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泻脾散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42例
Treating 42 cases of recurrent oral ulcers with Qingre Xiepi san
黄小容 张松青 骞 芳
(北京市海淀区中医医院,北京,100086)
中图分类号:R36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860(2011)17-0038-02 证型:IDGA
【摘 要】 目的:观察清热泻脾散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2例患者,分为中药组和西药组,中药组选用中药治疗,西药组口服维生素B2,每次2片,每日3次。结果:中药组:痊愈:3例;显效:15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5%。西药组:痊愈:0例;显效:5例;有效: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65%。结论:用清热泻脾散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良好。
【关键词】 复发性口腔溃疡;中医药疗法;清热泻脾散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treating recurrent oral ulcers with Qingre Xiepi san. Methods: Select 42 cases of patients, divide them into TCM group and Western medicine group, the TCM group was treated in TCM, the Wester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Vitamin B2, 2 pills a time, 2 times a day. Result: TCM group: Cured for 3 cases; Markedly effective for 15 cases; 3 cases were effective; Invalid for 1 case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5.5%. Western medicine group: Cured for 0 cases; Markedly effective for 5 cases; 8 cases were effective; Invalid for 7 case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65%.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treating recurrent oral ulcers with Qingre Xiepi san was good.
【Keywords】 Recurrent oral ulcers; TCM therapy; Qingre Xiepi san
复发性口腔溃疡是口舌疮疡或溃烂的一种病证,属中医学“口疮”、“口疡”、“口靡”等病证范畴。表现为口舌局部灼痛,常反复发作,经久不愈。笔者近年来运用清热泻脾散加味治疗本病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1]
中对复发性口腔溃疡的诊断标准:参照《口腔黏膜病学》
生地24g,赤茯苓12g,竹叶12g,紫草12g,蜂房24g,灯心草3g。水煎服,每日一次。若大便不干予石膏15g;舌红苔少加知母6g,麦冬12g。
西药组:口服维生素B2,每次2片,每日3次。
3 疗效评价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痊愈:口腔溃疡消失,症状缓解,停药一年之内不复发;显效:口腔溃疡消失,症状缓解,停药半年内不复发者,半年后即使复发,次数,程度明显减轻;有效:口腔溃疡消失,症状缓解,停药半年内复发,复发程度和次数均有减轻;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
4 治疗结果
中药组:痊愈:3例;显效:15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5%。
西药组:痊愈:0例;显效:5例;有效: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65%。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中药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优于西药治疗。
5 典型病例
患者甲,女,53岁,就诊日期2010年5月。进一个月来反复口腔溃疡发作,此次发作可见舌边,左颊处均有散在溃疡点,伴疼痛,小便黄数,大便略干,舌红苔薄黄,脉数。中医辨证数心脾积热,火热上攻型,治以清热泻脾汤加味:牡丹皮6g,炒栀子6g,黄芩12g,生石膏18g,生地黄24g,赤茯苓 (下转40页)
口腔溃疡反复发作,患处有灼热疼痛,口腔黏膜发生一个或多个圆形和椭圆形溃疡。溃疡较表浅>1年,至少每隔3个月反复发作1次。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①符合上述复发性口腔溃疡的诊断标准;②24h内未使用抗生素,3个月内全身未使用皮质类固醇及免疫制剂;③排除白塞氏病及全身性疾病背景(贫血、消化性溃疡、克隆氏病、急性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④排除恶性肿瘤患者及妊娠哺乳期妇女。 1.3 一般资料
42例病人均为我院中医科门诊病人,其中男性19人,女性23人,年龄最大72岁,最小23岁,病程最长1年,最短3天。
患者唇、舌或上颚部位均有散在溃疡点,伴疼痛,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数。证数心脾郁热,火热上攻之证。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和西药组。中药组22人,西药组20人,两,具有可比性。 组患者资料差异无显著性(P>0.05)
2 治疗方法
中药组:基本方:栀子6g,黄连6g,黄芩12g,石膏18g,
-40- Clinical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2011 VOL.(3) NO.17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临床疗效比较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疗效比较,例(%)
组别 治疗组 对照组
例数 43 43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2 结 果
疗效比较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组、对照组这两组疗效比较,详见表1。
10(23.3) 12(27.9) 17(39.5) 7(16.3)
4(9.3) 39(90.7)
8(18.6) 15(34.9) 13(30.2) 30(69.8)
3 讨 论
糜烂性胃炎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急慢性胃粘膜病变,其特点为胃黏膜上可见单个或多个隆起性病变,病变中央凹陷、糜烂。比较一致的观点认为,各种原因导致的胃黏膜防御能力的下降和胃酸、幽门螺旋杆菌等致病因子的攻击导致了糜烂性胃炎的发生
[3-4]
注:uc=2.057,P<0.05。
人们发现康复新液在防治消化道疾病如消化性溃疡、糜烂性胃炎、放射性食管炎方面效果显著[9]。
本研究表明,蒙脱石散粉剂联合康复新液治疗糜烂性胃炎,其促进粘膜修复及溃疡愈合,缩短病程,有较好疗效;二者联合治疗胃黏膜病变具有独到的治疗效果,而且服用方便,无任何不良反应,尤其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7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81-386 [2]杨忠明.糜烂性胃炎135例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30(13):1568 [3]杨新魁.电子胃镜与病理诊断慢性胃炎差异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22):30-31
[4]张凌云.123例老年人慢性糜烂性胃炎内镜表现和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 2009,6(15):131-132
[5]李秀梅,李长福.内镜对胃糜烂性病变1104例的诊断价值[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29(5):580-581
[6]Vespa M,Lanson M,Manceau A.Natural attenuation of zinc pollution in smelt -er-affected soil[J].Environ Sci Technol,2010,44(20):7814-7820
[7]沈力飞.康复新液佐治带状疱疡的疗效观察[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1, 3(2):183
[8]钟毅,周红,钟灵,等.康复新液治疗难治性消化溃疡50 例临床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6:17-22
[9]劳有益.康复新液联合西沙必利治疗返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J].四川医学,2009,30(7):1102
。近年来由于胃镜的普及和应用,对该病的诊断有了很大提蒙脱石散粉剂具有层纹状结构及非均匀性电荷分布,能够
高,该病多以抗酸剂和胃粘膜保护剂为主要治疗方法[5]。 吸附胃肠道的致病因子,连同大便一起排出,而且在胃肠黏膜表面形成保护层,保护胃肠黏膜不受致病因子的损伤[6]。其对消化道内的病毒、病菌及其产生的毒素有极强的固定、抑制作用;对消化道黏膜有很强的覆盖能力,并通过与黏膜糖蛋白相互结合,从质和量两方面修复,提高黏膜屏障对攻击因子的防御功能。蒙脱石散粉剂可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慢性腹泻。而且蒙脱石散粉剂不完全吸收入血,非常安全。
康复新液是蠊科昆虫美洲大蠊的干燥虫体提取物中分离、精制而成的淡棕色的液体,气微腥臭,味甜。经过现代药理研究证实[7],康复新液可显著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和血管新生,改善创面微循环,加速机体病损组织修复;可促使炎性水肿消退、渗出减少;可减少胃液分泌量、总酸排出量和胃蛋白酶排出量。从而达到敛溃疡、护黏膜、制胃酸、生新肌的综合作用,故溃疡能迅速愈合,且不易复发[8]。同时康复新液是一种可内服也可外用的中成药制剂。内服可用于瘀血阻滞、胃痛出血、胃、十二指肠溃疡以及阴虚肺痨、肺结核的辅助治疗;外用可用于金疮、外伤、溃疡、瘘管、烧伤、烫伤、褥疮之面。近年来,
编号:EA-11060722(修回:2011-09-04)
(上接38页)
12g,竹叶12g,灯心草3g,紫草12g,蜂房30g,知母6g,麦冬12g。水煎服,每日一剂。服3剂后疼痛消失,舌尖溃疡点消失,左颊仍可见两处溃疡,小便不热,舌红苔薄白,脉略数。继服前方4剂,溃疡愈合,无不适感觉,随访1年无复发。
6 讨 论
复发性口腔溃疡属中医学“口疮”,“口疡”,“口靡”等病症范畴。《诸病源候论·口舌疮候》云:“手少阴,心之经也,心气通于舌;足太阴,脾之经也,脾气通于口,脏腑热盛,热乘心脾,气冲于口与舌,故令口舌生疮也。”《圣济总录》云:“口疮者,由心脾有热,气冲上焦,熏发口舌,故作疮也”。,本病的发生为心脾积热而致。清热泻脾散出自《医宗金鉴》
编号:EA-11053154(修回:2011-09-03)
方中石膏、山栀清心脾积热;黄芩、黄连清气分热邪;生地清热凉血养阴;灯心草清热除烦;佐赤茯苓健脾利湿,引药归经。通观本方清泻心脾经火,滋养阴经,为治疗阴经火盛,热盛伤阴之常用方。若心烦、小便黄赤加竹叶清心泻火、导热下行;溃疡面大,疡面多加紫草、蜂房以加强清热解毒之力;大便燥结,口中异味加大黄泻火荡实。诸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上炎之火得以从下而降,内郁之热随利而解,故口疮自愈。
参考文献:
[1]李秉琦.口腔黏膜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5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