黧 黄霞兵等:生物抛光酶在高支高密棉织物上的应用 17 生物抛光酶在高支高密棉织物上的应用 黄霞兵 梁海波 (1.江苏无锡天佳纺织品有限公司江苏无锡2 1 5000 2.江苏AB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江苏昆山215347) 摘要:本文介绍了生物抛光酶(即纤维素酶)对纤维素纤维的作用机理,同时分析了生产过程中高支高 密棉织物经抛光工艺整理后各项性能的影响,如手感、强力、上染百分率、摩擦色牢度、白度等物理指标;同 时分析了此生物抛光整理能赋予织物光泽、柔滑、悬垂的“仿天丝”风格,文章最后部分介绍了生物抛光酶在 染整加工流程中的注意事项和改进措施。 . 关键词:生物酶;抛光整理;高支高密棉;天丝 中图分类号:TS 195.2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9350(201 1)03-0017-04 织物一种“天丝”般的性能:表面光洁且有光泽、 l 刖吾 布面纹路清晰、布身有很强的悬垂性和柔软性,是 随着现代社会对纺织品服用质量及环保要求的 通常柔软剂所不能达到的。我们对高支高密棉织物 日益提高,生物酶作为一种天然蛋白质产品在纺织 采用生物抛光整理工艺,配以适当的后整理工序, 染整加工中的应用早已得到应用。由于酶自身具有 就能使之有一种“仿天丝”的效果,很受市场的欢 “容易完全生物降解”的特性,对环境友好,不会 迎,几年来证明这工艺对企业自身的产品质量的提 污染纺织品,从而满足用“清洁无害的化学方法” 高和经济效益有着很好的推动作用。 来进行染整加工;同时经酶处理过的纺织品可产生 许多特殊的功能,大大提高了纺织品的服用性能和 2原理 附加值,能满足市场上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有着 酶对纤维的作用具有高度的专一性和极高的催 很好的发展前景。 化效率,纤维素酶与纤维素纤维反应时,首先酶分 高支高密棉织物由于本身的组织结构原因,骨 子吸附在纤维素纤维某些部位(通常首先吸附在纤 身比较硬,布面茸毛和一些微原纤毛羽很难通过烧 维表面,再向纤维内部渗透)再与之发生配位络 毛去干净,经传统的前处理和后整理工艺很难赋予 合,形成中间络合物,然后酶分子的活性部位发生 收稿日期:2010—10-22 专一性的催化,促进纤维素分子键的苷键水解,使 作者简介:黄霞兵,染整专业本科毕业,现担任技术主管 纤维素分子切断…。纤维素酶目前主要根据对纤维分 和测试中心主任职务 子 ml,4一糖苷键的作用方式主要分为3种类别: 18 染整技术 V0L33 No.3 (一)可任意切断纤维素分子中B--1,4~糖苷间的 内切一 葡萄糖酶EG,也称C 酶,即易作用于纤维水 溶性基质,很难单独作用于纤维结晶区; (二)主要 从还原基末端开始切断B--1,4一糖苷键成纤维素二 糖剩基的外切一B一葡萄糖酶CBH,也称C、酶,它与 c 酶共存时能破坏纤维结晶区; (三)能将纤维素二 糖等低分子葡萄糖分解成单葡萄糖的 一葡萄糖苷酶 BG。此三种酶对纤维素分子的作用部位和方式如图所 示,抛光酶一般就是此三种酶的混合物,主要成份就 是外切酶c ,它就是加上适当的机械摩擦力或利用水 流对布面的冲力作用于纤维表面,使往往结晶度不高 的纤维表面茸毛(或微原纤)和纤维端头得到有效去 除,从而使布身光洁,纹路清晰,改善布身的柔软性 和悬垂性效果。 3实验部分 3.1织物的品种(此样布都是从大货生产中取得) (1)40。×40 /143×112(14.5tex×14.5tex /563×441) (2)40 ×40。/133×100(14.5tex×14.5rex /523×394) (3)60。×60。/140×140(9.72tex×9.72tex /551×551) 3.2染料和助剂 FN—R红、FN一2R黄、FN—R蓝(HUNSTMAN公司生 产);3BS红、3RS黄、BLACK B元(DYSTAR公司生 产);元明粉(工业纯);纯碱(工业纯)。 3.3测试设备或仪器 Hs型电脑程控染样机、HDO26N型电子织物强力 仪、Hs一12常温小样染色机、WSB一1数显白度仪、 Y57 1B型摩擦色牢度仪、DATACOLOR SF6OOPLUS电脑侧 配色仪(光源D ,入射角10。) 克重盘、电子天 平。 3.4测试指标 3.4.1柔软度 采用手触摸式的实验方法进行对比 ’ 3.4.2白度 用WSB-1数显仪测试织物抛光前后试样的白度。 3.4.3{.效 以定时毛效表示,即测定30min ̄蒸馏水沿织物 Mar.201 1 上升的高度(cm),布样尺寸30cm*5cm 3.4.4干、湿摩擦牢度:GB/T 392 0-1997 3.4.5断裂强力:GB/T 392 3.1-1997 4大生产工艺及分析 4.1前处理 4.1.1工艺流程 坯检一翻缝一平幅退浆一烧毛一氧漂一丝光一 抛光一(预定型一)染色一后整理(预缩、水洗、 空气洗、涂层等) 4.1.2-Y-艺处方及条件 退浆:高支高密全棉织物,经纱上浆主要是以 淀粉浆和化学浆为主,且因纱支较细,密度较高, 上浆率很高,一般达到l0%~14%,故选用常用的碱 退浆工艺,退浆时NaOH浓度在40 ̄50g/L,汽蒸条件 102℃×40 ̄60min; 烧毛:两正两反,车速9O~100m/min,下机烧毛 光洁度须达到4级以上,否则因毛羽过多给后道的抛 光工艺带来困难; 漂白:H 20。用量浓度控制在4~5 g/L,PH值 10.5~u,汽蒸条件100~102℃×40 ̄50min; 丝光:NaOH用量200 ̄230g/L,有较好的丝光效 果,成品门幅、缩水率、布身光泽等物理指标都能 有效控制; 抛光:高支高密全棉织物在绳状条件下易有折 皱、擦伤等疵点,一般采用大卷装酶处理: 工艺条件: 生物抛光酶/%(o.m.f) 1.0~3.0 温度/℃ 55 ̄60 时间/min 60 ̄80 pH值 4~5 灭酶方法:织物经酶处理后,加3~5g/L的液 碱,同时将水温升到80℃以上,运行2道,就能使 抛光酶失去活力,中止反应;染色:一般采用平幅 染色,可采用卷染和轧染方法;后整理:正常有柔 软、预缩、水洗、涂层等,主要视客户的要求品质 而定。 5抛光整理对织物影响结果与讨论 5.1抛光处理对织物手感的影响(表1) 鬻 黄霞兵等:生物抛光酶在高支高密棉织物上的应用 19 表1织物经抛光酶整理前后的手感 经比较易知,经抛光工艺处理后,布身柔软度 大幅提高,布面光洁度也进一步提高,布面茸毛被 水解、被永久性除掉,光洁度达到5级,同时布身的 悬垂性也有所改善。这主要是由于抛光酶与纤维表 面的茸毛(或微原纤)从织物上脱离或使其变细变 软,使结晶区间的空隙增大,降低了纤维的抗弯能 力和刚度,从本质上改变了纤维表面结构,得到一 种持久性的柔软、滑爽的手感。 5.2抛光整理对断裂强力(表2)、白度和毛效(表3)影响 表2织物断裂强力经抛光酶整理前后的变化表 强力损失率=(No-N)/N0*100% N 为整理前强力;N_为整理后强力 克重损失率=(wO-w)/W0*100% wn一为整理前克重;w一为整理后克重 表3织物白度和毛效经抛光酶整理前后的变化表 由表2可直接看出,织物经生物酶抛光后,克重 与强力都有所降低。 根据处理的目的,从改善手感考虑失重率一般 控制在3%左右;从防止强力不损失过大考虑,失重 率不应超过5%。因为随着失重率的增加,纤维内部 也总会伴随着一定程度的损伤,强力也会随之降 低。织物的断裂强力一般控制在下降15%左右,若损 伤强力超过20%,织物的服用性能就会受到影响,如 后整理做涂层、过胶等工序能大幅度提高织物的强 力,此时因抛光受损过大的织物也会大大提高其服 用性能。 另外,织物经酶处理后白度并不会有较大变化, 生物抛光的目的只是去除织物表面伸出的茸毛,当然 灭酶清洗不充分或水质差也会引起织物白度的降低。 织物经酶抛光整理后吸水性稍有降低,这主要是由于 织物表面及纱线间的短小茸毛被溶解后,引起纱线和 纤维间隙增大,毛细管效应降低,吸水性变差。 5.3抛光整理对上色率的影响(表4、表5) 表4抛光整理对上色率的影响1 注:FN—R红0.2;FN-2R黄0.1;FN-R蓝0.I 5;元明粉 2Og/L;纯碱lg/L 表5抛光整理对上色率的影响2 注:BS红0.4;3RS黄0.7;BLACK B藏青2.5;元明粉 6 Og/L;纯碱25g/L。标样一一除毛后的布样;对比样一一 除毛前的布样 由CIE LAB色差公式检测结果表明,经生物抛光 整理后织物得色率明显降低,且深度越深得色率降 低幅度越大,由△L可轻易看出,经抛光处理后织物 的明亮度变化很大,即得色率明显降低。 我们都知道,棉织物通常都需要进行丝光,丝 光能改变纤维的超分子结构,将部分晶区经不可逆 溶胀转变为无定形区,使无定形区含量增加,提高 染料的吸收率,但经纤维素酶作用后,同一色比 (及同样的0.m.f)的情况下,得色量明显降低(同 时色相也有变化,这可能与染料上染性的竞染有 关),这主要是由于抛光酶处理时酶分子主要作用 于分子无定形区,使无定形区分子被切断水解,从 20 染整技术 V0l_33 No.3 Mar.201 1 而使无定形区含量降低,引起染料吸附量减少,导 但此方法对未除毛的高支高密织物的摩擦牢度可提 致上染率降低。这方面也能表明在实际大货生产工 艺中酶处理不均匀,在染色过程中也会引起边中色 差。但也有报道:酶处理引起棉纤维染料上染率降 低只会发生在减量率较低的情况,随着减量率的增 加,结晶区逐渐被破坏,染料可及区会逐渐增加, 颜色深度不会明显减少,不过此时纤维的机械强力 高半级到一级,可是对除毛织物的湿摩擦牢度效果 不明显,对此大家研究得较少,见诸报道很少,也 很少有提及相关的报道,这一点也将是我们广大印 染工作者的攻克难题。 按常理,水洗沾色牢度达到4~5级,湿摩擦牢 度也不会太差,但事实却相反,个人分析如下: (1)由前5.3表分析知道,经生物酶处理过的 损失很大 ,但此时由于织物的强力降低过大引起织 物的实际应用或服用价值也就意义不大了。 那么实际工艺生产中如何能将“丝光一除毛” 改为“除毛一丝光”呢? 织物上染率低,为达到未经抛光处理织物同等深 度,必须要提高染料的用量,则染料用量的提高必 然引起色牢度的降低。 (2)高支高密织物经抛光整理后,纤维无定形 区的微隙或孔道增大,在水和机械摩擦作用下,促 使已上染的部分染料发生解析。 事实上,棉织物经丝光处理后,纤维长度收 缩,横截面增大,纵向天然扭曲减少或消失,相对 来说,纤维中腔变小,织物尺寸稳定性提高的同时 织物强力也有所提高,这提高的强度足以抵消因酶 处理引起的损耗的强力,倘若织物未经丝光就进行 酶生物抛光,然后在丝光过程中,此时织物的强力 往往不足于支持丝光所需的张力,极易产生丝光破 6结论 (1)生物抛光整理后织物表面光洁,富有光 泽,手感柔软,悬垂系数下降,具备有一般柔软剂 整理不能达到的要求品质。 (2)生物抛光整理后织物的强力下降,下降率 应控制在20%,失重率在3%。失重率超过5%的情况下 织物的服用性能就明显受到影响. (3)生物抛光整理对织物的湿摩擦牢度影响较 大,一般比未抛光时下降近一级,尤其在深色织物 上表现很明显。 边、破肚皮甚至纬向撕裂等质量问题。 5.4抛光整理对摩擦色牢度的影响(表6) 表6抛光整理对摩擦色牢度的影响 产品已大量生产,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 会效益,该工艺技术值得去进一步研究和实践。 注:3BS ̄0.4;3RS黄0.9;WNN元6.0;元明粉8 0g/ L;纯碱25g/L 7参考文献 [1]宋心远,沈煜如.新型染整技术[M].北京:中国纺织出 版社,P.96 由表可知抛光整理对高支高密织物的湿摩擦影 响显著,主要是湿摩擦牢度降低近一级,在实际生 产中难满足客户的要求,有时需要进行固色处理, [2]宋心远,沈煜如.新型染整技术[M].北京:中国纺织出 版社,P.1O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