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果
摘要:在新课程理念的背景下,越来越重视学生们综合素质的提升,尤其在素质教育中,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综合素养。高中阶段的美术课程,注重发展学生们的审美水平和意识,通过一些经典的著作和内容,促进高中生欣赏美的能力。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提升鉴赏课程的质量,需要教师大胆开发课程资源,创设全新的教学内容。本文结合湘美版高一教材,对核心素养背景下的美术鉴赏课程展开讨论,提出了几点教学建议,以来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美术;鉴赏课程;教育策略
引言:高中美术鉴赏课程,能够陶冶学生们的情感,加强他们的欣赏美的能力,并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掌握一些人文精神,对未来的大学、社会生活有很大的帮助作用。核心素养是我国近阶段教学的重点目标,更加注重学生能力的提升。身为高中美术教师,要充分落实核心素养中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内容和方向,鼓励学生们展开学习,根据历史背景、文化传统、民族精神等元素,丰富他们的审美体验,提高高中美术鉴赏的课程的质量,构建高效的课堂效率。
一、尊重高中学生思维,制定准确教学目标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教学的对象。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使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没能够充分尊重学生们的想法,影响了鉴赏课程的质量,忽略学生的真实需求。基于此,在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应当调整自身的认知,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在核心素养的引导下,设定明确的教育目标,尽可能的满足他们的需求,构建高质量的美术教学课堂。
如在湘美版高一美术课程中《什么是美术作品》一课,这是本学期的第一课,也是鉴赏课程的第一节。本节知识内容难度不高,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在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自主的展开学习,让
[1]
他们说说阅读本课内容后的感受,在他们自主表达的过程中,教师确定我们的教学方向和目标,针对学生们的漏洞和缺点展开教育,从而提高他们的鉴赏水平,促进核心素养的稳定提升。
二、根据课程选择方式,确保课程的创新度
美术是一种观赏性极强的艺术展现形式,不同的画风和结构上的构建,能够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进而激发他们的情感态度,提升艺术素养。在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美术鉴赏课程,要充分挖掘作品中的内容,对不同的课程灵活的调整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欣赏和学习的过程中,丰富自身的审美体验,感受到美术课程的魅力,满足核心素养的真实需求。
如在湘美版高一美术课程中《礼仪与教化》一课,讲述了古埃及的文化内容,并突出强调了其独有的艺术风格。在课程学习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展开教学,鼓励学生们通过他们自己的力量掌握本节课程;而在《辉煌的美术历程》一课中,可以使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讲解,给学生们分析美术的发展史,一点一点的让他们了解不同的美术风格,根据课程灵活调整教育方式,构建更高质量的美术课程。
三、挖掘背后文化历史,传承我国文化精髓
核心素养下的美术课程,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欣赏美、发现美,还要通过学习的内容,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不同的美术作品创作的背景、朝代、时间都不同,作者的心境和创作意图也有很大的差别。基于此,教师可以利用一些优秀的内容展开教学,鼓励他们挖掘背后的文化内容,结合时代背景,感受我国传统文化,提升他们的艺术素养,构建高质量的课程活动。
如在湘美版高一美术课程中《人间生活》一课,本节鉴赏课程,主要与我国古代美术作品为主。在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中国隋唐、五代、宋代一些历史背景展开讲解,通过不同的社会风气,向学生们渗透我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展示出世俗生活的美好,提升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知。
四、展开实践美术课程,做到教学做的统一
[3]
[2]
高中阶段的学生学习能力强,并且思维逻辑接近成年人,想要更好的达成美术鉴赏课程的质量,教师可以利用拓展实践的方式展开学习,利用一些教育价值较高的美术作品,提升学生们的鉴赏水平,鼓励他们利用已有经验和学习过的内容,大胆的对作品展开鉴赏,提升他们的能力,增强它们的文化素养和理解水平,达成高中美术核心素养的要求。
如在湘美版高一美术课程中《美术家眼中的自己》一课,要求学生能够鉴赏自画像,并通过画面内容,学会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感受到作者独有的情绪和性格。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实践学习的方式,让学生鉴赏完内容后,通过实践的方式,描绘出自己的自画像,并通过画面内容,讲述出他们的情感态度和想法,融入自身的教育情感,培养其热爱美术的思想感情,构建高效的教学课程,达成我们的教学目的。
五、利用辅助教学工具,拓展美术鉴赏材料
随着科学社会的快速发展,电子信息技术成为了一种较为常见的辅助教学工具。美术这门课程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电子信息技术的优势,给学生们提供一些内容丰富、教育价值高的内容,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鉴赏活动氛围,更好的感知一些知识内容,进而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观念。
如在湘美版高一美术课程中《新的实验》一课,讲述了20世纪50年代的艺术发展动向和一些绘画技巧。在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电子信息技术的优势,选择一些教育价值较高的课程,鼓励学生展开分析和讨论,并拓展一些书上没有的材料,给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学术讨论氛围,扩大交流内容,慢慢的形成独立鉴赏的意识,通过辅助教学的方式,丰富鉴赏课程内容,满足核心素养的要求,加强审美观念的建立。
结束语
综上所述,结合湘美版高一美术教材,从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对鉴赏课程展开分析,并提出了几点教育策略。美术是一门艺术性、人文精神强的学科,不仅仅对审美观有着积极的影响,还能够提升他们对文人精神的理解,加强自身的
[4]
综合素养。身为美术教师,在新课程的背景下,要注重内容的挖掘,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向和内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高中生大胆创新、大胆尝试,营造一个开放和谐的学习氛围,提升他们的鉴赏分析水平,为未来的学习做好充足的准备。
参考文献
[1]季小洁.学生“图像识读”核心素养的培育——以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为例[J].教师,2020(33):95-96.
[2]郭伟清.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模式的创新刍议[J].成才之路,2020(33):100-101.
[3]张和阳.高中美术鉴赏课堂教学优化策略初探[J].新课程,2020(46):225. [4]张克.核心素养导向下的书法教育转型思考[J].江苏教育,2020(85):7-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