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8年1月16日考向二英国代议制的发展-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含解析

2018年1月16日考向二英国代议制的发展-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含解析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2018年1月16日

考向二 英国代议制的发展

高考频度:★★★★★ 难易程度:★★★★☆

(2018年山东、安徽高三名校大联考)下面是英国议会改革进程表。据此表格可以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时间 1832年 1867年 1884年 1918年 1928年 结果 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 城市小黄产阶级和城市工人获得了选举权 农业工人获得了选举权,基本上实现了男性户主的选举权。 一部分妇女首次获得普选权。 21岁以上女子获得选举权 A.英国基本实现了公民的普选权 B.英国民主政治得到不断发展完善 C.英国的“宪政民主”具有虚伪性 D.近代以来英国不再出现暴力冲突 【参考答案】B

【解题必备】高考对该知识点往往从以下角度命题:

(1)运用新材料考查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发展过程中的基本史实。

1

(2)“光荣革命”后,仍然存在王权与议会权力的斗争,所以议会颁布一系列法律进一步限制王权,巩固君主立宪制。如1701年颁布《王位继承法》等。

(3)从斗争策略与特点角度,考查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发展过程中如何运用“妥协的方式”“渐进的方式”实现社会变革。

(4)综合比较英、美、法、德等国资产阶级代议制发展过程中的共性特征与不同之处。

复习备考时,可从以下方面来把握: (1)责任内阁制的形成(1721年) ①责任内阁制的演变

“光荣革命”前,枢密院是国王的最高咨询机构;“光荣革命”后,内阁成为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关;1721年,沃波尔开创组建内阁的先例,国王真正“统而不治”(国王不参加内阁会议);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形成并得以完善;19世纪70年代以后,内阁权力不断膨胀,凌驾于议会之上,成为英国议会中的“第三院”。

(2)发展:政党制度的形成。

英国的两党政治:辉格党与托利党(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期间一1832年);自由党与保守党(1832年一20世纪初),两党在英国长期轮流执政;保守党与工党(20世纪初至今)。 (3)完善:1832年议会改革。 ①背景

工业革命的深入,工业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②内容

降低选民和候选人财产资格限制;取消一些衰败选区,给予新兴的工业城镇代表名额。 ③评价

工业资产阶级增强了在议会中的地位,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保证了英国资本主义更加迅速的发展。但是改革后,工人和贫民的政治权利仍受到种种限制。

2

“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中等阶级与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贵族、

大地主的地位与经济实力都大为下降了,但他们仍把持政治权力,造成权力分配与社会力量对比高度脱节的状态。”为了解决这种“状态”,英国在政治上 A.发动光荣革命,与新贵族阶层妥协 B.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 C.建立内阁机构,限制国王的行政权 D.改变议会席位,增加工业资产阶级的数量

20世纪以来,在英国议会投票表决过程中,多数党组织的内阁会要求其议会党团服从党纪,议会党

团的督导员则会指示本党议员如何投票,而多数议员因害怕失去党内任职机会也会接受督导员的指示。材料反映了英国政治体制的特点是 A.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 B.内阁凌驾于议会之上 C.议会内阁制名存实亡 D.行政权力日益膨胀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素以尊重传统、崇尚中庸的英吉利民族中,极端道路往往是行不通的……光荣革命吸取了40年代革命和1660年“复辟解决”两方面的教训,既摒弃了无限制的斗争,又避免了无原则的调和……它遏止了1661年后出现的君主专制主义趋势,根本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同时又没有割断历史,超越传统。

——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中国社会科学化版社)

材料二 1746年,乔治二世听取了卡特赖特勋爵和成廉·普特尼的意见,否决了由配兰(时任内阁首相)提出的任命威廉·皮特为国防大臣的建议。配兰等人亳不退让,于2月10日带领全体阁员和其他非阁员大臣集体辞职。乔治二世恼羞成怒,当时就任命巴思伯爵为财政大臣,受命組阁。巴思伯爵不是下院议员,又缺少一位能帮助他控制下院多数的得力助手,很难得到下院的必要支持。……他总共只当了两天“首相”,在英国近代政治史上创下了一个新记录。……乔治二世面临政治危机,只好再请配兰等人复职。

——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人民出版社)

3

材料三 其主要内容有:一是重新分配议席,下议院议席分配将都议员人数由188席增加至253席,市代表由465席减至399席,取消“衰败选区”(人口减少、经济落后地区),减少一些选区的议席,人口增加的选区议席增多,新兴工业城市取得较多议席,其具体规定是人口不足2000人的56个城镇被取消了下院议席,人口在2000—4000人之间的31个城市只能保留一个议席……

——陈敏昭《英国议会制度及其改革》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根本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发展方向”指的是什么?据材料一分析英国政治制度发生根本改

变的原因。

(2)据材料二归纳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基本原则,说明英国政坛出现危机的政治根源。 (3)据材料三概括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的主要内容,这一改革内容有何积极影响? (4)纵观近四个世纪以来英国政治制度的演变,你能得出哪些启示?

1.D【解析】由“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权力分配与社会力量对比高度脱节的状态”可以推断出,这是英国工业革命开始议会选举规则不适应形势的需要而导致的。根据所学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的史实,可知D符合题意;A、B、C都是在工业革命之前的史实,故不符合题干所述的时间,排除。

3.【答案】(1)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原因:英国具有议会政治的民主传统;英吉利民族崇尚中庸;“光荣革命”吸取了以往的教训并取得成功。 (2)基本原则:内阁成员集体负责,与首相共进退;内阁首相要得到议会(下院)的多数支持。 政治根源:乔治二世试图突破《权利法案》和责任内阁制对国王权力的限制。 (3)主要内容:取消或减少原有选区议席,增加新兴工业城市议席。

影响:扩大了工业资产阶级的政治权利,推动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发展;保证了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4)启示:民主政治制度的确立需要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要结合政治传统,适合本国国情;要讲究改革策略,采取灵活的斗争方式;民主政治制度的实行是历史发展的潮流。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可从“光荣革命”后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方面说明英国政治制度的改变。第二小问,根据材料“素以尊重传统、崇尚中庸的英吉利民族中,极端道路往往是行不通

4

的”“‘光荣革命’吸取了17世纪40年代革命和1660年‘复辟解决’两方面的教训”,从尊重传统、崇尚中庸、吸取教训等方面分析原因即可。

第(3)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下议院议席分配将郡议员人数由188席增加至253席,市代表由465席减至399席,取消“衰败选区”(人口减少、经济落后地区),减少一些选区的议席,人口增加的选区议席增多,新兴工业城市取得较多议席”即可概括归纳。第二小问,关于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政治、经济等方面分析。

第(4)问,关于“纵观近四个世纪以来英国政治制度的演变”得出的认识,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从民主政治制度的渐进性;民主制度要结合政治传统;适合本国国情;要讲究改革策略,釆取灵活的斗争方式等方面思考作答,言之有理即可。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