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5kW40kHz非对称双极性脉冲开关电源的研制

5kW40kHz非对称双极性脉冲开关电源的研制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通馋屯潦 2008年5月25日第25卷第3期 】I: May 25,2008,Vo1.25 No.3 Telecom Power Technologies 文章编号:1009—3664(2008)03—0020—05 5 kW 40 kHz非对称双极性脉冲开关电源的研制 胡天运 (武汉洲际通信电源集团公司,湖北武汉430035) 摘要:文章就真空镀膜特种电源一一非对称双极性脉冲开关电源的特殊要求、工作原理和研制设计要点作了详细论 述;并就半桥式逆变电路在非对称双极性脉冲作用下,开关变压器铁芯偏磁与阶梯式趋向饱和现象进行了深入分析;同 时,对偏磁现象的判断检测和补偿校正,提出了可行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非对称双极性脉冲;CPLD复杂可编程逻辑芯片;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脉冲交错控制技术;铁芯阶 梯式趋向饱和 中图分类号:TN86 文献标识码:A Design of 5 kW 40 kHz Asymmetrical Ambipolar Pulse Switching—Mode Power Supply HU Tian-yun (Wuhan Zhouji Telecom Power Supply Group Co.Ltd.,Wuhan 430035,China) Abstract:This article particularly discussed the special requirements,working principle and key point of development design of the vacuum membrane plated special type power supply-asymmetrical ambiolpar pulse switching-mode power sup— ply;and analyzed the phenomenon of transformercore magnet polarizing and gradual tend to saturation of the semi-bridge system invert circuit under the asmmetyrical ambiolpar pulse;meanwhile,it brings out feasible solution for the judgment and check of magnet polarizing and compensate revising. Key words:asymmetrical ambiolpar pulse;CPLD programmed logic chip;combined logic circuit;linear sequence logic circuit;pulse alternative controlling technique;transforrnercore gradual tend to saturation 0引 言 高输出电压40 kHz非对称双极性脉冲开关电源 在真空等离子体磁控溅射研究和溅射镀膜设备中获得 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是近几年真空溅射镀膜中频脉冲 电源的讨论热点之一。 40 kHZ非对称双极性脉冲电源与其它电源相比, 有如下优点: (1)40 kHz非对称双极性脉冲电源可以溅射绝 溅射速率和离化率高、节约靶材等显著优点。 非对称(不等脉宽)双极脉冲电源属特种电源。真 空镀膜设备在进行反应沉积与溅射镀膜过程中,经常 会出现过电流、负载或靶短路等多发性大电流冲击。 因此,这种电源对输出电压、电流的稳定度要求不高 (±5 ),但对电源的抗高电压、大电流甚至负载短路 冲击的可靠性和运行的稳定性有较高的要求。本文介 绍这种电源的设计方案。 大部分纯金属靶材,特别有利于进行反应沉积溅射,可 获得氮化物、氧化物等化合物膜涂层,例如:TiN、ZrN、 A1。()3、Si02等。 (2)非对称双极性脉冲电源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 靶面的“打弧”。同时,由于频率高达40 kHz,可以有 效防止“靶中毒”。 (3)与采用射频电源相比,非对称双极性脉冲电源 1双极性变换主电路 1.1双极性变换中的两路电源 双极性脉冲变换电路的电源产生如图1所示。 输入电源为三相AC 380 V,经过三相可控整流、 1G、1C 等电容滤波后输出一个(在一定范围内可调 的)直流电压,送半桥式开关电路进行逆变。 逆变电路开关变压器次级一路升压绕组(3—4)经 没有对人体有害的高频辐射,对其它电控装置的干扰 大为减小,而且价格较低。 (4)与用于孪生(双)靶平衡磁控溅射脉宽对称型 的双极性脉冲电源相比,非对称(脉宽不等)双极性脉 冲电源具有输出电流调节范围大(占空比5 ~70 )、 收稿日期:2008—02—20 作者简介:胡天运(1946一),男,湖北武汉人,主任工程师。 E-mail:hutyl@sohu.com 过全波高频整流后,为全桥式双极性变换电路提供负 800 V脉冲电源;开关变压器次级另一路绕组(5—6)经 过全桥高频整流、滤波后,为全桥式双极性变换电路提 供正100 V电源。 1.2双极性变换主电路 双极性脉冲电源极性变换主电路如图2所示。 图2电路中的IGBT 1T 和1T。b触发导通时,从 负800 V电源正极出发,经1 D1 一1 T2 一电源外负载(E +/E一)一电流表A一1D IGBT1T b一限流电阻Rs一回负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通毪电.潦技术 2008年5月25日第25卷第3期 胡天运:5 kW 40 kHz非对称双极性 脉冲开关电源的研制 aGE Telecom Power Technologies May 25,2008,Vo1.25 No.3 EG I 1 一 r1 BM 1 ID)v }lRl}l : ●1C,: 1=C }’.  1E I●C T —一 L1- C9 1Cl2 1B.ID 。j 2 1Dh .800V1 V 1R3r l I 《}lR2}l ●1C = =1C = L t } ∞“:G : ”1R ^1l ID 【 Z y ≥ 11D 【h 【1D 8l 6l R I 一 负电源 『块 1R ]1R,o 6m 2R ... 1 . r +100V 2Cl 2C2 2C 一 = 毫 j = = w 0豫 300V 『 ● 正电源 2 2 _ +150V 图1 双极性脉冲电路电源的产生 800 V电源负极,这时电源向外负载输出负极性脉冲。 同理,IGBT 1T3 和1L 触发导通时,电源向外负载输 出100 V正极性脉冲。 的专用芯片,详见图3。电路中调节6Rp4决定A/B两 路脉宽调制信号的频率;6R7的大小决定两路信号转 换交接时的死区的时间;6C6用于消除芯片A/B两路 信号转换交接时出现的一个大的电流过冲。芯片的1 脚与2脚分别为片内误差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或同相 输入端;由芯片外的6C 、6R 组成比例积分PI调节 器。电流负反馈信号和PWM脉宽调节的给定信号从 芯片的2脚加入。 6G决定PWM脉宽调节的软启动时间。A/B两 路脉宽调制信号分别从芯片的14脚或11脚输出。调 节6Rp3即可改变负极性脉冲的占空比和输出电流的 50V 图2桥式双极性脉冲逆变电路原理图 2控制电路 2.1半桥逆变控制电路 大小。调节6Rn、6RP2和6RP3,使KA3525输出的A/ B两路脉冲的最大脉宽为16.5 S,采用脉冲交错控制 技术,在留出的8.5 s空挡中准确插入正极性脉冲。 2.3极性变换触发脉冲控制电路 逆变PWM控制电路如图3所示。 茎瓷 辎一< KA3525输出的A/B两路脉冲信号,经过快速光 耦隔离,从8脚和17脚将脉宽调制信号送入 EPM7032S芯片。 2蚕 是 蕾 皇 ≥ 辎一< 瓷 ∞ 是 鲞 ≥ 瓷 《 电流 制信 选用Altera公司的EPM7032S型CPLD复杂可 编程逻辑芯片,采用脉冲交错插入控制技术,用MAX- plus II软件中的文本或原理图编辑器,可以方便的完 成可编程逻辑芯片中整个程序逻辑功能的设计、编程 和下载工作。程序采用组合逻辑与时序逻辑相结合的 编程方法,实现双极性脉冲、脉宽不相等非对称开关电 源的各项控制功能。电路详见图4。 2.3.1 CPLD程序设计要点 (1)用同或门取出3525芯片A或B路脉冲后沿, 即: 图3逆变PWM控制电路 Ya=A(+)B Yb=A(+)B 2.2半桥逆变控制电路原理 选用KA3525作为电源半桥逆变PWM控制电路 (2)用两级反相器空翻延时,再与原信号相“与”, 整形后再发出信号,滤除CPLD中的空翻“毛茨”干 扰,即: ・21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CiL馋电.潦狻 2008年5月25日第25卷第3期 Telecom Power Technologies May 25,2008,Vo1.25 No.3 图4脉冲组合、逻辑处理电路图 Y=AoB (1.2 Fs),短路重新恢复时间调整为2.3 ms。正脉冲取 (3)用D触发器组成的双稳态适时分配发出正脉 负800 VA/B脉冲后沿经延时、脉宽压缩和整形后取 冲; 得,有效避免了正负脉冲时间重叠“撞车”的可能性。 (4)A或B路脉冲经CPLD整形、处理后从39和 2.4.1限流保护电路原理 36脚输出,通过KA962驱动板触发双极性变换桥路 电源采用限流电路进行负载的过流保护。限流保 中的1 和1 b两个IGBT,完成一800V负极性脉冲 护电路如图6。图中1HR 霍尔互感器对输出电流取 的产生和输出。 样,输出电流反馈信号。该信号经运放IC8B电压跟 (5)经CPLD整形及内部组合逻辑电路或时序逻 随器隔离后送限流电路;调整WR 即可改变三极管 辑处理后,正脉冲频率不变,宽度压缩、且能随负脉冲 5]r2限流起控点大小;起控后5 对3525—8脚外接软 的宽度自动跟踪调节变化。与A/B路脉冲同步的 启动电容6G进行泄放,自动将占空比限制在某一偏 A11/B11触发脉冲,通过KA962驱动板触发双极性 小数值,完成电路的限流保护。 变换桥路中的1 T3 和1 T{b两个IGBT,完成100 V正 极性脉冲的产生和输出。 (6)CPLD内部各逻辑门的“空翻毛茨干扰”问题 M 是整个CPLD程序设计中面临的最重要的挑战。只 电流互感器 有深刻理解“毛茨”问题,才有可能掌握CPLD设计精 信号 髓,顺利完成CPLD程序设计、调试和下载工作。 图6限流电路图 2.3.2电源输出波形图 研发、调试完成后,非对称双极性脉冲电源的最终 2.4.2短路保护原理 输出波形由图5所示。 KA962 IGBT驱动器是M57962驱动器改进型产 品。驱动器采用光电耦合器隔离,有比较完善的保护 功能,当电源发生短路、过流故障时能最大限度的保护 功率管IGBT。当电源发生短路、过流故障时能设置 软关断速度和故障后再次启动的时间; 短路时的IGBT集电极一发射极电压(U )的保护 动作阀值可用电阻R 精细调节;软关断时间设置 6.2 s;短路保护动作阀值电压设置4.5 V;故障后再 恢复时间设置2.3 ms。 2.4.3软启动电路 图5电源输出波形图 本电源的软启动功能由两部分组成:电流的 2.4保护电路 PWM脉宽调节部分的软启动由KA3525-8脚外接 双极脉冲电源控制电路设计了多重保护,如限流 6G电容充电完成;逆变桥路的工作电压的软启动由 保护、过流保护和短路保护电路。选用霍尔电流互感 图7所示电路完成。 器取样,霍尔互感器反应速度<1 Fs,可以满足电路1 刚上电时,电容2C 两端电压为0,电压跟随器B -3 Fs内控制灭弧的要求。 的7脚电压也为0,电压调节给定电压被2I)3箝位在 在lGBT驱动板上设置了A/B脉冲死区调整 0.7 V,电源输出电压在很低位置;随后,运放A-1脚 ・22・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通缱电.潦技术 2008年5月25日第25卷第3期 胡天运: 5 kW 40 kHz非对称双极性脉冲开关电源的研制 Telecom Power Technologies May 25,2008,Vo1.25 No.3 B级。要求变压器低温预烘30 min后,浸二道环 1Cl0 压调节 电路 氧树脂绝缘清漆,彻底烘干。 b.绝缘电阻 变压器初级、次级绕组间,次级一次级绕组间,以及 各绕组对夹持金属间的绝缘电阻,不低于500 Mt-I。 3.5开关变压器的耐压试验 各绕组间,以及各绕组对夹持金属间:AC 4 kV / 1 min,且漏电流小于3 mA。 3.6变压器铁芯阶梯式趋向饱和的可能性及其防止 a.铁芯阶梯式饱和趋向 图7电压调节软启动电路 的“1”电平通过2R 对电容2C 充电,运放13-7脚电压 逐步升高,调节给定电压和电源输出电压亦逐步升高, 完成整个软启动过程。图中,2I)2为断电后电容2C 泄放二极管。 3关于开关变压器铁芯的选用 本电源大功率开关变压器选用铁基纳米微晶材料 作铁芯。铁基纳米微晶合金的饱和磁感是铁氧体的3 倍;铁芯损耗(在20 kHz 50 kHz的频率范围)是铁 氧体损耗的1/2~1/5;导磁率是铁氧体的10倍以上; 居里温度是570℃,是铁氧体的3倍。 铁基纳米微晶材料具有优良的综合磁性能,集硅 钢、坡莫合金、铁氧体的优点于一身,即高磁感、高导磁 率、低损耗、及优异的温度稳定性,成为中频逆变电源 开关变压器铁芯的一个较好选择。 3.1铁芯功率 由于非对称双极性脉冲电源输出正负脉冲的电 压、电流和脉宽均为非对称性,半桥式开关电路中变压 器存在较严重的偏磁现象。为了有效克服这一不利情 况,除了在电路中采取一定的补偿措施外,开关变压器 铁芯功率选择应留有比正常设计大得多的余量。 3.2原边绕组匝数计算 a.初次级绕组电流密度按2.5 A/mm2选用。 b.初级绕组匝数计算 Np= U1 X 104 式中,N 为初级绕组匝数;U 为原边电压;K 为波形系 数,有效值与平均值之比,正弦波时为4.44,方波时为 4; 为开关频率(Hz);B 为铁芯磁通密度T(特斯 拉);A 为铁芯有效面积(m2)。 在以上公式计算出来的变压器初级绕组匝数的基 础上,再增加一至二匝线圈,即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开 关变压器开机导通时励磁涌流带来的影响。 3.3开关变压器的绕制 变压器的次级高压绕组在铁芯底层,用4股环氧 树脂高强度漆包线并绕,均匀分布;变压器的初级绕组 绕在次级高压绕组外层,12股环氧树脂高强度漆包线 并绕,均匀覆盖次级高压绕组;100 V次级绕组绕在最 外层。铁芯与各绕组的初级与次级绕组之间的绝缘材 料,不少于2层DMD薄膜(厚度:20 m)。 3.4开关变压器的绝缘处理 a.绝缘等级 由于非对称双极性脉冲开关电源在一个周期内所 加到变压器原边正向脉冲平均伏・微秒值不等于负向 脉冲平均伏・微秒值,随着电源通电时间的增加,铁芯 存在逐渐阶梯式饱和趋向,引起开关变压器严重偏磁。 在电源带中、小负载时,由开关变压器偏磁直接引 起变压器的磁饱和的可能性较小;假设电源已带中载、 满载稳定运行,铁芯单向已临近饱和,电源在过流、打 弧或短路等负载瞬变时,极易引起关变压器铁芯饱和 而烧坏开关管IGBT。 b.铁芯阶梯式饱和趋向的防止 非对称双极性脉冲开关电源铁芯偏磁和阶梯式趋 向饱和程度,可用测量两串联滤波电容1C,、1C4上的 不平衡电压的数值间接反映出来。研制实践表明,直 流再生补偿电路是防止铁芯偏磁和阶梯式趋向饱和的 有效办法。直流再生补偿电路如图8。 + I 1Dl6 2 IC,l U k I L】 1D"2 1C4牛 - f 图8直流再生补偿电路 图8所示电路,在开关变压器铁芯上加绕一个绕 组L ,同时接人1D 1D 两个快恢复二极管。 直流再生补偿电路,是一种动态再生补偿电路,即 偏得少,补偿少,偏得多,再生补偿也多;铁芯上的补偿 线圈多了少了都不行,要获得比较好的效果,可以调整 精确到一匝。 4电源的占空比 等脉宽(对称或非对称型)双极性脉冲电源,PWM 占空比的调节范围一般在5 9/6~45 ;而本电源属于 不等脉宽非对称型双极性脉冲电源,其占空比的调节 范围一般在5 ~70 左右;两者相比较,后者电源 的占空比的调节范围加大,增加了生产效率和加大了 化合物膜和氧化物膜工艺参数调节范围。 ・23・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型 巳 旦三 笙 鲞笙 塑 5电源主要技术性能 所设计电源的主要技术性能如下: C薹L馋电.凉 术 rre—lecorn Power Technologies May 25,2008,Vo1.25 N0.3 源面板指示仪表。需指出,指针式的直流仪表,指示的 只是电源输出脉冲电压、电流的平均值,电源在使用中 为用户计算靶实际承受功率大小带来方便;但靶的起 起辉电压: 一400—900 V(可调) 工作电压(负脉冲):一200—600 V(可调) 正脉冲电压: +100 V 开关频率:电流调节方式占空比调节范围 保护功能 40 kHz PWM脉宽调制 5 Voo~70 限流、过流和短路保护;软 启动。 辉电压决定于电源在同一频率输出脉冲电压的峰值, 而非面板仪表显示的输出电压的平均值。 6.5试验负载的选用 调试或负载试验时,不同的负载对电源输出脉冲 的波形会产较大的影响。 试验负载可以选用灯泡、电阻箱和水负载。灯泡、 正、负脉冲电压 脉宽与幅值 脉冲宽度、幅值均不相同; 正脉冲随负脉冲的脉宽自 动跟踪调节变化。 电阻箱因结构和制造的原因含有一定的电感分量,使 输出负脉冲波形平顶部位产生振荡。其中水负载影响 最小。电阻箱影响较大。双极性脉冲电源的实际工作 负载为真空镀膜设备,是带有一定容性分量的阻性负 载。因此,带工作负载后,电源输出波形失真会大为好 转。 时序逻辑控制 龛 与 (控制程序可在线升级)~ 。 一 一  6研制注意事项 6.1驱动器的接线 7研制小结 非对称(不等脉宽)双极性脉冲开关电源研制成功 并已正常运行半年,完成化合物、氧化物膜的磁控溅射 工艺试验二百多台次。电源经受住了运行中出现的 “打弧”、过流和靶短路等多发性大电流冲击的考验,达 到了设计的各项电气技术指标。目前,该电源已批量 投入生产。 参考文献: [1]张占松,蔡宣三.开关电源的原理与设计[M].北京:电子 工业出版社,2004. IGBT的两根门极引线,采用截面不低于0.5 mm 的多股铜塑线;两线绞接(≥2转/cm),接线应尽可能 短(<0.5 m)。IGBT的集电极上有千伏以上高压,故 集电极短路保护取样线在实际接线时不能与两根门极 线扎绑在一起。 6.2半桥式逆变器输出电容 半桥式开关电源的输出电容1C 1C 应选用逆 变器专用无感电容或CDE电容。电容容量不可选择 过大,否则,易造成输出脉冲不对称和加大铁芯偏磁。 6.3正极性脉冲电压幅值与脉宽 正极性脉冲的幅值为100 V,脉宽最大4.5 pts,最 /Js0.5 s,能跟随负极性脉冲的脉宽而自动调节变化; 不同的靶材所需的正脉冲最佳匹配电压和脉宽不完全 相同,可根据不同用户要求定制。 6.4指示仪表的选用 选用指针式的直流电压、电流表作为双极脉冲电 [2]周志敏,周纪海,纪爱华.IGBT和IPM及其应用电路 [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3]王志鹏,付丽琴.Altera可编程逻辑器件及其应用[M].北 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 [4] 王福贞,马文存.气相沉积应用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 出版社,2006. [5]Rober ̄Dueck编著(Im拿大),张春等译.数字系统设 计——cPLD应用与VHDL编程EM].北京:清华大学出 版社,2005. 世界通信大会(ICC 2008)专题报道 2008年IEEE举办的世界通信大会(ICC 2008)于5月19日至23日在中国的北京举行,藉着北京的奥运年,世界通信大会 围绕”通信:更快、更高、更强”的主题,举行了大型的专题讨论会、技术应用交流会、教程和小组讨论。 ICC是IEEE通信学会的旗舰会议,其技术会议和企业应用推介活动涵盖了通信领域所有热点领域:声音、文字、图像、服务质 量、家庭网络、信号处理、无线、光学、多媒体通信。ICC自1965年第一届以来,已举办4O届。举办城市起初仅限美国国内,后来逐 步扩展到其他国家,而本次ICC 2008首次来到中国,是经国务院特别批准的大型国际通信学术会议,是在奥运之年体现“科技奥 运”的良机。 (摘自:C114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