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大家动手做条龙

大家动手做条龙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大家动手做条龙 科目:美术 提供者:张颖 教学对象:七年级学生 课时:1 单位:巴林左旗林东第六中学 一、教学内容分析 1、了解龙的来历发展与造型特点,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引发动手创作的欲望,为上好课打好前期准备。 2、龙的制作与连接,主要解决龙头的制作方法,以及采用分解图的方式介绍最简单的连接方法和起伏变化。 3、学生活动场景。采用分组式教学,更注重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立体构成的概念; 2、了解关于龙的知识、龙的民俗、龙的造型特点; 过程与方法: 1、以纸杯为原材料,以立体构成的形式,以插接的手段制作一条龙,并且在制作过程中通过读图、讨论的方式解决龙身、龙尾动态起伏,龙身的中轴线,作品的重心等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良好的动手能力; 2、培养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及其互助意识; 3、使学生体会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炎黄子孙的民族魂,激发热爱民族文化、民族艺术的热情,进而推广民族文化、民族艺术,树立弘扬民族文化、民族艺术的信心和决心。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课学习的对象是为刚进入七年级的学生,对于动手能力这个环节相对本身就比较薄弱在小学只是简单的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而手工能力的培养相对较少,再加上要求学生学会团队合作、分工明确、准确无误的运用各种手法将龙的形态用纸杯做出,的确对于部分学生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这节课的设计,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大家动手做条龙》的欣赏与讲解,学会并掌握一定的制作手法。先了解龙的起源及特点在学会基本的穿插、粘贴、裁剪的方法。最终争取成功的完成、并展示。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以学习立体构成知识为主体,利用废旧纸杯进行组合、穿插连接,进行立体制作的练习。本课内容改变了以往单纯讲解立体构成知识为主的方法,而是把构成知识隐含在制作的过程中。同时还把“纸造型”的知识和方法也融合在这一课中,让学生有目的的设计和制作活动,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如何将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能够快乐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来。 教学难点:如何将立体构成的知识与龙的形态特点有机的结合起来,使作品变得更有新意。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课件播放 音乐播放《龙的传人》曲目 学生活动 聆听音乐,通过词曲去感受主题 设计意图 烘托气氛,达到突出主题的目的 用鲜明的印象激发民族自豪感最终激发创新思路 历史文化借鉴改善自己作品,增强审美能力 讲解龙的起源与图腾,利用图片介绍龙的演变及活动以及相关艺术品 1、 鼓励集体制作和创作龙的图案 2、启发学生在制作中体现民族艺术特点 1、将学生小组的纸杯进行分工,哪几个做龙头、龙身、龙尾、龙角及双脚支架 学 习 新 课 2、注重强调龙头的制作手法及裁剪过程,并且示范演示。 注意龙角与眼睛的粘贴 3、龙身的穿插仍是重点,穿插时比例对称、龙身裁剪平衡,成为重点辅导环节,否则易出现龙身歪曲 4、将尾、底座、龙头,相互连接{制作完成 总结评价 学生分组将龙的图案描绘出来 学生在教学中吸取各种龙的图案,完善自我图案 练习制作 八、板书设计 大家动手做条龙 龙的起源: 制作方法: 九.教学反思 1.讨论中出现争论,产生不团结现象。解决:可以给学生确定大的方向保证计划进行。 2.纪律出现不稳定。解决:提出要求必须要有秩序完成制作,小组讨论声音要低,有难题举手请教。 3.个别小组出现穿插不上的问题,教师及时发现,普遍现象给予再次讲解,个别现象,给予及时指导。 4、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之间团结合作精神得到全面体现。 5、给以后的手工制作课提供了好的范例,引导教师思考以后类似的课应该以什么样的形式上,使学生轻松学会又能够完成讲授内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