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反映谨防农村小病大养
由于住院才能报销,住院越长报销越多,因此近年来多次曝光各地“小病大养”现象。在我地,这种“小病大养”现象在各大医院或多或少存在。这种现象的出现,无形中增加了新农合医疗费的支出,造成了新农合资金的浪费。主要原因是“新农合”参保者,门诊费偏低,根本不能满足日常病用药的需求,这就使得参保者通过住院治疗达到提高补偿的目的。同时医院受自身利益的驱使,造成了“小病大养”的怪现象。基层建议:一、建立村民医疗保险门诊统筹制度。从今年1月1日起,裕安区在全市率先建立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门诊统筹制度。凡参加裕安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在定点首诊医疗机构门诊就医,发生的符合城镇居民基本医保药品目录的门诊药品费,统筹基金支付30%、个人承担70%。这个办法也适合在新农合保险中推广。二、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确保新农合资金规范运行。三、加大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宣传力度,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防病意识,扩大农民参合面。切实提高新农合基金使用率和参合农民受益水平,使绝大多数的农民享受到公平合理的医疗保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