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广角 Ch ina ————science and Techno logy Rev iew_啊-口a■_- 浅谈如何有效防止恶性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 黄志平杨军涛 浙江建德31 1600) (浙江省建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摘 要]从我国的食品安全现状,企业标准的制定,建立生产、经营食品的档案制度进行质量管理,建立食品安全信用体系,以及根据《食品安 全法》建立灵敏、快速、准确的食品安全应急处理系统,加强立法、执法力度防止恶性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食品安全企业标准食品安全信用 食品安全法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F416.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009-914X(2010)29—0209—02 随着人们物质文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生活中已经把吃饱、 穿暖的意识远远地甩在了后面,取而代之的是吃出文明、吃出健康、吃得安 全。在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讲究生活质量的同时,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我 们餐桌食品的安全问题。如何有效防止恶性食品安全事件,已经成为各级领 导者工作的重中之重。 1我国食品安全现状 现阶段我国陆续发生的阜阳劣质奶粉的大头娃娃事件、三鹿奶制品中三 聚氰胺严重超标、石蜡火锅底料事件及瘦肉精、苏丹红、孔雀石绿、农药残 留、抗生素、福寿螺、多宝鱼、口蹄疫、禽流感等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 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了极大的威胁,造成了食品加工、经营行业恶劣的 负面影响。具体表现为: 第一、农作物中农药残留量超标现象十分普遍。由于我国农业生产现 代化程度不是很高,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还没有普及,造成农作物化肥、农 药的大量使用,致使大量有毒有害物残留在农产品中,成为了人们健康的隐 形杀手,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 第二、抗生素、激素的滥用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我国的菜农、果农 在种植蔬菜、瓜、果时,为了提高产量、缩短生长周期,使用大量的激素类 药物,催生、催长、催熟瓜果蔬菜;在家禽、家畜、海水、淡水养殖业中使 用抗生素、激素类药物以增加禽、畜、水产品的产量和缩短养殖周期,导致 瓜、果、蔬菜以及禽、畜、水产品中残留的抗生素和激素对人体健康造成很 大的危害。 第三、禽、畜、水产品受工业污染严重。随着我国工业化程度的不 断提高,大部分内河、湖泊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工业污染,工业废水、城市 污水、生活垃圾未作妥善处理就用于农田灌溉和施肥,直接进入农田、牧场、 养殖区内,造成农作物、禽、畜、水产品的严重污染,从而危害着人们的身 体健康。 第四、劣质原料、有毒物质及食品添加剂污染现象严重。国内目前食 品生产企业中的部分厂商利用劣质、过期霉变原材料生产加工食品,降低生 产成本;将不合格食品以次充好,逃避检验、检疫,赚取黑心钱。这些食品 流入市场后给人们的健康带来极大的隐患。 第五、滥用食品添加剂、以及在食品中添加有毒物质的现象屡禁不 止。部份食品加工企业在食品中滥用食品添加剂,违反国家质监部门认定的 可供食品加工用的添加剂品种及其用量以及在食品中的残留限量标准。例如 在饮料中超量使用化学合成甜味剂;以及最近发生的在奶制品中掺加了化工 原料三聚氰胺,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增加了奶制品中的蛋白质含量,在标签上 也未注明有此添加剂,检测时也没有此项的检测项目,继而导致29.6万名婴 幼儿食用掺加了三聚氰胺的奶制品后,患上了尿道结石等疾病。给人们的生 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目前的食品安全现状,着实令人担忧。如何制定一系列的预防措施, 已经刻不容缓。 2强化食品生产企业的质量管理。防止恶性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 强化食品生产企业的质量意识和管理水平,采取积极的手段防止因食品 质量引起的恶性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根据企业产品实际确定企业标准方案。企业在确定生产项目或准备 开发新的食品项目前,首先做好市场调研。对产品项目作可行性分析,尽可 能多地收集相关法规和技术资料,再确定是否制定该食品的企业标准。目前, 市场上绝大多数食品已有现行的国家或行业标准。如《方便面》——GB9848一 r88等国家标准。对已有国家级标准的产品,应按规定在当地质监部门办理标 准备案登记后,可直接按标准执行组织生产。 2、根据所生产食品的特点制定企业标准。国家或食品行业的产品标 准,多数为强制性标准,企业可以结合生产的食品的实际参照执行或根据该 食品特点制定企业标准。如乳粉,有GB 5410—1999《乳粉(奶粉)》标准。有 些企业根据市场需求,生产出无糖、补锌、加钙等特色的乳粉制品,可根据 该乳制品的特点制定该乳品的企业标准。 3、根据生产食品实际准确表述企业标准。食品生产企业在制定产品标 准时,都对主要技术指标选取可以达到的较高的国家标准作参考,质监部 门鼓励企业采用指标要求更高的国际标准作为企业标准执行。 4、建立专门的企业食品档案。一个企业在在按照自己制定的标准生产 加工食品,须建立每一个生产的食品的档案资料,以便企业质量管理人 员、经营单位和职能部门进行检查。 部门在管理食品企业的同时应当建立一个完善的食品安全信用体 系,有助于防止恶性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 3建立食品安全信用体系 食品行业是良心行业,我们只有建立有效的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健全 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才能确保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确保 社会主义经济秩序健康稳定地发展,我国食品行业才能站稳脚跟、走向世界, 才会有更美好的明天。 1、加速建立一个健全的食品安全信用体系,是当务之急 以信用系统为基础,利用组织机构代码的唯一性将企业的生产、 经营食品档案库、组织机构代码数据库、信用平台联系起来,将组织机 构代码和条码有机结合,建立起一个食品的动态档案。将数据库内的企业基 础信息叠加该食品的有关监管信息,如QS、质量、标准、条码、处 罚、奖励等信息,形成系统的食品动态数据库。当企业的基础信息、食 品信息及监管等信息发生变动时,该食品数据库也应及时加以变动。 确保每一个食品都能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标准要求;提供给民众的是安 全、合格的生活必需品。 建立起一个食品安全信用信息体系,便于职能部门在日常监督工作中, 实行有效的动态管理;正确引导消费者选择产品质量好、信用等级高的食品。 消费者可以通过网络、商品外包装、民众口碑,还可以上网查询该食品 的信用信息,有选择地推荐、采购和食用。对那些信用等级低、社会评价差、 产品质量劣的,通过市场调节,达到优胜劣汰,净化食品市场,确保人们的 生命、财产安全的效果。 2、建立食品安全信用体系的重要性 通过企业、部门的通力合作,建立起来的食品安全信用体系,能 够给各级职能部门提供快速调用食品安全信用数据库内的各类信息,协 调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的团结协作,对生产、经营食品的企业进行动态的有效 的管理,从而实现“信息共享、业务联动、交叉稽核、统一管理”,充分提高 管理和服务社会的整体效能。 食品安全信用体系作为信息时代的宝贵的社会资源,它的开发和利用将 会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将不断加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转 变职能,加强宏观的一项重要措施。 4建立夏敏 快速 准确的食品安全应急处理系统,提高预警和应 惫处理能力 建立全国食品安全快速预警与快速反应系统,提高对恶性食品安全的突 发性公共安全事件的处理能力,是执政能力的重要表现之一。 随着现代高科技在食品生产行业的不断应用,新的有毒有害化学添加剂 不断出现,不断威胁着人们的生活和生命健康,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信用已 刻不容缓。各级和部门应当从政治的高度去审视食品安全问题。必须建 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快速反应和应对体系,加快形成快速处理应急事件的机制, 包括食品安全事件信息的收集、分析、预警和快速反应的及时发现问题立即 报告,第一时间快速介入,运用科学手段分析判断,妥善处置的有效机制。应 着手建立对以组织机构代码为索引,信用平台为基础的食品安全信用体 系的建设,并加强、社会的监督力度。确保食品生产加工、经营环节的 风险监控和网络的顺利进行。通过动态收集和分析食品质量、安全信息,实 现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早发现、早预警、早控制和早处理。必须进一步完善应 急突发性事件报告制度和公开、快速、准确的信息发布制度,形成畅通的信 息监测和通报网络的制度。 同时加强食品安全的宣传教育,把食品安全教育作为国民健康教育的重 点内容,列入国民的基本素质教育。研究制订食品安全宣传教育纲要,提 高全民食品安全意识,加强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宣传报道, 科技博览l 209 理论广角 I■ Chin8 s( ience and Technology f(evi ew 新闻故事化研究 李 明 (洛阳市电视台新闻中心 河南洛阳4710000) [摘 要】新闻故事化~词并不新鲜,在国外由来已久,在国内也已经被广泛实践,新闻故事化与新闻特写、调查性报道、体验式报道、深度报道 等都是新闻报道的一种体式。它注重细节的描写、人物的刻画、场景的再现、背景的挖掘等,把新闻事实当作一个故事叙述出来,这样的新闻报道不仅 形象生动,而且具有立体感和厚度。那么,新闻故事化的确切定义是什么呢?笔者理解为:新闻故事化就是运用文学的表现手法,借鉴故事的写作方法, 将新闻事实以叙述故事的方式展现给读者,赋予新闻以一定审美效应的新闻表现形式。 新闻的故事化报道是媒体自身发展和受众需求不断提高的结果。本 文从新闻与故事的天然联系讲起,分析了故事与新闻的联系与区别,对新闻故事化创作手法盛行的原因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在故事中讲述新闻的具体技巧, 综合分析了它的生命力之所在,同时提出滥用故事化创作新闻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 [关键词]新闻故事化特征方法隐患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0)29-0210—02 1故事与新闻 故事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学体裁,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旺盛的生命力,一 直以来,人们以故事的形式记录和讲述着历史。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是要向人们传达信息。我们最熟悉的 新闻莫过于:何时、何地、何人,发生了什么事情,怎么发生的。 告知信息和讲述故事的区别是显然的。告知信息更多的是说明、转述 事件的结果,而讲故事更多的是描述和展现,它复制的是一个完整过程,具 有时空变化的感觉、有场景、有人物、有细节描写,也有相关背景,即人物 活动的特定的环境。 《西雅图时报》的查理・德萨勒这样区分信息和故事的:如果写作 的目的是传递信息,就要靠传统的五个W:即“什么人”、“什么事”、 十么 地方”、“什么时间”和“为什么”。如果写作目的是再现故事,“什么人”就 变成了“人物”,“什么事”就变成了“情节”,“什么地方”就变成了“背景”, 学核心》、《找故事的艺术》等书中,以如何寻找故事、如何发现故事、 怎样叙述故事等为议题,进行了系统而详细地论述,对新闻业界有很大的 启示和借鉴。 在国内的实务界,一批精品栏目成为各大媒体的拳头产品,总结原因 则在于,故事是一种满足人类求知和娱乐需求的很好的形式,它也是新闻表 达艺术中摄基本、最具生命力的形式。 2新闻故事化兴起的曩园分析 故事化新闻更容易被受众选择、接受 在媒体市场得到充分发育的今天,从受众的角度来看,他们已经不再 满足于简单的获取事实,还进一步要求新闻报道必须生动、形象,在听看读 一,“什么时候”就交成了“时间顺序”,“为什么”则变成了“动机”。 新闻故事化的写作方法契合了人们的阅听习惯,被记者们有意识、无 意识地长期广泛运用着。美国20世纪60-70年代的新新闻主义把新闻故事化 推向了极致。虽然它在经历了短暂的辉煌后便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了,可是人 们并没因为它的消失而摆脱“故事”本身的吸引,故事化的新闻创作方法仍 被广泛地运用。 在国外的理论与实务界,以讲故事的形式报道新闻是普遍存在的。 “华尔街日报体”最突出的特点是用故事来组织报道;新闻故事化的创作手法 的过程中除了获得信息,还能获得一种审美的愉悦、价值的认同和心灵的启 迪。因此,如何让新闻报道好听好看呢?在不违背新闻事实的红线内。唯有从 新闻的写作技巧、表现手法上去另辟蹊径,而运用故事化的文学创作手法则 是一条重要而新颖的思路。 二,故事化新闻更适应媒体竞争 爱听故事、爱讲故事是人们的天性。人们始终对那些曲折感人的故事 和人物的个性命运、生活阅历、情感具有浓厚的兴趣,这为在故事中讲述新 闻的创作手法打下了坚实而广泛的群众基础。记者用讲故事的手法将所见、 所闻、所感,迅速、准确、生动地传达给受众,除了满足人们的知情权外,还 能让大家从故事化的讲述中受到某种启迪,感受到某种情感的共鸣,从而使 新闻更具有人文色彩和人格化的意义。读(看)起来栩栩如生、娓娓动听,进 而增强新闻报道的影响力与感染力。 而且,处于海量信息大潮中的受众已不再满足于“快餐式”的信息获 贯穿于Menchier所著的第九版《新闻报道与写作》的始终;所谓“事实胜于 雄辩”,他们以自己的作品和创作过程中的切身感受,有理有据、有针对性地 分析了以故事的形式讲述新闻的优越性及其具体操作方法,令人眼前为之一 亮。 在国内,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李希光教授则是故事化新闻 写作的积极倡导者及实践者 他曾经说:“新闻学是一门采集故事和讲述故事 的学问。”他就此议题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了多篇论文,并且在他所著的《新闻 得,而倾向于追求更深层次的内涵,追求Why和How。纸质媒体无法在时效性 上与电子媒体并驾齐驱,而为了增强与电子媒体的竞争力,只好在报道的 深度上做文章,极力地追求生动形象的故事对受众的吸引,特别是在周 刊、周报类中,这一点体现得尤为明显。如《南方周末》、‘环球时 报》、《中国青年报》(“冰点”专栏)、《青年参考》等报纸,均以故 普及食品安全基础知识,增强消费者自我保护和参与社会监督的能力。加 快建设食品安全培训制度,对管理人员、执法者、企业管理与工作人 员、新闻工作者、消费者,进行多形式、多渠道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加 强新闻媒体对食品安全的有效的监督。建立一个新形势下的通畅的食品 安全信息收集、信息评价和信息发布渠道,避免因食品安全信息不畅,缺 少对恶性食品安全事件的正确引导和对食品安全的认识,造成不必要的社会 恐慌,在一定程度上把恶性食品安全事件对社会的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 有效地促进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健康、稳定地发展壮大,从而使国民经济 稳步提升,创造更富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 序,起家一步提高我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提高国民的自我安全防范 意识。 最大限度减少事故造成的危害为目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出台,是国家从法律的高度明确监管 的目的,是保障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该法理顺了食品监管相关部门的 监管职责,明确了监管要求,加大了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食品生产、经营 企业只有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生产、经营合格、安全,健康的食品,才能 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主义市场环境下,稳步发展,才能赢得民心、赢得市场,我 们的食品安全才有保障;才能从根本上杜绝恶性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才能 确保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不受侵害;共同构建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国家。 参考文献资料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 2760—2007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 准》. 5加强立法.共同防范 于2009年6月1目颁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明确了 农业、质监、工商、药监等部门分段监管,卫生部门综合协调,县级以上人 民统一负责领导,同时废止了延用1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 法》,此举对于保证食品安全,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具有划时 代的历史意义 食品安全法以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原则,共10章104条, 对食品安全监管、食品安全标准、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食品生产 [2]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3]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试行)》.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 经营、食品安全事故处置以及广告宣簪等各项制度进行规定,明确各级政 府部门职责。以建立食品安全事故查处机制和应急处置体系,做到事前评 估预警,制定预案,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发生后及时处置, 2l0 l科技博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