内部培训的同时,要通过外部的现场学习参 观,仪器设备生产厂家组织的培训,对于开阔检测人 员视野,提高人员素质也有着不错的效果。同时,按 照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要求,对检定、校准和检测人 员的工作进行质量监督,考察他们执行技术文件、正 确使用仪器设备、记录处理数据、出具证书报告的 情况。 1.4设施环境方面 设施和环境对于完成检定、校准和检测工作起 着重要的作用。保障配置满足检定、校准和检测技 术文件要求的工作条件。温度、湿度、电磁干扰、机 械振动、尘埃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必须加以控制。对 于环境条件要求高的实验室,配备温、湿度传感器, 利用计算机技术精确温、湿度。同时,配备监视 仪表,自动记录。对于现场检定、校准和检测的项 目,专门制定作业指导书,加强环境条件的管理和控 制,最大限度地满足技术方法的要求。 2规范检定、校准和检测过程。实施质量 控制 建立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样品惟一性标识系 统,确保样品在实验室流转过程中不会发生混淆。 一51— 要十分注重合同的管理,注意满足顾客的要求和意 愿,以便在检定、校准和检测过程中实现客户的需 批手续,由授权签字人签发新的证书报告,同时收回 原证书和报告,或以文件的形式发布更改或补充证 书报告内容的书面通知。 求。要注重客户需求的变动,以便更好的关注检测 市场的动态,来相应的提高服务客户的能力。 4坚持持续改进。不断自我完善 每个专业项目至少配备两名具备检定/校准资 质的技术人员,检定、校准和检测工作由具备资质的 技术人员完成。技术人员应依据相关技术文件,选 用在溯源周期内的标准仪器设备,控制环境条件,开 展检定、校准和检测工作,及时完成原始观察记录, 处理导出数据,对校准结果进行不确定度分析。切 实履行核验手续,由授权签字人签发检定、校准和检 测证书报告。 要根据不同的服务对象、不同的样品,采用对样 品重复检定、校准和检测,利用相同或者不同方法进 行再检定、校准和检测的手段实施质量控制,或者通 过分析同一样品不同特性结果的相关性控制工作 质量。 参加能力验证或实验室间的比对活动也是控制 检定、校准和检测质量的有效手段。近年来,能力验 证及实验室间的比对活动日渐活跃,覆盖范围越来 越广泛,要积极参加国家质检总局等权威机构组织 的能力验证及实验室比对活动。通过能力验证及实 验室比对结果数据评估专业实验室的技术能力,持 续改进以促进加强基础条件建设,提高人员技术水 平,规范操作。 3加强记录证书管理,提供优质服务 原始记录是检定、校准和检测工作的客观证 据。原始记录的格式应依据计量检定规程、校准 规范和技术标准设计制作。每份原始记录应清晰 明了,包含顾客的信息、计量标准器的信息及开展 检定、校准和检测工作依据技术文件的信息。原 始记录的录入填写应客观、准确、完整,详细记录 检测结果、计算过程和公式、导出数据、不确定度 分析,保证检定、校准和检测工作能够再现,检定、 校准和检测人员签名应工整。原始记录不得任意 涂改,发现错误只能由录入填写人修改,并加盖其 个人印章,以示负责。 证书和报告是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向顾客提供的 最终产品,也是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工作质量的集中 体现。证书和报告业经发出,一般情况不得变更,确 需更改,必须按照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要求,履行审 建立评价质量管理的机制和模式,定期评审质 量管理体系,定期审核实验室的管理活动和技术工 作,对检定、校准和检测工作进行监督,坚持持续改 进,保证工作质量,树立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的信誉, 提高顾客满意度。 建立一支由专业室主任、职能部门负责人为主 体的内审员队伍,质量负责人牵头,技术负责人指导 每年至少进行两次内部审核,对机构的质量管理活 动和检定、校准和检测工作进行全面的评价,以验证 业务工作运行持续符合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内审 工作涉及质量管理体系的全部要素和要求,覆盖所 有的部门和场所,对审核中发现的问题,出具不符合 工作通知单,及时采取纠正措施,消除不符合产生的 原因,防止不符合工作的再发生。对偏离质量管理 体系的活动严格控制。 每年一次的管理评审由最高管理者亲自主持管 理评审会议,听取管理人员和监督人员有关内部审 核的报告,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实施的状况,能力验 证实验室比对结果和外审报告,以及顾客的申诉和 抱怨等方面情况的汇报,根据组织机构及人员变动、 技术方法及仪器设备的更新、运行机制的变更、市场 和工作量的变化、法律法规的调整,评价质量管理体 系的适宜性,考察质量管理体系满足顾客潜在的需 求和未来期望的能力,结合机构今后的发展,及时完 善质量管理体系。 要有一支由常年工作在检定、校准和检测一线 的技术人员组成的质量监督员队伍,对日常工作中 发生的不符合工作及时报告,敦促改正。质量部门 每月下达质量监督计划,布置质量监督员对本部门 的工作进行监督,并填写工作记录,记载监督情况, 提出改进建议。 参考文献 [1] ISO/IEC1702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 [2]JJF1069-2012(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规范》 [3]杨春林,解金芳,郑华.《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的质量管 理与控制》.中国计量,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